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宁德时代们的高利润剧本,今年要被极氪终结?)
作者| 汤师爷
来源 | 张麻子说车2025年3月14日,宁德时代发布了2024年财报,宁德时代2024年营收为3620亿元,较上年同期的4009亿元下降9.7%;而其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07.45亿元,同比增长15.01%,日均净赚超1亿元。技术溢价和品牌溢价的双重魔法,让宁德时代在价格战中依然稳坐“利润王座”。
作为宁德时代的大客户,极氪品牌却呈现了另一番景象。根据2024年极氪科技集团财报显示,2024年集团总营收1138.9亿元(含极氪和领克),同比增长39%,其中整车营收945.6亿元。
其中,极氪品牌全年净亏损57.9亿元,相比2023年亏损82.64亿元,亏损在收窄。但,极氪品牌自2021年创立以来,已累计亏损高达260亿元。
整车车企与电池供应商的利润倒挂,也成为了当前新能源汽车产业极为讽刺的一个现象。整车车企每卖一辆车,都在为动力电池供应商的财报添砖加瓦(电池采购成本约占整车成本的40%),而大多数新能源车企却都还在持续亏损中,这是一场活生生地“为他人作嫁衣”的生意。
这对于汽车行业而言,绝非是一种健康的状态,电池供应商赚走了90%以上的利润,而需要投入大量研发费用的整车车企,却几乎没有得到利润。宁德时代的财报越光鲜,新能源车企们的伤口就越深。
为了改变持续入不敷出的亏损状态,极氪祭出两个大招。
第一招:品牌整合与人事换血,削减成本
2024年11月14日,吉利控股宣布对极氪、领克进行股权结构调整,极氪斥资93.67亿元收购领克51%股权,领克剩余49%股权由吉利汽车集团持有。
2025年2月14日,极氪与领克完成股权交割,领克并入极氪,并正式成立极氪科技集团。正式开启“极氪向上、领克向宽”的双品牌战略,极氪定位“全球豪华科技品牌”(30万元以上市场),领克定位“全球新能源高端品牌”(20万元以上市场),形成差异化竞争。
合并后,产品研发协同预计效率提升15%以上,“大制造+大质量”一体化管理预计效率提升20%以上,实现企业整体运营效率提升20%以上,实现双品牌成本的全面降低。
这场手术的目标很明确,改变极氪与领克存在的研发资源重复投入、产品线重叠等问题。准备差异化运营领克与极氪品牌,用领克的规模化摊薄极氪的研发成本,用极氪的高端技术反哺领克的电动化。
5月4日极氪科技集团发布内部通知,宣布高层人事调整,极氪科技集团副总裁、领克销售公司总经理林杰,将负责极氪品牌国内营销服整体工作,直接管理品牌营销中心、用户增长中心、用户交付中心。
极氪副总裁林金文则退居二线,直接管理用户服务中心、用户网络中心、用户数字化、运营与流程,协助林杰管理极氪品牌国内营销服,并向林杰汇报。
这也意味着林杰将全面统管领克与极氪品牌的国内营销,实现双品牌的独立运营和协同发展。
今年1-4月,极氪科技集团(含极氪、领克双品牌)累计销量为155,327台,同比增长21.1%。其中极氪品牌累计交付55,000台,占集团总销量的35.4%;领克品牌累计交付110,400台,占比64.6%。
但,极氪科技集团2025年销量目标为71万台,1-4月完成率仅23.28%,其中极氪品牌目标完成率17.19%(目标32万台);领克品牌目标完成率28.31%(目标39万台)。
极氪与领克双品牌的协同效应已经初步显现,但成绩还不够显著,此次高层人事调整核心解决的是内部问题。
第二招:吉曜通行成立,向宁德时代“宣战”
上海车展期间,吉利正式宣布吉利控股集团将整合旗下电池业务,成立全新电池产业集团——吉曜通行,将原有的金砖电池(主要搭载在极氪007和极氪7X)、神盾短刀电池(主要搭载在吉利银河E5),统一为神盾金砖电池品牌。
极氪CEO安聪慧将兼任吉曜通行董事长,吉利副总裁郑鑫调任CEO。
吉曜通行注册资本10亿元,由李书福通过浙江济底科技(持股50%)和浙江吉利产投控股(持股50%)实际控制。
吉曜通行的成立,本质上是吉利“去宁德时代化”的一次突围。据测算,采用自研电池后,极氪单车成本可降低2-3万元。以年销30万辆计,这意味着全年省下60亿——足以覆盖当前亏损缺口。
需要说明的是,吉曜通行业务可不仅仅只是电芯研发与制造,它还包括了电池包集成与供应链管理(旗下公司威睿主导新能源汽车三电系统,动力电池、电驱动系统、充电系统等,比如极氪600kW液冷超充桩。)、储能与换电生态、电池回收与循环利用。
吉曜通行通过整合研发、制造、回收全链条,构建了从电芯到Pack、从技术到安全的完整生态,目标是成为全球动力电池市场的核心竞争者,与宁德时代分一杯羹。这与比亚迪的弗迪电池有异曲同工之处,通过垂直整个降低成本,进而发展成为动力电池供应商。
比亚迪2024年净利润达402.54亿元,同比增长34%,创历史新高,是当前中国最赚钱的车企。在激烈行业价格战下,其汽车业务毛利率仍达22.31%。不得不说,比亚迪垂直整合下的弗迪电池,功不可没。
极氪科技集团这场大变局的剧本已经非常清晰,对内整合领克与极氪降低研发、供应链成本,林杰统筹双品牌国内营销,避免内部竞争,实现协同发展。
对外,用自研电池吉曜通行替代宁德时代,解决动力电池成本过高的问题,避免出现自己流血亏损,而供应商赚得盆满钵满。
最后,说一点我个人的判断,宁德时代持续高利润的局面,一定会被打破。当前新能源汽车行业,整车车企持续亏损,动力电池供应商暴利的格局即将被打破,转折点或许就在今年,这也是宁德时代要收购“蔚来换电”的本质动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