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罕见!中介机构主动“吹哨”!影响多大?)
近日,浙江证监局官网发布了《浙江局现场督导重点审计机构,宣贯“吹哨人”理念》的文章。其中透露,浙江地区1家大所,主动报告1单审计项目不恰当确认收入以规避退市风险警示。
浙江证监局以此为例,鼓励重点机构发挥“吹哨人”作用,并表示下一步将持续加强对重点机构的监管,鼓励审计机构发挥“吹哨人”作用,提升审计机构执业质量。
业内人士认为,受利益驱动,目前国内中介机构主动吹哨的行为还比较少见,浙江的这一案例意义较大。
在国内资本市场,实际“吹哨人”虽较为罕见,但是近几年来,监管提及、鼓励“吹哨人”的次数已经明显多了起来。
2025年3月6日,证监会主席吴清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经济主题记者会上答记者问时表示,健全防治财务造假长效机制,完善“吹哨人”制度,进一步压实中介机构“看门人”责任,进一步加强科技赋能监管,提升监管能力,强化源头治理。
2025年2月21日,中国证监会与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举行新闻发布会,在回答记者有关财务造假案件惩治的提问时,证监会表示,下一步将坚持惩防并举、标本兼治,通过非现场监管、现场检查、舆情监测、投诉举报处理等多渠道识别造假线索,特别是完善线索举报奖励制度,切实发挥内部“吹哨人”的作用,紧盯财务洗澡、业绩变脸、异常换所等可疑迹象,提升违法违规发现能力,优化调查流程,提高处罚效率,持续巩固并不断强化“严”的氛围。
2024年7月5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中国证监会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做好资本市场财务造假综合惩防工作的意见>的通知》中提及,完善财务造假等重大违法违规行为内部人士举报奖励机制,提高奖励金额,保护“吹哨人”合法权益。
2024年6月19日,吴清在2024陆家嘴论坛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中表示,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是监管执法一以贯之的重点,证监会正在会同相关部门进一步构建综合惩防体系,强化穿透式监管,鼓励“吹哨人”举报,压实投行、审计等中介机构“看门人”责任,汇聚部际协调、央地协同的合力,提高发现能力、惩处力度和防范水平。
券商中国记者注意到,在2024年的年报审计工作中,多地监管机构均要求审计机构发挥“吹哨人”作用。
2025年1月20日,贵州2024年年报审计监管会议召开。本次会议旨在扎实做好2024年年报审计监管工作,进一步压实审计机构“看门人”责任,推动提升公众公司财务信息披露质量。会议传达了最新监管形势和要求,通报了年报审计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贵州证监局对审计机构提出了5个方面要求。其中之一是站稳“看门人”立场。坚持归位尽责,及时发现、主动报告公司财务造假线索,发挥好“吹哨人”作用,不把应尽的责任推给市场和专业能力有限的投资者。对于知情不报、明知而不揭示的,监管部门将坚决立案稽查、从严处罚。
在山西辖区2024年年报监管工作会议上,山西证监局相关负责同志就资本市场最新政策和监管形势进行了解读,并对提高2024年年报信息披露质量和审计质量提出明确要求。审计机构要坚持以质量为核心的发展理念和独立性要求,提升执业质量,客观公正执业,同时持续提升专业能力,严格把好专业技术关,对审计发现的违法违规线索敢于“吹哨”。
2025年3月12日,浙江证监会召开座谈会宣贯年报审计监管要求。浙江证监局及财政部浙江监管局相关负责同志通报了监管执法工作情况,要求事务所持续强化质量管理和风险控制,高质量完成年报审计工作。要及时沟通汇报风险事项,当好资本市场的“吹哨人”。
排版:汪云鹏
校对:刘星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