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要点
事项:近日公司发布2015年年报: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65亿元,同比增长62.29%,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当期净利润6022.64万元,同比增长19.21%,基本每股收益为0.57元(最新摊薄为0.51元)。同时公布利润分配预案: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00元(含税)。
平安观点:
乘行业之风,营收快速增长:2015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65亿元,同比增长62.29%,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当期净利润6022.64万元,同比增长19.21%,扣非后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736.07万元,同比下降1.02%。受益于新能源汽车和动力锂电池需求的爆发增长,公司收入得到大幅增长,同时公司完成从单一锂电设备生产商向全流程锂电设备生产线提供商的转型,打造锂电设备生产线订单交付的“交钥匙”模式,我们认为在新能源汽车产业持续高涨、公司募投项目释放产能瓶颈、公司设备产品不断得到一线锂电池生产厂商认可的情况下,公司收入将延续快速增长态势。
毛利率、净利率均有所下降,期间费用率基本平稳:1)2015年公司毛利率和净利率分别为为34.57%、16.42%,分别较2014年的41.02%、22.45%下降了6.45、6.03个百分点,这主要是由于公司募投项目转固后导致折旧费用增加以及公司规模扩大后带来管理费用的大幅增长所致。2)2015年公司期间费用率略微提升了0.46个百分点,其中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财务费用率分别为3.65%、13.94%、1.64%,分别较上年下降0.66、上升1.13、下降0.01个百分点,管理费用率的提升仍然是由于公司规模扩大带来的人员增长。
外延扩张进一步完善公司产品线:公司通过收购新浦自动化、成立鼎合智能,产品线进一步丰富,不仅补齐了锂电池生产后端的电芯化成检测设备,打通了电芯生产设备线,更成为业内进军电池组Pack自动化生产线的厂商之一;另外公司还成立慧合智能,结合MES技术、锂电产线视觉控制技术等为电芯与Pack自动化产线提供软件技术的支撑,为客户提供整线数据采集、分析,实现“整线设备+机器人+软件控制”的智能化解决方案,公司在自动化生产线方面再进一步,“交钥匙”工程模式进一步完善。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在新能源汽车及动力锂电池旺盛需求的刺激下,锂电池生产设备行业也随之进入一个爆发成长期,同时在对锂电池生产设备对精度、效率和稳定性的要求越来越高的情况下,看好公司在产能瓶颈打开及收购新浦公司、设立惠州鼎合智能及深圳慧合智能后形成的锂电池整线生产设备的提供能力,我们认为公司的盈利在2016年将有所增强,因此据此调整了公司的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16-2018年的营业收入分别为5.84、8.54、11.82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59.9%、46.3%、38.4%;净利润分别为1.21、1.67、2.28亿元;每股收益分别为1.03、1.43、1.95元,同比增长100.3%、38.3%、36.4%(原2016-2017年分别为61.3%、45.2%),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1)新能源汽车扶持力度下降;2)下游锂电池生产企业扩展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