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批中国企业正在试图借助以色列的农业高科技,以求在新一轮农业现代化大潮中抢占先机。
金正大集团(Kingenta)COO翟际栋4月28日在第19届国际高科技农业博览会(Agritech Israel)上表示,金正大计划在中国建立10个以色列现代农业示范园,1000块中以合作示范田。目前已经启动了山东临沭和贵州瓮安两个示范园的规划建设。金正大集团是中国最大的复合肥生产企业,市值约56亿美元。
“每个农业示范区的投资大约在5000万到1亿元之间,第三个示范区我们会考虑放在新疆。”翟际栋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金正大集团与以色列利夫纳特集团成立合资公司,在以色列建立农业试验示范基地,推动以色列水肥一体化技术在中国的推广,并组织了300多人次赴以色列进行农业技术交流与培训。
中国驻以色列大使詹永新4月28日在Agritech Israel的以色列农业技术中国专场论坛上发表演讲,他引用了“民以食为天”和“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两句成语来描述中以农业合作的广阔前景,前者是用来强调农业对中国的重要性,后者则是强调以色列的一些全球领先的农业技术对中国加速农业现代化的价值。
江苏绿港现代农业发展公司董事长李文虎也已引入了多项以色列农业技术。他认为未来20年是中国现代农业发展的“黄金时代”。而现代农业发展需要解决食品安全、稳定供给、规模化经营、提高劳动生产率、低生产成本、提高单位面积产出等方面的挑战,在这些领域,中国均可借助以色列的技术。
在Agritech Israel上,以色列农业部长Yair Shamir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将以色列滴灌技术在中国的推广作为重点进行介绍。他还特别推荐以滴灌技术着称的耐特菲姆公司。
旱地种麦,水田种稻,是几千年来农业社会积淀下来的常识。但这个常识正在遭受挑战——滴灌技术的发明者耐特菲姆正在试图向中国的合作者证明“旱地种稻”不仅不是空想,还是一项有利可图的生意。
耐特菲姆(广州)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曾秋朋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介绍,此前其中国业务最多的地方是在宁夏、陕西等干旱地区,但此次通过滴灌技术实现“旱地种稻”的主要推广方向却并非西北干旱地区,而是侧重于江苏、江西、辽宁等产粮大省。
曾秋朋表示:这个方向的调整,主要也是因为其“旱地种稻”的滴灌技术并非仅强调于节水,而是更加强调水肥一体化、减少劳动力成本等方面的优势,他认为这些都是未来中国农业现代化和产业化需要解决的问题。
50年前,耐特菲姆发明了滴灌技术,对于以色列在荒漠之上发展现代农业起到了关键作用,此后也将技术向全球推广。曾秋朋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虽然目前中国市场仅占耐特菲姆全球业务份额的5%,但近年来出现了200%-300%的爆发性增长速度。
不过对“旱地种稻”技术在中国的推广,高科技农博会上多家中国企业负责人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的时候,都表示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针对中以在农业科技方面的合作,Yair Shamir部长介绍目前主要有几种模式,首先中国很多地方政府都与以色列开展了政府间的合作项目,在此方面,Yair Shamir认为要因地制宜来开展项目。其次,一些以色列机构已经与中国的政府以及企业进行合作,启动一些以色列技术的孵化园区。
Yair Shamir也注意到联想等中国企业最近已经开始投资以色列的风险投资基金。他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他也希望能有一些企业在考虑利润指标之外,投资一些能够给中国农业提升附加值的项目。(编辑 李艳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