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证券要闻 - 正文

中国人有能力讲好自己的文化故事

来源:证券时报网 媒体 2025-02-14 06:48:58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中国人有能力讲好自己的文化故事)

证券时报记者 张智博

国产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的票房表现,成为近期中文互联网上最令人关注的话题之一。80亿元,90亿元,直至100亿元!不知道这个3岁顽童还将带给我们多少惊喜。当前,《哪吒2》总票房已站上100亿元大关,成为全球动画电影票房榜季军,与位居亚军的《冰雪奇缘2》也仅5亿元之差!

《哪吒》系列无疑代表着当前中国动画产业的最高水准。《哪吒2》在全球电影票房榜上“攻城略地”,是否意味着中国动画电影的崛起?要回答这个问题,需要从技术硬实力、文化软实力以及国际竞争力三个维度进行深入分析。

从技术方面看,随着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中国动画领域的技术已经取得了重大突破,中国与美国动画技术差距正显著缩小。万联证券分析师李中港在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指出,近年来,以追光动画、可可豆为代表的企业构建起完整的工业化流程,如《深海》首创的“粒子水墨”技术、《哪吒2》的实时渲染、云端协作、虚拟制片等技术,证明中国在渲染引擎开发、物理模拟等核心技术领域已然具备全球竞争力。

在文化层面上,通过当代创新叙事,中国传统神话正在不断创造出新的“神话”。从《黑神话:悟空》到《哪吒之魔童闹海》,这些中国传统IP在文娱市场大获成功的同时,也正在增强国人的文化自信。中国神话故事不仅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精神文化的重要代表,它们蕴藏的独特文化内涵,契合了全球电影市场的需求,在先进电影技术加持之下的创新表达方式,又比较符合当代年轻人的审美取向。

在国际竞争力方面,中国动画电影产业还“稍显逊色”。首当其冲的问题自然是文化壁垒,相较于好莱坞动画电影的多数主题,《哪吒》系列所要讲述的“封神宇宙”故事背景设定就复杂得多。如何平衡好本土特色与全球视角,是中国电影海外传播时需要面临的课题。此外,相较于美国好莱坞成熟的电影制作以及宣发体系,中国电影的海外发行渠道、品牌知名度、变现模式等也相对有限。

李中港指出,中国动画电影若想走向世界,一是要注重内容品质的细致打磨。提升画面质量和特效水平、理清剧本叙事逻辑、注重细节处理是必备条件。二是要守正创新。既需扎根文化精髓,又需以全球视角重构表达。将中国传统IP的文化内涵与现代价值融合重构,赋予其新的时代意义,激发不同文化背景的观众共鸣。

但无论从哪个角度看,中国人从对着《花木兰》《功夫熊猫》等国外电影啧啧称奇,到如今打磨出第一部百亿票房的动画电影,那个把好莱坞当作电影梦工厂的仰望时代,终究是结束了。

《哪吒2》的成功,证明了中国人有能力讲好自己的文化故事。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相关股票: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中国电影盈利能力一般,未来营收成长性较差。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高。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