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贵州银行不良贷款率上涨,资产质量压力不容忽视)
据贵州银行(06199.HK)所发布公告显示,其 2024 年度业绩报告呈现出多维度的发展态势。这一年,贵州银行在复杂的经济金融环境下,业务规模有所增长,经营效益实现回升,但同时也面临着诸如息差收窄、资产质量承压等挑战。深入剖析这份报告,对了解贵州银行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走向具有重要意义。
从财务数据来看,贵州银行 2024 年取得了一定的积极成果。业务规模稳步扩张,截至 2024 年末,资产总额达到 5899.87 亿元,较年初增长 2.29%;各项贷款余额 3470.85 亿元,增幅 4.56%;各项存款余额 3750.02 亿元,增长 5.26% 。经营效益止跌企稳,营业收入实现 124.18 亿元,同比增长 9.46%;净利润为 37.79 亿元,增幅 3.43%,成功扭转此前的负增长趋势。在业务布局上,积极围绕贵州省 “四化” 建设重点项目、特色产业和优质客户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全年累计投放 “四化” 贷款 709.83 亿元,余额 2286.87 亿元,较年初新增 79.05 亿元,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然而,贵州银行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挑战。从财务指标分析,利息净收入虽有所增长,但净息差从 2023 年的 1.86% 降至 1.81%,净利息收益率维持在 1.77% ,这表明在金融市场竞争加剧、减费让利政策持续推进的背景下,银行盈利空间受到一定挤压。资产质量方面,不良贷款率从 2023 年的 1.68% 上升至 1.72%,关注类贷款占比也有所上升,虽然拨备覆盖率达到 315.98%,风险抵补能力保持稳健,但资产质量的潜在压力仍不容忽视。
从市场角度来看,贵州银行在区域金融市场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作为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其扎根贵州,熟悉本地市场和客户需求,能够更好地响应地方政策,服务地方经济。在绿色金融、普惠金融等领域积极创新,相关做法也获得了行业认可,如绿色金融相关做法入选多个绿色金融典型案例,在普惠金融方面,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和客户数均实现增长,提升了金融服务的覆盖面和可得性。不过,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开放和竞争加剧,其他大型银行和新兴金融机构不断涌入,贵州银行面临着较大的市场竞争压力。
互联网上,部分财经评论人士指出,贵州银行在数字化转型方面取得的进展值得肯定,通过 “数字技术 + 数据要素” 双轮驱动,打造了多个数字化金融场景,提升了服务效率和客户体验。但也有观点认为,在数字化转型加速的时代,贵州银行仍需进一步加大投入,提升科技实力,以更好地满足客户日益多样化的金融需求。
综合来看,贵州银行 2024 年在业务发展和经营效益上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面临着诸多挑战。未来,贵州银行需要持续优化业务结构,提升盈利能力,加强风险管控,尤其是关注资产质量的变化。在市场竞争中,充分发挥自身的地缘优势和特色业务优势,加大金融创新力度,深化数字化转型,以应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同时,密切关注宏观经济形势和监管政策的变化,及时调整战略,抓住发展机遇,为地方经济发展和自身成长创造更大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