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园林股份2023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园林股份(605303)2023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内容如下:
一、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2023年,国内经济仍处于逐步复苏的阶段,面对内生动力不足、需求驱动疲弱的经济环境,以及地方政府财政承压、行业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现状,公司及所在行业也受到了一定冲击。在公司董事会的领导下,公司管理层坚持审慎经营、稳健发展,以公司发展战略和年度经营计划为指引,密切关注国家宏观政策和行业发展动态,结合市场需求不断完善公司的全产业链服务体系,在聚焦园林主营业务的同时,加强对农文旅、产业运营等生态产业链领域的布局;并积极通过内部精益管理和外部资源整合,发挥公司在行业内的各项优势,努力获取有资金保障的优质项目,不断强化公司内部管理,支持公司长远、健康发展。整体经营情况如下: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了营业收入6.28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了22.1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57亿元,亏损面进一步收窄。在严峻的内外部环境下,公司以稳健发展为基调,积极承接具有专项资金保障的项目,努力推动在手订单的建设,并不断强化项目风险防范,报告期内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有所增长。然而,由于宏观经济形势放缓、行业竞争加剧等原因,公司承接的部分项目毛利率相对较低,整体毛利率有所下降;此外,受总体经济形势及地方财政收紧的影响,工程结算及客户回款放缓,计提的信用减值损失金额较大,导致报告期内净利润依然为负。 1、聚焦园林主业,审慎承接项目和谨慎推进订单项目实施 面对严峻的外部环境,公司采取了谨慎发展的策略:对于在手订单,公司更加审慎推进,并暂缓投入专项资金未到位的项目;对于新订单获取,公司充分调研、审慎考虑业务风险,筛选优质项目,选择资信状况较好的合作方,确保项目资金有保障。2023年,公司累计签订49项工程施工、设计、运维合同,合计金额为18.77亿元。截至2023年末,在手订单总金额为35.83亿元人民币。其中,已签订合同但尚未开工项目金额为19.09亿元人民币,在建项目中未完工部分金额为16.74亿元人民币。 报告期内,公司承建的凤举路(光源四路至光明大道段)绿化景观提升项目荣获2024年度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科学技术奖园林工程奖金奖证书、安徽省淮北市杜集区重点采煤沉陷区朔西湖环境治理荣获2024年度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科学技术奖(园林工程奖)银奖证书、第十三届中国(徐州)国际园林博览会杭州园项目(EPC)总承包项目荣获浙江省风景园林学会优秀园林工程奖施工类金奖荣誉证书等。 2、推动全产业链发展,培育新的业绩增长点 公司围绕绿色生态产业链发展,通过自身综合能力整合相关专业资源,组建和筹建了国土资源发展中心、新基建发展中心、产业EPC发展中心、花木(农创)产业发展中心、文体产业发展中心等,积极深入智慧化、花木农创、体育、文化旅游、研学教培等产业,形成以产业策划、项目规划设计、工程建设、产业运营的全产业链服务体系,更好的为公司主营业务服务,同时积极布局新领域,不断开拓新市场,为公司长期发展培育新的业绩增长点,从而提高公司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报告期内,公司投资设立了控股子公司中杭园生态建设(云南)有限公司,致力于发展土地整治修复业务;投资设立了全资子公司四川园蓉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负责成都温江花木(农产品)进出口园区运营管理业务;公司中标了高铁城市公园一期、二期资产项目招商运营项目,积极推进体育公园运营业务。 3、加强科技研发,为业务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公司重视研发投入,在沙漠土壤化、智慧数字研究、植物资源开发等领域取得了一定成果,为全产业链业务发展提供了一定技术支撑。报告期内,公司自主立项的《干旱区极端环境下沙漠土壤化生态治理及应用技术研究》已结题;申报《块石假山参数化建模系统V1.0》软件著作权1件,已获授权;申报植物新品种16个,已获授权植物新品种5个;新取得《一种适用于重度盐碱地土壤改良的配套装置》等7件实用新型专利。 4、加强应收账款回收,加强资金回笼力度 公司持续加强对应收账款的催收力度,对应收账款进行梳理、监测、清收,加强资金回笼力度。公司通过主动沟通、成立回款专项小组等方式与业主积极对接项目回款,并在必要时合理利用法律手段维护公司合法权益,为公司的稳定发展提供资金保障。 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清理拖欠企业账款专项行动方案》,会议指出,省级政府要对本地区清欠工作负总责,抓紧解决政府拖欠企业账款问题。公司积极响应,在国务院“互联网+督查”平台上对相关债权进行了申报,并积极与地方政府对接、沟通。 5、完善公司治理,提高管理效率 报告期内,公司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及时修订了《独立董事工作制度》等制度,同时修订了《施工合同管理制度》《供应商管理制度》《工程采购合同管理制度》《工程项目成本管理制度》《工程应收账款管理办法》等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了公司规范化运作、提升了公司治理水平。 公司通过加强绩效考核,提高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此外,公司通过定期举办内部专业培训等,不断提高管理层和其他员工的职业素养,进一步提高公司管理的效率。 二、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1、持续推进乡村振兴战略 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23年1月2日发布了《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意见提出要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等要点,具体包括实施乡村休闲旅游精品工程、推动乡村民宿提质升级、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持续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等内容。 2、不断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于2023年7月17日至18日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今后5年是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时期,要深入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把建设美丽中国摆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突出位置,推动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美丽中国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3、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 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23年12月27日发布了《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提出要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推进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重要生态廊道保护建设;实施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等主要意见。 三、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业务情况 (一)主营业务 公司从事园林工程施工、规划设计、花卉种苗研发生产、生态园林及乡村振兴项目的运维等全产业链业务,主要服务于生态修复、城市更新、乡村振兴及园林生态产业运维等领域。 (二)经营模式 公司园林工程施工及设计业务主要通过投标取得。业务的经营过程基本上可以分为业务承接、项目组织与实施、竣工验收、业务结算等内容。 1、业务承接 在业务承接阶段,公司通过各种渠道广泛收集项目的信息。在了解客户的需求及有关背景材料后,公司通过内部分析和研究确定是否参与投标。在组织投标的过程中,公司将根据项目招标信息内容编制投标文件,并由相关部门组织洽谈和投标工作。 2、项目组织和实施 项目中标后,公司与甲方签订合同。公司根据招投标文件及项目特点组建项目实施团队,在施工过程中,公司各相关部门对项目实施全过程管理和服务。 3、竣工验收 在施工项目完成后,通过企业内部验收后,提交甲方竣工验收。 4、业务结算 公司主要业务为园林工程施工及园林景观设计,两项业务结算方式如下: (1)园林工程施工业务 依据不同的客户以及工程项目,一般会在合同中予以约定。在施工过程中,客户按月或分阶段确认工程量。工程款支付的主要时间节点为:合同签订后(预付款)、约定进度款支付时点、竣工验收后、审价结算完成后、养护期满后。 (2)园林景观设计业务 园林设计业务结算方式根据合同约定采用阶段性结算。设计款支付的各时间节点如下:客户分别在合同签订后、交付方案后、交付施工图后、工程竣工验收后。各时间节点具体结算金额按合同约定履行。 四、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报告期内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未发生重大变化。公司始终坚持“追求卓越为目标、诚信服务为中心、科学管理为基础、实现价值为导向”的经营理念,夯实核心竞争力,不断推动公司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一)品牌形象良好,社会认可度高 公司致力于创造自然美好的人居环境,自成立以来,一直重视企业信誉和工程质量,全力推行品牌战略,坚持以客户为中心,快速响应客户需求,持续为客户提供高品质的服务,创造长期价值。经过十多年的快速发展,凭借优异的经营业绩和一批优质工程赢得了良好的市场口碑和社会的广泛认可。公司所承建的多个项目获得鲁班奖,中国优秀园林工程大金奖、金奖,杭州市优秀园林工程金奖和浙江省优质建设工程钱江杯奖等多项奖项。 (二)产业链不断延伸,全产业链服务能力强 设计是园林景观的“灵魂”,处于产业链的前端,对于后端的采购、施工等环节具有较强影响,拥有较强的园林景观设计能力的园林工程施工企业竞争优势更为明显。景观设计能力能够有助于控制工程施工成本、提高施工效率和增强客户满意度;而丰富的工程施工经验能够为设计业务提供可靠的技术参考,带动设计业务的发展,反哺园林景观设计。因此风景园林设计能力和园林工程施工能力结合能够形成互补、互通、互动的一体化优势。公司将园林景观设计和工程施工相结合,能够为客户提供一体化的解决方案。 基于设计施工一体化的优势,公司进一步延伸产业链,在规划设计的前端为客户提供产业策划的服务,使客户投资价值最大化;在建设的后端为客户提供资源整合、产业招引、产业运营的服务,进一步完善了产业链,拓展了公司的业务领域。完整的产业链服务能力的构建,提升了公司为客户赋能的能力,大幅增加了公司的综合竞争力。 公司以园林为原点,围绕山、水、林、田、湖、草、沙,“科技、生态、文化”三元协同发展,在城乡规划、城市建设、生态修复、国土综合治理、乡村振兴、文旅运营等领域不断深耕,借助国家生态文明发展的大背景,从产业导入、文化挖掘、景观打造、产业运营等全过程助力城乡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的协调发展,为公司的可持续发展拓展了巨大的市场空间。 (三)公司注重研发,相关技术能力较强 作为高新技术企业,公司拥有省级企业研究院浙江园林资源与环境技术研究院、绣球花产业国家创新联盟、国家桂花种质资源库、杭州市现代林木育种中心等科研平台,对近自然节约型园林构建、园林废弃物资源化循环利用、特殊生态环境治理与修复、功能植物种质创新、数字景观设计等相关技术体系集成创新,取得一系列业内领先的研发成果,为公司提升核心竞争力提供了雄厚的技术储备和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公司未来也将在智能生态数字解析与监测系统开发领域持续投入研发项目,为数字经济和智慧生态建设提供科技支撑。 报告期内,公司新获得了“一种适用于废弃矿山复绿养护的雨水回用装置”、“一种园林绿化蓄水装置”、“一种适用于重度盐碱地土壤改良的配套装置”、“一种人工卵石浅滩式生态驳岸结构”等共7项专利。 (四)跨区域发展,综合经营能力强 多年以来,公司一直坚持跨区域经营,不断在全国范围内拓展业务,在管理模式探索以及人才培养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具备较强的跨区域经营能力,在国家推进全国大市场建设的过程中,为公司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五)员工专业素质高,人才储备良好 公司拥有一支高素质的专业人才队伍。截至2023年12月31日,本科及以上学历人数307人,有一支约60人的成熟研发团队。公司员工中,拥有中级职称131人、高级职称87人(其中高级工程师82人),注册类工程师合计134人(其中一级注册建造师44人、二级注册建造师53人),具备较强的专业素质。 公司在创立之初就一直将人才摆在企业发展的重要位置,经过多年的发展,在人才的选、用、育、留等方面都形成了一套科学有效的人才管理体系,并通过建立实习基地等方式与高校及科研院所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为引进和培养优秀专业人才奠定了良好基础。 五、报告期内主要经营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为6.28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了22.17%;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为-1.57亿元,亏损金额较上年同期有所减少。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总资产为26.56亿元,比去年末减少6.32%;归属于母公司净资产为12.25亿元,比去年末减少11.36%。 六、公司关于公司未来发展的讨论与分析 (一)行业格局和趋势 1、乡村振兴战略引导行业长期发展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战略,报告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十四五规划”将乡村振兴、区域协调发展和新型城镇化列为重点任务。 2、新型城镇化战略及城市更新行动持续提振园林需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建立健全城市群一体化协调发展机制和成本共担、利益共享机制,统筹推进基础设施协调布局、产业分工协作、公共服务共享、生态共建环境共治。顺应城市发展新理念新趋势,开展城市现代化试点示范,建设宜居、创新、智慧、绿色、人文、韧性城市。提升城市智慧化水平,推行城市楼宇、公共空间、地下管网等“一张图”数字化管理和城市运行一网统管。科学规划布局城市绿环绿廊绿楔绿道,推进生态修复和功能完善工程。 3、文旅、农旅提供发展新机遇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建设一批富有文化底蕴的世界级旅游景区和度假区,打造一批文化特色鲜明的国家级旅游休闲城市和街区,发展红色旅游和乡村旅游”,我国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稳中有进、繁荣向好,文化和旅游加快融合、相互促进,文化产业和旅游业成为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智慧城市、虚拟现实技术等与文旅行业的结合也为其注入了创新动力(300152)。 4、技术发展推动园林智慧化 智慧园林集成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信息智能终端、光伏发电等新一代技术,建立采集、分析、统计、预警全过程的智能化技术系统,通过对各类数据进行综合管理,实现园林建设与运维的智能化、智慧化。作为智慧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智慧园林是人们亲近自然、参与自然、保护自然的参与平台,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并将为园林行业的发展开辟新的市场空间。 5、城市公园绿地开放共享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发布通知明确,我国将开展城市公园绿地开放共享试点,鼓励各地增加可进入、可体验的活动场地,在公园草坪、林下空间以及空闲地等区域划定开放共享区域,完善配套服务设施,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搭建帐篷、运动健身、休闲游憩等亲近自然的户外活动需求。将为行业开展公园文体旅商运营业务提供了市场空间。 6、行业竞争日益加剧 得益于国家政策支持,我国从事园林绿化行业的企业数量众多,园林资质取消后,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同时,园林项目有着大型化、综合化的发展趋势,对企业的综合实力、品牌影响、运营能力等的要求进一步提高,获取优质订单的门槛也在不断提高。在抓住行业发展机遇的同时,园林企业也面临着行业竞争加剧带来的挑战。 (二)公司发展战略 公司自成立以来,紧紧围绕绿色生态产业发展,致力于城乡生态环境改善,秉承“天人融合演绎人居佳境,长青基业缔造品质生活”的企业使命,坚持“团结敬业、创新进取、谦和大气”的企业精神,坚守“追求卓越为目标、诚信服务为中心、科学管理为基础、实现价值为导向”的理念,助力自然系统的保护与修复、城市空间的更新和乡村产业的转型。 公司致力于成为“美丽中国系统服务引领企业”,形成“前期策划咨询、规划设计,中期投资建设开发,后期运营服务”的完整产业链,实现“美丽中国、美好生活”的企业愿景,为美丽中国、美好生活提供更加系统的综合服务,拓展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三)经营计划 结合对行业格局和趋势分析及公司发展战略,2024年公司将围绕以下要点开展工作: 1、积极拓展全产业链业务 公司将继续根据国家宏观政策导向及公司发展战略,在深耕园林主营业务的同时,不断拓展城市更新、乡村振兴、文旅农旅、产业运营、国土空间综合整治等领域,为客户提供更加系统的综合服务,实现“美丽中国、美好生活”的美好愿景。2024年初,公司已投资设立了全资子公司四川悦坊体育发展有限公司、参股了芜湖千村运营产业投资有限公司,以进一步拓展体育产业及乡村振兴运营业务。 2、加强成本管控,提升经营管理 为应对严峻的内外部环境,保障公司的可持续发展,公司将继续采取相应措施降本增效,包括加强预算管理和费用管控、优化人才结构、提升资源配置效率等,不断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以达到成本管控的目标,进一步提升公司经营管理。 3、加强款项回收,保障公司现金流 公司将积极与客户进行沟通协商,加强对应收账款的催收力度,对应收账款进行梳理、监测、清收,充分利用国家清欠地方债务专项行动的机会,并在必要时采取诉讼等手段,加强资金回笼力度,降低坏账损失对公司利润水平的负面影响,保障公司经营性现金流的良好运转,持续降低财务风险。 4、完善公司治理,加强规范运作 公司将继续严格按照《公司法》《证券法》《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等法律法规的规定,不断地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及时按相关法律法规要求修订、制订相关制度,进一步提升公司治理水平,同时不断加强信息披露事务管理,规范运作,积极开展投资者关系管理工作,保障广大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四)可能面对的风险 1、宏观经济风险 目前,我国园林绿化行业的投资资金来源以政府投资为主,民间资本为辅。前者主要集中在市政园林绿化方面,后者主要集中在房地产业和旅游业方面。总体而言,园林绿化行业的发展更有赖于政府投资力度和投资规模。 园林绿化业务与经济发展呈现正相关性,某种程度上,园林绿化的市场容量与经济发展水平相对应。未来,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将对公司业务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若未来经济发展放缓,可能对公司承接业务形成不利预期。 公司将紧跟国家宏观政策导向,及时关注行业发展趋势,在生态修复和生态建设、乡村振兴、产业运营等领域持续发力,为公司发展开辟更加广阔的空间。 2、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园林行业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可能会对公司未来的市场份额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进而对公司业绩增长产生不利影响。 公司将积极布局新领域,开拓新业态;不断提升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努力开拓新市场。 3、经营管理风险 随着公司的不断发展,公司在发展战略、制度建设、运营管理、资金管理、内部控制建设、引进和留住优秀人才等方面都将面临更大的挑战。如果公司的管理体系和管理水平不能很好地适应这种变化,不能及时建立和执行完善的管理体系和内部控制制度,将会导致公司管理费用增长幅度超过收入的增长幅度,对公司的盈利能力和未来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 公司将进一步加强内部风险防控体系建设,强化员工风险意识、规范部门风险管理,加快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力争将公司内部风险降至最低。 4、营运资金风险 由于园林工程施工业务的“前期垫付、分期结算、分期收款”运营模式,使得公司业务规模的扩张能力在相当程度上依赖于资金的周转情况。因此,如果客户不能及时支付工程进度款、结算款,将影响公司的资金周转及使用效率,进而影响公司园林工程施工业务的持续发展。 公司将坚持审慎的经营思路,多维度衡量和筛选优质项目;同时不断完善应收账款管理机制,加强项目款项的催收力度,为公司发展提供资金保障。 5、应收账款坏账损失和合同资产减值损失风险 2023年12月末,公司应收账款账面价值为121,988.19万元,占总资产的比例为45.93%,占比较高;合同资产账面价值为57,770.95万元,占总资产的比例为21.75%,占比较高。随着公司业务规模的增长,未来应收款项、合同资产仍将保持较高水平,公司可能面临一定的项目款项回收风险,对公司的经营业绩和财务状况产生不利影响。 公司采用了较为稳健的坏账准备和减值准备计提政策,并加强项目结算和回款,逐步控制相关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