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证券要闻 - 正文

以创新为旗,用改革探路,做开放先锋——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五周年纪

来源:证券时报 2024-08-18 14:07:01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以创新为旗,用改革探路,做开放先锋——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五周年纪)

山高万仞,应有先行者,踏破险峰勇登顶;水深千尺,需当探路人,摸着石头巧渡河。

一往无前的改革开放大潮中,深圳始终走在中国式现代化的道路上前列、勇当尖兵。历经四十余年的岁月洗礼,这个中国南海边上的小渔村已蜕变为一座现代化的国际大都市。2019年8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正式公布。继兴办经济特区重大战略部署之后,深圳又一次被赋予了特殊的使命,再度作为先行者、探路人,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出先行示范、贡献深圳经验。

五年来,深圳对标《意见》提出的高质量发展高地、法治城市示范、城市文明典范、民生幸福标杆、可持续发展先锋“五大战略定位”,高举创新之旗,敢为改革之举,坚持开放之道,收获了无数瞩目的“首个”,成就了众多耀眼的“第一”,在率先建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动实践中,奋力续写着更多“春天的故事”。

创新策源地动能更强

风再高,笃行之姿依然坚不可摧;浪愈急,前进之势仍旧锐不可挡。2019—2023年,深圳GDP年均增长5.1%,在一线城市中表现突出。前不久,今年上半年经济成绩单放榜,深圳在不稳定不确定因素较多的外部环境中,交出了一份亮眼的答卷——地区生产总值为17302.22亿元,同比增长5.9%,超过全国及全省平均增速,在一二线城市中稳居前列。

细看这份答卷,一组数据透露着深圳发展的关键密码。1—6月,深圳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7602.50亿元,同比增长11.7%,占GDP比重达43.9%。作为新质生产力中的“明星赛道”,新增的低空经济与空天、人工智能两个集群分别增长32.4%和13.4%,发展势头良好。

创新始终是根植于深圳血脉里的基因。《意见》明确提出,作为高质量发展高地,深圳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五年来,深圳大力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加快建设具有全球重要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数据显示,2023年深圳国内专利授权量23.51万件,商标注册量24.97万件,居全国第一;PCT国际专利申请量1.59万件,连续20年居全国大中城市首位。目前,深圳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达742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超2.47万家。

深圳创新有“6个90%”的说法,一直为外界津津乐道,即90%以上的创新型企业是本土企业,90%以上的研发机构、研发人员、研发资金都在企业,90%以上的职务发明专利和重大科技项目发明专利等都出自企业,彰显了深圳创新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业化为目的的鲜明特点,也成为深圳不断实现跨越发展的动力源泉。

在面向市场需求、立足产业发展的同时,深圳近年来高度重视基础研究,致力于提升原始创新能力,进一步激发作为创新策源地的强大动能。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公共经济研究所所长汪云兴在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深圳2020年发布《深圳经济特区科技创新条例》,在全国率先以立法形式规定不低于30%的市级科研经费必须投向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为深圳科技创新模式转型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如今,行走在位于光明科学城的深圳市工程生物产业创新中心,迎面而来的既有穿着白大褂的科学家,也有穿着西装的企业家。在这里首创的“楼上楼下创新创业综合体”,让电梯里的一场偶遇、走廊上的一次交谈,都可能成为促成一次产研合作的契机,助力科技成果跨越转化。

在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多家科技创新机构渐次落地,机器人、自动驾驶、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领域企业纷纷入驻;在西丽湖国际科教城,南方科技大学、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鹏城实验室等高校和科研机构林立,正全力跑出科技创新的加速度……“依托这些平台,深圳近年来布局了许多面向卡脖子技术的重大基础设施,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上开展了很多探索,也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汪云兴说,在“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产业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全过程创新生态链的支撑下,深圳作为“高质量发展高地”获得了源源不断的新动能。

改革试验田成效愈显

浪漫之都——巴黎塞纳河畔,来自深圳龙岗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高巨创新,以千架无人机编队表演惊艳亮相,在法国巴黎上空上演了一场“赛博烟花秀”。今年的巴黎奥运会期间,高巨创新不仅献上了精彩的演出,也向世界展现了深圳低空经济的实力。

近年来,深圳加速“从无人机之都”迈向“天空之城”,低空经济蓬勃发展,这背后离不开立法上的先行先试。今年2月1日,《深圳经济特区低空经济产业促进条例》正式实施。作为全国首部低空经济产业促进专项法规,条例为深圳低空经济的“高飞”铺平了法治的轨道。除了立法,深圳还发布了《深圳市培育发展低空经济与空天产业集群行动计划(2024—2025年)》,出台了《深圳市支持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构建了“条例+行动计划+若干措施”的低空政策体系。

2024年1月26日,在深圳梧桐山举行的“飞享梧桐”无人驾驶载人航空器观光项目现场。(宋春雨/摄)

改革是深圳的根与魂,也是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关键一招。五年来,深圳以综合改革试点为牵引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在新兴领域加强立法探索。2022年8月,全国首部智能网联汽车管理法规《深圳经济特区智能网联汽车管理条例》正式实施;2022年9月,《深圳经济特区人工智能产业促进条例》发布,成为我国首部人工智能产业专项立法……通过深化改革,深圳为一个个新兴产业的发展保驾护航。

“深圳拥有非常前瞻的眼光,对很多新兴领域、前沿技术能够有‘先一步’的政策支持。”作为全球领先的电池材料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贝特瑞20多年扎根深圳,也在这片土地“从默默无名成长为行业龙头”。贝特瑞有关负责人在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深圳之所以能够吸引公司长期扎根于此,就是在于总能用“先一步”的改革,为企业创新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支持与营商环境。

为什么深圳总能在新兴领域改革上走在前列?“一方面是有担当,另一方面是有需要。”汪云兴表示,作为改革开放的最前沿,深圳始终肩负着为改革做好先行示范的使命;同时,深圳在许多新兴领域具有领先优势,创新事物的发展要求深圳必须“破冰而行”,以改革破除体制机制的藩篱,开辟出新的发展空间。

除了加强新兴领域立法,深圳还不断深化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在要素市场化配置、营商环境优化、城市空间统筹利用等领域“涉险滩”、“啃硬骨头”,推出一批重大改革措施。从扎实推进破产制度和机制的综合配套改革,到深化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再到在符合国土空间规划要求的前提下推进二三产业混合用地,深圳通过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改革措施,不仅为自身实现新跨越赢取了更大的主动权,也形成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重大制度创新成果。

“创新驱动发展应是双轮驱动,既需要科学技术创新,也需要体制机制创新。两个轮子要一起转,不能一快一慢,如此才能真正推动高质量发展。”汪云兴说。作为改革试验田,深圳近年来不断拓展着改革的深度与广度。目前,深圳综合改革试点首批40条授权事项已全面落地;近3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已3次发文向全国推广深圳改革创新举措达87条。

开放桥头堡活力十足

深圳港小漠国际物流港,一辆辆新能源汽车整齐排列,依次驶上停泊于岸边的滚装船,经长途运输,最终投入全球市场。作为以汽车滚装出口业务为特色的港口,小漠港区在开通外贸航线短短一年半的时间里,就实现了新能源汽车出口累计突破5万辆。其中,今年前7个月小漠港出口新能源汽车超3万辆,同比增长超200%。

繁忙的小漠港,是深圳外贸高歌猛进的一个缩影。据深圳海关统计,今年上半年深圳累计进出口2.2万亿元人民币,增长31.7%,规模位居全国城市首位,其中出口1.41万亿元,增长34.9%,位居全国第一。值得注意的是,自1993年起,深圳的出口规模已连续31年居全国第一,且出口优势仍在继续扩大。

2024年7月8日,小漠国际物流港,比亚迪新能源汽车等待出港。(宋春雨/摄)

在深圳持续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过程中,企业也在“出海”的浪潮中不断成长壮大。以深圳新能源汽车龙头比亚迪为例,去年比亚迪海外新能源乘用车销量突破24万辆,同比增长337%,成为新能源汽车出口最多的中国品牌。今年上半年,比亚迪出海势头依旧强劲,累计出口新能源汽车达20.34万辆,同比增长173.8%。

“深圳到底有多大?从地理上看,深圳只有大约1997平方公里,但是深圳孕育了许多顶尖的企业,它们在全球布局研发、制造、销售、人才、信息和资金等网络。这些企业遍布世界的网络,也让深圳的经济网络要远远超过这1997平方公里。”汪云兴表示,深圳的经济总量已突破3万亿元,未来要持续站上新的台阶,必须继续走开放的道路,培育更多世界级的企业。

“走出去”蹄疾步稳,“引进来”也不遗余力。近年来,外资持续加码深圳,投资动作频频。苹果宣布在深圳新设应用研究实验室、星巴克在深圳创立创新科技中心、英特尔联合深圳市政府共同打造大湾区科技创新中心……一个个国际巨头用实际行动为深圳的发展投下“信任票”。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深圳新设外商投资企业3683家,占全国比重达13.7%。目前,来深投资的世界500强企业超310家,彰显了强大的“磁吸力”。

为进一步扩大“鹏”友圈,深圳今年5月发布了《深圳市进一步加大吸引和利用外资实施办法》。从支持全球知名制造业龙头企业将总部基地落地深圳,到鼓励外国投资者通过并购、跨境人民币出资等方式在深圳投资,再到探索便利化的数据跨境流动安全管理机制,一系列务实的举措致力于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提升对外资外企的吸引力。

立足南海之滨,深圳一直被视作中国对外开放的最前沿。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征程上,深圳继续发挥“开放桥头堡”的作用,在服务国内国际双循环中当先锋、做示范。

五年扬帆奋楫,回首已过万重山。下一个五年,在创新、改革、开放这三大法宝的持续加持下,深圳还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先进城市之林,距离成为竞争力、创新力、影响力卓著的全球标杆城市更进一步。




责编:叶舒筠

校对:杨立林








证券时报各平台所有原创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我社保留追究相关行为主体法律责任的权利。


转载与合作可联系证券时报小助理,微信ID:SecuritiesTimes


fund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深圳国际盈利能力良好,未来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高。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