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华安基金换帅!朱学华11年缔造十倍增长,徐勇接棒面临牌照整合大考)
【来源:机构之家】
8 月 28 日,华安基金发布公告,公司董事长朱学华到龄退休,由徐勇接任公司董事长一职。华安基金在公告中对于朱学华在担任董事长期间为公司作出的重大贡献给予高度评价并致以衷心感谢。
徐勇,曾任上海市政府办公厅秘书处调研员,太保寿险党委委员兼上海分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太保安联健康党委委员、副总经理,长江养老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招商基金党委副书记、总经理、董事。现任华安基金党委书记、董事。
朱学华是华安基金历史上的第四位董事长,自2014年9月起担任董事长一职,任职时长达11年之久,是公司历史上任职时间最长的董事长。
华安基金历届董事长的变动情况
朱学华任内华安基金规模稳步增长、产品布局不断丰富
在朱学华担任董事长期间,华安基金实现了资产管理规模的稳步增长和业务领域的持续拓展。在朱学华上任之初,华安基金的资产管理规模尚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截止到2014年9月30日,华安基金资产管理规模为641.17亿元,行业排名第18位。经过十余年的不懈努力,截至2025年6月30日,华安基金的资产管理规模已攀升至7,096.2亿元,规模扩大11倍,行业排名上升至第15位。
华安基金管理规模的变动情况
在管理规模增长的同时,华安基金的产品线也不断丰富和完善,从传统的股票型基金、债券型基金、混合型基金、货币市场基金逐步扩展至商品型基金、QDII基金、ETF基金、REITs基金等多个品类。
其中,商品型基金“华安黄金 ETF”推出时间较早,在业内积累了良好的口碑,逐步发展成亚洲最大的黄金ETF,成为公司明星产品之一。截至2025年6月30日,“华安黄金 ETF”的资产管理规模达到598.23亿元,连续三个季度刷新历史新高。
“华安黄金 ETF”的规模变动情况
此外,华安基金借助被动指数类基金的快速发展契机,积极布局ETF产品线,取得了显著成效,公司的ETF产品数量和规模均实现快速增长,成为推动公司规模增长的重要引擎。截至2025年6月30日,华安基金旗下的ETF产品总管理规模到达1392.33亿元,占公司总管理规模的近20%。
华安基金ETF产品规模变动情况
主动管理权益类产品规模显著缩水,与海富通整合影响尚不明确
华安基金稳定发展的同时,实际上也存在一些挑战与隐忧。代表着公募基金主动管理能力的权益类产品正面临规模萎缩的窘境。权益类产品的两大代表性产品,其中股票型基金规模虽有增长,实际上是依靠被动指数基金的增长撑起整体规模的扩大,主动管理型的股票型基金发展并不顺利。
截止2025年6月30,华安基金股票型基金的总规模为666.30亿元,但是前两大产品“华安创业板50ETF”、“华安上证180ETF”合计就有470亿的规模,规模排名靠前的产品几乎全是指数ETF基金。
华安基金规模排名靠前的股票型基金概况
另外一类权益型产品为偏股混合基金,混合基金的规模变动能很好的反映公司主动管理型权益类基金的发展现状。可惜的是,公司的混合型基金规模近几年来一直处于持续萎缩的状态,即使是在2024年9月底至今股市行情明显好转的背景下,华安基金的混合型基金产品规模依然连续三个季度规模下滑,创出近几年来的规模新低,截止2025年6月30日,华安基金混合型基金总规模仅为819.40亿元,较2021年底1838.97亿元同期减少了55.44%。这一趋势反映出公司在主动管理型权益类产品领域的竞争力有所削弱,亟需在产品创新与投资策略上寻求突破,以扭转当前的被动局面。
华安基金混合型基金产品规模的变动情况
另外,公司在大股东层面,由于国泰君安证券证券和海通证券合并,在基金管理公司“一参一控”政策前提下,两家券商合并后国泰海通证券将会持有四家公募牌照。目前国君和海通均手握“一参一控”。其中,国君旗下有华安基金和国君资管,分别持股51%和100%,;而海通旗下控股海富通基金,同时参股富国基金27%的股权,为一参一控。因此,在现有监管政策的框架下,国泰君安与海通证券的合并将导致华安基金和海富通基金面临整合。
而目前坊间传闻,因为海富通基金拥有社保管理人牌照,按照规定,社保年金牌照名称不得随意变更。要想继续保持社保管理人的牌照,合并之后只能是保留海富通基金名称,这意味华安基金这一累计多年的基金品牌将会失去影响力,这究竟会在多大程度影响公司业务的发展仍未可知,两家公司的整合能否顺利进行,又会带来什么影响也存在很大不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