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与中国五矿实施战略重组,公司整体进入中国五矿,加速产业转型升级进程。2015年12月8日,经国资委批准,中冶集团与中国五矿实施战略重组,中冶集团整体并入中国五矿,公司成为中国五矿的全资子公司,中冶集团作为公司控股股东、国资委作为公司的最终控制人未发生变化。此次重组属于企业自主合并,是继南北车合并后央企改革第二试点。中国中冶在冶金工程建设领域拥有强大的技术创新能力,中国五矿则在资源与产业运营能力更具优势,两者结合有利于金属矿业产业链整合,提高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和控制力,符合央企转型升级,结构调整的政策导向。
三季报业绩亮眼,在手订单量充足,未来业绩有保障。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454亿元,YOY+0.52%,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31.51亿元,YOY+26.46%。前三季度毛利率12.33%,同比增长0.24pct,净利率2.51%,同比提高0.61pct。公司在宏观经济增速下滑,冶金行业产能过剩的背景下能取得这样的成绩,实属不易。公司1-10月份合同订单金额3035.53亿,同比增长15.7%,为未来业绩增长提供充分保障。
响应一路一带战略,海外业务有望借助五矿的布局加速发展。截止2015年上半年,海外业务收入占比4.73%,对比其他建筑央企,海外市场拓展存在较大空间。五矿是国际金属矿业资源龙头,承担保障国家资源安全的重要使命,先于中冶进入海外市场多年,拥有完善海外网络布局与国际化平台资源优势,重组后公司可以充分利用其海外网络体系开拓海外市场,最大程度降低风险。
地下管廊市场空间巨大,完备的产业链助其拥有先发优势。地下管廊到2020年约有8700亿市场空间,平均每年1456亿,占2014年城市市政投资总额的8.96%。公司拥有从设计到施工再到运营管理的整体解决方案。2015年9月14日公司与中国邮储银行共同设立国内首支千亿级城市综合管廊产业基金,是目前国内城市综合管廊建设主力,与深圳、青海、昆明、珠海、武汉等城市达成了合作意向。此产业基金能够撬动更多的资金参与地下管廊的投资和建设。
盈利预测与估值:我们预测公司2015-2017年EPS0.25/0.29/0.35元。
综合考虑公司成长性及行业估值,我们认为可给予公司16年30-35倍PE,对应合理估值区间8.7-10.2元,给予“推荐”评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