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2015年4月20日晚间发布2015年一季报:公司2015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7.31亿元,同比增长39.7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0亿元,同比增长1.2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0.94亿元,同比增长102.41%,基本每股收益0.13元。
点评:
原料药产能恢复,带动业绩高增长。一季度营收大幅增长的原因一是由于去年同期环保整治的影响导致原料药产能未能充分释放,基数较低;二是由于制剂业务稳步增长。净利润增速大幅高于营收增速的原因是随着公司原料药产能恢复带来的单位成本和管理费用增速的下降。
原料药竞争格局改善,毛利有望提升。普利类原料药竞争格局逐步改善,毛利率呈现从低谷上行的态势;;沙坦类原料药随着公司和山东汉兴展开合作并控股昌邑华普,将带来沙坦类关键中间体联苯的成本下降,并确保中间体的供应。我们预计随着公司2、3月份的原料药订单在二季度逐步体现,公司二季度的净利润有望高于一季度。我们预计原料药的业绩释放将有力带动公司全年业绩的高增长。
海外制剂逐步进入收获期。公司去年帕罗西汀获批,今年逐步放量。赖诺普利片完成原料厂商变更、盐酸罗匹尼罗片增加原料药供应商,进一步增强上述产品在美国市场的成本优势。我们预计今年缬沙坦片、安非他酮缓释片和左乙拉西坦缓释片等有望获批。其中缬沙坦属于重磅品种,美国市场规模高达20亿美元,公司具备成本优势,若如期获批有望带来美国制剂市场的放量增长。公司目前待审批的品种有28个,计划未来三年申报50个制剂文号,产品线布局完善。
国内制剂高速增长。公司国内制剂的研发逐步转向创新药和首仿药等。预计今年将有9个品种申报生产。公司现有未审结品种43个,如果未来药品审评加速,公司将是受益最大的药企之一。在药品招标中,国家逐步鼓励要优先采购达到国际水平的仿制药,目前这一要求在福建、浙江、山东等地的药品招标中已经有所体现。公司凭借优质低价的药品有望在新一轮招标中受益。
维持“推荐”评级。预计公司2015-2017年EPS分别为0.50元、0.68元、0.84元,对应4月21日收盘价20.53元,市盈率分别为40倍、29倍、24倍,考虑到公司制剂出口有望加速和国内市场快速增长,我们给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1、原料药业务大幅下滑;2、国内外药品获批低于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