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证券要闻 - 正文

“青岛制造”行 消费韧性强

来源:证券时报网 媒体 2025-08-09 07:44:02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青岛制造”行 消费韧性强)

证券时报记者 黄翔

短期的消费热度靠活动引流,长期的消费活力靠产业支撑。青岛消费市场的韧性,重要基础来自于城市扎实的制造业底盘。青岛之所以能从“网红”城市变成“长红”城市,离不开坚实的产业基础和持续的产业升级。

上世纪80年代末,青岛诞生了以青岛啤酒、海尔、海信、澳柯玛、双星为代表的“五朵金花”,这些工业品牌不仅撑起了城市经济的脊梁,更在消费者心中种下了“青岛制造”的品质认知。如今,“五朵金花”已升级为更庞大的产业集群:家电电子产业年产值突破4000亿元;轨道交通装备产业承担了全国动车组50%的产量;海洋工程装备产业拥有“海葵一号”等全球领先成果。

工业实力直接转化为消费市场的供给能力与创新底气。青岛啤酒从传统酿造厂升级为“可持续灯塔工厂”,通过数智化改造实现柔性生产,消费者可定制印有专属图案的啤酒,24小时冷链直达全国餐桌;海尔卡奥斯工业互联网平台连接着4.3万家企业,将用户需求实时反馈至生产端,公司的“场景品牌”战略,让冰箱、洗衣机不再是孤立产品,而是智慧家庭的入口,上半年公司智慧家庭场景解决方案收入持续增长。这种“制造端精准响应消费端”的能力,正是青岛消费市场持续活跃的核心支撑。

新兴产业的崛起也为消费注入新动能。在虚拟现实领域,歌尔声学、小鸟看看等企业领跑,青岛崂山区集聚起虚拟现实领域的科研力量;在生物医药领域,阿斯利康吸入剂基地、海尔大健康产业园开工建设,“中国康湾”加速成型。今年上半年,青岛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速度高于规上工业增速,新产业带来的新就业、新收入,转化为新的消费需求。

当前,青岛正构建“10+1”产业体系——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为先导产业,以生命健康、智能网联新能源车等为新兴产业,以智能家电、高端化工等为优势产业,前瞻布局量子通信、生物制造等未来产业。这种“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培育”的双轮驱动模式,也将在一定程度上为消费市场提供长期支撑。

目前,青岛市境内外上市公司超80家,境内上市公司超60家,居省内第一、北方城市第三,其中与消费相关的企业占比近四成。近年,海尔智家借助资本运作收购国际品牌,完善高端消费产品线,还有众多上市公司通过资本市场持续壮大,为消费市场扩容提供了充沛动力。

从城市文旅的烟火日常,到产业转型的升级之路,消费市场展现活力的背后,青岛不止做了一篇文章。除了玩法丰富、花样出圈之外,政策的细致托举、产业的有效支撑,都是青岛能为其他区域带来的启示。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海尔智家行业内竞争力的护城河较差,盈利能力良好,营收成长性良好,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