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德展健康在大麻二酚药物研究领域重大突破,向“心血管疾病中的癌症”发起冲锋)
德展健康关于大麻二酚(CBD)在药物领域的开发再向前迈出一大步。
2月27日晚间,德展健康公告,公司控股子公司德义制药有限公司用于治疗罕见病肺动脉高压的“大麻二酚混悬颗粒”的麻精药品研制立项申请收到了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下发的《受理通知书》。
为治愈肺动脉高压提供一种可能
肺动脉高压作为一种恶性进展性疾病,曾被称为“心血管疾病中的癌症”,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数据显示,肺动脉高压患病率占全球人口约1%,在65岁以上人群可达10%,据中华慈善总会估算,我国约有1200万肺动脉高压患者。
我国接受靶向药物治疗的肺动脉高压患者仅有25%,接受其他药物维持的患者为56%,而未用药的患者高达19%。靶向药物价格昂贵,每月数千元的药费给病人及家庭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大部分病人无法长期坚持治疗,甚至因病致贫。
因此,一种安全有效且受益性强的新型药物成为了国内对肺动脉高压治疗的刚性需求和迫切需要。长期以来,德义制药自主研发大麻二酚在治疗肺动脉高压疾病的药物应用,2021年,公司申请的“大麻二酚在制备治疗肺动脉高压药物中的应用”专利已获得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
2024年半年报中,德展健康披露,大麻二酚治疗肺动脉高压的新药项目,在药学研究接近尾声的前提下,上半年主要进行了作用机制研究、靶点筛选研究和剂量依赖性研究。此次正式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受理,标志着公司大麻二酚治疗肺动脉高压的新药项目正式从研究走向临床前的试验,向前迈出一大步,为全球治疗肺动脉高压疾病提供了一种治愈可能。
值得指出是,我国对罕见病的创新药研发政策支持力度较大,去年12月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就指出,要提高审评审批质效,加快临床急需药品医疗器械审批上市,对符合条件的罕见病用创新药和医疗器械减免临床试验。
大麻二酚走向规范化管理
大麻二酚是一种天然存在于工业大麻中的大麻素,在我国属于《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管制范畴,需严格遵循生产、流通及临床使用审批程序。虽然从立项到上市还需经历临床试验、安全性评价等阶段,德展健康还需要很长一段路要走,但此次受理标志着我国工业大麻药用化迈出关键一步,若未来获批,将为罕见病患者提供新选择,并推动麻精药品在合规框架下的创新应用。
2024年8月,公安部等六部门联合发布将大麻二酚CBD列入第二类易制毒化学品,并按照非药品类进行管理。这一政策调整不仅标志着CBD首次获得正式定义,并纳入国家相关受控物质的管理范畴,还为产业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所有的CBD生产企业可根据法规向所属地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进行备案即可。
有了合理的身份定位,各大制药企业开始行动起来。除了德展健康,今年2月11日,上市公司翰宇药业也发布公告,其“大麻二酚口服液”收到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下发的受理通知书。
深耕大麻二酚药物应用
德展健康在大麻二酚药物应用领域持续深耕。2019年,公司与汉义生物等合作成立德义制药,推进大麻二酚在治疗罕见病及癌症等严重影响人类身体健康的重大疾病等方面的应用。
目前,德展健康围绕大麻二酚在药品领域的研发项目包括:CBD治疗肺动脉高压药物研发、CBD衍生物治疗癫痫药物研发、CBD衍生物治疗帕金森药物研发、香叶基黄酮类化合物治疗研发项目等。经过多年努力,公司在大麻二酚药物应用领域已获得了多项研究成果。
根据此前披露,德展健康在大麻二酚(CBD)治疗罕见病肺动脉高压项目完成了2项药效研究和7项作用机制研究,且已取得国内专利授权,以及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欧洲、美国5地PCT专利授权;在大麻二酚(CBD)治疗癫痫项目开展了急、慢性癫痫药效研究,衍生物及制备方法和应用已申请国内和PCT专利;在大麻二酚(CBD)治疗帕金森项目经过体外和体内药效试验,证实具有明显治疗帕金森作用衍生物及制备方法和应用已申请国内和PCT专利;香叶基黄酮类化合物治疗项目通过体内细胞和裸鼠体内实验验证,香叶基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明显治疗作用;化合物制备方法已申请2件国内发明专利和7国PCT专利。
为加快大麻二酚在药物领域应用研究,在去年12月,德展健康还与中国工程院院士杨宝峰签署了《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重点开展工业大麻类大麻素化合物和多肽类药物的研究,推进大麻二酚(CBD)在治疗罕见病及癌症等严重影响人类身体健康的重大疾病等方面的应用,并拟共同在公司所属企业成立院士专家工作站。
杨宝峰院士作为中国医学界的顶尖专家,曾多次获得国家级科技奖项。业内专家表示,德展健康与杨宝峰院士的合作将成为后期研发项目成功的关键因素,扩展至药品及保健品的多样化创新,或将为整个医药行业带来新风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