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国信证券:新能源车险政策或将完善车险生态 打通承保“痛点”)
智通财经APP获悉,国信证券发布研报称,本次政策从产业链角度出发,通过联合各监管部门,针对当前新能源车险面临的承保难、赔付高、承保亏损等问题提出一系列解决方案,为后续持续完善新能源汽车系统化政策奠定基础。预计相应政策将强化监管与风险管控,通过完善行业标准、数据共享机制和穿透式监管,提升新能源车特有风险(如电池安全、技术迭代)的管理能力,促进行业规范化和风险防范水平提升。同时,政策或将推动险企与新能源车企、科技公司的跨界合作,拓展产业链服务能力,形成“车险+生态”的新模式。
事件:1月24日,金融监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交通运输部、商务部正式印发《关于深化改革加强监管促进新能源车险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金发〔2025〕4号,以下简称“《指导意见》”),为进一步深化车险综合改革,促进新能源车险高质量发展,提出一揽子政策。
国信证券主要观点如下:
新能源车险面临承保难、承保亏损等压力
近年来,随着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的快速提升,新能源车险面临定价难度大、理赔体系不完善、新技术增加风险等不确定性。1月24日,作为保险精算专业组织和保险行业重要基础设施,中国精算师协会、中国银行保险信息技术管理有限公司全面回溯分析了新能源车险赔付情况,并公布了2024年新能源汽车赔付情况。
2024年,我国保险行业承保新能源汽车3105万辆,保费收入1409亿元,提供风险保障金额106万亿元,承保亏损57亿元,呈现连续亏损。保险业共承保车系2795个,其中赔付率超过100%(尚未考虑财险公司日常经营管理费用成本)的高赔付车系有137个。
从客车看,承保车系1654个,承保2982万辆;承保车辆数超过1万辆的车系301个,其中赔付率超过100%的车系有99个。从货车看,承保车系1141个,承保123万辆;承保车辆数超过0.5万辆的车系55个,其中赔付率超过100%的车系有38个。整体来看,若考虑到费用率等因素,实际新能源车险综合成本率或面临较大承保亏损压力。
新能源车从能源类型、底盘架构、智能化水平等方面与传统油车有较大差异,因此后续整体赔付情况及COR(综合成本率)水平相对弱于传统油车业务,预计行业整体新能源车险COR或高于整体COR的10pct,盈利空间受限。根据中国人保披露的数据,新能源汽车车险赔付率约为燃油车的1.4倍,出险率约为2.5倍。
当前,从车险赔付端来看,新能源汽车主要在车身构造、人员操作、驾驶行为、车主画像等方面具备较高风险,从而使得整体赔付率水平居高不下:
(1)车身构造方面:受制于当前技术水平及行业发展阶段,以汽车电池为代表的零部件一旦出险则面临较高的赔付金额。(2)车主方面:车主年轻化、营运车辆占比较高等因素均加剧了新能源汽车的赔付风险。(3)操作方面:如单踏板等技术运用或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事故率及操作风险,从而导致赔付率激增。
完善新能源车险生态,助力深化车险综改
为进一步深化车险综合改革,从根源解决新能源车承保难等问题,1月24日,金融监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交通运输部、商务部联合印发《关于深化改革加强监管促进新能源车险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金发〔2025〕4号,以下简称“《指导意见》”),为新能源车险提质增效提出一揽子政策。《指导意见》主要从五大方面针对新能源车险发展提出要求:合理降低新能源汽车维修使用成本、创新优化新能源车险供给、提升新能源车险经营管理水平、加强新能源车险监管、强化支撑保障,从根源系统性解决新能源车险承保及理赔等问题。
(1)合理降低新能源汽车维修使用成本
《指导意见》主要提出通过推动降低维修成本、引导消费者培养良好用车习惯来提升车辆维修及理赔标准化成都,降低新能源汽车全生命周期使用成本。政策同时指出推动数据跨行业分享,充分发挥各类企业海量数据优势,释放数据价值,通过信息共享促进多行业的良性发展。此外,《指导意见》提出探索建立保险车型风险分级制度,建立各类车型的分级制度,通过推动其与商业车险保费的挂钩,促进新能源汽车企业优化生产设计、完善零部件供给,提高维修经济性水平。
(2)创新优化新能源车险供给
《指导意见》提出通过优化定价及商业险费率实现新能源车险的提质增效。我们预计未来新能源车险有望进一步放宽定价系数浮动范围,增强高风险与高保费之间的挂钩机制,倒逼高风险车主及车厂优化驾驶行为及维修成本。同时,相应政策将鼓励新能源车险产品创新,保险公司将开发更多针对新能源车特点的定制化产品,如电池保障、充电桩责任险等。
此外,《指导意见》提出建立高赔付风险分担机制,引导保险行业建立高赔付风险分担机制和平台,为高赔付风险的新能源汽车提供有效保险保障,实现消费者愿保尽保。目前,由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上海保险交易所联合搭建的“车险好投保”平台已于2025年1月25日上午10:00正式上线,该平台为高赔付风险新能源汽车提供线上化的便利投保窗口,新能源车主可通过平台链接保险公司进行投保,保险公司不得拒保。截至目前,该平台主要有10家大中型财险公司接入,第二批20家左右财险公司将在今年2月接入。
(3)加强新能源车险监管、强化支撑保障
《指导意见》从监管层面针对理赔服务、市场规范、费率回溯等方面提出更高要求。预计后续随着监管体系及自律机制的完善,新能源车险有望从根本上推进承保盈利水平的持续优化,实现行业中长期良性发展。
投资建议:
建议关注财险业务相对受益的龙头财险公司中国财险(02328)、中国平安(02318,601318.SH)、中国太保(02601,601601.SH),维持上述公司“优于大市”评级。
风险提示:承保亏损延续;保费大幅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