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报告背景:
媒体公告,格力董事长董明珠3月18日在中山大学博学大讲堂上,首次公开展示了格力手机。
2.我们的分析和判断。
(一)掌握控制终端,布局智能家居大物联。
格力介入手机制造,市场早有预期。此次公开展示,即意外着正式进入手机制造,预计不久即将面市。
格力手机,更多功能将体现在与空调等家电产品的交互,是实现家电产品物联的智能通讯工具,收集大数据的移动入口。我们认为,格力手机是格力布局智能家居,实现家电物联的重要标志。
(二)标志进入多元发展阶段,智能家居将形成闭环。
格力介入手机,也标志着格力进入多元化发展的时代,未来将围绕核心技术向横向、纵向的扩展。
目前,公司围绕家电产品积极布局相关多元化,旗下拥有晶弘冰箱、大松小家电,净水、净空等产品。手机的加入,以通讯入口,未来将整合旗下家电产品,形成智能家居闭环系统。
格力空调占据国内40%以上份额,品牌美誉度高。多年经营中重视产品品质,积累了较好口碑,拥有2亿存量客户,未来更新需求中新增客户数量还会不断加大。加上公司强大的终端网点、供应链、自动化和信息化网络,都为智能化发展提供了充分准备。公司厚积薄发,未来在智能化实施上有望超市场预期。
(三)风险可控,估值边际足够安全。
市场有部分担心,手机硬件市场竞争激烈,格力难以立足其中。
我们认为,公司目前千亿规模,百亿利润,货币现金超500亿,家底丰厚。介入手机硬件,更多为智能家居做通讯入口,整合全产品线竞争优势,而非单品竞争。即便考虑到可能存在的竞争风险,公司投入有限,风险可控,对公司主业的经营产生的负面影响有限。
同时,目前公司15年估值7倍,依然是A 股市场较低估值水平。集团国企改革还在推进中,公司分红比例有望继续加大,未来股息率还将逐步提升。公司估值边际足够安全。
3. 盈利预测及估值。
预计公司2015/2016年EPS 分别为5.65元/6.62元。目前股价对应2014年业绩PE 估值8倍,对应15年估值7倍,分红比例40%以上,股息率已近8%。公司有业绩、低估值、高股息,也分享“国企改革”、“军工”以及“走出去”的改革红利。未来手机业务,打开公司在智能家居上想象空间,年内深港通开通,有望将实现与国际估值接轨,维持“推荐”评级。
4. 风险提示:经济下滑超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