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深度】洞察2025:中国AR眼镜行业竞争格局及市场份额(附市场集中度、竞争状态总结等)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行业深度】洞察2025:中国AR眼镜行业竞争格局及市场份额(附市场集中度、竞争状态总结等))

行业主要上市公司:创维数字(000810.SZ);立讯精密(002475.SZ);歌尔股份(002241.SZ)等

本文核心数据:AR眼镜;竞争梯队;市场集中度;企业布局

1、中国AR眼镜行业竞争梯队

AR眼镜行业是我国智能装备体系的重要分支,也是数字经济发展板块的重要组成部分。行业内的中国企业也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从出货量市场份额来看,AR眼镜行业现今主要以多个国内初创企业为主导,除此之外,AR眼镜行业结合企业的注册资本划分,大致可以分为3个竞争梯队。其中,第一梯队以占据市场份额最多的几家企业为主,有雷鸟创新、太若科技、灵伴科技、影目科技等;第二梯队以实力强劲的部件制造、产品代工或集成厂商为主,有创维数字、立讯精密、歌尔股份等;另有许多新进企业处于第三梯队。

2、中国AR眼镜行业市场份额

国内AR头部厂商以创业公司为主,排名前列的厂商均为成立时间较短的初创企业,在过去两年内均完成多轮大金额融资。在国内,雷鸟创新、Nreal、Rokid、INMO并称为“AR四小龙”,合计占整体市场份额(以出货量计算)超80%。据IDC数据显示,2023年,按AR眼镜出货量计算的中国AR厂商份额前四名,分别为XREAL(31.6%)、雷鸟创新(23.1%)、Rokid(18.4%)和影目(11.7%)。

3、中国AR眼镜行业市场集中度

总体而言,我国AR眼镜行业的市场集中度很高,从年度AR眼镜出货量情况来看,2023年中国AR眼镜市场CR5(前五家企业市占率)达89.9%,其中雷鸟创新以39.1%的市占率位居第一,XREAL、Rokid等紧随其后,行业市场集中度处于高水平。

这主要是因为光波导、Micro-LED等AR眼镜核心技术研发周期长、资金需求大,头部企业通过专利布局(如XREAL自研X1芯片)形成护城河,具有规模化生产优势;博士眼镜等渠道商与头部品牌(如雷鸟、Rokid)签订独家合作协议,覆盖全国80%以上线下门店,中小品牌难以触达终端用户,整体市场情况导致AR眼镜行业市场集中度维持在较高水平。

4、中国AR眼镜行业代表性企业布局情况

AR眼镜行业的代表性企业中,雷鸟创新、太若科技、灵伴科技、影目科技虽然是初创企业,尚在融资阶段,但这几家企业AR眼镜业务集中、布局覆盖范围广且出货量大。其他上市公司则通过参股子公司或新开AR业务参与AR眼镜行业的经营。AR眼镜产业的代表性上市企业布局情况如下:

5、中国AR眼镜行业竞争状态总结

从五力竞争模型角度分析,目前,我国AR眼镜行业属于智能装备细分行业,是AI+消费的重要载体,目前国家将其列为7大重点数字经济领域之一支持发展,AR眼镜替代品威胁一般;行业现有竞争者数量不多,而市场集中度很高,竞争程度一般;上游供应商一般为核心零部件供应企业,光波导、Micro-LED等是AR眼镜的核心技术,中国AR眼镜行业上游议价能力一般;而下游消费市场主要是各类消费用户和企业、军工用户,有一定议价能力;同时,因行业存在较高资金要求与技术门槛,潜在进入者威胁较小。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增强现实(AR)行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fund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创维数字盈利能力一般,未来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