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东吴证券:量产在即 机器人开启10年产业大周期)
智通财经APP获悉,东吴证券发布研报称,通过梳理智元、宇树、优必选、乐聚、普渡、傅利叶、银河通用、众擎、星动纪元、千寻智能共10家企业,发现初创企业机制较为灵活,创始团队在某一领域(运动控制为主)背景深厚,2024年头部企业均发布最新机型,具备双足机器人的开发能力,并与车企等制造企业试点近半年,小批量测试阶段有望结束,25年开启量产销售,多家企业预计2025年全年销售超千台。机器人当前类比2014年电动车,即将量产,开启10年产业大周期,国内外共振,强烈看好板块。
东吴证券主要观点如下:
产业明显提速,差异化渐显,短期工业场景有望率先落地,长期空间广阔
1)产业在加速:产业政策密集出台,产业联盟&基金纷纷成立,融资数量大幅增长,推动产业形成“资金—技术—产品”闭环。
2)差异化渐显:国内机器人在上下肢、视觉等硬件方案及模型路线等软件层面存在差异化且仍未收敛。
3)短期爆发在即,长期空间广阔:应用环节较为明确为汽车、3C行业,有望率先起量,逐步延伸至其他制造业及搬运、零售等服务业,有望于2030年走进家庭。据测算,预计2030/2035年机器人新增需求达178/994万台。随大脑逐步完善及场景拓宽,关节数增加,线性关节逐步渗透,灵巧手收敛至五指方案,测算2035年大批量生产后,单体执行器价值量约6万元,旋转/线性执行器市场空间达2130/4031亿元。
初创机器人企业:背景多元,量产在即,潜力无限
通过梳理智元、宇树、优必选、乐聚、普渡、傅利叶、银河通用、众擎、星动纪元、千寻智能共10家企业,初创企业机制较为灵活,创始团队在某一领域(运动控制为主)背景深厚,2024年头部企业均发布最新机型,具备双足机器人的开发能力,并与车企等制造企业试点近半年,小批量测试阶段有望结束,25年开启量产销售,多家企业预计2025年全年销售超千台。
东吴证券认为:1)智元、宇树、优必选、乐聚进度较为领先,在全栈式布局、硬件性能&成本控制、场景应用、股东背景等领域具备优势;2)银河通用、星动纪元、众擎、千寻智能则在大模型、运动控制算法等细分方向较为领先;3)普渡、傅利叶由原本配送/康复机器人拓展,硬件&量产能力优秀。
互联网&整车企业:多元形式入局,推动产业加速
互联网企业:多以投资&大模型&自研方式入局,关注软件端的大模型高于关注硬件,从 “大脑”方面发力。目前国内互联网企业多集中于语言模型,也纷纷推出自研多模态大模型,也在往具身智能大模型方向发展,但与海外龙头企业仍有一定差距。其中,华为布局较为多样,模型端—盘古大模型较为领先,志在让人形机器人成为鸿蒙生态系统重要部分,车端—场景&制造资源协同,共同赋能国产人形机器人,投资端—注资极目机器人,加大投入。
整车企业:人形机器人在“感知+决策+执行”层面与智能驾驶均具备共同性,同时车企在应用端也是天然的落地场所,目前在智能驾驶投入层面华为于研发人员&算力规模均国内第一,有望于人形机器人领域延续领先地位。
投资建议:机器人当前类比2014年电动车,即将量产,开启10年产业大周期,国内外共振,强烈看好板块
1)特斯拉链:首推确定性龙头Tie1:三花智控(002050.SZ)、拓普集团(601689.SH),Tier2:鸣志电器(603728.SH)、绿的谐波(688017.SH)、双环传动(002472.SZ),关注北特科技(603009.SH)、浙江荣泰(603119.SH)、五洲新春(603667.SH)、震裕科技(300953.SZ)、斯菱股份(301550.SZ)、大业股份(603278.SH)等。
2)华为链:推荐雷赛智能(002979.SZ)、赛力斯(601127.SH),关注兆威机电(003021.SZ)、蓝黛科技(002765.SZ)、富临精工(300432.SZ)、禾川科技(688320.SH)、豪能股份(603809.SH)、科力尔(002892.SZ)、埃夫特(688165.SH)、拓斯达(300607.SZ)等。
3)英伟达链:推荐伟创电气(688698.SH)、科达利(002850.SZ)等。
4)宇树科技链:关注长盛轴承(300718.SZ)、卧龙电驱(600580.SH)、奥比中光(688322.SH)、曼恩斯特(301325.SZ)。
风险提示:
人形机器人推广不及预期,特斯拉人形机器人量产进展不及预期,产业链降本不及预期,行业关键技术突破不及预期,竞争加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