1.事件
公司公布2015年年报,共实现营业收入27.45亿元,同比增长170.67%,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85亿元,同比增长133.30%。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1.5元。同时公布2016年第一季度业绩预告,一季度实现净利润2.99至3.21亿元,同比增长320%至350%。
2.我们的分析与判断
(一)、2015年电池出货量大幅增长
公司年报显示,公司动力锂电池业务实现收入21.35亿元,同比增长114.81%。全年销售3.1169亿安时(0.9974GWh),同比2014年的1.3083亿安时增长138.24%。2015年每瓦时动力锂电池的售价约为2.14元,相比2014年的2.37元有所下降,但毛利率基本保持稳定,为48.70%,同比只下降了2.35个百分点。
(二)、产能和订单充足,提前锁定2016年高增长
产能方面,公司目前有合肥3.5亿安时、昆山1亿安时和南京3亿安时共计7.5亿安时的磷酸铁锂电池产能。2016年三季度,配套北汽新能源的青岛莱西3亿安时三元电池产能、合肥3亿安时三元电池和5亿安时磷酸铁锂电池产能也将投产,2016年底的总产能将接近20亿安时,可支持每年约130亿元的销售额。订单方面,公司与南京金龙、中通客车、安凯客车、苏州金龙等客车整车企业和江淮、北汽、上汽、新大洋等乘用车整车企业结成了稳定的供货关系,在今年开年即获得南京金龙和中通客车总价值20亿元的大额动力电池订单,产品销路无忧。
(三)、规模大且布局全,高盈利水平有保障
市场一直对公司50%左右的高毛利率是否能够维持有所担心,但我们认为一方面公司是稳居国内动力电池前三的龙头企业,规模效应好、分摊后的电池单位成本相比同行有巨大优势。且公司15年10月先后投资建设5万吨正极材料和8000万平米湿法隔膜生产线,具备产业链一体化的优势,成本控制能力强,高盈利可维持。
3.投资建议
受新能源汽车行业的高增速带动,公司的经营业绩保持了高速增长,我们认为2016年高增速仍能持续,主要原因是整车厂将加紧补装电池以通过骗补的审查,以及客车的补贴办法调整为按电量补贴后单车携带电池电量有望大幅增加。受上述有利因素影响,公司一季度业绩大超预期。我们预计2016、2017年公司分别实现每股收益1.10元和1.34元,对应2016年PE仅30倍左右,维持“推荐”评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