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要点:
水务市场潜力巨大,PPP 模式助推行业发展提速。
根据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到2020年我国城镇化率要达60%左右,伴随城镇化的持续推进,我国供排水基础设施建设需求还将不断增加。另一方面,我国水务行业的市场化程度仍较低,以城镇污水处理为例,截至2013年年底,政府投资与运营的污水处理厂占比仍接近50%,预示着政府手中存量水务资源未来可释放潜力巨大。目前PPP 正在成为水务等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领域关注焦点,在PPP 模式的助推之下,水务市场需求有望加速释放,行业发展将进入高景气周期。
水务项目在手合约较充裕,产能稳步释放将推动公司持续增长。
公司已获得的特许经营权供排水项目规模超过500万吨/日,居西部地区首位。目前在建及储备的供排水规模(包含拟收购圣泉水务、兴市水业及都江堰自来水公司项目)约249万吨/日,为当前已投运规模的56%,水务项目在手合约较为充裕。不考虑未来可能的新项目并购,仅按目前在建及储备项目的正常推进预计,2015-2016年,公司运营供排水规模将分别达到541万吨/日和593万吨/日,同比将分别增加21.6%和9.6%,产能的逐步释放将继续推动公司实现业绩稳步增长。
加快推进新兴环保多元业务布局,着力打造增长新引擎。
公司积极推进“一主多元”发展战略,在不断夯实水务基石(“一主”)的同时,大力布局新兴环保产业(“多元”),目前拥有在运垃圾渗滤液处理规模2,300吨/日,污泥处置规模400吨/日,中水服务规模30万吨/日,以及在建垃圾焚烧发电项目规模2,400吨/日。同时,规划新增污泥处置能力700吨/日,储备垃圾焚烧发电项目1,500吨/日。我们认为,凭借已具备的“多元”坚实基础以及通过积极开展对外合作提升综合竞争力,公司将在环保行业的大发展中获得更多机会,新兴环保业务未来有望成为公司业绩增长的新引擎。
资产注入预期与H 股上市计划,提升发展想象空间。
公司是成都市国资委旗下唯一上市企业,也是成都市的水务环保整合平台。通过上市公司重组、定增等方式,控股股东兴蓉集团已实现将供排水及大部分环保资产上市。目前,集团还有1家危废处理公司、1家水务发展公司以及1家环境工程公司等未上市环保相关资产,随着国企改革的加快推进,这些环保资产未来不排除有逐步注入上市公司的可能。另外,公司目前正积极推进H 股发行计划,募资将用于扩大运营规模、项目投资建设、收购兼并等。H 股上市,将大大增强公司资金实力,并进一步提升综合竞争力,公司“一主多元”战略有望加快实施,其未来发展值得期待。
盈利预测。
铁腕治污正成为环保新常态,同时,在“水十条”、PPP、第三方治理等政策措施的推动下,我国环保行业将迎来加速发展期。公司作为水务环保运营龙头,发展战略清晰,未来有望在市政环境基础设施投资运营市场化持续推进中,通过内生和外延发展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实现加速成长。我们预计公司2015-17年EPS 分别为0.30、0.35和0.40元/股,对应PE 分别为35X、31X 和26X,给予“增持”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
1)业务市场拓展不及预期;
2)在建项目进度滞后;
3)政策出台和/或推进落后预期;
4)汇率波动引致外币贷款汇兑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