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40岁成为浙大妇院史上最年轻副院长,个人年均门诊量高达约1.1万人次)
40岁就成为了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浙大妇院)最年轻的副院长,罗琼是如何做到的?
40岁成最年轻副院长
罗琼出生于一个医学世家,家庭的熏陶在她幼小的心灵里播下了医学的种子。父亲作为外科主任,母亲作为妇产科医生,那充满消毒水味道和医学讨论声的家庭环境,成为她成长路上最独特的背景音。高考的抉择对她而言,是水到渠成,浙江医科大学(今浙江大学医学院)成为她梦想起航的港湾。
在大学本科阶段,她就展现出了非凡的学习能力,每次考试都稳坐年级第一。这份优异让她毫无悬念地获得了保研资格,并最终以直博生的身份,师从我国生殖医学领军人物黄荷凤院士,开启了更为深入的医学探索之旅。
博士毕业后,27岁的罗琼进入浙大妇院开始轮转。她最初选择了生殖科,但年轻的她渴望更多的挑战和实践,尤其是外科操作的锻炼。于是,她毅然转入产科。
36岁时,她的才华和能力得到认可,接连被选聘为产五病区副主任、产三病区副主任,开始在医院管理层面崭露头角。
2020年,40岁的罗琼成为了浙大妇院史上最年轻的副院长。她肩负起了医院国际交流、对外交流、结对帮扶和医技科室管理等重要工作。
在国际交流中,她积极拓展国际合作渠道,让浙大妇院的声音在国际医学舞台上愈发响亮。在与其他医院对外交流中,她加强与国内其他医疗机构的合作,促进资源共享和经验交流。在结对帮扶工作中,她积极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为更多基层地区带去先进的妇产科医疗技术和理念,助力提升当地的医疗水平。对于医技科室的管理,她更是展现出了卓越的领导能力,优化流程、提升效率,确保每一个检验和诊断环节都准确无误。
多边形战士
在临床领域,罗琼也是当之无愧的专家。她擅长妊娠相关疾病的诊疗,尤其是复发性流产、子痫前期、早产等复杂病症的产科管理。她所带领的团队精心打造了产前遗传咨询、胎儿医学门诊、复发性流产产科管理等特色项目。近三年来,所在科室年均出院人数约4200人次,床位利用率超过95%,而她个人年均门诊量更是高达约1.1万人次。
在科研的道路上,罗琼同样高歌猛进。她主持和参与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项目、浙江省医药卫生科技计划等10多项国家级和省级课题。她深入研究妇产科领域的前沿问题,在遗传与妊娠相关疾病的关联、胎儿发育异常的机制等方面不断探索。其研究成果先后在国内外权威期刊发表多篇论文,其中以(共同)第一或通讯作者在Environin、AJOG杂志上发表论文50余篇。
罗琼团队在产时胎儿手术领域展现了卓越的实力,成为国内该领域的佼佼者,以其全面的病种覆盖和技术体系的完善性而著称。他们在胎儿宫内治疗方面取得了突破性成就,创造了多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首例”,如世界首例在胎儿后颈部肿瘤手术中应用射频消融术,以及浙江省首例产时宫外治疗(EXIT)等。
就在10月25日,罗琼团队再次成功完成了一项创新型手术。孕19+周的患者存在严重产科并发症“凶险性前置胎盘”,罗琼团队的努力下,成功终止妊娠,顺利完成手术,有效止血并保留子宫。
关键时刻,罗琼果断采取了创新优化的子宫下段捆扎术,通过数道捆扎,出血明显减少。同时,团队还耐心缝扎修补了子宫下段前壁的多处破损和膀胱分离面的活动性出血,并重新塑形了子宫下段。
子宫下段捆扎术是罗琼团队的一项重要创新技术,相较于传统的子宫捆绑术如B-Lynch、Hayman子宫缝合法,该技术更有利于解决完全性前置胎盘以及胎盘植入患者子宫下段、宫颈创面严重出血、难以止血的技术难题。它不仅能有效止血,避免患者二次进腹,还大大降低了子宫切除的风险,显著改善了这类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
出品|华博商业评论
邮箱|hbsypl202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