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证券要闻 - 正文

助力深港协同发展 分享国际战略红利:港交所上市专题交流研讨会在深圳成功举行

来源:证券时报网 2024-12-03 19:08:26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助力深港协同发展 分享国际战略红利:港交所上市专题交流研讨会在深圳成功举行)

12月3日—4日,在中共深圳市委金融委员会办公室、深圳市中小企业服务局指导,福田区人民政府特别支持下,证券时报社联合深圳市金融稳定发展研究院、深圳上市公司协会及香蜜湖(深圳)产融创新/上市加速器,在深港两地举办“助力深港协同发展 分享国际战略红利——港交所上市专题交流研讨会”。

本次研讨会汇集了深港两地资本市场的政府监管机构,券商投行、审计机构、律师事务所等中介代表,以及包括港股上市企业、A股上市企业、拟上市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在内的众多企业代表。会议旨在探讨,在新形势下如何以金融赋能实体经济,促进深港协同发展,促进深圳科技企业利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通过赴港上市或再融资等方式,融入全球化发展,建设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发展格局。

推动深港两地协同发展

随着港股市场回暖,2024年以来,越来越多的内地企业选择香港作为其国际化的第一站,美的集团、顺丰控股等大型内地企业相继在港股上市,赴港IPO再掀热潮。

中共深圳市委金融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深圳市地方金融管理局副局长朱江在活动致辞中表示,截至2024年11月30日,深圳年内共新增20家境内外上市公司,排名全国城市第一,其中港交所主板9家。近年来深港在金融互联互通方面有了长足进步,未来将积极助力深圳和大湾区企业,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规范发展,打造更具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提升新质生产力。

“回首过往,香港作为东方明珠,历经风雨,始终璀璨。40多年来,香港凭借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制度优势迅速崛起,发展成为亚太金融枢纽。港交所作为连接中国与世界的超级联系人,见证了无数中国企业的腾飞,也推动了中国经济与全球经济的深度融合。”证券时报社党委委员、副社长高玉梅致辞表示,香港资本市场不仅能为内地企业提供多元化的资金,更能赋予国际化的视野和全球化的格局。

描绘赴港上市路径图

作为本次研讨会的“重头戏”,各方围绕深港协同发展和分享国际战略红利这一核心主题,就如何进一步加强两地资本市场互联互通、助力更多优质企业利用港交所平台走向国际等议题展开讨论。

香港交易所中国区上市发行服务部主管、高级副总裁韩颖姣详细介绍了港交所上市相关动态及制度,为拟上市企业清晰描绘了赴港上市路径图。据介绍,受惠于2018年的上市制度改革,香港市场的活力被大大地激发,逐步成为了新经济公司青睐的上市平台。从2018年的上市改革到今年10月底,共有超过330家新经济公司在香港上市,募资额达1万亿港元,贡献了香港市场65%的新股集资额。去年香港交易所推出的上市规则第18C章,为特专科技(专精特新)公司尽早地通过公开市场融资提供了可能性。去年11月启用全新的新股结算平台FINI,使公开招股结算流程更现代化,大幅地缩短新股定价至开始交易的时间,降低市场风险并提高市场效率。

中金公司投资银行部董事总经理李鑫,从如何面对境内外资本市场的选择、如何判断公司是否适合境外上市、港股上市流程及审核关注要点分析、港股上市后再融资及后市运作路径四个维度,全链路剖析了港股上市的有关问题。他表示,香港市场的高成长性及高包容性,吸引了大量优质境内企业赴港上市。港交所欢迎新经济企业及特专科技企业,当下赴港上市是一个较佳的选择。

在圆桌环节,李鑫与毕马威中国华南区资本市场发展主管合伙人姜健成,金杜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周蕊,捷利交易宝执行董事、沙利文捷利云科技董事长万勇三人,就“拥抱港交所——赴港上市的重要规则与难点”进行了热切的讨论,探讨赴港热潮下拟上市公司可能遭遇的挑战和面临的实际问题。

现场观摩 少走弯路

为让拟上市企业对于港交所上市后的实际运作以及所能带来的助力有更直观且深刻的认识,本次研讨会上,中集集团(02039.HK)董事会秘书吴三强带来了港交所上市发展之路经验分享,中集集团2012年成为首例“B转H”成功的企业在港上市,已有12年在港上市经历。吴三强表示港交所在监管理念、原则、体系方面有自己的特色。港股市场可以提供丰富且高效的融资渠道,能够大力支持企业的持续发展;同时港交所也是中国企业国际化的重要资本平台,面对国际化的监管、多元的投资者和语言,更易与全球联结。

12月3日下午,研讨会众多参会嘉宾实地探访香港交易所第一家18C规则上市企业——晶泰科技(02228.HK)。参会人员深入这家具有代表性的港股上市公司内部,近距离观察企业的运营模式、管理架构以及发展战略,详细了解了企业在港交所上市后的发展轨迹,如何利用资本市场的力量进行业务升级、拓展国际市场份额等情况。

对此,不少参会嘉宾表示,实地走访交流仿佛是获得了一本“真经”,为有意向在港交所上市的企业提供了宝贵的实践参考案例,让他们能够按图索骥、少走弯路。

12月4日,参会嘉宾还将参访瑞银集团等金融机构,进一步深化对港股上市流程、制度和优势的认知。

此外,为进一步加深内地企业对港股市场的认识和发现新机遇,也让内地的投资者了解港股市场、港股企业,作为唯一一家总部位于深圳的中央财经媒体,在本次研讨会上,证券时报正式上线港美股频道,并启动“洞见价值——港股新质生产力巡礼”报道,报道将全面、深入走进一批港股明星企业,对话“掌门人”,系统、持续、全面传递港股公司的投资价值,讲好两地融合发展故事、放大两地同心同行音量。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中集集团盈利能力较差,未来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