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研报 - 宏观研究 - 正文

美国加息的蝴蝶效应(九):美国货币政策新常态

来源:齐鲁证券 作者:刘启元 2015-09-22 00:00:0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美国联邦基金利率的历史:七十年年来只经历一个大周期

二战以来的七十年中,美国联邦基金利率只经历了一个大周期,以1981年7月22日为分界点,在此之前以上升为主要趋势,而在此之后以下降为主要趋势。

联邦基金利率趋势的变化与美国经济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变化同步。在二战至1970年,美国实行的是凯恩斯主义,货币政策作为财政政策和其他经济政策的附属政策为经济发展服务,货币政策的中间目标是货币供应量。1970~1987年,是美国经济政策和货币政策的过渡期,经济政策由政府主导的凯恩斯主义转向“自由主义”,货币政策也由附属地位跃升为主要的经济政策,货币中间变量由货币供应量逐渐转向利率。

货币供应量决定利率长期走向

利率的走向实际上也反应了货币供应量的变化。总体上来说,凯恩斯主义政策主导时期,货币供应量实际上是受到限制的,因为实体经济对货币的需求大于实际的货币供给,因此利率整体上处于上升趋势。而在“自由主义”经济政策下,货币的供应不再受到严格的限制,利率才是政策监控的目标,因此货币的供应量就可以不受限制的增长,只要对货币的需求没有导致经济过热,货币供应量就可以持续增加。以名义GDP/MZM计算的货币流通速度六十年来完美拟合了联邦基金利率,表明货币供应量和利率密切的负相关关系。

美国货币供应量“次贷危机”后大幅增加,利率将长期处于低位

美国在“次贷危机”后实行了四轮量化宽松政策,这导致美国的基础货币6年里至今增加4倍,也促使M1、M2及MZM的快速增长。近期的加息预期、新兴市场危机及全球金融市场动荡,使得对货币基金的配置增长很快,MZM增速正在快速回升,这意味着GDP/MZM仍将继续下降,联邦基金利率仍将长期处于低位。

美联储若加息,这也是一次短命的加息周期

日本和欧元区的经验都表明,在不改变经济政策的思路、仍采取货币政策主导经济政策的背景下,货币超发是不可避免的,零利率是最终的归宿,而想要突破零利率是非常困难的。尽管美国的通胀和就业可能已经满足加息条件,但全球经济依然脆弱、美国经济本身也不够强劲的事实可能会阻碍美联储做出加息的决定,而即使加息周期启动,新兴市场经济危机加剧也可能再度危及美国自身,这意味着美联储的本轮加息可能会是一轮短命的加息周期。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