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股市直击 - 正文

圣湘生物2023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原标题:圣湘生物2023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圣湘生物2023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内容如下:

一、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2023年,圣湘生物同频国家战略,深入推进“二次创业”,积极把握“逆周期”机遇,抢抓业务机会,化解经营风险,提升运营效能,筑牢组织能力,公司在多赛道、多领域开展的核心业务加速发力,展现出强劲的增长潜力,公司经营发展呈现良性上行势头,实现“二次创业”良好开局。公司荣登全球医疗器械企业TOP100榜单,连续三年登榜中国医药工业百强,获评“国家企业技术中心”,上榜湖南企业100强且位列医药制造业第一。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100,711.89万元,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6,372.11万元。其中,第四季度单季营收37,457.55万元,环比增长82.86%。

  1、多领域产线加速放量,“第二增长曲线”强势增长

  圣湘生物目前在呼吸道疾病、妇幼健康、血源感染性疾病、测序等多个领域构建了丰富的产品矩阵,并逐步走入放量增长阶段。报告期内,公司在上述诸领域连续取得了市场突破,依托前期研发积累的技术优势,成功把握了精准医疗发展带来的市场机遇,多个核心产品销售收入实现了同比数倍增长。2023年,常规试剂业务实现销售收入7.83亿元,同比增长149.33%。

  在呼吸道疾病领域,圣湘生物已搭建涵盖60余种产品的矩阵式布局,能够提供单检、多联检、免疫抗原、耐药基因筛查、病原体二代测序等多种组合方案,2023年圣湘生物呼吸道类产品营业收入超4亿元,同比增长达680%。在妇幼健康领域,公司研发的HPV(人乳头瘤病毒)检测产品成功中标二十五省(区、兵团)体外诊断试剂省际联盟集中带量采购,其中2个产品采购量报量排名第一。在血源感染性疾病检测领域,圣湘生物的乙肝、丙肝检测产品在2023年全国室间质量评价活动中实验室用户数继续保持第一,HIV检测产品广获疾控与临床体系认可。

  2、行业领先的科技创新成果持续推出,“圣湘方案”定义市场生态能力持续增强

  圣湘生物始终将技术创新视为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保持高水平的研发投入,不断加大产品研发力度,根据各类检测场景的个性化需求,进行了技术和检测方案优化和整合,形成多样化、全场景化、精准度更高、可及性更强的整体解决方案,助力国家精准医疗体系建设和分级诊疗战略落地。公司在长沙设立了全球研发中心,并在全球多个国家和城市设立了区域创新研发中心,吸引聚集全球范围内体外诊断领域优质资源、高端项目、顶级人才。截至报告期末,公司主导或参与近60项国内外行业标准及标准物质制定。2023年,公司研发总投入2.36亿元,占营业收入比例达23.40%。

  报告期内,公司新获200余项国内外注册证书,在核酸、测序、免疫等多个领域连续取得突破性成果,以领先的技术和方案定义市场。发布的全新超声直扩滴管技术和产品,引领常规核酸检测1小时内出报告;携手美团、京东打造“3小时呼吸道核酸检测圈”,率先开拓核酸检测居家服务之路。在测序领域,推出了病原超多重靶向测序(tNGS)、病原宏基因组测序(mNGS)和病原全基因组(WGS)等多种检测技术,目前已经运用于结核诊断及耐药防控、呼吸道感染、血流感染、中枢系统感染等多个临床重点及难点领域。在免疫领域,电化学发光平台心肌和炎症等系列产品已开始进入市场销售,并在肿瘤标志物、甲状腺功能、性激素、阿尔茨海默早期检测等方向开展多个项目的研发,公司发挥电化学发光平台优势,所有项目均采用电中性钌配合物作为发光标记物,大大提升了产品性能;单人份化学发光仪器及60余种发光试剂获得CE注册证书,已在国外部分国家进行销售。

  3、关键赛道布局加速推进,平台型企业正在逐步成为现实

  为进一步推动公司业务拓展及产业链延伸,增强产业协同效应,完善公司在生物医疗领域的综合战略布局,形成以疾病为中心,贯穿全生命周期的整体医学解决方案,公司设立了湖南湘江圣湘生物产业基金,进一步加大了对生命科技关键底层技术、关键赛道的投入,在关键原材料、试剂、仪器、科研、检测服务等领域完善产业链布局,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打造共生共荣的产业生态。

  报告期内,公司战略投资安赛诊断,设立具备核心专利技术的增强型电化学发光平台产品线,全面进军免疫领域;与加拿大Sepset公司(联合创始人RobertHancock教授为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达成战略合作,发力脓毒症快速诊断领域,测试开发和临床前研究加速推进中。同时,公司进一步深化与POCT领域全球领先的英国QuantuMDx团队的合作,呼吸道感染和生殖道感染多个产品的研发取得良好进展;进一步加强与药敏领域全球领先的美国FirstLightDiagnostics团队合作,稳步推进尿路感染鉴定和快速药敏组合产品的后期开发工作……内生增长与外延发展并重,不断推进国际前沿创新科技落地中国转化应用。

  4、圣湘品牌深入国内外客户心智,全球品牌影响力不断增强

  公司积极参与各类行业展会,与全球同行共同探讨行业未来,分享前沿技术,共谋发展大计。在美国ADLM、德国MEDICA、迪拜MEDLAB、巴西Hospitaar、英国IBMSCongress、南非AfricaHeath、巴基斯坦HeathAsia、中国CACLP等重量级展会上,多个全新“圣湘方案”惊艳亮相,公司综合实力得到充分展现,品牌影响力再度提升。

  目前,公司打造了长沙、上海、北京三大产业基地,并在主要省会城市及美国、英国、法国、印尼、菲律宾、泰国等多个国家设立了30余家分子公司和驻外机构,积极参与全球医疗卫生体系建设,并持续深耕重点市场、强化本地化运营,普惠全球更多民众,品牌知名度、美誉度大幅提升。报告期内,长沙总部二期产业园(圣湘生物高性能医疗器械创新技术全球研发中心)建成投产;第二总部上海产业园建成运营,打造国际化重要枢纽。2023年7月,获批的HPV13+2核酸检测试剂注册证书,成功填补了CEIVDR严监管体系下,我国HPV核酸诊断产品在欧洲市场的空白。2023年末,圣湘生物HI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核酸定量检测试剂方案通过WHOPQ(世界卫生组织药品预授权)实验室临床评估,性能表现优异,有望全面打开非洲国家乃至全球的HIV检测市场。印尼子公司积极与本地合作伙伴共同推进本土化生产与服务,深度参与到当地卫生系统的发展进程当中。

  5、国际化团队建设和运营管理持续强化,企业运营效率得到有力提升

  公司坚持“内外兼修”的战略,不仅致力于培养内部人才,还积极引进全球顶尖的人才团队,努力打造具有全球视野与竞争力的国际化人才队伍。目前公司聚集了包括普林斯顿大学、牛津大学、哈佛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知名院校毕业生等200余名全球顶级人才,获批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湖南省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协作研发中心。报告期内新获评国家级行业领军人才3人次,获评省级领军/优秀人才20人次,入选市级区级重点人才40人次。此外,圣湘高等学堂组织开展了“领鹰计划”、“鹰眼计划”、“凌霄计划”、“核芯计划”、“匠才计划”等系列培训赋能项目为团队赋能,搭建后备干部梯队,培养了一大批既懂科技、又懂市场,既擅长技术产品开发、又善于经营管理的复合型人才。

  在内部运营管理方面,公司加强机制建设和体系完善,以强化过程管理为重点,通过不断完善目标管理机制、项目管理机制、绩效评价机制、制度流程体系、风险管控体系、信息化数字化运营体系,强化战略目标分解落地,提升战略到执行的落地能力,推动公司运营效率得到较大提升。

  6、深度践行ESG发展理念,持续打造共建、共生、共享的命运共同体

  圣湘生物积极践行ESG,秉持“同心同梦,共享共赢”的企业核心价值观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积极响应并落实国家关于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的政策,将社会责任作为公司发展的重要支撑和动力源泉,积极回馈社会,用实际行动回应各利益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

  报告期内,公司携手京东健康,与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共同发起“乡村女性健康关爱行动”,为贵州乡村少数民族女性提供健康关爱。公益支持近200家医疗机构开展“连心工程—加速消除宫颈癌,我们一直在行动”大型全国三八公益活动,为全国近十万名适龄妇女提供了高效精准的免费宫颈癌筛查服务,扩大宫颈癌防治知识和理念的普及力度及覆盖范围,提升基层宫颈癌防控能力。联合暖心社工开展“致敬最美社工”母亲节公益活动。联合广东省人民医院、鸿美诊断举办“健康中国保‘胃’行动”全国大规模人群幽门螺杆菌(Hp)感染耐药筛查公益活动。捐赠近400万元支持基层医疗机构提升基础医疗设施条件、设立教育基金等。圣湘凤华爱心基金积极帮扶数名困难员工、设立的学业奖学金奖励员工学子金榜题名。

  公司在着眼于长远和可持续发展的同时,高度重视对社会公众股东的合理投资回报,兼顾全体股东的整体利益,报告期内,公司进一步制定了《未来三年(2023年-2025年)股东分红回报规划》,通过增加利润分配决策的透明度和可操作性,为股东提供持续、稳定、合理的投资回报。自上市以来,公司每年三季度及年度均实施现金分红,含2023年年度拟实施的利润分配方案在内,共计现金分红8次,现金分红金额超19亿元。公司积极推动实施股权激励及员工持股计划,建立长期人才激励机制,进一步与员工分享奋斗成果,致力于实现员工和组织的共同成长与发展。自2021年10月以来,公司已实施3轮回购方案,累计回购资金达5.8亿余元。报告期内,公司持续推出了2期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正在实施中的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共覆盖400余人次。

  

  二、报告期内公司所从事的主要业务、经营模式、行业情况及研发情况说明

  (一)主要业务、主要产品或服务情况

  公司以自主创新基因技术为核心,围绕全民健康主题全力打造精品工程,研发了传染病防控、妇幼健康、血液安全、癌症防控、伴随诊断等一系列覆盖全生命周期不同人群的产品1,000余种,可提供各类检测服务2,200余项,形成了集试剂、仪器、第三方医学检验服务、分子实验室共建等为一体的全产业链系统整体解决方案,推动基因技术应用普适化、全场景化,成为让普通大众用得起、用得好的惠民服务。

  公司主要产品及服务的具体情况如下:

  1、试剂类

  2、仪器类

  3、检测服务类

  (二)主要经营模式

  公司围绕体外诊断行业所需,结合目前疾病防控重点,深度打造“仪器+试剂+服务”一体化的经营模式。公司向合格供应商采购所需原材料,通过自主研发及组织生产形成体外诊断试剂、配套检测仪器等产品,向医疗机构、第三方独立实验室、疾控中心、科研院校等用户提供系统化解决方案,产品销售模式包括直销与经销。公司依托自主研发的核心技术平台,通过全资子公司湖南圣维尔医学检验所有限公司对外开展第三方独立医学检验服务。

  1、采购模式

  公司主要采购内容包括四类:第一类为原材料,主要包括仪器、试剂配套的元器件和原辅料;第二类为资产购置,保障生产运营配套的设备和信息系统以及其他固定资产投入等;第三类为公司正常生产运营以外的非生产类物资,包括办公用品、外协服务等采购议价;第四类为工程类物资。公司设立采购部统筹负责原材料、外协服务、资产等采购事宜,并制定了相关的采购工作流程保障业务的有效运行。

  生产类和经营类物资设备按照请购需求,在合格供方下达采购订单,重要战略合作方会签订合作协议、质量协议等以保障双方合作权益,质管部对采购物资进行确认验收;非生产类物资主要通过招标方式确定合作供方,一般以邀标招标或者公司平台公开招标需求,采购部主导招标流程,业务部门根据业务需求,确定招标参数、质量验收条款和时间限制,参与招标文件的确定和评标过程,采购参与商务标议标,业务部门主导技术标的评标,最终通过评标小组确认合作中标方。

  公司建立了规范的供应商准入与评价机制,采购部依据《供应商质量管理规程》,建立供应商管理档案,并组织质管、研发、生产、物料等相关部门参与供应商评审确认,由管理者代表进行批准,纳入合格供应商名录。在确认与供方合作前,采购会协同研发及质管部门参与双方质量标准对标以及质量协议的签订,合作过程中,研发及质管部门会参与供方辅导以及供方的月度绩效评估,出现质量问题时,要求供方出具预防与纠正措施,最终通过供方的交付改善效果确定发展或者停用的决策。

  2、生产模式

  公司主要基于战略规划、市场需求及年度销售目标进行生产,生产运营模式是通过设定一定的安全库存量建立的“按需生产”模式。

  在产品生产环节,公司通过了ISO13485、ISO9001等一系列国际质量体系认证,对产品生产、检验与质控等建立了严格的质量管理制度。在相关部门的配合下,生产部门根据生产计划,进行既定的生产加工任务,保障公司年度供货能力,同时保证一定的安全库存。生产部门实时跟踪销售部门收到的订货情况,并结合公司安全库存标准,依据往年销量制定投产计划。确定投产计划后,生产部门按计划进度下达生产任务单,随后进入具体生产流程。生产部门根据销售提供的月度需求,结合安全库存量、实时库存量制定月度生产计划,按计划安排生产工作,每批次生产过程中,配制环节和包装环节完成后均送检至质管部,检验合格后方可进入下一环节。生产人员在领料后逐步进行配制、分装及包装等环节,最终完成入库。公司生产部门严格执行安全生产相关制度,强化现场管理和隐患排查,以确保消除隐患,减少安全事故。

  库存分析

  3、营销模式

  公司实施市场、医学、研发、营销、客户服务五位一体的协同作战机制,构建了一支管理扁平化、覆盖无盲区的销售队伍,从高端到基层、从医院到疾控、从检验到临床,推动全员开发,采取饱和式攻击模式强化战略产品的开发覆盖,并通过强化线上线下(300959)的学术推广及技术服务,着力打造规模标杆医院、标杆市场,构建并扩大从检验到临床的三级专家网络,进一步强化战略产线在重点区域、重点领域的品牌效应,推动战略产线产品销售规模的快速增长。

  公司产品销售模式包括直销与经销。在经销模式下,公司建立了完善的代理商遴选、评估机制及分级管理制度,遴选经销商须具有国家规定的医疗器械销售的资质,更须具有终端覆盖能力、学术推广、技术服务意识和能力,并且对经销商的合规情况经过严格背调后予以确定。公司充分利用经销商销售网络和地域优势,不断挖掘潜在客户,增强产品市场推广能力,扩大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产品经销商销往终端医院,公司营销团队通过提供技术和专业支持,协助经销商共同完成渠道开发和客户维护工作。直销模式下,客户主要为国内第三方实验室及部分的大型综合医院,产品的渠道开发和客户维护全部由公司营销团队完成,产品价格以中标价或双方协商价为准。

  4、研发模式

  公司以自主研发为主的方式进行技术和产品的开发,设置了生命科学研究院总体负责公司研发工作,分成技术研究、产品开发、产业化三大专业模块,鼓励研发人员聚焦专业深度,保证和提高研发产品的效率和质量。产品开发以市场为导向,建立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流程,通过若干项目团队承接具体的产品开发任务。同时公司的技术产品除自主研发以外,根据战略规划需要,密切关注行业发展动态,与行业翘楚积极合作,提高竞争优势。产品开发全过程严格按照YY/T0287

  标准,对产品研发的各环节进行控制。

  (三)所处行业情况

  1.行业的发展阶段、基本特点、主要技术门槛

  1、公司所处行业发展阶段及基本特点

  根据《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公司属医药制造业(分类代码C27);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属医药制造业中的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行业(分类代码C358)。公司目前主要产品属于《体外诊断试剂注册管理办法》规定的体外诊断试剂,血液筛查产品属于医药制造业中的生物药品制造(C2761)。

  体外诊断(InVitroDiagnostic)是指在人体外,通过对人体样本(各种体液、细胞、组织样本等)进行检测而获取临床诊断信息,进而判断疾病或机体功能的产品和服务。体外诊断在医疗领域被誉为“医生的眼睛”,是现代检验医学和精准医学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临床应用贯穿了疾病预防、风险评估、诊断、治疗方案选择、疗效评价等疾病诊疗的全过程,为医生提供大量有用的临床诊断信息,越来越成为人类疾病诊断、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检验原理和方法分类,体外诊断可以分为生化诊断、免疫诊断、分子诊断、微生物诊断、血液诊断、POCT(即时诊断)等。

  据柳叶刀诊断委员会相关报道数据显示,全球仍有47%的人口有限或无法获得诊断常见疾病所必需的关键检测和服务,低收入和中低收入国家,有约81%的人口无法获得最简单的诊断检测。在此现状下,高品质的人人可及的精准诊疗产品和服务成为全球市场的刚需。

  随着人们对健康需求的日益增加,对于疾病的风险预测、健康管理、慢病管理等领域都有更高的要求,体外诊断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占我国医疗支出的比重将不断提高。未来,我国分级诊疗体系的完善、科技创新及精准医学的深化将持续推动体外诊断的发展。

  2、主要技术门槛

  体外诊断尤其是分子诊断行业汇集了生物、化学、医学、机械、光学、电子(微电子)、计算机、工程学、流体控制、工业设计与制造、软件设计、信息工程学等相关专业技术,技术门槛高。新技术的不断运用和更新,新应用也随着基础研究深入而不断更新,客观上缩短了行业技术的更新周期,对企业技术的积累和创新以及人员的专业要求提出了较大的挑战。

  2.公司所处的行业地位分析及其变化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品牌度、知名度和美誉度大幅提升,行业地位日渐凸显,相继获得国内外权威机构的高度认可和荣誉。公司登榜全球医疗器械企业TOP100榜单,连续三年入选中国医药工业百强,入选中国医药行业最具影响力榜单医疗器械50强、中国新经济企业500强、湖南企业100强、三湘民营企业百强等荣誉榜单;获评国家绿色工厂、国家企业技术中心、湖南省知名商标品牌等多项荣誉;公司六项呼吸道病原菌核酸检测试剂获中国体外诊断优秀创新产品金奖;董事长戴立忠先生获“中国侨界杰出人物”荣誉称号。

  公司作为分子诊断行业的领军企业,聚焦行业健康发展,累计主导或参与近60项国内外行业标准及标准物质制定,包括代表中国参与WHO肝炎试剂参考品世界标准制定、参与国家标准《磁珠法DNA提取纯化试剂盒检测通则》以及行业标准《人乳头瘤病毒核酸(分型)检测试剂盒》《呼吸道病毒多重核酸检测试剂盒》的制定等,同时还参与制定了体外诊断行业的技术要求和专家共识,如《成人呼吸道感染病原诊断核酸检测技术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23)》等。

  基于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平台,公司全力打造精品工程,致力于解决行业痛点难点,自主研发了传染病防控、妇幼健康、血液安全、癌症防控、伴随诊断等一系列覆盖全生命周期不同人群的产品1,000余种,可提供各类检测服务2,200余项,形成了集试剂、仪器、第三方医学检验服务、分子实验室共建等为一体的全产业链系统整体解决方案。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专利银奖等国家级重大奖项近60项,获批国家基因检测技术应用示范中心、感染性疾病及肿瘤基因诊断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等10余个国家和省级重大创新平台,承担国家“十三五”“十四五”重大科技专项等国家级和省级重大项目近60项,填补国内行业多项空白,有力打破进口垄断,全球惠民“圣湘方案”赢得国内外广泛认可,构建起分子诊断应用普适化、全场景化新生态。

  3.报告期内新技术、新产业(300832)、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情况和未来发展趋势

  1、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情况

  (1)新技术

  分子诊断的技术方向目前主要聚焦于简便化、高精化、自动化、系统化、移动化。多重PCR、NGS、高分辨熔解曲线、分子POCT、基因芯片、快速提取、单分子测序及检测、恒温扩增、CRISPR等技术是研究与应用的主要方向。

  (2)新产业

  体外诊断上游层面,许多公司积极布局分子诊断原材料领域和自动化设备智能制造,降低对外部的依赖,同时积极与科研院所医疗机构合作,解决核心技术和核心原材料“卡脖子”的问题;中游层面,国内企业进口替代提速,企业精细化管理水平提升,生产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成为国内IVD发展新趋势;国内出台一系列创新激励政策,鼓励科研院校与医疗机构及企业共同产学研和医工转化,LDT试点等政策为体外诊断创新发展和应用转化提供更好支撑;下游层面,国家医疗政策陆续出台,高质量医疗发展、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健康中国建设等都为IVD企业创造新机遇。

  (3)新业态和新模式

  一是体外诊断生产制造公司积极与国际巨头或者与研发、流通领域强强联手,积极整合各自优势资源,协同发展;二是基于已有的产品线和全球市场基础,布局全球分子诊断市场开拓;三是充分利用互联网+的机遇,推进网上医院建设,同时积极布局家用体外诊断市场;四是体外诊断公司积极参与医院的LDT试点,探索LDT新业务模式。尤其是生命科技产业数字化、智能化建设提速,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扩容,“家门口”医疗资源供给能力提升、到家诊疗模式创新医疗(002173)消费的升级,已成为产业新模式和新业态的发展方向。

  2、未来发展趋势

  (1)精准医学推动分子诊断市场快速发展

  分子诊断主要是应用分子生物学方法检测生物体内遗传物质的结构或表达水平的变化而做出诊断的技术。由于分子诊断可以从基因层次进行检测,因此检测灵敏度和准确性的优势较为明显,可在感染初期识别病毒或者提早确认基因缺陷,从而提供个性化的医疗诊断服务,在传染性疾病检测、呼吸道疾病精准检测、血液筛查、生殖感染、产前筛查、肿瘤早期筛查及个体化诊疗、遗传性疾病筛查、药物代谢基因组学等领域被广泛应用;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推动以及“健康中国2030”战略的推进,民众对核酸检测分子诊断技术产品的重要意义认知程度不断加深,愈加重视预防性医学,分子诊断市场将随着精准医学发展不断扩大。

  (2)核酸检测能力基础建设完备,分子诊断市场将高速增长

  目前我国建立了庞大的核酸检测能力,是我国社会和医疗卫生体系的宝贵财富,除了应对突发疫情,还可在我国传染病防控(如呼吸道感染疾病、艾滋病、病毒性肝炎、结核病、手足口病等)、肿瘤防控、慢病管理中发挥重要作用。《健康中国行动2023年工作要点》强调病毒性肝炎、艾滋、结核、宫颈癌、癌症筛查、心脑血管、呼吸和代谢性疾病、基层呼吸系统疾病早期筛查、高血压、糖尿病等重大传染病和慢病作为2023年重点工作方向,尤其提出需要加快推动科技创新2030—“癌症、心脑血管、呼吸和代谢性疾病防治研究”重大项目的实施。随着近年国内相关企业不断的技术和产品创新,医疗器械产品注册审批政策改革,分子诊断项目将更多应用于临床,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分子诊断领域仍将保持快速增长。

  (3)应用场景多元化,三级公共卫生防控体系建设,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分子POCT设备大有可为

  分子POCT产品具有集成化、小型化、自动化、高速化、简易化等优点,可对传统中心化PCR实验室难以覆盖的碎片化检测需求进行补充,应用场景极为丰富。凭借高度可及性、便捷性,分子POCT不仅能在基层医疗机构得到充分使用,还可以用于大医院的急诊、门诊、手术前的传染病筛查、院内感染监测,疾控的突发性公卫事件、车载现场检测、帐篷医院、海关、出入境的现场检测,学校、社区诊所、基层医疗机构等场景的精准检测,以及海外冷冻食品检测,监狱、戒毒所等封闭场所内部传染病的监控等。

  (4)LDT模式将促进分子诊断市场进一步扩容

  LDT是指实验室自行研发、验证和使用的检测方法,随着医学实践进入基因组与精准医学时代,临床实验室检测快速发展的有效机制之一是LDT模式。我国LDT与国外相比仍处在早期发展阶段,具备长期成长性,其发展潜力与市场容量具有较大拓展空间。LDT在欧美发达国家已被广泛应用,国外检测机构如美国LabCorp、德国SYNLAB开展的实验室检测项目已多达5,000余项,而目前我国部分三级甲等医院开展的检验项目仅在500项左右。从分子技术角度看,国外检测项目达到2,000余项,而中国不足150项;在应用普及方面,据2021年俄亥俄州立大学詹姆斯分子实验室数据,美国目前合法开展LDT的医学检验实验室有17万余家,而我国目前合法开展试点的医学检验实验室仅有几十家。未来随着LDT模式在全国范围内的推广与普及,将为分子诊断拓展新的应用场景,加速行业发展。

  (5)供给侧改革,“互联网+医疗”到家诊疗新模式提速医疗消费升级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发展,民众对于医疗健康需求全面升级,呈现需求多样化,消费医疗进入高速发展阶段。例如2023年呼吸道疾病进入高发时期,新冠、流感、肺炎支原体、呼吸道合胞病毒等疾病交替流行,全国多地多家医院儿科门诊、呼吸道门诊、发热门诊患者激增,医疗负担加重。期间,多家互联网企业利用自身优势,结合第三方医学检验实验室盘活优质医疗服务资源,让患者在面对多种病原体共同流行的情况下,足不出户享受便捷的医疗服务,大幅度减少患者诊疗难度、降低人群聚集交叉感染风险,部分减轻了医保压力,构建了“互联网+医疗”“线上购买服务+线下配送送检+线上后续管理反馈”的闭环链路。在数字技术快速融合应用背景下,“互联网+医疗”成为促进优质医疗资源覆盖基层的重要途径,以数字化技术和平台经济推动基层公共卫生服务优化效应逐步显现。“互联网+医疗”能够优化医疗资源配置,通过创新医疗模式引导下沉基层精准首诊,减少人员聚集,让患者在家即可享受院级诊断资源,从而建立社区传染病防控和预警体系,及时响应并提前应对病原流行高峰,未来将针对居民慢病、常见病,为更广大的人群提供精准及时的健康检测及信息咨询服务,有助于常见及慢性疾病的早期发现与治疗,有效降低发病率,未来发展空间巨大。

  (四)核心技术与研发进展

  1.核心技术及其先进性以及报告期内的变化情况

  为了解决国内传统分子诊断技术操作复杂、耗时长、自动化程度低、应用局限等行业难点问题,报告期内,公司进一步深入样本处理、检测技术、自动化控制及集成、生物信息四大基因检测技术领域分析流程的布局,促进技术先进性的不断提升和应用领域的持续突破,实现分子诊断的高精化、简便化、自动化、移动化、系统化。

  在测序领域,国产高通量基因测序仪SansureSeq1000提交注册申请,在此平台上对测序反应的效率、准确性、稳定性进行了提升,建立了更高效、更准确、更稳定的测序反应试剂和方法。已成功研发并应用了病原超多重靶向测序(tNGS)、病原宏基因组测序(mNGS)和病原全基因组(WGS)等多种检测技术。超多重靶向技术在快速、准确识别病原体上发挥了重要作用,提升了临床诊断的效率和准确性,目前已经运用于结核诊断及耐药防控、呼吸道感染、血流感染、中枢系统感染等多个临床重点及难点领域。病原宏基因组检测技术能全面检测样本中的所有微生物,即使在未知病原体感染的情况下也能帮助医生找到病因,进行针对性的治疗。病原全基因组检测技术则主要运用于感染防控及科研领域,通过不同的技术路线去服务临床和疾控系统的不同需求场景,逐步打造出圣湘特有的“病原数智全景解决方案”,并在高通量测序领域展现出卓越的专业技术和广泛的实践经验。在数据分析方面,建立分析和报告解读系统,也为患者提供详细、准确的检测结果。在实验流程上,建立了自动化报告系统和自动化实验流程,提高了效率和质量,确保检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在保护数据隐私方面,率先采用了隐私计算等先进技术,保障在处理敏感的医疗健康数据时,能够更好的保护数据安全。

  在甲基化检测技术领域,突破了DNA甲基化“一步法”检测体系,研发了“酶处理+扩增”的“一管法”检测系统,使甲基化转化过程与扩增过程可在同一反应管及同一程序段下完成,做到核酸进,结果出,无需核酸纯化回收,提升了模板DNA的利用率及检测灵敏度,使原来6-8h的检测时长缩短为2-3h,该检测技术大大简化了操作步骤,使得DNA甲基化检测过程可实现自动化整合。该检测技术体系目前已用于多种癌症的特异性甲基化位点(区域)检测产品的开发。

  在数字PCR领域,打造了更高效、更精确、更可控的液滴生成和分离技术,解决了液滴的形状、数量、均匀性、密封性、耐温性、耐压性等核心问题,大幅度提升数字PCR平台上的试剂性能,更有利于临床广泛应用推广。

  在核酸便捷化检测方面,全面布局了样本常温运输保存、诊断试剂冻干工艺以及恒温扩增检测技术等多方面的新技术和新工艺。解决了诊断试剂和样本采集保存的严格要求的核心问题,大幅提升了核酸检测技术的精准性和可及性。

  在自动化控制及集成方面,全面布局了自动化核酸提取仪产品开发和系统升级,对全自动样本统一样本处理技术进行研发攻关,集成分杯系统与全自动提取技术,改进提取效率,形成高通量、高效率的新型全自动处理平台。同时深化分子POCT产品开发和系统升级,对分子POCT样本处理技术及扩增技术进行研发攻关,完成了集成一步法提取技术以及PCR微流控芯片卡盒的研发,完成了集成磁珠法提取技术及PCR微流控芯片卡盒的研发,形成了全封闭、全自动POCT的一步法及磁珠法POCT的研发。并根据市场需求,优化迭代供应链,解决市场痛点,设计了一系列满足需求的高性价比的提取设备和解决方案,上述产品在开发和应用过程中申请了多项国际/国内发明专利及外观专利。

  报告期内加大对免疫化学发光平台的投入,电化学发光平台心肌和炎症等系列产品已开始进入市场销售,并在肿瘤标志物、甲状腺功能、性激素、阿尔茨海默症检测等方向开展多个项目的研发,公司发挥电化学发光平台优势,所有项目均采用电中性钌配合物作为发光标记物,大大提升了产品性能。在免疫POCT方向,继续完善呼吸道产品组合,加大对传染病项目的开发力度;真菌毒素五项已进入量产验证阶段;单人份化学发光仪器及60余种发光试剂获得CE证书,已在国外多个国家进行销售。

  公司研发团队围绕核心技术,快速转化形成的试剂+仪器+服务的系统解决方案,让用得起、用得好分子诊断产品和服务成为可能;根据各类检测场景的个性化需求,进行了技术和检测方案优化和整合,形成多样化、全场景化、精准度更高、可及性更强的整体解决方案,助力国家精准医疗体系建设和分级诊疗战略落地。

  2.报告期内获得的研发成果

  3.研发投入情况表

  研发投入总额较上年发生重大变化的原因

  报告期内,公司研发投入总额同比有所下降,主要系研发人员职工浮动薪酬下降所致。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达23.40%。

  公司持续加大产品注册与转化投入力度,为市场拓展打好基础,报告期内新获国内外产品注册准入200余项,并根据检测场景的个性化需求,不断进行技术和检测方案优化和整合。同时,在新产品研发方面,公司针对国内外疾病诊断领域痛点难点,及时开发能适应与满足市场需求的产品,并增强在医疗仪器平台、免疫平台等重点领域的研发投入。公司基于不同的技术平台,针对呼吸道精准检测、妇幼健康、血液安全、肿瘤早筛早诊和伴随等领域开展在研项目超100项。

  研发投入资本化的比重大幅变动的原因及其合理性说明

  为使会计估计更贴近业务实际,全面客观地反映公司研发费用和资产计量情况,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8号——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的相关规定,公司2022年10月21日对研发支出资本化的相关会计处理进行了重新审视和评估,结合公司研究与开发活动的实际情况并参考同行业上市公司的研发支出资本化情况,对研发支出资本化时点的估计进行变更,使其能更加客观真实地反映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本报告期内,通过设计和开发评审后进入资本化阶段的项目投入较大,因此研发投入资本化的比重同比有所上升。

  4.在研项目情况

  5.研发人员情况

  6.其他说明

  

  三、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核心竞争力分析

  1.以科技惠民导向,持续构建高效研发创新体系

  公司以推动分子诊断技术高精化、简便化、自动化、移动化、系统化“五化”建设为核心,自主研发了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的高精度“磁珠法”、国际领先的快速简便“一步法”和通用型“全自动统一样本处理”、“POCT移动分子诊断”等一系列核心技术,构建了覆盖荧光定量PCR、基因芯片、基因测序、移动分子诊断、生物信息等全方位的分子诊断技术平台,获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中国专利银奖等国家级重大奖项近60项,主导或参与近60项国内外行业标准及标准物质制定,包括代表中国参与WHO肝炎试剂参考品世界标准制定等;获批国家基因检测技术应用示范中心、感染性疾病及肿瘤基因诊断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核酸诊断技术湖南省工程研究中心、湖南省核酸诊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南省企业技术中心等10余个国家和省级重大创新平台,承担国家“十三五”“十四五”重大科技专项等国家级和省级重大项目近60项,填补国内行业多项空白,推动国内行业技术全面赶超国际一流水平,有力打破进口垄断。

  公司持续完善研发创新“生态圈”,设立生命科学研究院总体负责公司研发工作,并按功能划分成技术研究、产品开发、产业化三大专业模块,同时,进一步根据产品应用领域,设置核酸平台、医疗仪器平台、免疫平台、测序平台、生物信息、测评与参考系统、研发转化等部门,并设置项目管理办负责各类项目的组织评审、统筹管理、研发能力建设等工作。产品开发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并兼顾前沿探索,开展全场景化技术创新布局、全生态产业链布局、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应用布局,加速打造创新能力更强、产业转化效率更高的研发平台。

  2.以全民健康需求,匠心打造精准医学整体化解决方案

  公司围绕全民健康主题,致力于解决行业痛点难点,搭建了覆盖全生命周期不同人群的全方位产品线,自主研发了传染病防控、妇幼健康、血液安全、癌症防控、伴随诊断等一系列覆盖全生命周期不同人群的产品1,000余种,可提供各类检测服务2,200余项,形成了集试剂、仪器、第三方医学检验服务、分子实验室共建等为一体的全产业链系统整体解决方案,并根据各类检测场景的个性化需求进行技术和检测方案优化整合,进一步推动基因技术应用普适化、全场景化,产品和服务广泛应用于临床医疗、公共卫生、科研应用、食品安全等多个领域。

  公司实施生态打造战略,通过自主研发、战略合作、产业并购等多种方式,加大全产业链上下游的延伸与建设力度,围绕分子诊断领域关键底层技术、关键核心模块、关键原材料等重点赛道,不断开发、整合与突破,逐步打造覆盖全产业链生态的平台型企业。

  3.以培养激励赋能,携手聚集高素质国际化人才队伍

  人才队伍建设和储备是公司得以持续高质量成长的源泉和基石。公司获批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湖南省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协作研发中心,聚集了一大批来自普林斯顿大学、牛津大学、哈佛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知名院校毕业生。公司人才团队由国际分子诊断领域领军人才、中国体外诊断行业领军人物戴立忠博士领衔,构建了一支具有全球视野与竞争力的国际化人才队伍。其中,国际领军人才10余名,高层次归国留学人员100余名,全球顶级人才和团队200余名,掌握国际领先技术,拥有丰富的产业经验和前瞻的国际视野,为公司的创新发展提供了至关重要的人才基础和智力支撑。

  公司紧密围绕战略部署,聚焦练好“内功”,提升人才素质,大力建设圣湘继续教育职业培训高等学堂,汇聚全球诊断领域的顶尖行业专家,配备最丰富的教学资源与最具实战经验的讲师团队,助力培养精英人才与行业领袖,传播圣湘愿景与文化,赋能行业发展与变革,为平台型公司的打造提供加速“引擎”。同时,公司构建了多元化、系统性、多层次的中长期激励约束体系,秉承以“不拘一格,唯才是用,奋斗为本,价值为纲”为核心的人才发展理念,培育卓有成效的奋斗者,聚焦公司未来发展战略方向,提升公司内生增长动力,携手共创圣湘梦。

  4.以全球视野布局,稳步拓展国际化战略版图

  公司立足中国、放眼全球,搭建了集市场、医学、研发、营销、客户服务五位一体的营销服务机制,建立了一支海外市场拓展经验丰富的国际营销团队,在全球市场建立了较完备的经销商合作体系和分级管理体系,探索出了一套相对成熟的IVD产业链业务国际化推进模式。公司设立了位于印尼、法国、英国、菲律宾、美国的海外子公司,在泰国、沙特等重点国家设立了办事处,并将进一步聚焦重点国家、重点市场进行深耕,通过深度属地化运营和本土化生产,提升公司业务影响力及全球竞争力。公司深入拓展海外战线,产品已远销法国、意大利、英国、阿联酋、沙特、泰国、菲律宾、印尼等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全球化战略版图稳步拓展。

  5.以质量品质为先,全面保障客户技术服务需求

  公司秉承“每盒每剂,但求高精高质;一诊一断,当思人命关天”的质量方针,宣导“坚守品质、坚守社会价值、坚守创新、坚守客户需求”的质量文化,建立了行业领先的全流程质控体系。公司坚持质量为本,持续研究开发新技术、新产品,高度重视产品质量及质量文化建设,按质量方针组织生产,从原料到成品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且有严格的产品放行审批流程,确保出厂产品安全有效,恪守全流程质控体系和营销售后服务,输出一系列高品质、超灵敏产品,成为“行业质量标杆”品牌。

  公司坚持“创新+服务”双轮驱动,将“服务”作为公司核心竞争力进行重点布局。公司构建了由经销商服务团队(公司专业培训)、遍布全国各地的一线服务工程师、经验丰富的二线技术工程师、生命科学研究院、精品工程委员会组成的“五级”服务体系,组建了一支服务意识强、专业高效的技术服务团队。公司技术服务团队秉承“2小时内响应,24小时内提供方案,48小时内到达现场”的“悦服务”理念,全方位覆盖试剂、仪器技术服务,能够全面保障客户技术服务需求。

  6.以专业高效管理,长远铸造良好行业口碑

  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公司已在客户中树立了专业、高效的品牌形象,建立了较强的客户黏性与客户忠诚度。通过技术服务与学术营销赋能,大大提升了经销商的积极性与合作力度,同时针对现有经销商进行系统化管理,深入终端进行服务与培训,可大幅提升经销商的销售潜力,实现共赢。

  在国内市场,公司在主要省会城市建立了分公司/办事处,产品及解决方案已在湘雅医院、北京协和医院、华西医院等全国标杆医院以及金域医学(603882)、迪安诊断(300244)、艾迪康等大型第三方医学检验机构、体检机构等医疗机构使用,并承担了公卫防控、“两癌”筛查等一系列政府民生健康(301507)项目,产品正在加速实现进口替代。在海外市场方面,公司充分发挥近年来积累的渠道优势和品牌优势,以优质的产品与服务快速打开国际化销售渠道,在国际市场赢得良好的口碑。

  (二)报告期内发生的导致公司核心竞争力受到严重影响的事件、影响分析及应对措施

  

  四、风险因素

  (一)尚未盈利的风险

  (二)业绩大幅下滑或亏损的风险

  公司2023年度营业收入及净利润同比下降超过50%,与行业整体情况一致,主要系国内外公共卫生防控政策变化,导致新冠核酸检测试剂及仪器需求急剧下降,相关业务收入下降所致。公司主营业务、核心竞争力未发生重大不利变化,持续经营能力未发生重大风险。

  在国家全力推进生命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公司根据外部环境及市场变化及时调整和优化策略,凭借早期前瞻性战略规划与投入布局,在多赛道、多领域的战略布局逐渐进入发力期,内生驱动与外延增长齐驱并进,为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具体的业绩拓展情况受宏观经济、行业波动、客户需求、市场推广等多种因素影响,具有不确定性,存在业绩增长不及预期、下滑或亏损的风险。

  (三)核心竞争力风险

  1.核心技术失密风险

  在长期研发和生产实践中,公司形成了独有的核心技术,包括各种核酸提取方案、引物探针设计方案、扩增体系方案、仪器设计方案、检测方法等,构成了公司的核心机密和核心竞争力。出于保护核心技术的考虑,公司仅对其中部分关键技术和设备申请了专利。公司建立了严格的保密制度以防范核心机密泄密风险。如果公司不能持续有效地对相关专有技术和商业秘密进行管理,公司的核心技术存在泄露和被他人窃取的风险,从而对公司的生产经营产生不利影响。

  2.核心技术人员流失风险

  体外诊断的行业特点要求生产企业拥有更多的跨领域交叉学科复合型技术人才,由于国内体外诊断行业特别是分子诊断起步较晚,复合型人才相对缺乏。公司在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方面建立了完善的项目开发管理制度及激励机制,报告期内,公司核心技术人员保持稳定。但随着我国体外诊断行业的快速发展,分子诊断的人才竞争日益激烈,核心技术人员流失可能会带来研究开发进程放缓或停滞的风险,对公司持续经营情况构成不利影响。

  (四)经营风险

  1.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目前,市场需求的增加和国家政策的鼓励为国内体外诊断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机遇,但由于市场化程度较高,将吸引越来越多的企业参与到该领域的市场竞争中来。目前国内行业竞争格局中,罗氏、雅培等跨国企业整体处于优势地位,部分技术实力强的国内企业在不同的细分市场拥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公司凭借系统化的技术平台、高效的研发体系、丰富的产品线、优秀的产品性能和完善的技术支持服务,在分子诊断部分产品细分市场取得较好的业绩,其中肝炎防控领域的产品市场占有率领先,生殖道感染与遗传、呼吸道感染等其他产品也已具备较好的市场基础。随着行业内原有企业的快速发展,以及新企业的加入,市场竞争将会进一步加剧,如果公司未来不能保持技术、产品、服务等方面的优势,可能会因激烈的市场竞争影响盈利能力。

  2.质量控制风险

  公司产品种类丰富,生产过程控制相对复杂,且试剂、仪器产品主要供临床诊断服务使用,直接关系到诊断的准确性,因此对质量要求标准较高。公司始终严格执行国家质量管理体系相关要求,并积极与国际标准接轨,对产品生产过程每一个环节实施严格的质量管理与卫生安全控制,从最前端的原材料质控着手进行全流程质控,试剂、仪器、标准物质全方位覆盖。但未来若出现不可控偶发因素引发产品质量问题,导致医疗事故的发生,将影响公司品牌形象和产品销售,对公司的生产经营产生不利影响。

  3.产品市场开拓不及预期风险

  公司重视自主创新,针对国内外疾病诊断领域痛点难点,持续开发了一系列适应与贴近市场需求的优质产品,并针对后续市场拓展制定了详细的实施方案。但具体的业务拓展情况受行业发展、客户需求、宏观经济、市场推广等多种因素影响,产品销售及利润贡献具有不确定性,存在市场开拓及业务增长不及预期的风险。

  4.经销商管理风险

  公司在产品销售环节采取“直销和经销相结合”的销售模式。除业务合作外,各经销商在人、财、物等方面均独立于公司。公司制定了严格的经销商管理制度,要求经销商按照国家法律法规、相关政策合法经营。随着公司的快速发展,公司不断完善营销网络,扩大经销商规模和覆盖区域,对经销商的培训管理、组织管理以及风险管理的难度也将加大。若公司不能及时提高对经销商的管理能力,一旦经销商出现自身管理混乱、违法违规等行为,可能导致公司产品销售出现区域性下滑,对公司的市场推广产生不利影响。

  (五)财务风险

  1、税收优惠和政府补助政策变化的风险

  报告期内,公司作为高新技术企业,享受的税收优惠政策主要为企业所得税和增值税优惠,并根据相关政策获得了多项政府补助。如果未来国家主管部门对相关税收优惠政策、政府补助政策作出调整或其他原因导致公司不再符合相关的认定或鼓励条件,导致公司无法享受上述税收优惠政策及政府补助,则可能对公司经营业绩和盈利能力产生不利影响。

  2、外汇风险

  公司持有部分外币货币性资产,同时,公司部分销售收入来自出口外销业务。报告期内,公司已通过外汇套期保值业务等手段锁定或降低汇率波动带来的风险及影响,外汇资金多存放于境内及香港地区的大型银行,并严格依据合法、审慎、安全、有效的原则,通过多元化与专业化的配置,保证资金安全,最大程度地防范与规避风险。若未来人民币汇率出现较大幅度波动,而公司未能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影响,可能会对公司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六)行业风险

  我国对医疗器械实行严格的产品分类管理制度、产品注册/备案制度、生产许可制度、经营许可制度等,此外国家针对医疗器械及其上下游发布的一些政策也对行业内企业产生重大影响。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简称“医改”)的不断推进,已有部分省份在医疗器械领域推行了“两票制”,或针对部分产品进行集中采购、带量采购试点。从长期来看,随着两票制、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带量采购在体外诊断行业逐步推进,将有可能导致渠道商利润空间压缩,对后续市场营销管理与模式创新提出新的挑战。如果未来国家产业政策、行业准入政策以及相关标准发生对公司不利的重大变化,或公司无法在经营上及时调整以适应医改带来的市场规则以及行业监管政策的变化,将会对公司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产生不利影响。

  (七)宏观环境风险

  近年来,国际局势跌宕起伏,国际贸易环境日趋复杂,贸易摩擦争端不断。如未来国际贸易摩擦升级,或因地缘政治问题对某些国家或地区的经济贸易发生显著影响,可能对公司盈利水平及海外业务运营带来不利影响。

  (八)存托凭证相关风险

  (九)其他重大风险

  

  五、报告期内主要经营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100,711.89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84.3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6,372.11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81.22%。

  

  六、公司关于公司未来发展的讨论与分析

  (一)行业格局和趋势

  (1)我国体外诊断市场持续发展,分子诊断和分子POCT成行业增长极

  近年来,中国体外诊断市场规模呈现出高速增长的态势,其中分子诊断凭着独特优势成为IVD增速最快的细分领域,由于在公共卫生防控中大规模应用,人们对分子诊断认知不断提升,随着精准医疗的持续推进,分子诊断已成为传染病、肿瘤等重大疾病精准检测的重要手段,在临床诊疗中的应用范围将更加广泛。分子POCT在公共卫生和重大疾病防控体系加速完善的大势下,有望突破原有医疗资源相对中心化的格局,让更多优势的检测技术落地基层医疗机构,甚至释放C端居家自测市场,迎来高速发展期。

  (2)中国体外诊断方案加速出海,国际市场深耕未来可期

  据相关统计数据,我国体外诊断企业2023年在海外国家当地注册产品增幅巨大,成为主要的体外诊断创新产品输出方,充分说明了中国体外诊断方案已经具备在国际市场与全球IVD巨头同台竞争的实力。我国人口约占全球的1/5,但体外诊断产品人均消费金额低于全球平均水平,市场规模占全球市场比例较小,海外市场拥有更广阔的开拓空间。目前,国内部分IVD企业拥有优秀的产品和足够的创新能力,借助公共卫生防控方案的输出,积累的渠道和客户资源可以持续深耕,实现国际市场的高质量开拓,推动产业国际化进程。

  (3)核酸检测基础能力建设成规模,公共卫生防控体系建设,精准医学发展再提速

  据国家卫生健康委临床检验中心数据显示,全国核酸检测实验室数量从2020年3月的2081家,增长至2022年4月的1.31万家,仅新增PCR检测实验室就超过1.1万家,已全面广泛覆盖县级医疗卫生机构,我国公共卫生防控体系升级建设和重大疾病防控的最关键基础,从数字化、智能化、新项目应用拓展等维度盘活这些硬件能力,将极大助力和推进我国精准医学发展。

  (4)LDT政策试点,有望打开体外诊断新市场

  LDT是改变分子诊断和体外诊断行业格局的政策,通过LDT模式,可满足临床对于诊断的急需,特别是疑难疾病和罕见病的精准有效诊疗,从而保证患者的权益,同时也可促进国内体外诊断技术的快速发展。目前我国正在积极开展LDT试点,上海、北京等省份发布相关政策文件明确了试点医院及流程,相关医院与IVD企业积极探索合作模式,若LDT在全国得以快速推广,将为我国体外诊断开辟新的应用场景,构建新的竞争格局,而具备自主创新能力的企业将获得新的成长机遇。

  (5)“互联网+医疗”到家诊疗新模式提速医疗消费升级

  在数字技术快速融合应用背景下,互联网+医疗成为促进优质医疗资源覆盖基层的重要途径,以数字化技术和平台经济推动基层公共卫生服务优化效应逐步显现。“互联网+医疗”能够优化医疗资源配置,通过创新医疗模式引导下沉基层精准首诊,减少人员聚集,让患者在家即可享受院级诊断资源,从而建立社区传染病防控和预警体系,及时响应并提前应对病原流行高峰,未来将针对居民慢病、常见病,为更广大的人群提供精准及时的健康检测及信息咨询服务,有助于常见及慢性疾病的早期发现与治疗,有效降低发病率,未来发展空间巨大。

  (二)公司发展战略

  未来5-10年,圣湘生物将深入推进“二次创业”,坚持超常规发展思维、市场定义者定位,抓住行业新生态建立、医疗健康需求井喷、全球化资源优势如日方升“三大驱动”的黄金机遇期,聚焦平台化和国际化两个发展方向,持续研发创新,加大对生命科技关键底层技术、关键赛道的投入,在全球范围内引进行业顶级人才和团队,聚集生命科技产业优质资源,深入打造精品工程,为全世界人民提供更多用得起、用得好的生命科技、产品和服务,逐步实现从疾病解决方案到智能健康管理、从三甲医院到基层医疗机构、从B端到C端的全方位升级,实现覆盖全人群、全医疗机构以及全渠道的变革,努力在1-3个细分领域做到全球前三,向世界一流企业迈进,并助力生命科技产业高质量发展和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构建,成为守护人类健康的关键力量。

  (三)经营计划

  2024年,圣湘生物将对标公司中长期战略,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强化平台化、国际化战略打造,深度践行“面向一线、面向客户、面向市场”和“客户导向、结果导向、问题导向”的核心理念,抓好战略目标任务分解,不断提升精益管理水平和经营效益,努力在以下“六个强化”方面重点加强:

  1、强化国内市场突破,提升市场生态定义能力

  对标“市场定义者”定位,把握逆周期发展机遇,强化学术营销能力和个性化服务能力,提升营销、市场、医学、临床、技术服务等相关资源配置和能力建设,解决客户痛点难点,引领行业新生态建设,实现客户群体从三甲医疗机构到基层医疗机构、从医院到疾控、从检验到临床、从B端到C端的全方位覆盖,进一步夯实行业龙头地位。坚持客户开发和上量并重,强学术覆盖、强市场推广、强赋能覆盖,并积极推进模式创新,进一步提升呼吸道、妇幼、血筛、肝炎等产线市场占有率,牢牢占据行业领先地位,加速培育基因测序、免疫诊断等新业务增长点。

  2、强化国际市场深耕,助力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建设

  深入实施“一国一策”深耕计划,配置专职队伍扎根一线,探索本地化运营生产模式,建立本地化服务网络,深度参与深耕国家医疗卫生体系建设,加速推动美国、法国、印尼、菲律宾、泰国、孟加拉、沙特等区域市场取得更大突破。充分发挥近年来积累的国际市场品牌优势和渠道优势,通过创新+服务“双轮驱动”,以“产品+个性化服务+赋能服务”的“圣湘模式”打造精品质量、精品体验和精品形象的优势闭环,全方位推广全产品线的圣湘方案,加速市场覆盖。在国家鼓励医疗健康产业“走出去”的大背景下主动融入国家和地区重大战略,争取更多对外合作项目机会。

  3、强化研发创新能力提升,保障超常规发展后劲

  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强化呼吸道、妇幼健康、血液安全和血液感染、测序和智能化设备、肿瘤早筛等领域的能力建设,加强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和产品方案布局,从临床需求、医疗消费升级需求出发,围绕精准、简便、快速、性价比高四个维度,持续完善高可及性的全场景化方案,如门诊方案、急重症方案、疑难感染方案、居家方案、基层医疗方案、公共卫生监测方案等,横向覆盖临床全流程,纵向覆盖从大型三甲医院到基层医疗机构甚至C端,助力精准诊疗和分级诊疗体系完善,推动智能健康管理逐步成为百姓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强化精品工程打造,提升原材料、研发、生产、质控、技术服务等各环节精品水准,以客户思维持续完善产品解决方案。

  4、强化平台型企业和产业生态打造,提升产业链竞争能力

  加速免疫诊断、分子POCT、快速药敏、脓毒症等领域的战略投资项目落地转化,提升产业转化效率,快速扩充产品线,推动相关产品加速商业化,完善疾病整体解决方案。以产业生态打造为原则,通过自主研发、战略合作、投资孵化、收购并购、资产重组等多种方式,进一步加大对生命科技关键底层技术、关键模块、关键原材料等领域布局,加大产业链上下游延伸力度,完善产业链布局。积极寻找并筛选具备前沿技术及发展潜力的项目或企业,为公司平台型企业打造提供优质项目储备与产业布局协同,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

  5、强化品牌文化建设,打造基业长青的世界级品牌

  强化圣湘品牌价值挖掘与宣传,通过参与国内外行业盛会、学术研讨会、学术论坛、微课堂、科室会、沙龙会、媒体宣传等多种方式,持续推介圣湘方案、圣湘品牌,积极参与国内外行业标准制定,提升圣湘品牌全球影响力。深入开展百千万工程项目、妇幼连心工程“三八公益”等项目,做实“基因科技普惠日”品牌。以客户满意为出发点,深入践行“2小时内响应,24小时内提供方案,48小时内到达现场”的客户服务宗旨,打造“悦服务”品牌。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制定指导干部和员工行为规范的价值观纲要文件,以旗帜鲜明的文化凝聚公司思想共识,形成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闭环,推动企业文化转化成为带动效益提升的软性生产力与核心竞争力,助力公司打造基业长青的世界级品牌。

  6、强化管理效能升级,筑牢“二次创业”发展根基

  加强团队能力建设,持续引进和培养优秀人才,健全人才队伍梯队,完善激励和评价机制,激发团队活力,建立与公司超常规发展相匹配的组织能力。持续强化过程管理和资源协同,扎实做好目标任务分解,加强重点工作、重点项目过程管控,完善协同机制,提升资源利用效率,保障战略落地。强化时效意识、问题导向,完善“端到端”的制度流程体系,提升内部运营效率。加强运营管理体系数字化建设,深入推进横向业务协同、纵向业财一体化,打造支撑圣湘业务运营和决策分析的数字化平台,提升数字化管理水平。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创新医疗盈利能力一般,未来营收成长性较差。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高。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