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建筑智能,快速实现大智能、全国化布局。公司以建筑智能为先导,内生外延并举,业务布局上逐渐拓展至轨道交通、铁路、水利智能、海洋智能、智能电网、电子电源等细分市场,区域布局已进入全国四大区域12个省份,2013年华南外收入占比达34%。建筑智能/电网智能/电子电源/城轨智能/海洋智能分别占我们预测14年收入的22.6%/35.6%/8.6%/5.9%/4.0%。
收购金宏威进入智能电网市场,金宏威扣非后归母净利占合并后我们预测14-16年归母净利润的58.3%/51.5%/44.1%。公司2月25日公告通过现金和定增方式全资收购深圳金宏威,交易金额9.9亿元,正式进入智能电网、电子电源等领域。根据协议金宏威2014/15/16年承诺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800/9000/10000万元。我们判断后续类似扩张将助推公司跨域式发展。
智能市场方兴未艾,2018年智能市场规模将达1.2万亿。新型城镇化推进与消费升级推动智能建筑占比持续提升。同时,智能化系统在轨道交通、铁路水利、电子电网等新领域逐步渗透,持续增长可期。我们测算至2018年建筑智能/轨道交通智能/铁路智能/水利智能/智能电网市场规模分别达10600/150/350/400/450亿元,2014-18年智能市场总规模CAGR为14%。建筑智能市场“大行业、小公司”格局未变,行业集中度偏低,龙头公司市占率提升远未达天花板。
深耕传统业务、布局新兴领域,产业链延伸及全国化布局驱动业绩持续高增长。公司在品牌、资质、技术、业绩等方面已经建立起一定竞争优势,细分领域陆续迎来收获期。合肥基地、前海智慧城市公司14年有望带来增量订单;鉴于公司在广深、合肥等跟踪项目陆续招标,预计14年轨交业务增速翻番;超高层、综合体等建筑智能业务将快速增长;14年若不考虑金宏威并表因素,公司内生增长达88%。外延式扩张带来的智能电网、海洋智能将贡献可观增量。
风险因素:并购整合风险、行业政策风险、回款风险等。
盈利预测与估值。预测公司14-16年净利润分别为1.34/1.75/2.27亿元,对应2014/15/16EPS分别为0.44/0.57/0.78元,14-16年净利润CAGR为97.57%。综合考虑公司处于跨越式增长阶段及行业估值水平,我们认为给予公司14年40倍PE较为合理,对应17.60元目标价。当前价9.13元,首次给予“买入”评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