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星昊医药(430017)孙公司参与第十批全国药品集中采购拟中标 进一步扩大相关产品的销售规模)
12月12日,北京星昊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意见》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动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工作常态化制度化开展的意见》中的相关精神,为全面实行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常态化制度化推进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工作,进一步降低群众用药负担,国家组织开展药品集中采购工作。
公司积极参与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今日,公司孙公司广东星昊药业有限公司参加了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联合采购办公室组织的第十批全国药品集中采购的投标。经联合采购办公室开标、评标后,广东星昊的盐酸纳洛酮注射液拟中标本次集中采购。
星昊医药在公告中表示,广东星昊拟中标的盐酸纳洛酮注射液于 2024 年 4 月通过一致性评价,并取得《药品补充申请批准通知书》,上市许可持有人和生产企业均为广东星昊,公司盐酸纳洛酮注射液 2023 年含税销售额合计 334.15 万元。
本次集中采购是国家组织的第十批药品集中带量采购,采购周期中,医疗机构将优先使用本次药品集中采购中选药品,并确保完成约定采购量。若后续签订采购协议并实施,将进一步扩大相关产品的销售规模,提高市场占有率,提升公司品牌影响力,对公司的未来经营具有积极的影响。
同壁财经了解到,公司是一家从事高端药物制剂研发产业化服务的创新型企业,专注于特色和高端药物制剂的研发,以自主研发的核心技术为基础,构建 GMP 条件下的技术平台,通过技术平台开展药品制造以及 CMC/CMO 的一体化服务。公司主要产品包括复方消化酶胶囊、吡拉西坦(小水针和粉针)、醋酸奥曲肽(小水针和粉针)、甲钴胺片、注射用硫普罗宁等。同时,公司充分利用 MAH 制度带来的良好机遇,对外开展 CMC/CMO 服务,为药品研发机构、初创的医药企业、大型医药企业等提供专业化服务。
公司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拥有32项发明专利,被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选定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被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认定为“北京市缓控释制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被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认定为“北京市企业技术中心”,由国家知识产权局评为“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公司承担多个国家级研发和产业化项目: 2018 年参与国家工信部“儿童药专用技术开发和产业化能力建设”项目,同年参与国家科技部“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2019 年独立承担国家发改委 “创新型 CMC/CMO 服务平台项目”,2020 年参与国家工信部“国家应急防控药物产业化平台”项目,2022 年参与国家工信部“特异性抗病毒创新药物快速发现软件及化合物库项目”。
公司拥有多年的药品研发服务经验,先后完成 180 余项研发成果转让。在产业化领域,公司在缓控释制剂、复杂注射剂、速释冻干口崩制剂以及各类普通固体、注射等制剂的生产方面具有丰富的技术储备。在技术转移领域,公司先后完成了 100 余项品种的技术转移,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正因为公司拥有药品研发、产业化及技术转移等全方面的技术能力,使得在MAH制度实施后, 公司能够抓住历史机遇,转型成为 CMC/CMO 服务平台。
近 3 年来,公司在 CMC/CMO 平台建设中依托自身技术优势,为客户提供高标准、高质量、高难度的制剂研发生产服务的同时,也在通过不断创新平台服务模式,提升上下游产业链效率,重塑业态结构与生态圈。
公司需抓住医药产业转型升级的机遇,完善管理体制、加强研发能力、增强品牌影响力,并加强国际市场开拓等,提高行业核心竞争力,以更好地满足人们对药品的需求,为医药行业高质量发展提高服务水平。不断加大新药研究和开发投入,注重制造技术进步,提高药品质量,实现安全生产、高效生产, 并努力降低生产成本;利用自身优势,积极拓展研发、生产和销售,为社会提供更完善的产品和服务,从而为医药行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2023 年的医药行业政策的变化,将给医药行业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公司努力适应政策变化,调整自身发展策略,实现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
业绩方面,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68亿元,同比减少9.91%;归母净利润7877万元,同比增加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