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公司新闻 - 正文

引领者马啸:让AI技术“隐形”,未来智能耳机打造殿堂级音质,让交响乐无处不在

来源:创业最前线 2025-05-19 22:17:34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引领者马啸:让AI技术“隐形”,未来智能耳机打造殿堂级音质,让交响乐无处不在)

出品 | 创业最前线

作者 | 王亚静

编辑 | 蛋总

美编 | 邢静

审核 | 颂文

听音乐、打电话、录音转写、同声传译……当耳机和AI碰撞在一起,这些功能不再是PPT上描绘的蓝图,而是一款又一款落地的真实产品。

在AI时代,耳机不再只是一个手机“配件”,而是融合了AI技术成为智能终端,并受到市场追捧。上到互联网大厂、下到华强北,一众企业纷纷入局AI耳机领域。

只是,AI耳机千千万,一款好的AI耳机到底什么样?

耳机虽然只有方寸大小,但想要做好并不容易。在AI领域深耕14年的马啸,就曾踩过坑。2021年,未来智能从科大讯飞独立出来,马啸成为CEO,带领一个29人的团队一头扎进了AI耳机,已经走过了1234天。

最早,未来智能定位于“会议耳机”,过于注重办公功能,导致外界质疑其音质不及传统品牌的耳机,频遭消费者吐槽。

听到用户声音之后,马啸明白过来:AI和耳机不是附属关系,而是并列关系,用户想的都是“既要、又要、还要”——既要音质好、续航长,又要颜值高、降噪好,还要AI功能强大。

那么,问题来了,这样的一款AI耳机应该怎么打造?

1、Follow,还是引领?

在耳机行业,哈曼曲线一直是全球声学调校的金科玉律,定义着声音的“正确打开方式”。

未来智能CPO柳达直言,在耳机行业,无论厂商用什么喇叭,调音的时候大多都是使用哈曼曲线。他坦言,“在创业初期,我们调音时也是follow哈曼曲线。”

当大家都争相使用哈曼曲线,除了加剧行业内卷,还会导致耳机的音质风格出现同质化。“买哪家品牌的耳机,听起来都差不多”,这并不是柳达想要的结果。

在他的记忆里,还没有无线耳机的时候,传统耳机风格各异,有的适合听白开水,有的是三频均衡,就像有人爱听梁静茹、有人喜欢王菲,不同品牌都有自己的风格。“我们一直在想,能不能树立一个自己的声音形象,而不是一味的去follow。”

马啸也不想再去follow,而是要引领行业。“我们在声学设计、声学材料中已经是在是业界一流的团队支持。但是对于我们来讲,follow不是领先,我们要干的是在设计、声学、调音上面实现自主研发自主设计,实现引领性的领先,让业界来follow我们。”

那么,怎么做到行业领先?

未来智能给出的战略是“5+X”。其中,“5”代表音质、续航、降噪、外观和佩戴舒适度上的核心竞争力,“X”则在这个基础上延伸出的AI功能。

在马啸看来,提升音质是一个重点,真正的好音质,应该像交响乐一样有层次、有情感。于是,在寻求“破圈”可能的时候,未来智能和中国爱乐乐团走到了一起。

5月13日,在中国爱乐乐团音乐家们联袂呈现的《匈牙利舞曲》中,未来智能两款AI会议耳机iFLYBUDS Pro 3与iFLYBUDS Air 2正式亮相。

马啸介绍,这两款AI耳机在音质上实现了巨大提升。首先,调整了产品的内部腔体结构,喇叭单元的发声材料钢性高、响应块、振幅大。

另外,未来智能邀请了中国爱乐乐团的调音团队结合耳机的特性进行了调校,最终呈现出来多端综合的效果,高音不刺耳、低音不轰头。

获得Hi-Res金标音质认证,就是对未来智能和中国爱乐乐团这次合作成功的证明。

不过,这场合作不会止步于此。

据了解,双方达成了5年合作框架。2025年,中国爱乐乐团的顶级大师会协助未来智能调试耳机音频的主线,将真实的声音还原。

2026年,双方将成立联合的声学实验室,让声学不再是一种玄学,给用户带来一种真实的更好的音质表现。到2028年,要实现在耳机里听音乐厅现场的效果。

在新品发布会现场,马啸立下一个Flag:想在未来五年,让1000万用户能够感受到中国爱乐乐团调音的殿堂级音乐的美好。

接下来,未来智能要做的不再是单纯调教耳机,而是要为用户搭建微型音乐厅。

2、贴近用户,AI要落地

随着AI技术的快速迭代,AI耳机成为继手机、手表之后的新一代智能穿戴设备,迎来爆发式增长。

洛图科技(RUNTO)数据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AI耳机在线上传统主流电商的销量为38.2万副,同比增长960.4%,超越2024年整年31.5万副的销量。

头豹研究院预计,2024至2028年,AI智能耳机行业市场规模将由73.18亿元增长至1646.75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117.80%。

任何一片蓝海,都不缺少竞争者。

首先,以字节、阿里为代表的互联网公司已经挤入这个赛道。2024年5月,字节跳动收购耳机研发团队Oladance,同年10月推出AI耳机产品;今年3月,基于阿里云通义大模型研发的AI耳机AIxFU(爱富)正式上线发售。

除此之外,小米、华为、oppo等科技企业也纷纷加码AI耳机,这些企业本就掌握消费电子领域最主要的终端手机,推出智能耳机、眼镜等配件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马啸笑言,AI耳机竞争太激烈了,“我说这不是蓝海、红海,是‘血海’”。不过,他并不感到恐惧。

他认为,AI耳机市场火热,大厂下场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它们有很多优势,但也有不足之处。例如,大厂的AI耳机大多是大模型和耳机结合,因为要覆盖的用户群非常庞大,所以功能很泛。“功能越泛,用户越不知道如何调用,使用体验就越差,这是AI跟用户需求之间产生的本质化矛盾。”

面对“如何抗衡巨头”的追问,马啸回应:“做C端产品,是由每一个用户用钱包来投票决定。我们要做的就是回归基本逻辑。我们只服务需要的人,让AI立刻有用。”

怎么做到“立刻有用”?未来智能的答案是——克制。

马啸明确,未来智能不追求全场景式覆盖,而是要做极致的垂直,深深扎根办公这个垂直领域,在办公场景中深挖一公里——把降噪做到KTV可用,把翻译做到声纹级自然,把续航做到三天会议不充电。

在TWS耳机均价下滑的2024年,未来智能凭借对办公会议这一垂直场景的深耕,实现客单价超千元仍保持三大电商平台耳机销量翻倍增长,也证明“解决真问题”比“追逐风口”更具生命力。

而未来智能已售出的百万终端产品,也反过来喂养着一套越用越聪明的系统。5月13日,未来智能面向个人商务办公场景的“AI智能体”——viaim大脑也迎来全新升级。

未来智能CTO王松强调,viaim不仅仅是一个工具,更是一个能够主动辅助,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自主完成工作的“智能伙伴”或“数字同事”。

在iFLYBUDS耳机里,AI不再是“花瓶”,而是真正能“干活”的工具。

3、“值得投”,已实现盈利

马啸这种“克制的野心”带来了商业上的成功。

这种成功浓缩在数据中:未来智能连续三年营收翻倍增长;2024年“双11”线上销售包揽淘宝、抖音、京东三大电商平台蓝牙耳机大类目TOP3;线下门店近3000家,仅2024年线下出货总量就超20万;累计用户突破100万,AI功能累计调用破千亿,月活人数同比增长超2倍。

据马啸透露,未来智能目前用户留存率超70%,复购率超40%,近一成用户拥有3副以上耳机,超过部分快消品的复购率也再次证明:真正的用户价值,在于让技术隐形。

在成为用户的“必需品”之后,未来智能仅仅创业短短3年多,就已经实现了盈利。

对于创业公司来说,能够实现自我“造血”,具有里程碑式意义。

这种成功,也为未来智能打开了资本市场的大门。近日,未来智能宣布完成了数千万元Pre A+轮融资,由启明创投与上海国投孚腾资本联合领投。

2025年1月,其完成Pre A轮融资,由万物创投领投、初心资本跟投,融资规模同样达到数千万元级别。

“投资方最看重我们团队的认知,就是知道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不会头脑发热做华而不实的东西。”

马啸笑言,“有个知名投资人的老大点评我们,说在所有AI产品里面,我们做的最漂亮,这个产品值得投。”

在国内市场站稳脚跟后,未来智能将目光投向更广阔的全球舞台。

马啸表示,出海是未来智能非常重要的战略,“去年和前年,我们在海外做了试点以后发现,办公类、记录类产品很受欢迎,所以很有信心走出海外。”

按照规划,未来智能今年会加大出海力度,尤其是在欧美区域、亚洲(日韩)、环太平洋的区域。除此之外,中东市场也非常广阔,也是企业发力的一个目的地。

这场出海之旅,既是技术自信的展现,也是未来智能的破圈实验。

不过,马啸永远记得:走得再远,也不能走出用户心里。

*注:文中图片来自未来智能。

fund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相关股票: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科大讯飞盈利能力一般,未来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高。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