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研报 - 机构研究 - 华通证券 - 正文

泰格医药(3347.HK)投资价值分析报告:项目经验丰富带动临床试验技术服务效率逐步提升,回购公告体现管理层信心

来源:华通证券 2024-10-11 08:09:48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泰格医药(3347.HK)投资价值分析报告:项目经验丰富带动临床试验技术服务效率逐步提升,回购公告体现管理层信心)

投资价值分析报告项目经验丰富带动临床试验技术服务效率逐步提升,回购公告体现管理层信心

—泰格医药(3347.HK)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l 全球医药及医疗器械CRO市场规模预计稳健增长

由于人口老龄化、慢性病患病率上升以及大众健康意识的不断提升等因素,全球医药市场及医疗器械市场规模逐步扩大。随着集采常态化,医疗企业整体降本增效需求更突出。此外,研发成本持续增加、投资回报率下降等也是推动CRO行业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数据,预计2030年,全球医药研发外包服务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648.3亿美元,整体CRO市场2022至2025年复合增长率为10.0%,2025至2030年复合增长率为8.9%。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预计到2028年,全球医疗器械合同研究机构市场规模将达到118亿美元,2023年至2028年复合年增长率为8.8%。

l 公司项目经验丰富,带动临床试验技术服务效率逐步提升

由于医药研发的长周期、高投入、高风险、专业性且需要与CRO企业共享技术资料信息等特征,医药企业往往选择行业声誉较好、项目经验丰富、能够提供综合化服务的CRO企业。泰格医药已建立药品和医疗器械两大一体化研发服务平台,成立近20年来已积累较为丰富的创新药物和医疗器械研发服务经验,目前全球客户超过2,800家,包括全球跨国药企和国内大型制药企业,中小型创新药研发企业等,截至2023年末,公司累计临床试验运营项目经验超过3,500个,包括700多项中国1类药物临床试验,120多项国际多区域临床试验。丰富的项目经验将带动临床试验技术服务效率逐步提升,进而加固公司护城河。

l 发布回购公告,体现股东及管理层信心

公司于2024年2月6日、4月12日及4月30日召开的董事会及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回购公司股份方案的议案》及《关于调整回购公司股份方案的议案》。根据股份回购方案,公司计划用自有或自筹资金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或其他法律法规允许的方式回购部分公司A股股份,回购资金总额将不低于人民币5亿元,且不超过人民币10亿元;回购价格不超过72元/股。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已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累计回购公司股份345.12万股,回购总金额为1.81亿元(不含交易费用)。当前公司估值处于历史低位,公司回购有望提振市场信心。

l 公司盈利预测与估值

预计公司2024-20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84.08、97.80、113.78亿元,YOY分别为13.87%、16.32%、16.34%;EPS分别为2.68、3.07、3.49元/股,根据合理估值测算,结合股价催化剂因素,给予公司六个月内目标价为37.46港元/股,给予公司“推荐(首次)”投资评级。

l 投资风险提示

竞争加剧风险、汇率风险

l 核心业绩数据预测

数据来源:公司公告,华通证券国际有限公司研究部

一、公司所属主要行业情况分析

1.1医药研发外包服务

1.1.1行业基本概念

合同研究组织(CRO,Contract Research Organization)是在医药研发过程中受医药公司或其他医药研发机构委托进行部分或全部医学试验,以获取商业性报酬的组织或机构。CRO 拥有专业化和富有经验的研发团队,能够提供从药物研发到上市过程中的全部或部分研发流程服务,有效缩短新药研发周期,降低新药研发费用,解决药企研发困难、低效率、高成本问题。

根据药物研发流程,CRO公司提供的服务范围包括药物发现、临床前、临床阶段及上市后阶段。提供包括但不限于药物发现、药理药效、药动药代、安全性和毒理学、生物分析、临床试验监测、现场管理、数据管理和统计分析等服务。根据业务类型不同可以将CRO分为两大类:(1)非临床CRO服务,主要提供药物发现、临床前服务;(2)临床CRO服务,主要提供临床阶段研究、后续药品审批与药品上市等研究服务;(3)新药上市后,药品生产企业必须持续考察新药的生产工艺、质量、稳定性、疗效及不良反应等,并定期向监管部门提交报告。另外,根据需要,药品生产企业还需按照监管部门的要求开展IV期临床试验,以进一步研究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

在药物发现阶段,CRO可提供的服务包括靶点鉴别、靶点确认、生成先导化合物、优化先导化合物、疾病筛查等。针对药物的临床前研究阶段,CRO可提供药物代谢和药代动力学研究、安全与毒理学研究、体外和体内疗效研究等服务。到了药物临床研究阶段,CRO可提供的服务包括I至IV期临床试验运作、生物等效性研究(BE,Bioequivalency)、生物分析、数据管理及统计数据分析、现场管理及受试者招募、注册服务等。CMC(Chemistry, Manufacturing and Control,化学成分、生产与控制)一般会贯穿CRO服务的临床前研发和临床研究阶段。通常与临床前研发和临床试验同步进行,涵盖为临床前研究和临床I-III期试验提供药物物质和药物产品所需的所有内容。CMC主要负责原料药工艺开发与验证、原料药生产、制剂开发、稳定性测试等业务,以及用于 IND(Investigational New Drug,新药研究申请)和 NDA(New Drug Application,新药申请)申请的资料准备,其业务范围一般横跨了临床前和临床试验阶段。

图 1:医药CRO服务内容
资料来源:弗若斯特沙利文,华通证券国际有限公司研究部

由于药物研发过程耗时较长,通常至少花费十年才能实现药物资产的商业化。药物资产上市及商业化前,整个药物研发过程通常涉及(i)四至六年的药物发现过程,包括约25个月的靶点至苗头化合物阶段、约25个月的苗头化合物至先导化合物阶段以及约十个月的先导化合物优化阶段;(ii)一至两年的临床前候选化合物阶段;(iii)六至七年的临床试验阶段;及(iv)半年至两年的监管审批阶段。

从化合物筛选的角度看,根据头豹研究院的报告。一般而言,超过一万种进入药物发现阶段的化合物中仅可筛选得到约250种化合物进入到下一阶段。在进入到非临床阶段的约250个化合物中,一般仅有5个左右化合物能成功通过本阶段并向相关监管当局提交新药临床试验申请,以获准开展临床试验。在前述进入到临床阶段的5个左右化合物中,一般仅有1个能成功通过临床研究阶段并进行后续上市申请。

CRO为制药和创新型生物技术公司带来的优势涵盖人才、技术、生产能力、质量、成本、风险控制等几个方面。CRO 拥有经验丰富的专业人才和昂贵的新药开发技术,其人才和技术一方面确保了高质量产品的供给,一方面能帮助制药公司规避常见错误、加速研发过程、降低研发成本和风险,从而加快安全有效药物的开发。据头豹研究院数据,相较于无CRO参与的项目,CRO参与可明显缩短药物临床周期。

图 2:有无CRO参与的药物临床周期对比
数据来源:头豹研究院、益诺思生物招股书、华通证券国际有限公司研究部

1.1.2行业规模

根据联合国及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2001年,全球老年人口比例首次达到10%的标志性水平,标志着全球正式进入老龄化社会。21世纪之后,全球人口老龄化的趋势愈发显著。2023年,全球人口总数首次超过80亿,其中,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例已经上升至14.2%。

根据老龄化的速率进行对比,尽管亚洲国家相较于欧美国家较晚进入老龄化社会,但亚洲国家的老龄化进程明显快于欧美国家。据联合国人口署及弗若斯特沙利文研究,欧美国家平均需要大约50年的时间,将从老龄化社会向中度老龄化社会过渡,而亚洲国家,包括中国、日本、新加坡和韩国,分别需要24、24、20、18年完成这一转变。

数据来源:联合国、弗若斯特沙利文、华通证券国际有限公司研究部

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者发表的调查数据,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群中患一种及以上慢性病的比例为75.8%,在中国老龄化以及人口预期寿命延长的背景下,慢性病患者的基数不断扩大。同时,慢性病病程长,有导致严重并发症的风险,致残致死率高。2021年,我国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慢性阻滞性肺疾病、高血脂症等常见慢性病的患者人数分别达到3.3亿人、2.1亿人、1.4亿人、1.1亿人以及0.9亿人。

图 5:中国常见慢性病流行病学分析
数据来源:弗若斯特沙利文,华通证券国际有限公司研究部

由于人口老龄化、慢性病患病率上升以及大众健康意识的不断提升,可支配收入与医疗健康开支持续增加及承保范围不断扩大,科技进步及政府的优惠政策推动,全球医药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数据,2022年,全球医药市场规模达到14,950亿美元,并且预计2030年将增至20,908亿美元。除了领先的市场规模,美国和中国的医药市场相较于世界其它地区均显示出较高的增速,主要驱动因素包括:医药需求的增长、专利药物的不断获批上市以及CRO市场的快速发展。

根据国家医保局披露信息,2023年共有121个目录外药品谈判或竞价成功,平均降价61.7%,幅度与2022年基本相当,随着药物集采常态化,药企整体降本增效需求更突出。此外,单药研发成本持续增加、投资回报率下降等也是推动CRO行业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2013-2021年,新药研发成本已由13.0亿美元增长至20.1亿美元,但回报率由6.5%下降至3.2%。

以上因素推动医药企业对合同研究组织服务需求增长。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数据,2018年到2022年,全球医药研发外包服务(CRO)包含临床前、临床阶段及CMC业务的市场规模从552.0亿美元增长到810.5亿美元,期间复合年增长率为10.1%。预计2030年,全球医药研发外包服务(CRO)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648.3亿美元。其中,CMC业务板块的增速最快,预计将于2030年达到390.1亿美元。

图 6:全球医药CRO服务市场规模按临床前、临床阶段及 CMC 业务拆分
数据来源:弗若斯特沙利文,华通证券国际有限公司研究部

1.2医疗器械研发外包服务

1.2.1行业基本概念

医疗器械产业是一个多学科交叉、多知识密集、多领域细分的高技术产业。多学科交叉体现在其涉及到生命科学、临床医学、电子科技、信息工程、材料科学等多个学科;多知识密集体现在医疗器械从研发到上市销售过程需要涉及到设计开发、专利产权、法律法规、工艺开发、生产管理等多种知识;多领域细分体现在医疗器械可依据用途划分为骨科器械、眼科器械、医疗影像设备、重症监护设备等。

医疗器械CRO通过合同形式接受医疗器械研发企业委托,提供包括研发试验、检测检验、临床试验、注册申报、上市后管理等定制化服务。医疗器械CRO机构通常由熟悉医疗器械研发、注册、检测等全流程的专业化人才组成,具备规范的服务流程,以满足医疗器械开发所特有的试验需求和监管要求,帮助委托方进行技术与设计优化、降低研发成本、缩短产品上市周期、降低失败风险。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医疗器械CRO服务范围广泛,主要包括临床前阶段的研发检测服务、动物实验服务;临床阶段的试验服务;注册阶段的申报服务;上市后阶段的生产体系法规服务及产品迭代研发服务等,服务内容覆盖医疗器械全生命周期。我国医疗器械CRO行业发展早期,多数医疗器械CRO主要提供临床组合服务及注册申报服务。随着下游医疗器械企业需求提升,专注于医疗器械生命周期其他阶段业务的企业不断涌现,服务类型包括临床前阶段的研发试验与检测、临床前动物实验等。预计未来,医疗器械CRO服务范围将持续拓展,逐步覆盖从研发检测、动物实验、临床试验、注册申报、到上市后管理的医疗器械产品全生命周期。

图 7:医疗器械CRO服务范围
资料来源:弗若斯特沙利文,华通证券国际有限公司研究部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发布的《医疗器械CRO行业现状与发展趋势报告》,中国医疗器械CRO行业发展初期的主要服务对象为海外医疗器械企业,帮助其产品进入中国市场。随着国内医疗器械行业快速发展,国产企业的实力不断增强,医疗器械CRO的服务对象开始发生转变。下游不同类型的医疗器械企业对医疗器械CRO的需求各有侧重,驱动医疗器械CRO行业发展。

表 1:医疗器械企业CRO主要需求分析
资料来源:弗若斯特沙利文,华通证券国际有限公司研究部

1.2.2行业规模

近年来,国务院、国家卫健委、国家发改委等多个中央机构多次发布支持性政策,要求在采购需求管理中,优先采购符合要求的国产设备,同时鼓励医疗机构按照功能定位、医疗技术发展水平等合理配备适宜档次医疗设备,实施国产医疗设备发展应用试点,推动医疗机构配置国产实用型设备。为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北京市、四川省、贵州省、山西省、河北省、西藏自治区等多个省(市、自治区)也出台相应政策鼓励国产医疗器械的采购与配置,助力优质国产医疗器械实现快速市场准入。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国家政策对自主创新以及国产替代的支持,医疗器械行业持续突破技术壁垒,实现快速发展。2021年我国医疗器械市场规模约为人民币8,348亿元,2017年到2021年的年复合增长率高达17.7%。同时,随着人均可支配收入提高、医疗保健意识提升、以及人口老龄化等因素推动,中国医疗器械产品的需求大幅提升,推动医疗器械市场规模持续增长,我国医疗器械市场规模预计在2025年及2030年分别达到人民币12,442亿元及16,606亿元,2021年到2025年的年复合增长率为10.2%,2025年到2030年的年复合增长率为5.9%。

医疗器械市场规模的快速增长将吸引更多医疗器械企业参与行业竞争,随着带量采购政策的发布,器械企业将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及产品技术更新迭代,以保证企业核心竞争能力。医疗器械CRO作为医疗器械产业链中的关键环节,为医疗器械企业提供覆盖医疗器械产品全生命周期的专业服务,满足医疗器械企业对缩短器械研发周期、控制研发成本、降低失败风险等的需求。在医疗器械行业快速发展的影响下,医疗器械CRO行业也将逐步增长。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2022年全球医疗器械CRO的市场规模约为72亿美元,预计到2028年,全球医疗器械合同研究机构市场规模将达到118亿美元,2023年至2028年复合年增长率为8.8%。

图 8:全球医疗器械CRO市场规模(亿美元)
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华通证券国际有限公司研究部

二、公司主要业务板块经营情况分析

2.1公司主营业务及产品介绍

泰格医药成立于2004年,公司通过一体化、覆盖全产业链的研发服务平台,提供药品和医疗器械研发一站式服务,跨越药品研发全流程和器械开发全生命周期,包括实验室服务、分析和检测、注册申报、临床开发与运营、上市后与真实世界研究等。公司已成长成为国内领先的,少数能够覆盖全球5大洲,具备全球同步研发服务能力的国际性合同研究机构公司。截至2023年,公司为中国61%的已上市I类新药提供了服务。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报告,公司连续多年在中国临床外包市场占据最大的市场份额,也是唯一进入全球前十的中国临床服务提供商。

图 9:药品研发全流程一站式服务
资料来源:公司公告,华通证券国际有限公司研究部
图 10:医疗器械研发全生命周期一站式服务
资料来源:公司公告,华通证券国际有限公司研究部

随着监管制度的日趋严格、新技术和分析工具的迅速普及和临床研究全球化趋势加速等因素影响,客户对公司的新兴服务,如监管事务、早期药理学、药物警戒、真实世界研究等业务以及一体化、平台化服务,如数字化╱去中心化临床研究(‘DCT’)平台的需求持续增加。因此,在2023年,公司加大了对新兴业务和技术的投入和生态圈的建设。

2023年,公司持续深化全球布局和服务能力,持续拓展海外业务,以及加速国际化进程。公司在中国香港开设国际总部,作为公司海外职能支持和业务发展的主要枢纽。公司美国临床业务的临床试验服务收入及未完成订单均显著增长,服务领域涵盖肿瘤、疫苗、眼科、中枢神经和医疗器械等;EMEA(欧洲、中东、非洲)团队完成对克罗地亚MartiFarm和罗马尼亚Opera的业务和体系整合,形成一体化临床运营服务平台。

公司在境外(主要于南韩、澳大利亚及美国)进行中的单一区域临床试验由截至2022年末的188个增至截至2023年末的194个;在北美洲、亚太地区、欧洲及非洲进行中的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由截至2022年末的62个小幅下滑至截至2023年末的59个,主要是因为韩国和拉丁美洲地区在2023年下半年结束了个别项目(包括个别新冠相关项目)。2023年,公司新增15个多区域临床试验项目,累计处理多区域临床试验项目经验超过127个。截至2023年末,公司美国临床运营业务在一个支持完善的一体化平台上运营,该平台涵盖建立了包括中心启动、项目管理、临床运营、法规事务、生物统计、医学监察等,以及在北美洲的42个城市有超过110人的项目经理和CRA团队。截至2023年末,美国团队与45个州的超过500个临床中心开展合作,已自超过100个临床试验中积累知识。同一报告期内,公司在EMEA成立新医疗器械团队并支持了超过10个临床器械试验。南韩团队(DreamCIS)人员规模达到369人,同比增长28%,正在进行中的临床试验超过100个。东南亚团队超过70人,有24个正在进行中的临床试验项目分布在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泰国、越南、马来西亚及老挝等国家。澳大利亚新增临床试验项目20个,并与更多当地临床机构开展合作。

截至2023年末,公司员工数量达到9,701人,覆盖28个国家,其中海外员工1,632人。其中,有超过950名专业临床监查员(‘CRA’),超过2,700名专业临床研究协调员(‘CRC’),超过850名的数据管理及统计分析专家,以及1,700余名实验室服务人员。2023年,公司前20大客户中有8家是跨国大药企,有11家是上市公司。截至2023年末,公司有752个正在进行的药物临床研究项目,同期为680个。

表 2:正在进行的、按期划分的药物临床研究项目明细
注: 其他项目主要包括研究者发起的研究和真实世界研究
资料来源:公司年报,华通证券国际有限公司研究部

2.2公司经营业绩情况

公司主要有两大业务分部,包括:临床试验技术服务、临床试验相关服务及实验室服务。2023年,临床试验技术服务分部收入由去年同期的41.25亿元增至41.68亿元,同比增长1.0%,于报告期间,新冠肺炎疫苗临床试验收入较同期大幅减少,对临床试验技术服务分部收入增长产生负面影响。撇除新冠肺炎相关收入带来的负面影响,临床试验技术服务分部实现稳定增长,主要由于(1)中国客户对临床试验的持续需求;及(2)海外临床试验业务(尤其是在美国)的快速增长。

2023年,临床试验相关服务及实验室服务分部收入由去年同期的29.60亿元增至32.16亿元,同比增长8.6%。该增加主要是由于报告期间公司的现场管理及患者招募服务、数据管理及统计分析服务以及实验室服务的收入增加。

从地域来看,公司于中国的收入由去年同期的36.02亿元增至42.35亿元,同比增长17.6%,主要由于药物和医疗器械项目的临床试验运营收入增加。此外,公司的现场管理和患者招募业务、数据管理及统计分析、科研事务、医学影像、真实世界研究和药物警戒等服务于2023年实现收入稳步增长。公司的境外收入由去年同期的34.84亿元减至31.50亿元,同比下降9.6%。该下降主要由于报告期间与新冠肺炎疫苗相关多区域临床试验收入减少。

整体来看,2023年,公司的收入由去年同期的70.85亿元增至人民币73.84亿元,同比增长4.2%,实现期内溢利21.52亿元,同比下降5.68%。2024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6.60亿元,同比下降8.00%,实现期内溢利3.13亿元,同比下降45.00%。

数据来源:东方财富Choice,华通证券国际有限公司研究部

2023年,临床试验技术服务分部的毛利率由去年同期的37.3%增至37.7%。毛利率增加,主要由于(1)公司的临床试验技术服务效率有所提高,部分由于2023年第二季度疫情控制措施放松;及(2)公司的多区域临床试验(包括若干新冠肺炎相关试验)较少,当中涉及较公司的常规临床试验项目更高的过手费。该等因素对临床试验技术服务分部的毛利率做出积极贡献。

2023年,临床试验相关服务及实验室服务分部的毛利率由去年同期的42.2%降至38.8%,下降3.4个百分点。毛利率下降主要由于(1)报告期间,毛利率较低的现场管理服务较其他临床试验相关服务及实验室服务增长较快;及(2)方达控股的收入增长较低,尤其是在临床前研究、化学、制造和控制(CMC)方面。同时,随着苏州临床前动物研究设施、上海临港实验室、武汉化学设施等位于中国的新投资的运营,相关管理成本增加,利率下降,导致2023年实验室服务的毛利率大幅下降。

2023年,公司整体毛利率为38.20%,较去年同期下降1.11个百分点,同期,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研发费用率分别为2.54%、8.97%、3.54%。净利率为29.14%,较去年同期下降3.06个百分点。

数据来源:东方财富Choice,华通证券国际有限公司研究部

2.3公司核心资源和竞争优势分析

2.3.1 项目经验丰富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由于医药研发的长周期、高投入、高风险、专业性且需要与CRO企业共享技术资料信息等特征,医药企业在为其新药寻找 CRO 企业时通常非常慎重。大型医药企业拥有完善的供应商管理体系,选择研发、生产服务合作伙伴时,会对 CRO 服务公司的服务范围、技术水平、质量体系、行业经验以及服务报价进行综合考虑,且通常会选择在该行业内声誉较好、拥有较为丰富经验的公司,以便于借助其现有成熟的 CRO 服务经验提高自身新药研发的效率。CRO 企业常年累积下来的项目经历、良好的合作记录等是药物研发企业选择合作伙伴的重要标准之一。由于医药企业选择 CRO 服务企业时十分谨慎且选择之后的粘性较高,因此 CRO 服务企业的客户资源积累和服务质量口碑成为其核心竞争力。CRO 行业的新进入者因无足够的拓展客户渠道或欠缺深入行业的见解,以致可能很难获得已有合作关系的客户,也难以依靠有限的合作经验获取订单。而对于未有合作关系的客户,其更倾向于选择品牌较大、声誉较好的 CRO 企业,因此也给 CRO行业的新进入者造成了很高的客户资源壁垒。

泰格医药成立近20年来已积累较为丰富的创新药物和医疗器械研发服务经验,目前全球客户超过2,800家,包括全球跨国药企和国内大型制药企业,中小型创新药研发企业等,产品覆盖化药、生物制品、疫苗、医疗器械等各个类型,以及肿瘤、呼吸、感染、内分泌、血液、神经系统、心血管、皮肤、免疫、消化、代谢、罕见病等在内的绝大部分治疗领域。截至2023年末,公司累计临床试验运营项目经验超过3,500个,包括700多项中国1类药物临床试验,120多项国际多区域临床试验。

截至2023年末,公司正在进行465个医疗器械和IVD项目,包括医疗器械和IVD临床试验运营、医学监查、方案设计和医学撰写等。报告期内,公司医疗器械团队承接国内多个首款医疗器械产品的临床运营服务以及支持多个行业创新领先产品的临床策略,并助力6款创新医疗器械产品于2023年获得中国上市批准。

公司注册团队服务的客户数量从截至2022年末的649家增至截至2023年末的720家,累计完成1,009个项目经验,于2023年,助力9个产品在中国获批准,以及40项多区域临床试验国际新药(‘IND’)在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申请。报告期内,公司新增FDA IND项目29个,其中16个已进行临床试验。

公司的数据管理及统计分析团队继续在中国及海外市场开发新客户。全球客户数量由截至2022年末的259家同比增加31.3%至截至2023年末的340家。报告期内,公司数据管理及统计分析团队为中国多个新药审批提供数据管理及统计分析服务,包括辉瑞公司治疗偏头痛的乐泰可及全球首个针对复发或难治性结外NK/T细胞淋巴瘤适应症获批的择捷美以及具有全球自主知识产权的口服新冠病毒药物。截至2023年末,公司完成306个项目,有826个正在进行的项目,其中499个项目由国内团队实施,327个项目由海外团队执行并实施。

截至2023年末,公司的现场管理团队已完成273个SMO项目,正在进行的SMO项目由截至2022年末的1,621个增加至截至2023年末的1,952个。公司的现场管理团队覆盖中国超过140座城市,设置25个办事处,覆盖1,100多家临床试验中心,拥有2,700余名专业临床研究协调员(CRC)。截至2023年末,公司已提供SMO服务,累积为50个中国1类创新药品的审批提供支持。

2023年,公司影像评估团队为6款中国获批新药提供了独立影像评估服务。于2023年,公司接受20次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检查,概无发现任何问题。截至2023年末,累积为超过280个临床试验项目提供影像服务,其中25款产品获批。

2023年,公司的医学翻译业务新增86家客户,其中药企45家,医疗器械企业41家,并于2023年成为多家全球药企的亚太地区供应商及╱或全球供应商。截至2023年末,依托公司涵盖业务开发、系统(TMS/EPS/TEP/TQC)、项目管理、质量控制、翻译和算法优化等方面的综合医学翻译平台,年翻译量达到380百万字。根据CSA Research,公司的医学翻译业务在2023年CSA顶尖生命科学领域语言服务企业排名中位列全球第7位(中国大陆地区第一,亚太地区第三)。

2.3.2全球同步运营和管理

在全球化的大环境下,愈来愈多生物制药与医疗器械公司趋向开发其产品,因而需要临床合同研究机构帮助彼等管理海外进行的临床试验及╱或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并指导彼等各国不同的监管规定事务。因此,临床合同研究机构逐步通过内部扩展或并购活动继续拓展其的海外版图。

近年来,泰格医药在世界各洲多个国家布局分公司并组建本地临床团队,拥有熟悉各国药政法规和临床实践的专业人员,并建立同步运营和协作机制,形成了全球化项目同步执行的强大能力。同时,也通过收购海外合同研究机构公司来扩大海外客户群体和运营能力。截至2023年末,公司全球员工数量达到9,701人,覆盖全球28个国家。于2023年,公司在香港设立国际总部,成为泰格海外职能支持与业务发展的主要枢纽。

在中国,公司的办事处和运营网络超过150个,几乎覆盖国内全部中大型城市,合作的中国临床试验机构数量超过1,380家。在美国,公司与美国45个州的超过500个临床研究中心开展合作。公司还推出了临床试验卓越中心战略,持续加强与顶尖临床试验机构的合作,共同培养专业临床试验团队,共建临床中心,提升管理和效率,打造共赢和可持续的临床研究网络。截至2023年末,公司已与52家临床试验卓越中心达成战略联盟,在全国有224家核心合作中心。

截至2023年末,公司有499个药物临床研究项目在境内开展,253个项目在境外开展,其中有194个项目在境外(主要于南韩、澳大利亚及美国)进行单一区域临床试验;有59个项目在亚太地区、北美洲、欧洲及非洲进行多区域临床试验,涉及治疗领域包括肿瘤、呼吸、心血管、内分泌、风湿免疫、感染、罕见疾病及疫苗等。

公司实现了2023年多区域器械项目的快速扩增,业务范围覆盖欧洲、韩国、美国、东南亚等地区。公司亦将医疗器械注册服务也拓展至美国、东南亚和沙特等国家。于2024年2月,公司公布收购North American Science Associates, Inc.(‘NAMSA’)的中国业务,并与NAMSA订立中国独家战略合作协议,扩大现有团队及全球影响,包括一般咨询、法规事务、质量咨询、临床研究等。

2023年,公司持续加强药物警戒团队建设,为药品、医疗器械、疫苗和医美产品的新药申请(NDA)前和上市后项目提供全球安全监测解决方案。Marti Farm药物警戒团队与公司于中国现有的药物警戒团队整合后,公司进一步提升了公司全球化服务能力,在全球范围内拥有近150人的药物警戒专业团队。截至2023年末,公司的信号管理工具处于最终测试阶段。同时,公司已与关注信号管理项目的潜在药物警戒客户建立联系。报告期内,公司药物警戒业务新增药物警戒项目152个,药物警戒新增客户数量超过134家。

2.3.3综合及多元化服务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目前,CRO服务企业逐步向一站式的模式发展,旨在将其服务拓展到医药研发产业链上的各个阶段和各个服务领域。大部分企业是基于自身的业务板块,通过上下游业务的拓展形成一站式的模式,即覆盖药物发现、临床前研发、临床研究的各阶段的各服务项目(如靶点选择、药理学研究、临床试验 I-IV 期等)。对于外包服务企业来说,一站式服务能够使合作的深度和广度增加,也可以提高合作的稳定性,有利于未来的订单获取。对于医药企业来说,产品在整个研发流程仅需要与一个 CRO 服务企业进行对接,可以提高效率,减少产品从研发到商业化的时间。

目前,泰格医药已建立了药品和医疗器械两大一体化研发服务平台。公司的药品研发一体化服务平台可提供药物发现、临床前开发、IND申报、临床I至III期试验、上市注册、上市后及真实世界研究等在内的全流程、端到端服务。公司的医疗器械研发一体化服务平台可提供产品设计与研发、临床前、临床开发与评价、注册申报、上市后研究等贯穿医疗器械研发全生命周期的研发服务。

2023年方达医药完成对Nucro-Technics Holdings, Inc.及其子公司Nucro-Technics, Inc的收购,进而扩增了超过5,574平方米实验室,提升公司在北美的分析化学、微生物学、毒理学、生物分析和样品储存及稳定性测试服务。苏州新建的超过8,000平方米临床样品生产中心正式投入运营,进一步提高公司在良好生产规范临床样品生产方面的能力。方达医药苏州安评中心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GLP认证证书(Good Laboratory Practice,GLP)。于2023年5月15日,方达子公司合亚医药的武汉研发中心正式启用。研发中心总面积18,000平方米,一期工程建成50个化学药理实验室、4个工艺研发实验室以及配套的分析测试服务中心,提供从靶点筛选到临床前药理研究的一站式研发服务。截至2023年末,在执行的实验室服务项目数量为4,411个。

真实世界研究团队与赛诺菲合作向NMPA提交其Isatuximab的新药注册申请(于2023年12月获NMPA受理),作为首批在海南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开展真实世界研究的三个试点药品之一,成为首个使用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真实世界数据的血液肿瘤药物的新药注册申请获接纳的申请。报告期内,公司真实世界研究项目已进一步扩展至肿瘤、罕见病、骨科、糖尿病、呼吸疾病、心血管疾病、眼科、医美等多个治疗领域。

此外,公司借助少数股权投资,与创新生物制药及医疗器械初创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并可借此促进中国乃至全球生物制药行业的持续创新。除了为初创企业提供资金支持之外,公司还关注科研成果的早期转化,整合政府、产业、高校、科研院所、医院、投资机构等各方医药创新创业资源,积极参与投资与孵化更多创新企业,并提供一站式研发解决方案和企业经营全生命周期服务。

2.4公司运营效率、管理效率、盈利能力与可比公司比较分析

对比可比公司运营效率,选取医疗研发外包领域凯莱英、药明康德、康龙化成、昭衍新药为可比公司。固定资产周转率方面,泰格医药、凯莱英、药明康德、康龙化成、昭衍新药2023年固定资产周转率依次为6.81、1.53、1.64、1.29、1.87;总资产周转率方面,上述公司2023年总资产周转率依次为0.26、0.41、0.58、0.49、0.23。

数据来源:东方财富Choice,华通证券国际有限公司研究部

对比可比公司管理效率。销售费用率方面,泰格医药、凯莱英、药明康德、康龙化成、昭衍新药2023年销售费用率依次为2.54%、2.52%、1.74%、2.19%、1.04%;管理费用率方面,上述公司2023年管理费用率依次为8.97%、10.53%、7.42%、14.49%、12.48%。财务费用率方面,上述公司2023年管理费用率依次为1.62%、0.08%、0.48%、1.58%、0.13%。

图 19:可比公司财务费用率对比
数据来源:东方财富Choice,华通证券国际有限公司研究部

对比可比公司盈利能力。毛利率方面,泰格医药、凯莱英、药明康德、康龙化成、昭衍新药2023年毛利率依次为38.20%、50.89%、40.59%、35.49%、41.21%;净利率方面,泰格医药在可比公司中处于第一位,上述公司2023年净利率依次为29.14%、28.93%、26.77%、13.71%、16.48%;净资产收益率方面,上述公司2023年ROE依次为9.96%、13.70%、21.02%、13.86%、4.82%。

图 22: 可比公司ROE对比
数据来源:东方财富Choice,华通证券国际有限公司研究部

三、2024-2026年公司整体业绩预测

关键假设:

a.由于人口老龄化、慢性病患病率上升等因素,全球医药及医疗器械市场有望稳步增加。在医药及医疗器械行业稳健发展的影响下,CRO行业也将逐步增长。凭借药品和医疗器械研发一体化服务能力,泰格医药继续保持国内临床CRO行业的市场领先地位。2023年,公司服务了22个中国已上市1类新药(尚未在中国或海外上市的创新药),以及6个中国已上市创新医疗器械的研发。从2004年成立至2023年间,公司累计为中国61%的已上市1类新药研发提供了服务。丰富的项目经验、良好的行业声誉以及一体化服务能力有利于加固公司护城河。同时,随着项目经验的积累,公司临床试验技术服务效率将逐步提高,有利于提升业务毛利率。

b.结合往年数据,将临床试验技术服务、临床试验相关服务及实验室服务的2024年收入增长预测均设为13%、15%;参考往年数据进行预测,将2025及2026年上述行业的收入增长设定为15%、18%。

表 3: 2024-2026年公司收入预测
数据来源:同花顺iFinD,华通证券国际有限公司研究部

公司预计2024-2026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84.08、97.80、113.78亿元,同比增长13.87%、16.32%、16.34%,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分别为23.20、26.58、30.19亿元,对应EPS分别为每股2.68、3.07、3.49元。

四、公司估值分析

4.1 P/E模型估值

对比药明康德、药明合联、昭衍新药估值水平,综合考虑公司业绩成长性,公司给予公司PE估值11X-16X,对应股价29.48元/股-42.88元/股为合理估值区间。

表 4: 可比公司估值表(截止2024年7月4日)
数据来源:同花顺iFinD,华通证券国际有限公司研究部

4.2 DCF模型

公司以预测的2024-2026年EPS分别为2.68、3.07、3.49元为基础,进行绝对估值测算,对应每股合理的内在价值为80.61元

表 5: DCF模型估值
数据来源东方财富Choice,华通证券国际有限公司研究部

估值说明:(1)永续增长率采用略低于GDP增长率;

(2)DCF模型中以EPS代替自由现金流量进行测算;

(3)预测期间为2024-2026年,永续期自2027年开始;

(4)考虑市场风险和企业自身风险因素,折现率包含了风险溢价。

五、公司未来六个月内投资建议

5.1公司股价催化剂分析

公司于2024年2月6日、4月12日及4月30日召开的董事会及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回购公司股份方案的议案》及《关于调整回购公司股份方案的议案》。根据股份回购方案,公司计划用自有或自筹资金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或其他法律法规允许的方式回购部分公司A股股份,回购资金总额将不低于人民币5亿元,且不超过人民币10亿元;回购价格不超过72元/股。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已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累计回购公司股份345.12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比例为0.3990%,占公司A股总股本比例为0.4652%,回购总金额为1.81亿元(不含交易费用)。当前公司股价处于历史低位,公司回购有望提振市场信心。

5.2公司六个月内的目标价

根据前述对公司合理估值测算,结合股价催化剂因素,公司给予公司六个月内的目标价为34.84元/股(37.46港元/股),对应2024年PE为13倍。以2024年7月4日收盘价26.90港元/股为基准,公司股价距离六个月内的目标价仍有39.27%的上涨空间(人民币/港币以0.93计)。

六、公司投资评级

根据公司业绩预测、合理估值水平、六个月内的目标价、基准指数的波动预期,公司给予公司“推荐(首次)”的投资评级。

华通证券国际投资评级说明

七、风险提示

1、竞争加剧风险

全球临床合同研究机构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公司面临多方面的竞争,包括价格、服务质量、服务范围及灵活性、能力、提供服务及时性、符合监管标准及客户关系等。公司亦与跨国合同研究机构、国内中小型合同研究机构、客户自有的开发团队竞争。

2、汇率风险

随着公司海外业务持续增长,汇率波动对公司收入影响加大。

法律声明及风险提示

1.本报告由华通证券国际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在香港制作及发布。华通证券国际有限公司系33年老牌券商,拥有香港证监会颁发的1/4/5/9号牌照。

2.本研究报告仅供本公司的客户使用。本公司不会因接收人收到本报告而视其为本公司的当然客户。

3.在任何情况下,本公司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报告中的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投资者需自行承担风险。

4.本报告所载的资料、工具、意见及推测只提供给客户作参考之用,并非作为或被视为出售或购买证券或其他投资标的的邀请或向人做出邀请。

5.本公司会适时更新公司的研究,但可能会因某些规定而无法做到。除了一些定期出版的报告之外,绝大多数研究报告是在分析师认为适当的时候不定期地发布。

6.本报告中的信息均来源于公司认为可靠的已公开资料,但本公司对这些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也不保证所包含的信息和建议不发生任何变更。

7.在任何情况下,本报告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并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也没有考虑到个别客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求。客户应考虑本报告中的任何意见或建议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若有必要应寻求专家意见。

8.本报告中提及的投资价格和价值以及这些投资带来的收入可能会波动。过去的表现并不代表未来的表现,未来的回报也无法保证,投资者可能会损失本金。外汇汇率波动有可能对某些投资的价值或价格或来自这一投资的收入产生不良影响。

9.本报告版权均归本公司所有,未经本公司事先书面授权,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发布、传播本报告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经授权刊载、转发本报告或者摘要的,应当注明本报告发布人和发布尔日期,并提示使用本报告的风险。如需引用、刊发或转载本报告,需注明出处为华通证券国际有限公司研究部,且不得对本报告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

fund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创新医疗盈利能力一般,未来营收成长性较差。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高。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