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归母净利亏2.7亿后,监管为何仍关注长虹能源商誉减值?)
长虹能源控股子公司2023年净亏损4.61亿元,计提商誉减值准备1.06亿元
标点财经、投资时间网研究员 卓逸
继2022年报、2023年三季报被问询后,四川长虹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长虹能源,836239.BJ)2023年度业绩又被问询,这一次,来自北交所的问询主要聚焦在2023年公司业绩变化的合理性、存货与商誉减值的计提的充分性、应收款项增长的合理性以及对关联方的依赖性等方面。目前,长虹能源尚未针对问询进行回复。
长虹能源以碱性锌锰电池起家,2016年在新三板挂牌,2021年正式在北交所上市,该公司是集一次碱锰电池、二次锂离子电池等产品研发、制造、销售为一体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公司生产的高倍率锂电池主要应用于电动工具、吸尘器等清洁电器,碱性锌锰电池主要用于电动玩具、电动剃须刀、电动美容仪、相机、无线鼠标、等电器用具的电源中。
2023年,长虹电源业绩下滑,归母净利润为-2.71亿元。时至2024年第一季度,公司业绩却大幅回升,这一变化也受到监管关注问询。同时,公司锂电池业务毛利率低于同行水平,境内外产品毛利率相差悬殊。针对前述情况,长虹能源如何应对?
锂电池业务疲软 毛利率转负
2023年,长虹能源实现营业收入27.97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2.76%,实现归母净利润-2.71亿元,较上年同期大幅下降341.57%。公司解释称,受欧美通胀、能源危机及货币加息等因素影响,全球经济增长乏力。同时,碱电原材料价格高位波动、锂电原材料过山车式震动,这些因素都对公司经营造成较大挑战。
但时至2024年一季度,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03亿元,同比增长57.18%;实现归母净利润4179万元,同比增长229.73%,业绩发生了明显改善。据此,北交所要求长虹能源结合行业情况、市场需求、销售订单、销售单价等变动情况,分产品类别说明2023年度收入较上期变动的原因,2024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大幅增加的原因及合理性,以及变动趋势是否与同行业可比公司一致。
按产品进行分类,长虹能源碱电产品营业收入占比在五成左右,锂电产品营业收入占比在四成左右,这两项产品为公司主要收入来源。2023年新增的小型聚合物锂离子电池产品营业收入占比虽然仅在7%左右,但增长速度较快。另外,碳电产品营业收入占比在2%左右,对公司主营业务影响不大。
事实上,2023年,除新增的小型聚合物锂离子电池产品之外,该公司其余产品营业收入均出现下滑,碱电业务与锂电业务则呈并行发展态势。
标点财经、投资时间网研究员亦关注到,长虹能源锂电业务疲软,毛利率转负,由6.33%下滑至-9.11%。从同行业情况看,蔚蓝锂芯现有锂离子电池产品主要聚焦于消费类的小型动力系统,主要应用在电动工具、清洁电器、智能出行(电踏车/电摩)等领域,与长虹能源业务结构较为相似。据蔚蓝锂芯2023年报,公司锂电池产品毛利率为8.43%,同比下降10.67个百分点。亿纬锂能、鹏辉能源的锂离子电池相关业务毛利率则守住了15%的盈利底线。
从趋势来看,长虹能源的锂电毛利率变动趋势与行业可比公司基本一致,但为何该其毛利率水平远不及同行?长虹能源方面解释称,锂电行业竞争加剧,销售单价下行,叠加公司订单不足,产能利用不充分,因此单位产品成本上升。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公司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只有尽快提升销量,才能摊薄成本,进一步缓解单位成本压力。
而2023年长虹能源碱电产品毛利率出现小幅增长,为22.38%。从同行业情况看,包括浙江恒威、野马电池和力王股份在内的同业企业2023年碱性电池业务的毛利率分别为27.80%、19.27%和19.15%,碱电产品毛利率水平和变动与同行企业基本一致。
值得注意的是,长虹能源2023年度境内外产品毛利率差异极大,且毛利率变化方向相反。期内,长虹能源境内产品毛利率减少10.04个百分点后下滑至4.43%,境外产品毛利率增加6.19个百分点后达到24.85%。
为何该公司海内外业务毛利率相差如此悬殊?
据工信部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锂离子电池产业延续增长态势,全国锂电池总产量超过940GWh,同比增长25%,行业总产值超过1.4万亿元。全年锂电池行业产品价格出现明显下降,1—12月电芯、电池级锂盐价格降幅分别超过50%、70%。分析认为,长虹能源境内产品毛利率下降主要由于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大幅减少,同时国内市场竞争异常激烈,为了抢占市场份额,企业大打价格战,因此逐步将毛利率“卷”向更低。
2023年长虹能源按产品分类经营情况(元)
数据来源:公司年报
大额商誉减值计提是否充分?
对商誉的减值也直接导致了公司2023年度净利润大幅下降。
2018年4月,长虹能源收购长虹三杰新能源有限公司(下称长虹三杰)后,正式步入锂电领域,形成“碱电业务+锂电业务”的双产品体系。长虹三杰聚焦于电动工具、园林工具及吸尘器领域用高倍率锂离子电池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为圆柱形锂电池电芯。并购完成后,长虹能源营业收入稳步提升,开始突破10亿元营收规模。
时至2023年,长虹三杰业绩出现大幅下滑。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46亿元,同比下降31.12%;实现净亏损4.61亿元,同比下降2649.31%。因为长虹三杰发生严重亏损,2023年上市公司对长虹三杰计提减值准备1.06亿元,商誉账面余额还剩下1.44亿元。
2022年,长虹三杰曾发生1676万元亏损,但公司并未对商誉计提减值。据此,北交所要求长虹能源详细分析收入增长率、利润率等参数选取依据及合理性,说明对长虹三杰商誉减值的计提是否充分。
另外一家重要的控股子公司是长虹能源于2023年4月完成收购的,彼时,长虹能源以9872万元收购了深圳长虹聚和源科技有限公司(下称深圳聚和源)61.6891%的股权,后者主要经营新兴消费类小聚锂电池及电池组的研发、制造与销售。截至2023年度末,公司未对其计提减值准备,商誉账面余额还剩5522万元。
至此,2023年长虹能源已剥离一半的商誉包袱。值得注意的是,长虹能源收购控股子公司长虹三杰、深圳聚和源股权时,是基于未来盈利能力采用的收益法估值,交易价格较账面净资产产生较高增值,收购完成后合并报表形成较大商誉。若长虹三杰、深圳聚和源未来实际经营业绩未达预期,长虹能源就很可能需再度计提大额商誉减值,进而导致亏损。对存在大额商誉的公司,投资者需重点关注其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