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公司于周二晚上发布2015 年一季报,报告期内,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1545.32 万元,较上年同期减39.74%;营业收入为4.28 亿元,较上年同期增12.55%;基本每股收益为0.08 元。
投入期造成了一定的业绩波动,一季度净利润低于预期。公司目前仍然处于IC 载板和宜兴工厂项目等新业务的投入期,净利润的同比下滑主要源于这两个业务的影响:1、IC 载板项目仍然处于试生产阶段,相关的折旧、制造等费用较高,同时产品经验的积累以及心客户的认证需要一定的时间,依然处于亏损状况;2、宜兴工厂中小批量项目由于季节等因素,一季度产出不足导致一定的亏损,这也使得一季度公司整体毛利率业有所下滑。
积极因素正在累积,后续业绩弹性值得期待。1)、目前,宜兴厂的中小批量板业务上升趋势已经非常明确,前期董事长领衔对宜兴厂进行了业务流程、人员架构上的调整,“磨刀不误砍柴工”,现在产能正在逐步地释放,预计未来几个月的月产能有望爬坡至1.5 万平米,整个15 年将实现扭亏为盈。2)、IC 载板业务已经开始小批量供货,目前每月已有数百平米的出货规模,良率和客户反馈情况良好。后续出货量和良率还将不断提升,一些大客户都在导入阶段,后续出货有望超过一千平米,我们预计15 年IC 载板亏损额将减少数千万。短期来看,虽然有一些因素扰动造成业绩的波动,但我们能看到一些积极因素正在累积:宜兴厂产能释放由亏转盈以及IC 载板大幅度减亏将带来近亿元的利润增量,上升趋势已经确立,15 年有望带来巨大的业绩弹性;此外,军品和刚挠板业务在下游旺盛的需求带动下,也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公司的IC 载板和参股的大硅片业务将受益于国家集成电路政策、资金的扶持以及国内整个IC产业的发展壮大,半导体材料国产化替代进程将进一步推进;同时,公司近年来不断地尝试业务升级和转型,目前仍有外延并购来增强公司产品实力和客户资源的预期,协同效应值得期待。总体来讲,我们认为公司业绩增长的束缚正在慢慢消除,未来几年业务增长点十分清晰,后续业绩弹性值得期待。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2015-2016 年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分别为2.19 /3.29 亿元,对应EPS 分别为0.88 /1.33 元(暂不考虑送股,考虑此前增发),目前股价对应PE 为50、33 倍。公司作为PCB 样板子领域的龙头,前瞻性地布局高端中小批量板、IC 载板、大硅片等新领域,未来几年将迎来多年布局的集中收获期,有足够理由获得一定的估值溢价,目标价为65 元,维持“买入”评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