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25年磨一剑,张晓宇掌舵友邦人寿!外商独资险企偏爱精算背景掌门)
【来源:机构之家】
近日,国家金融监管总局披露,张晓宇正式获批担任友邦人寿董事长。这一任命标志着继2024年11月张晓宇升任友邦保险集团区域首席执行官后,其职责范围的进一步扩宽。
随着李源祥的退任,张晓宇,这位从精算技术领域逐步成长起来的行业精英,历经近25年时间,最终攀至友邦人寿董事长之位,成为“分改子”后的第二任掌门人。值得注意的是,张晓宇此前担任友邦保险区域首席执行官,分管中国内地、韩国、越南等重要市场。这一任职为他未来的职业发展埋下伏笔,其在友邦保险集团内部的上升空间仍具想象余地。
黄浦江畔求学、逐步攀升至董事长
张晓宇的职业生涯,始终与中国金融开放的步伐同频共振。这位生于1976年的安徽蚌埠人,求学并工作于黄浦江畔,亲历了中国保险业从起步到繁荣的变迁。
1998年,当中国加入WTO前夕、金融业扩大开放的号角初响时,正在复旦大学攻读应用数学硕士的张晓宇,选择加入友邦保险上海分公司实习。彼时的友邦,作为首批获准在华经营的外资险企,正以浦东为据点探索中国市场,而上海作为国家金融改革试验田的特殊地位,为这位年轻学子提供了独特的职业起跑线。
图中人物系张晓宇
张晓宇的职业轨迹,从精算师到首席市场官,再到友邦中国CEO,精准映射了外资险企在中国市场的本土化人才布局与战略演进。他的成长历程与行业变革同频共振:2011年出任上海分公司副总经理时,他面对的是中国中产阶层崛起带来的保障需求井喷;2017年执掌友邦中国CEO权杖之际,恰逢中国宣布取消外资险企股比限制的历史性节点。他主导的“分改子”战略,不仅将友邦在华分支机构整合为独立法人主体,更在2020年政策落地首年即斩获外资独资寿险公司牌照,成为国家金融开放政策的首批实践样本。
在区域布局上,张晓宇展现出对政策红利的精准把握。从最初深耕长三角、珠三角等沿海经济高地,到2024年将业务触角延伸至安徽、山东等内陆省份,友邦人寿的版图扩张始终踩着中国区域经济战略的节奏。当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发布后,公司立即强化香港与内地业务的协同机制;在成渝双城经济圈上升为国家战略次年,四川分公司便推出定制化健康管理服务,这种政策敏感度使其始终立于市场潮头。
作为北美精算师协会最年轻会员之一,张晓宇的数理思维不仅未成为管理实践的桎梏,反而通过与企业战略、客户洞察的深度融合,形成了一套“理性框架+感性洞察”的独特领导哲学。
从陆家嘴的写字楼到中环的友邦大厦,张晓宇的最新的职场轨迹串联起沪港两大国际金融中心。2024年晋升为友邦保险区域首席执行官,负责中国内地、韩国及越南市场时,他面对的不仅是企业版图的扩展,更是在RCEP框架下跨境保险服务的制度创新课题。这位兼具国际视野与本土经验的管理者,正在用专业主义书写外资险企的中国新叙事。
未来,张晓宇与拟任总经理余宏的组合,体现了友邦人寿在管理层布局上的“内外兼修”:内部培养人才掌舵,外部引进平安系高管负责执行,堪称强强联合。然而,前路并非坦途。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新业务价值率的下滑,以及高端代理人模式被竞争对手模仿,其优势正在削弱。在这样的背景下,友邦人寿亟需加速战略布局,以巩固其在高端市场的领先地位。
精算背景董事长受青睐,中高端市场成必争之地
2020年,中国正式取消外资寿险公司持股比例限制,这一政策变革为外资险企在中国的深度布局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在此背景下,友邦人寿、中德安联人寿与汇丰人寿均成为金融开放政策的受益者,开启了从合资到外商独资的转型之路。
同年,中德安联人寿的中方股东中信信托启动股权出售程序,德国安联集团迅速响应,于2021年2月完成股权收购,持股比例升至100%。2022年9月,中德安联人寿正式更名为安联人寿,标志着其从合资到外商独资的转型完成。在地域布局上,其以上海为总部,逐步向长三角、珠三角及京津冀等经济发达地区延伸,精准对接中高收入群体的多元化保险需求。
汇丰人寿的外商独资转型同样是中国金融开放政策的受益案例。2020年,汇丰人寿的外方股东汇丰保险(亚洲)开始收购中方股东国民信托的全部股权。2021年12月,股权变更获批,汇丰人寿正式成为外资独资保险公司。此后,公司连续多轮增资,为其在中国市场的进一步布局提供资本支持。同时,汇丰人寿以上海、北京、广州等一线城市为核心,逐步向沿海及内陆经济发达地区拓展业务,聚焦中高端客户群体的财富管理和保险保障需求。
机构之家梳理发现,目前三大外商独资人身险企的董事长(或代为履职)均拥有精算背景,显示出外资险企在华布局的专业化与精细化趋势。然而,与扎根中国本土市场的友邦人寿首席执行官张晓宇不同,中德安联人寿与汇丰人寿的董事长均具备丰富的跨国工作经验。
以中德安联人寿为例,其董事长阿努莎·塔夫拉吉(AnushaThavarajah)自2023年7月起担任董事长,其任职资格已获监管批复。塔夫拉吉女士1967年生,1990年毕业于英国伯明翰大学数学与统计学专业,拥有英国精算师和马来西亚精算师资质,曾任职于英国NobleLowndes精算咨询公司、马来西亚国家保险、美国安泰保险亚太区、英国通用电气人寿、英国巴克莱人寿、荷兰国际保险(马来西亚)、友邦保险(马来西亚)、友邦保险集团等多家知名公司,积累了近30年的精算、财务及高层管理经验。她目前还担任安联亚太区首席执行官,并兼任安联(中国)保险控股有限公司董事。
值得注意的是,阿努莎·塔夫拉吉(AnushaThavarajah)的职业履历中,曾有在友邦的工作经历,包括友邦保险马来西亚有限公司和友邦保险集团总部。这一背景与友邦人寿首席执行官张晓宇的经历形成某种呼应,后者同样在友邦体系内积累了丰富经验。这种“友邦历练”或许为两位高管的职业路径增添了独特视角,也为各自所在公司带来了不同的战略思路。
与此同时,汇丰人寿的董事长一职目前由程思韵(CHINGSze WanWinnie)代为履行。程思韵毕业于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拥有精算科学学位,并在精算咨询、保险、再保险行业积累了超过20年的经验。她曾在瑞士再保险集团工作十余年,期间被派驻至香港、新加坡、北京等地,积累了丰富的客户管理与业务开发经验。2023年11月,程思韵加入汇丰集团,现任汇丰控股环球保险业务首席产品官。后续或将正式担任汇丰人寿一职。
若程思韵(CHINGSze WanWinnie)后续正式担任汇丰人寿董事长,她将与张晓宇、阿努莎·塔夫拉吉一同,构成外资险企在华董事长的“精算背景”组合。同时,三人还兼任区域首席执行官、亚太区首席执行官或环球保险业务首席产品官等重要跨国职位。这种人事布局背后,反映出外资险企在中国市场的深度布局与全球资源整合的战略意图。
此外,聚焦三家外商独资人身险企的战略,其共同点显而易见——均将中高收入群体的多元化保险需求作为核心目标。这一群体的保险需求已从传统的单一保障功能,向财富管理、健康管理、养老规划等综合需求转变,反映出市场对保险功能的重新定义和更高期待。
友邦人寿自扎根中国市场以来,凭借其高端代理人形象深入人心,通过精细化的营销渠道和定制化的产品设计,满足高净值客户群体的复杂需求;中德安联人寿则借助安联集团的全球资源,试图以品牌优势和全球经验赢得市场;而汇丰人寿依托汇丰集团的财富管理战略,深度整合银保渠道与保险业务,试图在财富管理领域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三者虽战略趋同,但各有侧重,均试图在中高端市场分一杯羹。
值得注意的是,2月26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通知,自2025年3月1日起,香港、澳门金融机构入股境内保险公司,不再执行“最近一年末总资产不低于二十亿美元”的规定。这一调整是落实2024年10月内地与香港、澳门签署的《关于修订〈内地与香港/澳门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服务贸易协议的协议二》的具体举措。
此次政策调整被视为有序扩大金融对外开放的重要一步,旨在吸引更多港澳优质中小金融机构投资入股境内保险公司,进一步增强中资保险公司资本实力,优化股权结构,同时深化与港澳地区的开放合作。未来,随着中国保险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和消费升级,外资险企有望在中国市场发挥更大的作用,不过可预料的是,未来的市场竞争格局或将更加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