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宝塔实业2024年半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宝塔实业(000595)2024年半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内容如下: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一)主要业务 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为轴承、船舶电器的生产与销售。主营业务收入主要来自轴承业务,产品主要应用于石油机械、冶金轧机、重载汽车、轨道交通、铁路货车等领域。船舶电器产品主要应用在大型船舶上。 (二)主要经营模式 1.采购模式。公司坚持采购集中统一归口管理和自主采购模式,采购类别包括轴承钢、有色金属、锻件、轴承配件、电子元器件、工具刀具、设备等。同时实施严格的供应商管理制度,建立供应商管理合格目录,严格准入机制。 2.生产模式。公司拥有轴承生产的完整产业链,生产工序主要包括:钢材-锻造-车加工-热处理-磨加工-装配-产成品。产品以自制为主,分工协作为辅。生产多采用“以单定产”模式,根据客户需求和对市场预测判断,针对少量产品采取“预测生产”的方式。 3.销售模式。公司主要产品生产模式为以销定产,销售是生产经营的中心环节,采购、生产均围绕销售进行,公司收到意向性订单后,由技术研发部门组织技术对接或新产品开发,试制成功后组织生产。公司销售模式以直销为主,经销为辅。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自主创新优势 公司聚焦重点优势领域和高附加值产品,开发82种新产品。不断加强创新平台建设,顺利通过国家级轴承技术研发检测试验工程中心建设、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项目、大型特种轴承先进工艺制造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人才奖项目等3个重点项目验收,取得授权专利14项,参与制定地方标准1条,参加团体标准审核10条,企业自主创新水平稳步提高,先后荣获“全国石油技术装备创新标杆单位”“自治区科技型中小企业”等荣誉称号。以职工创新创效平台为抓手,创建并由农林水财工会命名“郭强劳模技能创新工作室”、宁国运集团工会命名“高传宁劳模技能创新工作室”,在农林水财工会职工科技创新成果评选活动中荣获二等奖一个、三等奖三个,全员尊重创新、勇于创新的氛围愈加浓厚。优化生产工艺18项,全年工艺执行率达到95%,技术创新管理水平持续提高。 (二)资质优势 公司拥有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IATF16949汽车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军工生产资质以及CRCC铁路产品认证证书等。报告期内,完成二等铂铑-铂热电偶标准装置计量标准的考核认证。多年积淀通过了多项体系认证,使得产品质量稳定,得到了国内外客户的广泛认可。 (三)研发设备优势 公司拥有建筑面积5400平方米的科研大楼,主要用于公司产品研制开发、工艺制造技术、理化计量、标准量值传递、产品测试等综合性研究,装备了用于科技研发和创新的计算机70余台,以及各类轴承测试配备及轴承寿命试验机、轴承温升试验机、各种计量检测设备236台,其中日本直读式光谱仪、德国霍梅尔T-8000轮廓仪、3米测长仪、德国蔡司金相显微镜、英国泰勒朗73圆度仪和丹麦B&K振动噪音仪等10多台先进仪器处于行业领先水平;引进了国外知名品牌的金相试样切割机,提高了渗碳试样的切割质量,保证了渗碳工序检测结果的准确性。购置了磷化膜测厚仪,对磷化膜硬度测量提供了数据支持。引进了污水在线监测仪,加强对污水排放指标的监测。引进了高频红外碳硫分析仪,提升了以原材料C、S含量检测的准确性,弥补了直读光谱仪对非金属元素检测的准确性不足的问题。引进了高精度全自动光栅指示仪表检定仪,提高了各类测量仪表检定的准确性的效率。购置了粗糙度轮廓仪,加强了对工序间工作表面粗糙度检验的频次,有利表面质量的过程控制。引进了振动测量仪及测试软件,具备了精密电机轴承的对振动要求的测试能力。购置了荧光磁粉探伤机,加强了对关键轴承零件、高端轴承零件表面及近表面裂纹的检测水平和能力。购置了轴承外圈超声波自动探伤仪,实施对铁路轴承外圈内部缺陷的超声波检测,从检测手段上保证了铁路轴承可靠性。引进了圆度仪及形状测量仪,提高了形状及几何精度的检测检定能力。引进了连续式球化退火炉,实现了球化退火工序的连续可控,提升了轴承零件关键项目保证能力,降低能源消耗。技术研发仪器主要用于公司内部研究开发试验与产品检测,仪器设备的利用率在80%以上,研发检测技术实力雄厚,研发设备和仪器同时具备了先进性和适用性,保障了科技创新的需要。三、公司面临的风险和应对措施
(一)面临的问题 1.市场开拓力度不够。一是存量市场萎缩。受宏观经济形势影响,铁路、冶金、矿山等主要产品市场需求同比下降,其中铁路产品需求降幅较大。二是新市场开拓不力。市场开拓乏力,中低端产品市场竞争加剧,增量市场开发压力较大。 2.技术研发的主导性不强。“创新引领生产”的机制仍需完善,工艺改进和处理生产过程中的突出技术工艺问题滞后。 3.关键岗位人员仍需加强。个别关键岗位人才储备力度不够,外部专业技术人才引进力度仍需加强,薪酬管理和绩效考核机制还有待优化提升。 4.内部管理需持续加强。受厂区搬迁影响,生产组织工序衔接不顺畅,年度重点任务和目标仍需加快落实,闲置资产处置进展缓慢,降本增效上还有进一步挖潜空间。 (二)下一步措施 1.加大市场开拓力度。做深做实市场需求分析,维护好石油、冶金、铁路优势领域的重点存量客户。集中力量拓展通用轴承市场。聚焦高端轴承和国产替代化等领域,跟进做好9项年度重点新产品的研发及成果转化工作。 2.深入推进“四个优化”。以新一轮国企改革行动为主线,结合公司发展实际,加快推进组织架构优化、三定优化、薪酬体系及绩效考核体系优化工作,科学合理压缩管理层级,优化业务流程,强化绩效考核的激励作用,做好高层次人才、优秀专业人才的引进和内部技能培训,进一步激发公司内生动力。 3.做优做强轴承主业。建成高端精密轴承产业化升级改造全部项目,并以老厂区整体搬迁为契机,统筹抓好老旧设备更新改造、产线优化等工作,着力解决因设备老旧给生产、质量等造成的诸多问题。加快推进MES项目、设备数采项目等系统上线,以数字化工厂建设为专精特新企业发展蓄势赋能。 4.夯实内部管理基础。按照责任清单要求,压茬推进“成本管控年活动”108项具体措施取得实效。强化生产组织及调度管理,落实好原辅材料、备品备件安全库存等措施,加强质检人员业务培训,将“质量提升百日行动”的好经验、好做法固化到机制中,稳步提升产品质量。 5.持续改进工作作风。切实增强干部职工遵规守纪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开展工作作风大转变活动,纠治当前存在的干劲不足、效率不高、执行不力、作风漂浮等问题,进一步发扬“从严、求实、拼搏、创新”的企业精神,在全公司营造忠诚担当、团结实干的良好干事氛围,不断凝聚发展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