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湘财证券:两俄减产 钾肥价格有望上行)
智通财经APP获悉,湘财证券发布研报称,全球钾肥主要生产地和需求地错配,需要通过贸易调节。加拿大、俄罗斯和白俄罗斯是全球钾肥主要生产国和出口国。供给端,2025年白俄罗斯、俄罗斯共同减产,且全球钾肥预计新增产能有限。由于俄乌冲突、红海危机等地缘事件增加了钾肥的运输成本,叠加钾盐矿山开采成本上升,导致钾肥供应商的成本中枢上移。但鉴于2023-2024年钾肥价格回落至较低水平,钾肥盈利能力承压,因此两俄选择减产挺价。需求端,随着全球农作物种植面积的增加,钾肥需求或有望稳健增长。钾肥行业供需格局有望向好。
湘财证券主要观点如下:
全球钾肥生产地和需求地错配,需要通过贸易调节
钾是农作物生长三大必需的营养元素之一。钾肥被广泛施用于大田作物和经济作物。钾肥可以增加农作物产量以及提高农作物品质。在钾肥的品种中,氯化钾由于资源丰富、养分浓度高、易吸收的特点,在钾肥产品中占比超过90%。
全球钾资源分布极不均衡,加拿大、俄罗斯、白俄罗斯是钾资源储量占比较高的国家,也是全球钾肥产量较高的国家,产量占比分别为31.0%、18.6%和14.5%。
全球钾肥主要生产地和需求地错配,需要通过贸易调节。需求方面,中国、巴西、美国、印度和印尼,作为农业大国,是全球钾肥主要消费国,也是主要进口国。加拿大、俄罗斯和白俄罗斯是全球钾肥主要出口国,2021年出口占比合计约73%,在全球钾肥贸易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全球钾肥行业供需格局有望向好。
钾肥供给端方面,2025年白俄罗斯、俄罗斯共同减产。2025年1月22日,白俄罗斯钾肥巨头Belaruskali计划在其索利戈尔斯克4号矿区开展大规模设备维护作业,这将直接导致公司钾肥产量减少约90万-100万吨。此轮维护期长达七个月,预计将于今年七月结束。2025年2月18日,俄罗斯乌拉尔钾肥公司(Uralkali)宣布旗下三座矿山(Berezniki-2、Berezniki-4和Solikamsk-3)将在今年第二、三季度暂时关闭维护。这将致使该公司第二季度产量至少减少30万吨,第三季度产量视维护情况而定。
两俄减产挺价的原因主要是由于钾肥成本上升,盈利能力承压
俄乌冲突、红海危机等地缘事件增加了钾肥的运输成本。此外,俄钾、白俄钾等国际巨头的钾盐矿山开采年份较长,开采成本有所提升。在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下,钾肥供应商的成本中枢上移。但鉴于2023-2024年钾肥价格回落至较低水平,钾肥盈利能力承压,因此两俄选择减产挺价。
在新增产能方面,预计2025年钾肥全球扩产有限。主要是亚钾国际第二个、第三个100万吨/年钾肥产能或有望投放。但考虑到新增产能投放时间的不确定性、产能爬坡的时间等因素,预计2025年钾肥实际供应增量有限。
需求方面,随着全球农作物种植面积的增加,特别是新兴市场现代化农业进程的提速,钾肥需求或有望稳健增长。国际肥料协会(IFA)预测,2025年全球钾肥消费量(折K2O)有望达到4100万吨,相较于2024年增长100万吨。按照单吨氧化钾折1.6吨氯化钾计算,2025年全球钾肥消费量(折KCl)相较于2024年有望增长160万吨。
2025年钾肥行业供给增速或小于需求增速。结合以上分析,2025年全球钾肥产量变化范围预计为下降30到增加80万吨,但该数值低于需求端全球钾肥预计增长160万吨的增速。钾肥行业供需格局有望向好。
近期钾肥价格呈现上涨态势
国内氯化钾近年的进口依赖度较高,2024年达到约67%。国内钾肥的进口依赖导致国内钾肥的价格跟随全球钾肥的趋势变化。近期在春耕刚需集中释放,而供给端两俄宣布减产的背景下,钾肥市场价格呈现上涨态势。截至2025年3月14日,青海盐湖氯化钾(60%粉)、青海盐湖氯化钾(57%粉)、青岛港氯化钾(62%俄白)、烟台港氯化钾(进口60%红)价格分别为2800、2650、3250、3050元/吨,分别相较于年初增长9.8%、10.4%、27.5%和27.1%。此外,国内钾肥港口库存处于2024年以来偏低水平,有望对钾肥价格形成支撑。
风险提示
两俄减产力度不及预期、新产能投放超预期、需求不及预期等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