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股市直击 - 正文

建研设计2024年半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原标题:建研设计2024年半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建研设计(301167)2024年半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内容如下: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1、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公司主要从事建筑设计、咨询、研发及其延伸业务,根据中国证监会2012年10月发布的《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2012年修订),公司所处行业隶属于专业技术服务业(代码“M74”)。根据国家统计局2017年6月发布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公司所处行业隶属于“专业技术服务业”大类、“工程技术与设计服务”中类、“工程设计活动”小类(代码“M7484”)。

  近年来,在城镇化增速放缓、房地产行业快速下滑、地方政府债务压力等外部环境的影响下,建筑设计行业进入深度调整期,发展动能大幅减弱,景气度持续低迷,至本报告期末,行业仍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1)行业进入存量时代,竞争持续加剧

  受经济下行、房地产行业持续下滑及基础设施投资增量减少等因素影响,建筑设计市场总量不断缩减,行业下行压力进一步增大,行业空间趋于饱和并快速进入存量时代,企业普遍面临订单大幅减少、盈利水平不断下降、经营风险激增的生存压力。报告期,工程项目建设推进缓慢,客户通过停工、延长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流程或延期支付等形式拉长付款账期现象更加突出,收费困难,应收账款占比增加,给企业运营带来了较大风险。

  与此同时,伴随国家对资质、管理、经营模式等体制机制方面的改革不断深化,行业资质壁垒、区域壁垒等逐渐打破,业内的央企和大型国企的市场网络遍布全国各地,并逐步下沉三四线城市抢夺业务,同时还有来自建筑施工企业、IT行业等跨界竞争者的进入则进一步加剧了行业竞争强度,导致内卷化严重,而过度竞争进一步恶化了企业生存环境,多数设计企业生存发展更加困难。以建筑设计行业上市公司为例,2024年一季度建筑设计上市企业(共选取11家)实现营业收入同期对比平均下降20%多,其中8家企业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期对比呈现下降、5家企业出现经营亏损,企业通过降薪、裁员等措施来应对市场变化成为普遍现象。

  (2)企业两极分化进一步加快

  随着行业发展趋向成熟,业内的标准体系和监管制度日益完善,对技术、人才、资本和业绩的要求已越来越高;同时外部环境、市场形势和国家政策导向的变化促使行业走向了存量竞争,设计企业发展面临的压力不断提升。一大批中小企业受限于资质、业绩或者专业技术不足等原因,在国有和大型设计企业的挤压下面临出局或走向被兼并重组的道路;头部企业凭借人才、技术、品牌等优势,在绿色建筑、数字化、双碳等重要领域持续开展技术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同时沿产业链上下游布局,完成产业整合,实现全过程咨询参与,进一步压缩项目成本,提高营业利润;行业外的竞争者则面临入行门槛变高的局面。行业企业分化严重,马太效应凸显,市场集中度进一步提升。

  (3)行业转型升级仍处于起步阶段

  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在大环境的驱动下,建筑设计行业积极寻求转型升级,绿色、低碳建筑设计、数字化与智能化设计、城市更新设计、全过程咨询与工程总承包等逐渐成为行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或领域,但在新理念、新技术、工程建设组织模式改革等多方面的创新和突破上,受制于技术更新压力、科技创新成本较高、既懂传统设计又精通新兴技术和理念的复合型人才相对短缺、新技术和新理念短期内市场接受度不高等多方面不利因素影响,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未来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综上,虽然建筑设计行业的发展充满挑战,但作为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的引领者和提升工程项目投资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重要参与者,在我国高质量推进城乡建设的大背景下,面对新型城镇化、城市更新、乡村振兴行动等新机遇,碳达峰、碳中和及数字化等新方向,以及全过程工程咨询、工程总承包、建筑师负责制等新模式,建筑设计行业依然拥有较为广阔的市场拓展空间。

  一是绿色低碳建筑快速发展。在“双碳”目标背景下,绿色低碳建筑的发展对于减少建筑行业的碳排放、实现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在《“十四五”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规划》中提到,到2025年,城镇新建建筑全面建成绿色建筑。完成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面积3.5亿平方米以上,建设超低能耗、近零能耗建筑0.5亿平方米以上,装配式建筑占当年城镇新建建筑的比例达到30%,全国新增建筑太阳能光伏装机容量0.5亿千瓦以上,地热能建筑应用面积1亿平方米以上,城镇建筑可再生能源替代率达到8%,建筑能耗中电力消费比例超过55%。各地方政府也分别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发展绿色建筑的扶持、引导、激励等相关政策。我国绿色建筑、既有建筑节能改造、超低能耗、近零能耗建筑等进入发展快车道,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成为建筑设计行业新的业务增长点。

  二是城市更新力度不断加大。当前,我国的城市建设已从追求速度和质量的发展模式向关注品质与质量的新发展模式转变,城市更新作为适应当前城市发展新形势、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有效途径和抓手,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为此,国家及各地政府纷纷出台城市更新的政策法规和加大投资力度,推进城市更新行动实施。根据《“十四五”规划与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我国计划于规划内完成2000年底前建成的21.9万个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基本完成大城市老旧厂区改造,改造一批大型老旧街区,因地制宜改造一批城中村。并在2021年推出首批城市更新试点城市名单,计划逐步推进城市更新进程,探索城市更新方式。城市更新属于系统工程,涉及既有建筑更新改造、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完整社区建设、活力街区打造、城市生态修复、基础设施更新改造、历史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传承、城市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等多方面工作,其中蕴含大量的建筑设计需求,涵盖住宅、商业综合体、公共设施等,为建筑设计企业提供了丰富的业务来源;同时,城市更新项目往往需要创新的设计理念和技术方法,以适应新的功能需求、提升空间品质、融入可持续发展元素,这为建筑设计企业发挥创新创意、展现专业能力提供了广阔的舞台,有利于企业树立独特的品牌形象,增强市场竞争力。

  三是数字化、智能化呈现蓬勃发展态势。随着“数字中国”战略的持续推进,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进入数字化和智慧化时代。对于建筑设计行业而言,数字化与智能化发展已不仅仅是提升行业自身水平的内在需求,更是适应时代发展和市场变化的必然选择,为此,众多业内企业积极探索数字化转型,一些企业逐渐形成了完善的数字化研究团队,通过参加论坛、技能培训、全国BIM大赛等方式,推动设计业务与数字化深度融合,在方案设计、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施工、运维等各个阶段进行BIM技术的应用实践,如利用无人机倾斜摄影、参数化设计、VR技术等进行方案设计;开展绿色建筑设计、装配式设计、品质地库设计等初步设计以及施工图设计等;并推动单一设计向“设计+”升级,为绿色建筑、智慧楼宇、智慧城市等的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四是全过程工程咨询是行业变革的重要方向。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作为一种有利于增强工程建设过程协同性、全面提升投资效益和工程建设质量与运营效率、推动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的工程建设组织模式,2017年2月由国办19号文正式提出。2019年3月,《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推进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发展的指导意见》(发改投资规〔2019〕515号)进一步提出在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领域推进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发展。2021年4月,中国工程咨询协会发布《工程咨询行业2021-2025年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十四五”规划期间加快推进全过程工程咨询的重点方向。2022年1月,住建部印发《“十四五”建筑业发展规划》,提出要发展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并明确要加快建立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交付标准、工作流程、合同体系和管理体系,明确权责关系,完善服务酬金计取方式。发展涵盖投资决策、工程建设、运营等环节的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模式,鼓励政府投资项目和国有企业投资项目带头推行;培养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全过程工程咨询企业和领军人才。在一系列政策的倡导和推动下,全过程工程咨询已历经7年时间的探索和试点阶段,成为推动建筑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和勘察设计行业变革的重要方向。

  2、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公司主要从事建筑设计、咨询、研发及其延伸业务,包括常规建筑设计业务、新兴业务设计与咨询、EPC工程总承包、施工图审查、建筑工程质量检测、合同能源管理等。多年来,公司始终坚持以建筑设计咨询为核心,不断提升科研创新能力,以技术创新和设计理念提升为引领,以高品质设计和精细化服务为核心竞争力,横向拓展市政、生态环保等多个业务领域,纵向推动工程总承包、全过程工程咨询、工程质量检测等产业链延伸业务,致力于将公司打造成国内一流的设计咨询集团。

  成立以来,公司一直从事以建筑设计为核心的相关业务及其拓展和提升,主营业务未发生重大变化。

  (1)公司主要产品或服务情况

  ①常规建筑设计业务

  常规建筑设计业务是公司的核心之一,主要包括公共建筑设计、居住建筑设计、城乡规划设计、园林景观设计、装饰设计等业务。报告期内,公司大力提升方案创作水平,优化设计流程,加大作品质量管控,聚焦并打造教体建筑、医疗和养老建筑、商业街区、产业园区、高品质住宅等专项特色产品,建立差异化市场竞争优势。

  ●公共建筑设计

  公司公共建筑设计主要涵盖医疗建筑、教育建筑、酒店建筑、办公建筑、文体建筑、商业中心、产业园区等。公共建筑设计技术难度高,需要对建筑、结构、机电设备、空间布局、消防安全设施及经济投资预算控制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公司在公共建筑设计中,注重建筑风格、空间布局与城市环境、历史文脉相融合,注重体块构成、功能分区、人流组织与疏散、空间组合和物理环境、配套设施的合理性等,形成了多专业融合的综合设计能力。经过多年的发展,公司在公共建筑设计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代表性项目包括安徽中医院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建设大楼、安徽省博物馆陈列展览大楼、黄山光明顶气象楼、清华公共安全研究院、长鑫存储研发楼项目设计、宿州市“三馆”工程、合肥万达广场、合肥市第六中学教育集团新桥校区设计总承包、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国家中医疫病防治基地项目设计总承包等。

  报告期内,公司新承接合肥一六八中学北校区项目设计、中共安徽省委党校(安徽行政学院)新校区建设项目设计、含山县职业教育能力提升项目(含山电子工程学校新校区规划方案与施工图设计项目)、合肥新站高新区鑫虹光电闲置地块升级改造项目设计、庐阳经济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建设及配套基础设施综合提升(创智中心)项目设计、蚌埠市第三人民医院急救医学中心外科大楼二期设计项目、深空探测实验室北京分部(首特钢产业园)装饰工程(方案设计、初步设计)、国家强电磁环境试验研究基地(航太新区)项目总体方案设计等一批有影响力的项目。

  ●居住建筑设计

  公司居住建筑设计作品主要以住宅、安置房、公寓等为主。居住建筑设计不仅要合理布局便捷、舒适、安全的居住空间,还要符合城市规划,与周围环境相协调,经济、合理、有效地使用土地。公司在居住建筑设计中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以创意为核心,注重融合区域特色及外观设计与周围环境相协调,坚持建筑、艺术、文化和景观的有机统一,设计出一批功能合理、理念新颖、绿色生态的居住建筑作品,包括黄山市齐云福邸康养区项目,天下锦城R4地块1#楼(洋房),梦园小区规划设计,新华万城南山郡,华地-紫园,华润万橡府,阅庐清源,招商雍润府、四季臻邸、天青臻境,合肥城建(002208)琥珀东樾里、菁华里,荃湖悦畔里,高速信达时代星河,安徽置地栢悦书香、悦禧园、公园道,铁四局中铁臻庭,皖投云锦台、云启锦上花园等项目。

  ●城乡规划设计

  城乡规划是一种综合性的空间规划,涵盖了城乡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多个方面,包括土地利用、空间布局、环境保护、社会设施等,核心在于合理利用城乡土地,协调城乡空间布局和各项建设,以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

  公司长期从事城乡规划设计业务,包括但不限于城镇体系规划、城市规划、镇规划、乡规划、村庄规划以及各类城市更新规划等,并在规划及城市设计领域中积极探索新兴技术的实际运用,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形成了一定的技术优势,如三维辅助规划系统技术应用中,实现了全终端动态三维模型加载、GIS数据层叠加,并提供规划动态交互管理;借助AI大模型实现智慧辅助设计,完成智慧交通组织、项目平台技术支撑等。凭借持续的技术创新,公司完成了一批优秀规划设计和工程建设成果,如泾县榔桥黄田村总体规划、四川松潘县城北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濉溪县2023年度省级美丽乡村建设项目规划设计三标段、庐江县万山镇乡村振兴项目一期EPC总承包工程项目、固镇县2022、2023年度省级美丽乡村勘察规划设计项目二标段、瑶海区2023年老旧小区环境综合整治工程设计(2标段)、合肥大蜀山片区城市设计与双修、鲁中矿业空间发展规划设计、安徽省城市更新标准体系研究项目等。

  ●园林景观设计

  随着生态文明建设上升到国家战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推进绿色低碳发展方式、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成为社会共识。近年来,在国家推动生态园林建设的多个政策法规引导下,园林景观行业在生态文明建设、新型城镇化、城市更新、乡村振兴、减碳降碳、旅游等领域面临重大发展机遇。

  公司具有风景园林工程设计专项甲级资质,经过多年的市场拓展,逐步形成了以生态学、艺术学、建筑学、工程学多专业融合为核心的综合性解决方案服务体系,积累了丰富的项目实践经验。如公司作为核心设计者参与的空港国际小镇宝教寺湖生态修复工程和王建沟上游生态修复工程设计项目,利用海绵城市设计理念和水资源综合管理理念规划新的城市水景观系统,形成了一体化区域性水生态景观系统。其他代表性项目还有安徽省文化博物园区室外总体及景观、肥西县群英湖公园景观绿化工程设计(第二阶段)、巢湖市东西环城河景观提升工程设计、芜湖县青弋江滨水生态治理工程规划设计等,受到社会各界一致好评,近年来获得包括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科学技术奖在内的各级优秀设计奖40余项。同时,公司还利用自身设计优势向风景园林设计施工总承包业务不断延伸,承接了经开区翡翠湖、南艳湖“拆围透绿”项目。

  ●装饰设计

  装饰设计是对建筑设计的延伸,涉及到建筑内部和外部空间的美化与提升,以创新、可持续和美学的设计理念,引领未来建筑环境的演变,为客户提供独特而实用的空间解决方案。在数字化和智能化时代,公司积极采用先进的技术工具,提高设计效率和质量,为客户提供更智能化的解决方案;在设计中积极倡导可持续性,采用环保材料和绿色技术,努力降低建筑对环境的影响,通过装饰设计努力为人们提供更加优美舒适的工作、生活和娱乐环境。

  公司装饰设计业务涵盖民用、工业建筑室内装饰、幕墙设计等,设计的作品在安全性、舒适性、文化内涵等方面独具特色,尤其是在金融办公、医疗健康、文化教育、高端酒店等大型公共建筑的装饰设计方面具备较强的技术竞争实力,近年来的代表性项目有安徽(合肥)创新法务中心、合肥六中新桥学校装饰设计方案、安徽智能家居展示中心、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专家楼、芜湖江北新区江湾府、中国民生银行安徽省分行环境提升、深空探测实验室北京分部(首特钢产业园)装饰工程、安徽省皖能股份有限公司智能管控中心装饰装修工程设计等。

  ②新兴业务设计与咨询

  公司新兴业务设计与咨询主要包括装配式建筑设计与咨询、绿色建筑设计与咨询、建筑节能与低碳设计咨询等。公司深刻理解并把握我国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的中长期发展趋势,在装配式建筑、绿色低碳建筑、节能建筑与低碳等新兴业务设计与咨询方面大力探索与创新,积极开辟新的增长点。

  ●装配式建筑设计与咨询

  装配式建筑是建筑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是建设领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路径。公司在装配式建筑设计与咨询领域起步较早,从2009年开始装配式建筑的专项研究以来,先后被评为首批“安徽省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首批“国家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在行业内发挥了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的引领、示范、推广作用。2023年被住建部《建筑》杂志社评为“装配式建筑领军企业巡礼入选单位”。公司参编了相关国家标准,主编了多项安徽省地方标准;参与了多个国内和省内的装配式建筑首创项目,代表性项目包括合肥市经开区西伟德叠合板式住宅推广试验楼、滨湖新区滨湖康园地下车库、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天门湖公租房3#楼、紫云广场、淮北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区二期、磨店家园一期、琥珀东樾里、高速信达时代星河等。

  ●绿色建筑设计与咨询

  绿色建筑设计旨在针对项目的区域、文化、业态特点,选择合适的绿色建筑技术,在建筑全寿命周期内,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的高品质建筑,最大限度地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公司紧跟国家双碳及高质量发展政策导向,坚持把绿色建筑设计理念贯穿于城乡规划、方案设计、施工图设计、运维阶段全过程,并重点开拓绿色工业建筑和超低能耗设计咨询、海绵城市咨询等高品质项目的技术服务,助力建筑领域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代表性项目包括安徽省城乡规划大厦(三星级绿色建筑项目)、合肥市蜀山区SS202304地块项目(高品质绿色建筑项目,三星级绿色建筑与超低能耗建筑)、阜阳卷烟厂联合工房项目(三星级绿色工业建筑项目)、安徽省六安第一中学扩建项目(二星级绿色建筑运行项目)、芜湖江湾府海绵城市项目(绿色建筑与海绵城市综合设计)、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校园节水技术咨询服务项目(节水技术服务)、2023年平天湖风景区城乡建设绿色发展法规政策体系研究项目(低碳片区课题研究)、《芜湖市光伏建筑一体化应用场景指导手册》课题编制(光伏建筑一体化案例分析)等。

  ●建筑节能与低碳设计咨询

  建筑节能与低碳设计是指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因地制宜运用相关节能和低碳技术,通过改造用能设备、用能结构、可再生能源合理利用等途径达到建筑的节能效果。在节能建筑设计与咨询领域,公司是国家节能专家库机构成员、安徽省住建厅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专班成员,先后完成省级节能示范项目7项,并主编了多项安徽省地方性标准,参与了多项安徽省重点研发计划、省住建厅科研项目,构建了完整的节能建筑设计技术体系,在光伏建筑一体化、既有建筑低碳节能改造、低碳产业园区设计等方面不断打造特色优势产品。代表性项目包括合肥科学家园节能改造技术支撑项目、中科院合肥技术创新工程院低碳园区规划设计及咨询、天都首郡二期地块项目(黄山旅游(600054)大厦)低碳建筑示范项目设计和施工一体化工程、皖江江南新兴产业集中区绿色智慧电子信息产业园可行性研究咨询服务项目、亳州交控智能零碳光储直柔能源站勘察设计项目、百货大楼机电设备节能改造及配套局部装修工程设计、长丰县中医院南区“地热+”供暖制冷能源站项目设计、亳芜园区省级城市建设绿色发展试点城市(低碳片区)技术支撑项目、中科海奥零碳园区规划设计及咨询等。

  ③EPC总承包业务

  公司在安徽省建筑设计行业率先开展EPC总承包业务,现为合肥市工程总承包、全过程工程咨询双试点单位,并于2023年1月取得了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一级资质。截至目前,公司已承接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合肥创新研究院科研及研究生培养基地设计及装修改造、2022年蜀山区老城区雨污水管网提标改造工程、合肥园博园安徽园入口景墙设计施工一体化、天都首郡二期地块项目(黄山旅游大厦)低碳建筑示范项目设计和施工一体化工程、经开区翡翠湖、南艳湖“拆围透绿”项目、深空探测实验室北京分部(首特钢产业园)装饰工程、合肥航太新区信息中心工程EPC总承包、潜山市消防救援指挥中心暨公安特警训练基地建设项目、包河区大圩镇农文旅融合发展乡村振兴产业平台项目等一系列EPC项目,为大力推进以设计单位牵头的EPC项目和全过程工程咨询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④施工图审查业务

  施工图审查作为工程建设的重要环节,主要按照国家及省级人民政府住建主管部门关于施工图审查的资质准入、审查范围、审查程序、审查内容等要求,对施工图设计文件在基础和主体结构安全、设计深度、建筑节能等方面是否符合国家和地方法规、规范、标准和规定的要求进行审查。

  ⑤工程质量检测业务

  工程质量检测是依据国家有关建筑法律、法规、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和设计文件,对建设工程的材料、构配件、设备,以及工程实体质量、使用功能等进行测试确定其质量特性。

  公司的工程质量检测业务主要由控股子公司安徽省建院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实施。建院检测具有安徽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颁发的见证取样、主体结构、地基基础、钢结构、建筑幕墙、建筑节能、室内环境等7项工程质量检测资质,并获得安徽省住建厅建设工程可靠性鉴定、重大工程质量事故鉴定、工程质量检测争议复检等专项授权,同时拥有工程测量、雷电防护装置检测、人防检测、排水管道检测与评估等多项检测资质,具有面向市场的较为全面的工程检测业务优势,在安徽省内承接了众多工程建设项目的质量检测,赢得了市场广泛认可。

  ⑥合同能源管理业务

  合同能源管理是节能服务公司与用能单位以契约形式约定节能项目的节能目标,节能服务公司为实现节能目标向用能单位提供必要的服务,用能单位以节能效益、节能服务费或能源托管费支付节能服务公司的投入及合理利润的节能服务机制。

  在我国大力推动双碳目标实现和推行节能降耗产业政策的背景下,公司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于2023年投资设立了控股子公司安徽省建院能源管理有限公司,积极布局合同能源管理领域,拓宽业务范围。

  建院能源主要依托其经营团队多年积累的节能项目实施经验、综合能源利用技术和完善的服务体系,致力于为客户提供从节能解决方案到项目投资建设以及运维等全生命周期的综合能源服务。业务范围包括建筑低碳节能改造、建筑用能系统的全生命周期节能服务、工业余热余压回收利用、采用光伏及储能等新能源技术进行低碳园区建设、高效能源站的投资运营等。建院能源自成立以来凭借节能技术优势和丰富的项目实践经验,通过加大企业及业务宣传力度、举办或积极参与产业论坛、行业培训、技术交流或峰会、参与团体标准制定等,不断提升品牌影响力,并持续大力开拓市场,截至本报告期末,已与多家客户建立了合作关系并签约数个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合同,部分项目已进入运营期。

  (2)公司的经营模式

  ①盈利模式

  公司承接常规建筑设计业务、新兴业务设计与咨询、施工图审查业务、工程质量检测业务等项目后,为客户提供建筑设计与咨询、施工图审查、工程质量检测等服务,收取相应的设计与咨询及审图、检测服务费用;承接EPC项目后,为客户提供设计、采购、施工及项目管理等服务或为客户提供设计及项目管理等服务,向客户收取服务费用,并支付采购款、分包施工费,获取相应的利润;承接合同能源管理业务后,为客户提供整体节能解决方案,如属于能源托管型项目,则由客户(用能单位)直接向公司支付能源托管费,公司进行节能改造投资及运营管理,支付完能源供应商(如国网、燃气公司等)费用后的余额为公司获取的收益;如属于节能分享型项目,则由客户委托公司进行系统节能改造管理,公司进行节能改造投资及运营管理,并按照合同约定的比例与客户共同分享节能收益。

  ②业务承接模式

  公司业务承接模式主要包括招投标方式、议标洽谈方式和客户直接委托方式。

  公司的招投标工作由总经理和执行总建筑师联合负责,由市场部负责招投标管理具体工作;子公司的招投标工作由各子公司自行负责。公司及子公司获取客户及相应设计业务的途径、方式及过程如下:

  ●招投标方式

  公司以方案创作中心及设计分院、所为单位,密切跟踪、采集公开招投标信息,对有意承接的项目进行搜集整理,及时将相关信息提交给方案创作中心、设计院所或公司层面进行综合评审。评审通过后,在招标项目负责人的组织下,市场部门和创作中心及设计分院、所相关人员负责编写投标文件,并在有效时间内向招标方或建设方提交投标文件。项目中标后,双方草拟合同,公司相关部门进行合同评审,评审通过后签署合同。

  各子公司的招投标由其相关部门具体负责,方式及过程与公司基本一致。

  ●议标洽谈方式

  公司接到业主单位的议标邀请后,组织相关部门编写议标文件、进行方案设计,与业主接洽商谈。中标后双方草拟合同,公司相关部门进行合同评审,评审通过后签署合同。

  ●客户直接委托

  该模式的客户,通常为认可公司的品牌信誉或曾接受过公司专业技术服务的企业,鉴于对公司的信任或基于与公司过往良好服务合作经历,直接与公司协商签订合同。

  ③采购模式

  在日常经营中,公司对外采购的主要设备和物资包括:计算机及辅助设备,系统软件、设计应用软件和分析计算软件,图纸、模型等耗材,工程质量检测试验仪器设备,光伏组件、光伏逆变器、节能设备及系统等。此外,还包括细分专业的服务分包,以及效果图制作、多媒体演示、复印等服务。

  公司制定并执行《采购管理制度》,将采购项目划分为批量采购物品、固定资产设备类和建设工程项目类等,分类管理、明确采购流程、供应商选择和合同签订、物资验收和付款审批。根据采购物资的金额大小、重要性等,实行公开招标或邀请招标、询价比价方式,从质量、价格和服务等方面综合确定供应商,同时降低采购成本。

  公司制定并执行《设计总承包中专项对外分包的管理办法》《工程总承包(EPC)项目分包管理办法》,市场部主要以招标方式选择具有相应业务专长或资质的分包单位,以解决在设计总包及EPC总承包等业务中对于其他细分专业的资质及服务需求。

  ④业务实施模式

  公司设计类业务主要由公司内设的建筑设计一院、建筑设计二院、建筑设计三院、建筑设计四院、规划景观设计院、建筑装饰设计院和市政设计所等建筑设计业务的核心作业部门承办,按照相应的流程进行实施;新兴设计与咨询业务主要在建筑设计五院(装配式建筑设计研究院)及工程技术研究(咨询)院统领下的各专业研究所负责实施;施工图审查业务由全资子公司安徽省施工图审查有限公司和母公司共同负责实施;工程质量检测业务由控股子公司安徽省建院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负责实施;合同能源管理业务由控股子公司安徽省建院能源管理有限公司负责实施。

  目前,建筑设计行业内,全过程工程咨询的服务模式及技术支持的出现,工程项目管理服务和总承包等新模式得以倡导,公司将进一步紧跟这些新模式、新业态,不断优化经营模式,提升服务能力。

  (3)公司产品或服务的市场地位

  公司是由1955年成立的安徽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全民所有制企业)改制而来,成立近70年来,公司一直专注于建筑设计行业,拥有独立拓展业务所需的全面的专业资质;建成了一支技术过硬、经验丰富、资格齐全、年龄结构合理的人才队伍;公司重视技术创新和新技术的应用,在各项设计业务领域均拥有相应的核心技术;公司立足安徽,面向全国,通过长期的市场耕耘与品牌积累、优良的专业技术能力和周到细致的客户服务,积累了较为稳固的客户市场,在教育建筑、医疗建筑、酒店建筑、文体建筑、商业综合体、低碳产业园区、城市更新等专项设计领域均形成自己的特色。近年来,公司持续发挥自身品牌影响,将业务拓展至江苏、海南、重庆、湖北和广西等20余个省份。

  公司主要设计作品受到住建部、中国勘察设计协会、中国建筑学会、安徽省内各级建设主管部门、协会以及业主的高度认可,截至报告期末,已累计获得各类设计奖项603项。凭借较强的实力,公司获评“中国勘察设计协会优秀勘察设计企业”“全国建筑设计行业诚信单位”“全国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先进企业”及“当代中国建筑设计百家名院”等荣誉称号。

  此外,在工程质量检测领域,公司控股子公司建院检测已深耕市场多年,拥有完备的检测设备、专业技术过硬的人才团队、丰富的行业经验,在安徽省内完成了众多建筑、市政项目的检测工作,赢得了客户广泛认可。公司还以控股子公司安徽省建院能源管理有限公司为实施主体,积极探索合同能源管理业务并加强该专项领域布局,现已成功入选安徽省第一批合同能源管理合格供应商名单,充分展现了建院能源在合同能源管理领域的较强实力。

  凭借全面的专业资质、雄厚的人才力量、优良的服务能力,公司在安徽省建筑设计行业处于领先地位,在国内建筑设计行业也拥有较高知名度。

  (4)主要的业绩驱动因素

  报告期,公司实现合并营业总收入17,213.26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2.46%;实现营业利润610.41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79.65%;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65.21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74.15%。

  公司经营业绩相较上年同期出现较大程度下降,主要由于:①近年来,受国内宏观经济下行、城镇化进程放缓、房地产行业持续低迷、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紧缩等不利因素影响,建筑设计咨询企业发展面临严峻考验和挑战,市场需求明显萎缩,项目数量和建设规模大幅减少,收费降低,但竞争激烈程度却日益加剧,企业盈利空间不断被挤压缩小,且2024年以来行业低迷及下行态势持续,尚未呈现好转迹象,公司经营面临较大的困难和压力。②受下游主要客户普遍出现流动性不足的影响,公司承接的大部分项目推进速度进一步放缓,实施周期进一步拉长,全年在手订单转换率持续下降,较多项目在已经做了大量前期咨询工作的情况下遭遇延迟开工或停止建设的情形,导致企业营业成本不断上升。③公司收款难度不断加大,致使长账龄应收账款增加,坏账风险上升,信用减值损失计提金额增加。④报告期公司承接的设计总包项目增长,外协费用相应增加。

  公司以上业绩变化符合行业发展现状。

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1、党建引领优势

  公司一贯高度重视党建工作,以提升组织力、增强政治功能为核心,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为抓手,将提高企业效益、增强企业竞争力、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作为公司党组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聚焦主责主业、突出守正创新、强化担当作为,持续推动党建工作与企业改革发展、生产经营、文化建设等深度融合,努力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公司高质量发展。公司将党的领导不断融入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积极建立落实有效制衡、科学决策的治理机制,确保公司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党建引领已成为有效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组织保障。

  2、建筑工程综合技术服务能力优势

  公司拥有类别较为齐全、等级优良的资质,包括建筑行业(建筑工程)甲级、城乡规划甲级、风景园林工程设计专项甲级、市政行业(给水工程、排水工程、热力工程、道路工程)专业甲级、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一级资质、建筑行业(人防工程)乙级、电力行业(变电工程)专业乙级、市政行业(桥梁工程)乙级、工程勘察专业类岩土工程(勘察)乙级、工程勘察专业类岩土工程(设计)乙级;一类审图机构;建设工程可靠性鉴定、重大工程质量事故鉴定、工程质量检测争议复检等3项专项授权和工程测量、岩土工程(物探测试检测监测)、建筑防雷检测、人防检测等专项资质,以及见证取样检测、地基基础工程检测、主体结构工程现场检测、钢结构工程检测、室内环境检测、建筑节能检测、建筑幕墙工程检测等7项工程质量检测资质。具有产业链较为完整、能够面向市场提供工程技术综合解决方案的优势,可面向全国不同客户提供各类建筑的设计与咨询(覆盖前期策划咨询、方案设计、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装配式建筑设计、绿建咨询、BIM咨询和施工配合等一体化服务)、城乡规划编制、园林景观设计、室内装饰设计、施工图审查、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工程质量检测与鉴定、合同能源管理等专业服务。

  3、高素质人才队伍优势

  作为技术与智力密集型生产性服务行业,建筑设计企业的专业技术人才数量和质量,是企业设计能力的直观体现和重要保证,也是成功参与行业竞争的核心因素。因此,公司历来高度重视对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并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逐步建成了一支技术过硬、经验丰富、资格齐全、年龄结构合理的高素质人才队伍。截至本报告期末,公司合计拥有享受国务院及省政府特殊津贴人员2人,安徽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5名,安徽省工程勘察设计大师16名,安徽省建设系统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2名,各类专业人员注册242项,其中:一级注册建筑师资格66项,一级注册结构师资格48项,注册城市规划师资格20项,注册设备工程师资格29项,注册电气工程师资格12项,注册咨询工程师资格19项,其他注册资格48项。

  4、技术研发创新优势

  多年来,公司始终重视技术创新和新技术的应用,通过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加强校企科研合作、设立专项技术研发课题、每年持续投入专门的人力物力积极承担政府各类研发项目等方式,持续加强对建筑领域的新科技、新技术和新材料的探索研究与推广应用,不断提升公司设计水平和创新能力。公司先后获批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安徽省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国家级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安徽省企业技术中心等,成立“安徽省建筑消防研究中心”,并参与共建“安徽省徽派建筑重点实验室”“江苏省智慧建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目前在各项设计业务领域均拥有相应的核心技术,并已取得50余项技术专利。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在装配式建筑、绿色建筑、节能建筑、智能建筑、建筑产业化等重点领域主持或参与研发了安徽省重点研发计划“分布式光伏与土壤源热泵耦合技术研究与工程示范”“夏热冬冷地区建筑空调系统绿色设计评价关键技术标准研制”和安徽省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科技创新专项“近零能耗建筑围护结构技术研究与示范”等课题,参编了国家标准《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技术标准》、行业标准《商店建筑电气设计规范》《绿色设计产品评价技术规范空气源热泵冷热水机组》《绿色设计产品评价技术规范高温热泵机组》,主编了45项安徽省地方标准,如《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民用建筑绿色设计标准》《住宅设计标准》《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技术标准》《安徽省保障性住房建设标准》《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技术规程(试行)》《装配式混凝土住宅设计标准》《养老服务设施规划建设导则》《空气源热泵供暖空调工程技术规程》《太阳能光伏与建筑一体化技术规程》《既有住宅适老化改造设计标准》《高层钢结构住宅技术规程》等。

  5、客户资源丰富及业务多元化布局优势

  通过长期的市场开拓和对下游建筑领域的广泛持续涉入,公司积累了类型丰富的客户群体,涵盖了政府机构、社会组织、国有企业和众多民营企业等。公司业务多元化布局较广泛,各专项业务均有所涉及,现已覆盖建筑设计、城乡规划、景观园林、装饰设计、市政设计、装配式建筑设计、绿建设计与咨询、节能与低碳设计咨询、施工图审查、工程项目管理与总承包、工程质量检测、合同能源管理等领域,并在各项业务领域均拥有相应的核心技术和丰富的项目经验。

  6、优秀设计作品及品牌优势

  公司及前身成立近70年来,紧跟时代发展,持续发挥方案创新创意能力,精心设计产品、竭诚服务客户,创作出大量构思新颖、功能合理、技术先进的优秀设计作品,受到住建部、中国勘察设计协会、中国建筑学会、安徽省内各级建设主管部门、协会以及业主的高度认可,累计获得各类国家、省市优秀设计奖603项。

  公司先后荣获“当代中国建筑设计百家名院”“全国建筑设计行业诚信单位”“中国诚信勘察设计单位”“推动建筑设计行业发展突出贡献单位”“国家装配式建筑产业化基地”“安徽省文明单位”“第六届安徽省属企业文明单位”“第七届省属企业文明单位”、“2018-2022年度安徽省工程勘察设计行业企业文化建设先进单位”“合肥市2023年度总部企业”“2022年度安徽省建筑业骨干企业”“安徽省民防协会乡贤企业”等称号,2020-2022年连续三年被评为“安徽省优秀建筑业企业”,2021-2023年连续三年获评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优秀服务业企业奖,并获得工程咨询单位甲级资信评价。

  凭借全面的专业资质、雄厚的人才力量、优良的服务能力,公司在安徽省建筑设计行业处于领先地位,在国内建筑设计行业也拥有较高的知名度。

三、公司面临的风险和应对措施

  1、宏观经济形势变化及产业政策调整风险

  公司主要从事建筑设计、咨询、研发及其延伸业务,为各类建筑工程的开发建设提供工程设计、咨询服务。由于建筑工程的投资建设规模及推进速度等受国家宏观经济形势变化及产业政策调整的影响较大,进而会引致工程技术服务行业市场需求的较大波动。如果宏观经济形势及产业政策发生不利变化,将会对公司的业务拓展及经营业绩造成不利影响。

  公司下游行业中的房地产业近年来出现显著波动与调整,房地产开发投资、施工、新房开工面积等全面下滑,行业整体景气度持续低迷。为防范并化解房地产领域风险隐患,中央于2023年初再次明确房地产行业的支柱地位,随后多部委出台了一系列防风险、促需求的行业政策,支持引导房地产市场平稳恢复。但进入2024年,全国房地产市场整体依然呈现下行态势,在此背景下,中央政治局会议定调楼市政策方向,提出统筹研究消化存量房产和优化增量住房的政策措施;之后房地产“一揽子”新政聚焦稳市场、去库存;紧接着国务院常务会议再次明确对于存量房产、土地的消化、盘活等工作既要解放思想、拓宽思路,又要稳妥把握、扎实推进。多项政策落地后部分核心城市二手房成交率先好转,但新房市场整体尚未明显改善,政策见效仍需时间,一定时期内对建筑设计咨询行业收入规模、订单量、回款额等仍将产生较大不利影响。

  此外,自2022年起国家密集出台稳增长的城镇化建设与产业化发展政策,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建设、城市更新、双碳、乡村振兴、新型城镇化等相关领域政策相继发布;2023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会议则强调要加快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城中村改造等“三大工程”,这些政策的施行带来了新一轮建设机遇。但本轮建设机遇更强调高品质与高质量、数字化与智慧化等发展方向,以项目为主导的传统建筑设计企业的服务能力和服务模式等面临全新风险和挑战。

  应对措施:公司将积极加强政策和市场的研判,把握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导向,以更加灵活敏捷的运营方式和更加开放的视野,聚焦符合国家战略及行业发展方向的重点领域进行大力开拓,深耕细分领域,提升专项设计水平,打造更具竞争力和差异化的产品与服务;实施多元化战略,培育新的利润增长点;加快省外市场布局,拓宽经营范围,切实降低经济形势变化及产业政策调整带来的经营业绩波动风险。

  2、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经过长期发展,我国建筑设计咨询行业形成了市场参与主体众多,行业集中度较低,以大中型国有或国有控股企业和上市民营企业为主导、同区域内中小型企业为辅的行业竞争格局。近年来,受我国经济发展放缓、国家产业政策调整、房地产行业景气度下降等多种因素影响,建筑设计咨询行业市场需求增速放缓,景气度整体持续下滑,市场竞争愈演愈烈,行业发展面临严峻考验和挑战。如果公司不能持续采取有效措施促进竞争力提升、维护客户资源、拓展市场领域,将面临市场占有率及盈利能力下降的风险。

  应对措施:公司将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加强科技创新,提高方案创作水平和专项设计能力,提升核心竞争力,集中优势做强建筑设计主业;持续提升市场经营能力,加强经营网络建设,完善业务和区域布局;加速拓展绿色建筑设计与咨询、建筑节能与低碳设计咨询、建筑智能化、数字化与BIM等关键技术创新能力;全力打造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模式,多措并举推动公司实现持续稳健的高质量发展。

  3、业务创新风险

  公司以建筑设计业务为核心,通过创新、创意的建筑设计及技术研发等为客户提供高质量产品和服务。近年来,建筑设计行业加快向数字化、绿色化、智能化转型升级,特别是AI+设计已成为行业发展趋势,行业中部分上市公司积极布局BIM与人工智能,开展工程数字化设计等多方面业务。如果公司未来的创新创意能力不能紧跟行业发展趋势,或对数字化技术、智能化技术等前沿技术的创新及应用能力不足,可能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失去优势地位。

  应对措施:加强行业趋势和技术进步的研究,紧跟市场步伐,确保公司创新、创意及技术研发团队对行业创新或技术革新趋势具有高度的前瞻性;在装配式建筑设计研究、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低碳研究、建筑智能化与智慧建筑研究、BIM技术应用研究,以及5G通讯、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技术在建筑设计领域的深入应用等领域加大研发力度,全力提升公司在建筑新领域的科研实力和创新能力,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为公司业务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4、业务区域性风险

  目前公司的业务主要来源于安徽省,虽然公司已在努力加快开拓安徽省以外的市场,但在可预见的短时期内,公司的业务仍将主要集中在安徽省,与全国性的大型设计机构相比,公司的业务发展受到一定的地域限制。如果今后安徽省建筑工程的开发建设出现投资增速放缓或投资总额下降,公司的业务收入将受到不利影响。另外,随着行业竞争不断加剧,全国性的大型设计机构纷纷将安徽市场作为其全国化布局的重要选地之一,导致省内市场与资源的争夺更加激烈,公司的创新能力、技术实力、品牌认可度等面临较为严峻的挑战。

  应对措施:继续巩固具有品牌知名度和地缘优势的安徽省主市场,增加经营力量,实施更加精准和灵活多变的市场营销、维护和开发策略,持续深入挖掘省内区域设计咨询市场;在加强原有网点服务能力的基础上,依托公司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建设,加快开发省外市场,扩大公司业务覆盖区域,逐步实现全国化布局。

  5、省外市场开拓风险

  为加快开拓安徽省外市场,公司拟利用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在上海、海口、深圳、重庆等城市新增分支机构,目前已正式设立了重庆分公司和子公司上海研泊科技有限公司。省外业务的拓展需要软硬件的投入和团队的搭建,需要时间和项目积累提升品牌知名度。此外,业务拓展后将使管理半径延长,对公司跨地域的组织管理、项目管理、质量控制和人员管理等方面的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和挑战。未来如果公司在机构设置、管理机制、专业人才储备等方面不能与业务拓展需求相匹配,将对公司未来持续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应对措施:加强人才队伍建设,通过科学管理、持续培训、有效激励等措施加快构建高素质的省外业务拓展团队及技术服务团队。深入研究分析并构建满足省外分支机构业务拓展需要的有效管理机制,提高省外业务拓展效率及服务供给效率,逐步增强客户信任度,积累业绩,树立各省外区域的标杆项目和市场品牌,促进省外分支机构尽快提升运营管理能力。加强公司信息化建设,全面提升公司在经营管理、风险管理、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的管理信息化水平,助推公司业务辐射半径的进一步扩大。

  6、应收账款风险

  近年来,随着公司业务规模的不断扩大,公司应收账款余额也呈现较快上升的趋势。公司目前的主要客户为各级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以及各类房地产开发商,部分客户可能会因国家政策、宏观调控或经营不善而资金紧张,导致公司不能及时收回应收账款或者发生坏账,从而对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造成不利影响。此外,公司应收票据因客户经营情况变化,存在一定的到期无法全额兑付的风险。

  应对措施:为加强应收账款管理,公司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应收账款管理制度,落实了应收账款的管理责任,制定并优化了一系列具体的账款催收措施,加强对客户信用调查、账款管理和账款回收工作。同时在公司内部强化应收账款的过程管理和考核管理,将应收账款的回收与相关责任人的绩效考核直接挂钩,以提升应收账款的回款速度。

  7、人才流失风险

  优秀的设计人员是建筑设计咨询行业的核心资源,也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体现。由于行业内人员具有较强的流动性,在行业下行及市场竞争加剧的当下,各类设计企业对优秀人才的争夺愈加激烈,且行业的人才吸引力也在不断下降,若公司不能持续保持对人才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将面临人才流失的风险,对公司未来业务的经营和拓展带来不利影响。

  应对措施:不断完善公司人才制度,健全薪酬福利政策,结合已实施的项目激励与考核机制,进一步健全切实有效的中长期激励机制,帮助员工建立职业成长规划。充分利用各种机会、各种平台为员工提供高质量的专业技术培训和综合素质提升培训。将提升员工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面进行落实等,从而持续增强公司对行业优秀人才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8、募集资金投资项目风险

  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均围绕主营业务展开,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顺利实施将对公司未来的经营业绩产生重要影响。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由于宏观经济、行业政策、市场环境、技术发展等方面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可能造成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建设周期延长或产出效益低于预期,对公司的战略布局和长期业务发展可能会带来不利影响。

  应对措施:公司将紧跟市场步伐,密切关注国家宏观经济、行业政策、市场环境等的变化趋势,根据以上外部形势变化及公司内部发展情况及时调整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建设进度及节奏,推动募集资金项目顺利建设及达到预期效益。

四、主营业务分析

  2024年是公司“十四五”战略规划的攻坚之年。为有效应对当前面临的复杂环境和市场拓展中的困难与挑战,公司始终保持战略定力,坚持“品牌化、多元化、平台化”经营策略,聚焦主业发展,夯实核心竞争力,同时牢牢把握城市更新、数字化、智能化、双碳等机遇,持续增强新兴业务和相关多元业务实力,坚定地与国家高质量发展战略同频共振,不断促进企业韧性、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报告期内重点开展工作情况如下:

  1、持续聚焦设计主业,夯实企业综合实力

  报告期,公司持续深挖设计与咨询核心主业潜力,苦练内功;不断拓展装配式建筑、绿色建筑、建筑节能、历史文化街区与双碳等新兴业务,发展新质生产力;充分布局数字化、合同能源管理等领域,培育新的增长点,同时在产业链延伸业务领域进一步巩固业务基础,以高质量发展推动企业逐步走出行业下行周期。

  (1)聚焦专项,深耕建筑设计与咨询核心业务

  公司紧跟当前的市场需求变化和社会投资结构变化形势,精准聚焦教育、医疗养老、文化旅游、产业园区、高端住宅、城市更新等重点领域,不断提升各特色专项建筑设计的方案设计创意能力,持续输出既符合客户需求又兼具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与个性特色的高品质作品,打造更具竞争力和差异化的产品与服务。报告期,在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的环境下,公司逆势前进,成功签约合肥一六八中学北校区项目设计、中共安徽省委党校(安徽行政学院)新校区建设项目设计、周谷堆片区城市更新(城中村改造)项目设计、庐江县城北片区城市更新项目-塔山低碳社区项目规划勘察设计等多个总金额超过千万元的大型项目。

  (2)把握机遇,积极拓展新兴业务设计与咨询

  公司深刻理解国家发展政策导向,牢牢把握绿色低碳战略机遇,发挥国家级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省企业技术中心等创新平台优势,围绕行业新热点、新领域持续进行技术创新和市场开拓,加快发展装配式建筑、绿色建筑、建筑节能与低碳、数字化等新兴业务,不断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

  装配式建筑设计与咨询领域,围绕装配式建筑产业示范、标准编制、技术研发、项目实践等进行全方位拓展,探索装配式建筑与建筑美学、装配化装修、智能化建造的深度融合,逐步构建起一套完整的装配式建筑设计与咨询服务体系,并加快促进向“装配式建筑+”的新理念、新业务迈进。报告期,公司牵头编制的安徽省地方标准《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深化设计技术规程》(DB34/T4764-2024)正式获批发布,主编的安徽省地方标准《装配式混凝土建筑预制构件驻厂监造管理规程》草案通过专家论证;设计完成招商天青臻境、招商四季臻邸、下塘南圩家园三期等一系列装配式住宅项目及淮北市实验学校装配式框架结构项目,建成及在建装配式建筑项目总面积已达200万平方米。公司还积极参与合肥市装配式建筑产业链企业座谈会、第二届长三角区域装配式建筑职业技能竞赛、安徽省装配式建筑产业协会专家委员会主任会议等一系列行业技术交流活动,不断提升自身技术水平及创新能力和在业界的知名度及影响力,推动公司装配式建筑不断进步发展。

  绿色建筑设计与咨询领域,公司紧跟客户需求,在绿色建筑设计中以提高办公、居住环境为宗旨,擅长采用先进的绿色建筑标准和生态设计理念,注重选用绿色环保材料,确保绿色建筑的高标准实现。

  公司还积极为客户提供项目维护指导和绿色认证支持,以更好地提升建筑的环保性能和市场价值,推动行业向绿色、可持续方向发展。报告期,公司凭借多年的技术沉淀优势,成功承接了合肥市肥西FX202234号地块项目绿色建筑和超低能耗建筑设计咨询、合肥市包河区BH202312地块项目绿色建筑方案及预评价技术咨询服务、皖投云启华章项目绿建三星技术咨询服务、岳西县医院整体搬迁项目门急诊医技住院楼工程绿色建筑技术咨询服务等多个绿色建筑设计与咨询项目,在绿色建筑领域不断砥砺前行。

  建筑节能与低碳设计咨询领域,公司聚焦光储直柔、光伏建筑一体化、低碳办公园区、储能技术及充电站设计等前沿方向,持续强化技术研发创新,构建全面的绿色低碳建筑设计咨询体系,并不断拓展增量市场、挖掘潜力市场,着力打造行业领先的绿色低碳设计咨询服务品牌。报告期,公司合作完成了《芜湖市光伏建筑一体化应用场景指导手册》课题编制;承接了中科海奥零碳园区规划设计及咨询、望湖美家居项目零碳园区改造设计、六安传染病医院建设项目海绵城市设计、亳芜园区省级城市建设绿色发展试点城市(低碳片区)技术支撑等多个低碳设计与咨询项目。

  数字化转型领域,公司数智建造研究所以BIM技术为核心工具,持续推进设计业务数字化转型。①智能建造方面,公司积极参与合肥市推进智能建造试点城市建设的相关工作,运用BIM技术助力合肥JK202207地块璟园项目“好房子”品质提升,并入选合肥市城乡建设局智能建造新技术新产品创新服务典型案例;承接的合肥市第六中学教育集团新桥校区项目作为数智化转型的典范在合肥市智能建造现场观摩会上进行了展示。②BIM技术深化应用方面,在合肥市包河区BH202310地块项目中成功实践了BIM辅助综合支吊架设计的技术路线,助力品质住宅的建设;与装配式建筑领域标杆企业、产业协会等紧密联系,探索BIM技术在预制构件生产中的深化应用,并参与了安徽省地方标准《装配式混凝土建筑预制构件制造信息化技术标准》的编制工作。③技术研究方面,跟踪BIM技术最新发展,多次举办或参与AI及相关的技术交流活动,并在AI生成式设计、施工图设计中开展相关应用;继续开展前沿技术的应用与探索,相关科研课题正在申报安徽省住房城乡建设科学技术计划项目;④标准制定方面,主编的安徽省地方标准《建筑信息模型应用指南》(DB34/T4714-2024)于2024年4月获批发布,并正在参与编制合肥市地方标准《建设工程智能建造实施指南》。通过上述工作的开展,切实促进了公司在建筑行业的创新发展。

  (3)全面布局,多元化与产业链延伸并进

  在夯实核心业务的同时,公司持续在前景较好的相关多元化领域和产业链上下游进行布局发展,并取得了初步成效。

  合同能源管理方面,报告期,公司立足自身技术及资源优势,以控股子公司建院能源为运营主体,持续加大对合同能源管理业务的宣传力度,举办或积极参与产业论坛、行业培训、技术交流或峰会、参与团体标准制定等,不断提升在合同能源管理领域的品牌影响力,进一步加强市场开拓。截至本报告期末,已与多家客户建立了合作关系,签约数个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合同,如合肥经开区翡翠广场及档案馆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皖江工学院绿色校园项目、建院检测低碳院区项目、鑫怡高余热发电项目、杉杉名品小镇项目等,部分项目已进入运营期。

  工程质量检测方面,公司控股子公司建院检测具备种类齐全的工程质量检测业务资质及多年积累的丰富的项目实践经验,能够运用先进的检测技术和设备,对建筑材料、结构稳定性、环境影响等多个方面进行全面评估,为工程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助力打造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优质工程。报告期,建院检测在安徽省内承接了众多工程建设项目的质量检测业务,以精准、高效、专业的服务赢得市场广泛认可。

  设计牵头的工程总承包方面,公司具备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一级资质,为合肥市工程总承包、全过程咨询双试点单位。报告期,公司凭借在设计领域的技术优势,坚持发展以设计牵头的工程总承包业务。公司高度重视每个项目的前期方案设计与初步设计,并对工程采购、施工部分进行分包和统筹管理。报告期承接了深空探测实验室北京分部(首特钢产业园)装饰工程、合肥包河区大圩镇农文旅融合发展乡村振兴产业平台项目、桐城市东大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项目等一批具有影响力的EPC项目,为持续发展以设计牵头的工程总承包奠定了坚实基础。

  (4)多措并举,持续加强市场开拓

  报告期,面对前所未有的激烈的市场竞争形势,公司顶住压力,多措并举积极拓展市场。深入实施经营目标责任绩效管理模式,充分调动业务人员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加大对重点客户的维护力度,提供定制化服务方案,增强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巩固现有市场份额。精准定位,集中优势资源重点发力,通过组建联合体形式,汇集多方专业力量,提升项目中标率。加强省内外市场开拓和分支结构建设,先后成立上海研泊科技有限公司、蚌埠高新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实现区域市场服务本土化,提升服务响应速度和质量。通过一系列举措的实施,公司成功中标多个金额上千万元的项目,进一步提升了市场影响力,为今后设计业务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2、持续强化技术创新,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多年来公司一直高度重视业务技术的创新和研发,持续加大科研创新投入,加强科技研发平台建设,不断推动各业务板块的科研及技术创新,打造可持续的研发驱动体制。报告期,公司进一步加强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建设,引进关键技术方向的博士后人才,构建高层次科研团队,为公司技术创新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公司坚持以自主创新和与高校及科研机构合作相结合的方式,充分利用内外部科研人才、技术及创新平台资源,加速推进新技术的研发与推广应用。公司主编及牵头编制的3项安徽省地方标准《既有建筑改造设计指南》《建筑信息模型应用指南》《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深化设计技术规程》顺利发布实施;新获2项发明专利授权(一种楼面混凝土或砂浆抗裂构造,一种超声波流量计探头绑扎带、定位结构及使用方法);完成3项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和1项软件著作权的申报工作。

  3、坚定夯实内控管理,推动企业稳健发展

  报告期,公司党委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及二十届二中全会重要部署,不断强化党的领导,并持续将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各环节,坚定夯实“人才、合规、内控”三大战略基石,聚集优秀人才,构建合规体系,营造风清气正氛围,持续增强风险防范能力,打造高韧性组织。

  上半年,公司启用新一轮职级和薪酬改革方案,优化绩效考核机制,尝试推进构建中长期激励机制,不断激发组织和团队活力和战斗力。实施“公开选拔、竞争上岗、能上能下”的晋升制度,畅通员工成长发展平台,拓宽职业发展通道。持续完善员工培训机制,通过开展定制化、实用化的培训课程,全面提升员工的专业技能与管理素养,为公司长远发展积蓄动能。

  同时,公司持续深化数字化转型和流程优化,进一步提升整体运营和管控效率。组织开展合规管理提升行动中期评估工作,聚焦招标投标、劳动用工等重要环节深入进行合规性审查,推动公司构建更加有效的合规体系,增强风险防范能力。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太阳能盈利能力一般,未来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