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离防渗起家,行业技术龙头:公司前身为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衬垫工程处;2001 年院所改制后,东方雨虹实现控股,并在08 年上市前把环保业务剥离出来,形成现在的高能环境。过去十年,公司主攻垃圾处理(填埋场防渗),业务涉及矿山堆场防渗、石油化工、水利等;近年来,公司大力拓展环境修复和工业园区第三方治理,前景广阔。
推荐逻辑:“稀缺性+确定性+利好性”.
(1)标的稀缺性——最优质的土壤修复概念标的:公司是土壤修复“三好”企业,项目经验与技术储备丰富:出身好(固废污染防治出身,产业相关度高); 技术优 (防渗隔离技术绝对龙头,修复技术储备丰富);口碑佳(既往业绩优异;项目数、处理量均在业内领先)。考虑修复市场存量巨大,公司作为行业领军企业;一旦市场启动,修复业绩弹性巨大,超预期可能性高。
(2)业绩确定性——订单储备充足,业绩蛰伏期已过: 13、14 年公司利润下滑,主要由于公司转型布局带来的项目结算周期变长和业务拓展期间费用率大幅攀升。我们认为公司业绩蛰伏期已顺利度过,公司目前尚可履行的EPC 合同8.4 亿元,BT 类项目合同6 亿元。同时,公司目前在手8个运营项目,总合同金额超过26 亿元。公司市场开拓顺利,业绩高增长确定性强;预计未来三年将进入业绩释放期。
(3)政策利好性——站在环保行业的风口:公司业务近几年由“防”向“治”延伸,其“治”主要是环境修复和工业园区第三方治理。目前来看,这两块业务均是市场的热点。2014 年以来土壤修复领域政策出台加速,预计“十三五”将是“转折期”;利好政策的出台预期将不断加强。
投资建议:给予增持评级,目标价62.5 元.
我们预计公司14-16 年营业收入分别为8.1 亿元、13.2 亿元和18.6 亿元;EPS 为0.78 元、1.25 元和1.67 元。考虑公司目前集“稀缺性、确定性、政策利好性”于一身,以及环保行业整体估值,给予2015 年50 倍PE,目标价62.5 元。
风险提示:公司应收款项不能按时回收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