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海天股份2024年半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海天股份(603759)2024年半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内容如下: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及主营业务情况说明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情况说明 1、我国水资源现状 截至2024年,我国的水资源现状仍然面临诸多挑战和不平衡。尽管我国拥有较多的淡水资源总量,但人均水资源相对较少,仅约2000立方米/年,人均水资源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同时,水资源地区分布极不均衡,北方地区资源型缺水严重,而南方部分地区则面临水质型缺水问题。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洁净水需求日益增加,水资源供需矛盾进一步加剧。这一现状为水务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机遇。 2、水务项目运营模式 水务运营项目一般由政府招标,对项目运营、水价等方面有严格的要求,主要采取特许经营的模式,一般特许经营权周期为25~40年。水务企业在获得政府特许经营权后,在其运营区域内有垄断性和排他性。同时,因管网具有不可移动性及不可替代性,水务企业只能在其供水、污水收集管网覆盖的范围内开展业务。这一特点使得水务行业的竞争格局相对稳定,但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企业的跨区域发展。这种模式允许企业在合同期内负责项目的建设、运营和维护,并通过收取水费或政府补贴来获得回报。特许经营模式的引入不仅提高了水务项目的专业化运营水平,还促进了民营资本和技术的参与,提升了整体服务质量和效率。 3、水务行业产业链 水务行业的产业链可以分为上游、中游和下游三个部分。上游主要包括水资源开发、水务工程建设及设备制造等环节,涉及水源地的建设与管理、水利工程、供水工程、污水处理工程的设计、施工和设备安装,以及生产水务行业所需的各类设备如水泵、阀门、管道等。中游则包括水务设施建设和运营,涵盖水务主体设施和配套设施的建设、运行管理、水质管理、设备管理、系统管理等。下游则直接面向终端用户,包括居民生活、工业生产、商业服务、农业灌溉等各类用水主体。 4、民营水务行业迎来发展新契机 2023年11月8日,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印发《关于规范实施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新机制的指导意见》的通知,标志着我国PPP发展将进入新阶段,这对民营水务行业迎来发展新契机。这一政策将进一步规范PPP项目的操作流程,提高项目的透明度和效率,吸引更多社会资本的参与。同时,新机制鼓励创新融资方式,支持中小企业参与公共服务项目,提升项目的整体质量和效益。这不仅有助于缓解地方政府的财政压力,还将为民营企业提供更多市场机会,促进水务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新政策强调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的重要性,要求PPP项目在实施过程中严格遵循生态环保标准。这将推动民营水务企业采用先进的环保技术,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污染排放,助力绿色发展战略的落实。在此背景下,民营水务企业将有望通过技术创新和管理优化,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并在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 5、利好政策陆续出台 2024年3月1日起施行《四川省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维护管理办法》,规范和加强全省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维管理,对完善全省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维护管理体系,进一步规范和加强全省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维护管理,保障处理设施正常运行起到积极的引导和促进作用。 2024年3月8日住房城乡建设部等5部门下发《关于加强城市生活污水管网建设和运行维护的通知》,该目标是以效能提升为核心,以管网补短板为重点,坚持问题导向、重点突破、建管并举、系统整治、精准施策,推动建立厂网统筹的城市生活污水专业化运行维护管理模式。到2027年,基本消除城市建成区生活污水直排口和设施空白区,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达到73%以上,城市生活污水收集处理综合效能显著提升。主要内容包括推进设施体系建设、加强管网设施管理、完善管网运行维护机制、保障措施等。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6部委第17号令发布,2024年5月1日起施行《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旨在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建设运营,提高公共服务质量和效率,保护特许经营者合法权益,激发民间投资活力,保障社会公共利益和公共安全,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二)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情况说明 公司是以供水业务及污水处理业务为主营业务的综合环境服务运营商。公司秉持“海天水务,为民服务”的理念,以“三做到”为工作准则,深耕供排水和资源循环利用业务,致力于打造中国的海天。公司经过多年的稳步发展,已在全国范围拥有子公司40余家,发展成为西南地区环保水务行业民营龙头企业。 1、供水业务 公司供水业务包括向特许经营区域内的居民、非居民提供供水和管道及户表安装服务。公司下属供水子公司在政府特许的供水区域内,为用户安装供水设施并供应自来水。自来水价格实行政府定价,由公司向政府主管部门提出价格调整申请,并接受第三方成本监审,在履行价格审定、听证等程序后,报请当地人民政府批准执行。业务模式主要包括TOO和BOT模式。 2、污水处理业务 公司污水处理子公司在特许经营期限和特许经营区域内从事污水处理业务,在提供充分、连续和合格污水处理服务的条件下,地方政府或其指定的单位作为唯一的购买方,向污水处理子公司采购污水处理服务。污水处理子公司分布在四川、河南、新疆、云南等地,业务模式主要包括BOT、TOT、ROT、PPP及委托运营等。 特许经营期内,污水处理厂根据技术改造、能源、原材料、劳动力成本等变动以及由于政策法规的变更影响等因素,评估其对污水处理成本的影响,根据特许经营协议约定,污水处理子公司可在约定条件达到时,向地方政府申请调整污水处理服务费单价,经第三方审批后,报请当地人民政府批准执行。 3、垃圾焚烧发电业务 2022年公司的控股子公司中海康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取得汾阳中科渊昌再生能源有限公司80%股份,进一步夯实在重点区位的优质固废项目布局,提升公司在固废领域的竞争力。公司积极围绕“垃圾焚烧发电+固废危废处置”主体业务进行布局,以传统水务处理为基础,继续迈出多元发展的战略步伐。通过与上海康恒环境股份有限公司的合作,充分发挥集团化优势及区域优势。实现水务板块和固废板块协同作战,快速开拓新业务成长空间,努力成为中国乃至全球环保领域和清洁能源的重要参与者。 4、管道直饮水业务 成人一般每天需要饮用2-3升水,中国人传统饮用习惯主要为煮沸水。随着经济的增长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居民高品质饮用水需求高速增长,我国瓶装水和净水器销量的增长亦见证了近年人们对于更高品质饮用水的追求。由于瓶装水单价较高、净水器存在后续持续更换滤芯的需求,管道直饮水凭借其单价低、水质稳定且接取便捷等优点,逐步为居民所接受。 据资料显示,2022年,美国、英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管道直饮水渗透率接近100%,而中国的管道直饮水占饮用水总量的比重不到10%,管道直饮水业务未来增长空间巨大。 2024年3月,公司成立四川海天分质供水有限公司,布局管道直饮水业务。公司利用多年以来的水务产业布局、技术研发和创新优势,为广大用户提供高质量的管道直饮水服务,在竞争激烈的供水市场中实现差异化,进一步打造公司水务板块的第二增长极。截至今年8月,公司已经落地管道直饮水项目6个,力争在2024年年底落地项目50个实现直饮水的经营目标。 5、工程建设业务 公司工程施工业务由全资子公司龙元建设(600491)具体开展,主要为公司子公司的供排水设施的新建及改扩建项目提供工程施工服务,包括工程总承包和专业分包服务。二、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报告期内,公司供排水业务正常运行,水质持续稳定达标,全年实现“无安全事故,无环保事件”;2024年上半年,自来水售水量4449.84万立方米,同比降低0.04%;污水处理结算水量18087.7421万立方米,同比增长14.45%;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2,143.45万元,同比增长16.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0,335.58万元,同比下降14.53%;总资产369,448.64万元,较期初增长7.09%;净资产(不含少数股东权益)254,187.11万元,较期初下降0.83%。 (一)经营状况的变化 公司主要从事以供水业务及污水处理业务为主的综合环境服务。报告期内,公司在费功全董事长和公司董事会的带领下,秉持“海天水务,为民服务”宗旨,深入践行“三做到”重要要求,主动抢抓民营经济发展的历史机遇,主动迎接行业发展面临的新挑战,主动担负推动海天高质量发展的新任务,锐意进取、攻坚克难,同舟共济、砥砺前行,较好的完成了年度各项目标任务,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实现双位数增长。 (二)多措并举推进极致降本增效,确保实现生产经营目标 报告期内,公司聚焦全年经济指标任务,以盘活存量、提升效益为主线,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发展导向,全面推行“项目制+清单制+责任制”工作方法,不断优化并形成独具海天特色的智慧水务系统,基本实现了公司制定的利润目标。 (三)产业链延伸情况 在统筹推进绿色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工作中,公司依托丰富的环保投资、建设、运营和管理经验,坚持“大思路、大发展、大智慧、大海天”的发展战略,在继续深耕细作现有区域市场业务的同时,迈出跨区域市场的战略步伐,拓展多元发展领域。2024年3月成立四川海天分质供水有限公司,公司立足自身资源优势和战略需要,稳中有进拓展直饮水行业,延伸供水产业链。公司秉承“绿色、低碳、节能”的核心理念,推进绿色低碳技术开发,进一步打造管理模式优、服务态度好的可持续发展现代企业,打造党和政府放心的民生企业,为推进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助力“双碳”目标的实现作出积极贡献,这对于建立现代化、多元化产业体系发挥着重要作用。 (四)业务类型的拓展 公司按照战略发展规划,紧抓行业趋势,与各界协同推进相关业务。公司于2024年5月与四川天府新区管理委员会、Hong Kong Petrochemical Industrial Group Limited(石化实业集团(香港)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在天府新区的市政供排水、光伏新能源、水体环境治理等领域开展深入合作。公司通过加大政企合作力度,携手在环保、新能源等领域开展全方位深层次合作,进一步推动公司发展。 (五)智慧水务建设方面 公司在智慧水务领域持续深耕,紧跟国家政策导向,通过“新感知、新管理、新技术、新重心、新支撑、新驱动”的智慧化手段,实现全局管网的可视化管理、全域物联网的精准洞察,以及全业务链的集成平台融合,打造一个集团化、标准化、可复制、易推广的水务数字管理体系,促进水务运营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通过强化数据共享与互联互通,采用互联网+方式,显著提升管理透明度和运营效率;运用系统管控与智能决策技术,实现跨渠道、多源数据、多样业务的深度整合分析,构建公司专属的数据模型,为决策提供坚实的数据支撑;建立特色化的知识信息库,依托科学的评价体系,培养并吸引水务行业的精英人才,为水务行业的智慧化升级贡献力量。 (六)科技创新方面 海天股份是国家工信部、财政部认定的“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坚持把科研创新作为企业发展行稳致远的第一动力,不断增强自主创新意识,以攻克关键核心技术为抓手,有序推进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青年科学家项目等19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上半年发表SCI高水平论文7篇,主要起草国家标准1项、团体标准3项,获授权发明专利1项,申请国家发明专利5项,申报中国循环经济协会科学技术奖1项、四川省循环经济科学技术奖2项,获四川省科技协同创新促进会-创新卓越单位。集团科研“硬实力”持续提升,建有国家发改委、科技部等5部委联合认定的“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国家科技部认定的“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并建有“全国循环经济技术中心”等“4+7+3”技术创新研发平台,新招固废、储能等新赛道领域博士后5人,获批第75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围绕双碳战略,组织开展政府、高校、企业、行业技术交流研讨会等20余次。三、风险因素
1、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 近期,随着环保法规的频繁颁布和国家监管力度的不断加强,众多社会资本开始转向水务环保行业进行战略性投资。这导致市场参与者变得更加多样化,行业内部的整合并购和重组现象愈发显著,进而推动了产业集中度的稳步提升。在此背景下,公司在获取供排水项目方面遇到了更多挑战,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公司业务拓展的步伐。 应对措施:1、公司秉持“海天水务,为民服务”的理念和“改善环境,造福社会”的宗旨,不断做大做强水务主业,充分发挥政府特许经营权、城乡区域统筹、供排水一体化经营等多种优势,不断提升公司水务产业投资、建设、运营、服务及环保等综合竞争能力。2、增强危机意识、竞争意识,充分发挥上市公司平台作用,依托资源、专业、区域优势,立足四川,面向全国,走向世界,稳健实施新建、并购等扩张战略,进一步做大、做强供排水主营业务。 2、政策性风险 公司的主营业务包括供水和污水处理,均属于市政公共事业范畴。公司业务在较大程度上依赖于国家产业政策的支持。随着定价机制及相关政策的不断成熟和完善,行业的发展前途愈发光明。同时,国家在环保、财政和货币政策方面的改革与调整,都将对环保市场及公司的经营活动带来深远的影响。 应对措施:公司将密切关注国家环保及宏观经济政策的变化,充分利用国家的各项优惠政策;加强对市场和环保政策信息的采集和研究分析,提高科学决策能力,增强企业的应变能力和抵御政策性风险的能力,更好地把握发展机遇。 3、环保风险 随着政府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监管力度也在持续加强。从国家到省市各级的环保督察日益严格,环保执法标准也越来越高。因此,污水处理企业在确保生产安全和排放达标方面的责任变得更加重大。这可能导致公司在运营过程中承担成本增加的风险。 应对措施:公司坚持依法经营、合法经营,牢固树立安全意识、法律意识、红线意识,严把风险管控。根据各地政府要求,实施精细化管理、专业化运营,加大员工培训,提升运营管理能力。四、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特许经营权的优势 1、长期稳定性。公司下属企业享有25至30年的特许经营权,专注于供排水业务。 2、规模经济。特许经营权的授予确保了公司业务的长期稳定性,有助于公司实现规模经济。 3、区域优势。在特许经营权的范围内,公司拥有市场区域优势,减少了直接竞争,为公司后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保障了业绩的稳定增长。 (二)运营管理优势 1、人才战略与制度建设。公司实施人才强企战略,打破运营人才壁垒,以董事长“三做到”重要指示为原则,依托集团公司行业领先优势,完善了制度体系,打造了专业化运营团队,确保运营质量。 2、智慧水务培训。公司充分利用智慧水务培训模块“学习强企”,加强人才培训,完善骨干人才培养体系,强化专业技术力量。 3、管理体系建设。通过安全生产管理体系、设备管理体系、质量管理控制体系、考核评价体系四大体系,强化设施、设备、安全、质量、环境、人员、水质、成本、考核、流程追踪等细节管理,实现目标化、清单化、责任化、奖惩兑现、闭环管理等要求,公司的运营管理体系可在新项目中快速复制、使用。公司坚持体系建设,体系的建设过程把握指导思想、紧密结合实际工作、求真务实的要求,依靠科学的考核评价机制推动体系有效运行。 4、体系建设与示范引领。公司坚持示范引领,选择试点厂区、试点公司先行建设,形成可复制可推广和成熟有效的解决方案,有效带动“互联网+安全生产”试点建设。公司坚持立足实战,紧扣安全生产的难点、痛点、堵点,深入分析现场与公司管理的现实需求,扎实做好“互联网+安全生产”实践应用。 5、国际与国内认证。公司通过国际、国内标准化认证,力推运营体系制度标准化、精细化、科学化,夯实运营核心竞争力,参编多项省级行业标准、建言献策十余项国家及省级政策。公司具备“一级城镇集中式污水处理设施运营服务”、“一级工业废水处理设施运营服务(工业园区集中式废水处理设施)”、“二级分散式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营服务”等资质,通过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以及“HSE职业健康安全体系”等认证,从各方面检验运营和管理水平。 (三)智慧水务优势 1、智慧水务系统建设。公司在“资源整合、应用深化”与“科学决策、管理革新”的策略驱动下,将自身运营管理经验融合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化信息技术,形成了以物联网平台、大数据平台为基座,以智慧水务运营数据中心为中枢,以智慧生产、智慧服务、智慧管网等六大智慧领域为方向的海天智慧水务系统,深刻体现了“业务导向、数字强化、场景适配”的建设核心。 2、数据与业务融合。在现有应用系统的坚实基础上,公司实现了数据流与业务流的全面融合,通过对海量数据(603138)的精细挖掘与多维度分析,系统成功构建了超过35项的专业评估模型,为水务行业的创新发展开辟了新路径。 3、用户互动与服务效率。公司积极引入“互联网+”的思维模式,极大地增强了用户与水务部门之间的互动与沟通,利用信息化与智能化的手段,显著提升了服务效率与用户体验,不仅实现了各业务板块之间的无缝衔接与各级管理的有效贯通,还推动了城镇水务系统社会监督的透明化进程,让公众能够更加便捷地获取水务信息,享受更加高效、便捷的服务。 (四)技术、人才优势 1、人才引进与培养。公司持续推进人才引进与培养工作,致力于打造高水平的科研人才队伍。建有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四川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成都市人才工作站,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开大学、浙江大学、四川大学、厦门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南石油大学、成都理工大学、中科院重庆院等知名高校院所联合培养博士后20人,工作站团队中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人、国家万人计划2人、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1人、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5人、天府峨眉计划高层次人才3人、成都“蓉漂计划”高层次人才1人、天府英才20人等,获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四川省博士后特别资助12项。公司与北京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四川大学、河海大学、西南石油大学、四川农业大学、成都理工大学等高校进行产学研合作,共建教学实践实训基地,培养环保领域人才,深化环保领域合作。 2、技术革新与产业化。公司着力推动重大技术革新,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构建起覆盖全生命周期的创新体系。报告期内,公司与北京大学、南方科技大学联合承担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水中抗生素及抗性基因污染精准治理纳米材料与技术》;与北京大学、四川大学合作研发《污水厂水质超常波动成因解析及源头控制技术》;与北京大学、成都理工大学产学研合作研发《SNDA低碳智慧一体化水污染治理装备研发示范项目》。 3、知识产权与标准制定。公司获授权有效国家专利118件、国际专利2件,出版专著3部:《企业清洁生产管理体系册》、《加强脱氮型人工快速渗滤系统污染物去除性能和机理》、《前置反硝化人工快速渗滤系统处理生活污水的试验研究》,主要起草国家标准6项、团体标准7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已掌握行业通用的主要污水处理技术,对生产经营和未来发展具有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