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股市直击 - 正文

瑞可达2023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原标题:瑞可达2023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瑞可达2023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内容如下:

一、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2023年,公司管理层紧紧围绕战略目标与年度经营计划,积极把握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机会,坚持稳中求进。深耕核心主业,紧紧抓住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契机,着力打造未来更加强劲的业务增长点,聚焦核心客户及核心产品,积极推进国际化经营战略落地。

公司继续通过提高资源配置和生产运营效率实现提质增效,积极确保核心业务的持续增长,公司基于去年同期新能源汽车连接器产品需求带来的高基数的影响,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55,498.30万元,同比减少4.32%,其中内销营业收入为135,799.55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6.18%,外销营业收入为18,101.35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8.07%;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3,680.84万元,同比减少45.86%。公司营业收入下降主要是公司下游重卡换电产品销售订单有所减少、车载智能网联连接器产品市场拓展不及预期、海外通信项目延期、主要客户价格有所调整等原因所致。公司净利润较上年同期下降,主要原因系是期间费用增加,主要为筹建美国、墨西哥海外子公司和国内泰州瑞可达基地产生的费用增加,扩充海外销售团队和海外销售办事处,聘请专业机构进行组织变革咨询;公司继续加大研发投入,研发费用大幅增加所致。

(一)完善业务产能布局

近几年,新能源汽车市场、储能、光伏、工业等市场规模快速扩大,对配套的各类连接器产品需求旺盛,报告期公司抓住了新能源市场发展机遇,实现了快速发展。为实现公司的可持续发展进行了产能布局,公司目前已经形成了国内江苏苏州、江苏泰州、四川绵阳三大生产基地,墨西哥瑞可达和美国瑞可达两个海外工厂。

公司2023年与江苏泰州港经济开发区签订《项目投资意向协议》,于2023年7月受让江苏飞泰电子有限公司100%股权,并参与了泰州市高港区人民法院在淘宝网司法拍卖活动,取得扬泰电子标的资产,一期厂房建设并于四季度完成搬迁事宜。公司2023年8月召开第四届董事会第六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公司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的相关议案,主要为泰州工厂实施电池连接系统的研发及产业化资、建设和运营,满足了国际欧洲某知名车企定点CCS产品的审核要求,也进一步丰富公司汽车连接器产品类型,布局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市场。

公司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投项目于2023年5月取得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及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并于2023年6月29日取得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进行开工建设。

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募投“高性能精密连接器产业化项目”和“补充流动资金”于2023年底实施完毕,项目已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满足结项条件,公司将上述募集资金投资项目予以结项。高性能精密连接器产业化项目正式投产后进一步完善了公司的研发体系,增强公司在高端连接器领域的技术和研发优势,改进工艺流程、提高生产技术水平,加快新产品的投放速度,更好的服务客户占领市场,也进一步扩大和优化产能,提高产品供应能力和服务能力,巩固和提升市场地位,增强整体竞争力。

(二)持续拓展国际市场

公司根据整体经营发展需要及布局海外的国际化战略规划,国际化战略逐步落地实施,扩充国际营销团队和海外销售办事处,按计划积极推进美国瑞可达和墨西哥瑞可达工厂项目,加快海外工厂的试生产,并于第四季度开始交付,国际化战略的拓展和布局初见成效。墨西哥瑞可达主要围绕新能源汽车、储能产品配套,美国瑞可达主要围绕光伏产业进行配套,为客户提供光伏连接件及结构件产品。海外工厂的顺利投产有助于推动国际市场拓展及满足海外客户的需求,不断提升海外市场份额。

报告期内,公司也获得了欧洲知名车企的电池连接系统产品项目定点,是客户对公司指定项目产品开发、技术和供货资格的认可,是推动公司电池连接系统产品在国际产业化落地的重要阶段性成果,是公司国际化市场拓展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美国瑞可达与美国某知名光伏发电跟踪系统提供商签订《销售合同》。美国瑞可达将为其提供光伏连接件及结构件产品,合同金额为1.06亿美元,自合同生效之日起两年内全部履行完成。

(三)加强研发投入,持续技术创新领先

创新是公司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公司秉持专注、专业、引领、创新的研发理念,在研发活动中贯彻设计标准化、工艺标准化、测试实验标准化、研发流程标准化,通过基础理论研究和技术储备、行业标准参与、领先技术方案对标和国际化客户牵引创新模式,以科技创新作为驱动,持续开发新产品及迭代产品。

2023年,公司研发投入11,583.41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1.41%。公司不遗余力引进人才,研发技术人员增至423人。报告期内,公司及子公司新申请专利113项;新增授权专利84项,其中新增发明专利3项,新增实用新型专利71项。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及子公司累计获得国内外专利283项,其中发明专利17项,实用新型专利236项,外观设计专利了30项,国外专利2项。参与国家标准修订6项,行业标准修订3项,团体标准和地方标准制定15项。

公司不断加大研发投入,积极探索市场需求及产品技术研发方向,继续强化新能源汽车、通信、储能、光伏、电池、充电桩、工业、轨道交通、机器人、医疗等领域产品的升级迭代,同时探索产品在AI与数据中心、低空飞行汽车、5.5G&6G通信及商业卫星、超充系统、医疗系统、人形机器人等领域的应用,相关项目正在有序推进中。

(四)优化业务结构,实施新应用领域布局

随着下游行业的技术快速迭代和需求规模增长,公司持续深耕新能源汽车领域和通信两大核心赛道,持续加大对新应用领域的投入。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公司紧跟领先客户战略创新的步伐,在保持优势产品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超充系统的液冷充电枪、车载智能网联连接器、应用于欧洲重卡充电网络的M瓦充电等系列产品的拓展力度;在通信领域,伴随AI应用加快落地,算力需求持续扩大,对连接器相关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公司通过技术能力的提升,加大SFP+、CAGE系列,高速板对板连接器、高速I/O连接器在AI与数据中心等领域的研发和应用,RSMP、射频组件及毫米波连接器产品在6G通信及商业卫星领域的应用。SMP型连接器在高频率(RSMP-F)、高功率(RSMP+)、低互调(RSMP-MP)指标上全面迭代,加上浮动一体化的SCC型连接器、毫米波连接器可满足5.5G基站的各种需求,并已与中兴、三星、爱立信、诺基亚深度合作,获得多个5.5G项目定点,并能满足未来6G需求。

公司还研发了医疗内窥镜、射频消融、医疗线束等产品,人形机器人的低压连接器、Type-C和以太网线束系列产品,低空飞行器的高低压连接器、线束组件等。

(五)强化变革创新,完善管理机制

公司积极推进变革创新,启动组织变革项目,重塑瑞可达的长远战略发展目标,制定了未来三年变革行动计划,围绕变革目标,逐步实现战略规划、战略解码、战略执行的闭环管理,强化平台建设、流程管理和数字化管理,为客户创造价值,实现公司成为“全球连接系统行业领先者”的愿景。重新梳理了公司集团化的治理架构,优化调整了公司的组织架构,统一了更加适合未来发展的横向组织模式,并实施了基于IPD集成产品开发流程的研发组织变革;基于CC3(customer centric3)的营销组织变革;基于ISC集成供应链的供应链组织变革,持续加强精益化生产管理,组织开展精益管理活动。

(六)实施股份回购,提振市场信心

报告期内,基于对公司未来发展的信心和对公司价值的认可,持续建立公司长效激励机制,且为维护广大投资者利益,增强投资者对公司的信心,有效结合股东利益、公司利益与员工利益,促进公司可持续稳定发展,公司以自有资金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部分公司股份,并在未来适宜时机全部用于公司股权激励或员工持股计划。2023年10月30日,公司首次实施回购股份。截至2023年11月30日,公司完成股份回购。公司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交易系统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已实际回购公司股份905,000股,占公司总股本158,419,873股的比例为0.57%,回购均价为40.86元/股,已支付的总金额为36,982,769.49元(不含印花税、交易佣金等交易费用)。

二、报告期内公司所从事的主要业务、经营模式、行业情况及研发情况说明:

(一)主要业务、主要产品或服务情况

1、公司主要业务

公司是专业从事连接器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的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主要产品包括连接器、连接器组件和模块等系列,是同时具备光、电、微波、流体、数据连接器产品研发和生产能力的企业之一。

公司始终以连接器产品为核心,持续开发迭代,坚持客户需求导向,对产品技术的持续钻研以及应用领域的不断探索,可为客户同时提供通信、新能源汽车“电动化”及“智能化”、储能与新能源、工业机器人、轨道交通、医疗器械等领域综合连接系统解决方案。

2、公司主要产品和服务

(1)新能源汽车连接系统全面解决方案

①汽车“电动化”连接系统综合解决方案

在新能源汽车连接器市场,公司开发了全系列高压大电流连接器及组件、换电连接器、智能网联连接器、CCS、交直流充电枪、液冷充电枪、充电桩、超充系统等系列产品,从而形成了公司在新能源汽车配套市场丰富的电动化、智能化产品线,逐步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打开市场,成为了新能源汽车连接器行业的优质供应商之一。

②汽车“智能化”连接系统综合解决方案

公司全系列自主研发创新的车载高速核心技术产品包含FAKRA、mini-FAKRA、HSD高速、车载多千兆以太网连接器、车规级Type C接口、板对板浮动高速连接器等,主要应用于信息娱乐系统、以自动驾驶为主要需求的汽车安全系统、及车内高速网络系统(以太网)三大应用领域。

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经过多年的技术创新和市场拓展,公司成功实现了国内外知名汽车整车企业和汽车电子系统集成商的供货资质并批量供货,新能源汽车领域国内主要服务于长安汽车、蔚来汽车、上汽集团(600104)、H公司、赛力斯(601127)、东风汽车(600006)、一汽集团、北汽集团、江淮汽车(600418)、长城汽车(601633)、吉利汽车、奇瑞汽车、宁德时代(300750)、微宏动力等整车企业和“三电”企业,乘联会发布的狭义乘用车2024年3月排行前十的车企公司均覆盖,同时海外客户覆盖美国T公司、戴姆勒、捷普、新美亚、豪华车生产商等知名车企。鉴于与客户签署保密协议约定,部分客户以代码进行表示。

(2)储能连接系统全面解决方案

在储能连接器领域,公司的储能合作主要围绕商用储能和家用储能两个领域展开,主要提供储能连接器、手动维护开关、电子母排、高压线束、电池连接系统等产品;在商用储能方面公司与国内储能领域的多家客户展开合作。家用储能项目目前主要针对国外客户,提供家用光储充系统的控制柜组件。公司主要服务于宁德时代、阳光电源(300274)、鹏辉能源(300438)、固德威、天合光能、远景能源、蜂巢能源、国家电投、海博思创、中国中车(601766)、许继电器等客户。

(3)通信连接系统全面解决方案

在通信连接器领域,公司研发了5G系统MASSIVE MIMO板对板射频盲插连接器、无线基站的光电模块集成连接器等多款新型连接器,在5G网络建设中赢得先机,成功实现全球主要通信设备制造商和通信系统制造商的配套,主要服务于爱立信、诺基亚、三星电子、中兴通讯、康普、KMW集团、ACE、波发特、安弗施、安费诺等移动通信设备集成商和专业连接器生产商;公司正不断通过工艺革新、新材料运用等方式提升产品综合竞争优势,进一步增强市场竞争力。

当前人工智能高速爆发叠加大模型算力持续紧缺,带来数据中心对高吞吐和大带宽的需求日益迫切。交换机、光模块传输速率的不断提升,从40G逐步跃升至100G、400G,当前加速应用的800G,乃至即将达到的1.6T,连接器的速率也必须相应进行升级迭代,以满足日益严苛的数据传输需求。此外,AI服务器会配备更多的GPU加速卡、更大的内存容量、更快的网络接口以及更多的电源等,这也导致系统内部连接数量增多,连接器的需求量也随之上升。高速连接器作为数据中心系统互连关键硬件之一,预计将深度受益于AI算力的需求增长。

由于移动通信领域连接器产品涉及多种形式的传输,而公司作为同时具备电、光、微波、流体及数据连接器产品制造能力的企业,竞争优势明显。

公司自主研发的SMP型连接器在高频率(RSMP-F)、高功率(RSMP+)、低互调(RSMP-MP)指标上全面迭代,加上浮动一体化的SCC型连接器、毫米波连接器可满足5.5G基站的各种需求,并已与中兴、三星、爱立信、诺基亚深度合作,获得多个5.5G项目定点,并能满足未来6G需求。公司根据不同客户应用需求,开发了具有集成密度高,频率高,体积小,成本低的下一代5.5G的多种集成化、小型化连接器,可以支持客户模块化安装,提高生产效率,减小基站体积,降低成本,实现5.5G更大范围的商业,并且能满足未来6G需求。

(4)工业及其他连接系统全面解决方案

在工业及其他领域,车钩连接器、重载连接器、工业连接器、医疗连接器主要应用于轨道交通、机车空调、风能、光伏、电力、机器人、医疗器械等行业,主要客户中国中车、徐工集团、三一重工(600031)、ABB、卡特比勒、曼尼通、大疆创新、美国知名光伏发电跟踪系统提供商等客户。

公司目前逐步开发了应用于AI与数据中心领域的SFP+、CAGE系列,高速板对板连接器、高速I/O连接器,AEC系列产品;应用于低空飞行器的高低压连接器、线束组件等;应用于6G通信及商业卫星领域的RSMP、射频组件及毫米波连接器产品;应用于超充系统的液冷系统、换电连接器,应用于欧洲重卡充电网络的M瓦充电;应用于医疗领域的内窥镜、射频消融、微波消融等产品;应用于人形机器人领域的低压连接器、Type-C和以太网线束系列产品。公司将持续参与AI与数据中心、汽车智能驾驶、人形机器人、6G通信、低空飞行器、液冷系统、商业卫星等领域的产品研发。

(二)主要经营模式

公司是一家专注于连接器产品制造的高新技术企业,始终坚持将技术创新、工艺创新、流程自动化放在首位,并通过供应链整合管理提升公司产品竞争力,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公司以创新为核心,客户需求为根本,形成了集前沿研究、协同开发、工艺设计、自动制造于一体的综合性研发、生产和销售能力。

1、研发设计模式

公司秉持技术驱动,市场/客户牵引,前沿研究与客户引领的研发创新模式;在公司产品策略委员会领导,依托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业设计中心等研发平台,围绕既有的核心技术、核心工艺,结合自身多年生产管理经验和FEMA(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测试系统数据积累,前瞻性地把握行业技术发展趋势,针对产品工业设计、生产工艺、产品性能、技术革新以及机械自动化等开展先导性的开发研究。研发项目正式立项后,由销售、技术、质量、采购、工艺生产、成本管理等部门组成的项目管理小组,就研发的具体细节以及客户要求协同合作。

2、采购模式

公司地处产业集群效应明显的长三角地区,材料和外协加工服务等供应商众多,供应充足。公司每年与供应商签订长期采购的框架合同,对产品质量、采购交期、采购价格、有害物质规避等做出约定,并将其纳入公司的物料管理系统。在获得产品订单后,通过产品生命周期管理系统完成产品设计开发,然后导入ERP系统,借助ERP系统生成生产计划、物料需求计划和采购计划。大宗材料由公司联合采购组统一安排采购,考虑到一定的周期性和突发性概率,在保障合理的安全库存水平前提下进行原材料采购,集中采购能够在保证原材料质量的同时降低采购成本。采购回厂的原材料经检验合格后,再根据计划安排加工生产。

3、生产模式

公司实行以销定产的生产模式,即公司根据客户订单或客户需求预测进行统筹化生产。计划部作为公司的核心计划统筹部门制定既能够满足客户长、短期需求又能够高效调配公司生产资源的生产计划,使得客户响应速度和公司库存达到较好平衡。

公司拥有包括模具设计与制造、机械加工、精密注塑、精密冲压、生产组装和测试等生产连接器产品所需的核心工艺生产能力,公司在特种工艺相关工序和部分基础加工工序会有选择地采取外购或外协方式完成。

公司制定了《标准化工作程序》、《产品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生产过程控制程序》等内控制度,采购、质量和仓储部门严格按照工艺与程序操作,确保生产部门安全稳定运行。

4、销售模式

公司采用直销模式,由公司直接与客户联系,确定产品的具体要求,根据客户需求进行研发,研发样品经过客户检验和确认后,进行试生产、批量生产,产成品直接发送给客户,最终客户与公司进行结算。

公司在为客户提供连接器产品整体解决方案的同时,也注重及时地售前、售后跟踪服务,未来将继续完善公司营销网络,跟踪客户新项目开发,提供快速、高效的售后服务,以实现一体化的综合配套服务。为夯实公司直销能力,公司组建了一支业务能力较强的销售团队,直接与客户联系和沟通,对公司的连接器、组件、模块等系统产品进行推广销售。

(三)所处行业情况

1.行业的发展阶段、基本特点、主要技术门槛

1、公司所处行业

根据中国证监会《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2012年修订),公司属于“C39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根据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国家标准(GB/T4754-2017),公司属于“C39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大类,属于“C398电子元件及电子专用材料制造”中类,属于“C3989其他电子元件制造”小类。公司产品广泛应用于通信基站设备,汽车电子控制系统以及工业控制等领域。

2、行业发展情况

连接器系电子系统设备之间电流或光信号等传输与交换的电子部件。连接器作为节点,通过独立或与线缆一起,为器件、组件、设备、子系统之间传输电流或光信号,并且保持各系统之间不发生信号失真和能量损失的变化,是构成整个完整系统连接所必须的基础元件。

连接器属于电子元器件细分产业,电子元器件行业属于国家政策支持、鼓励发展的重点行业。《中国制造2025》、《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中国电子元器件行业“十四五”发展规划》、《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2018)》等国家政策均将电子元器件列为重点发展产业。

近年来全球连接器市场整体呈现稳步增长趋势,据BISHOP&ASSOCIATES, INC.发布的相关数据显示,全球连接器市场规模已从2011年的489亿美元增长至2022年的841亿美元。连接器行业对下游应用领域变化反应敏锐,终端市场的规模增长与技术更迭将推动未来连接器市场规模持续扩大,预计2030年全球连接器市场规模将会超过1,147亿美元。

从下游领域来看,《“5G+工业互联网”512工程推进方案》、《关于推动5G加快发展的通知》、《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并行管理办法》、《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等下游行业的鼓励政策也为连接器产品的需求增长提供间接政策支持。通信和汽车亦属于国家政策支持、鼓励发展的电子元器件重点发展领域,从《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发展规划(2016-2020年)》,到《基础电子元器件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年)》,汽车电动化、网联化以及5G通信网络建设过程中所需的关键连接器产品均系产业规划重点发展的电子元器件产品。随着下游行业的技术快速迭代和需求规模增长,通信和汽车领域已成为国际和国内连接器产品最大的两个应用市场。

不同应用领域的连接器需要满足电气性能、机械性能和环境性能等三大基本性能,且因其应用场景不同,功能特征、技术水平的侧重点存在差异。

(1)新能源领域

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的加快,促进了汽车连接器产品的不断迭代、演进和需求新增,在超高压充电、系统高度模块化集成、液体冷却、多场景换电、低成本连接技术等方面的技术研究、工艺研究持续深入,在客户引领下实现水平不断提高,将带动国内领先或国际领先的高压连接器、换电连接器、智能网联连接器等汽车连接器产品不断推陈出新,并逐步取得技术的制高点。

根据行业分析机构Canalys研究报告显示,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超1000万辆,同比增长55%,其中59%的新能源汽车销量来自中国。未来,随着各国支持政策的持续推动,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有望持续高速增长。根据EV Tank最新预测,全球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在2025年和2030年将分别达到2542.2万辆和5212.0万辆,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将持续提升并在2030年超过50%。而在中国,发展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了重要的长期战略举措。《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国办发〔2020〕39号)明确提出,到2035年纯电动汽车将成为新销售车辆的主流,公共领域用车将实现全面电动化。

根据中汽协数据,2023年新能源汽车保持产销两旺发展势头,我国新能源汽车连续9年位居全球第一,持续快速增长,产销分别完成958.7万辆和949.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5.8%和37.9%,市场占有率达31.6%。其中,新能源商用车产销分别占商用车产销11.5%和11.1%;新能源乘用车产销分别占乘用车产销的34.9%和34.7%。

2023年2月,工信部八部门印发《关于组织开展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先行区试点工作的通知》,在全国范围内启动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先行区试点工作,新增公共充电桩(标准桩)与公共领域新能源汽车推广数量(标准车)比例力争达到1:1,高速公路服务区充电设施车位占比预期不低于小型停车位的10%,形成一批典型的综合能源服务示范站,探索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和模式,为新能源汽车全面市场化拓展和绿色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此次《通知》将起到带头示范作用,促进中国新能源汽车及充电桩市场健康快速发展,拉动新能源汽车消费及产业升级,使得新能源产业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行业之一。

未来随着5G通信、云计算等技术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渗透不断加强,汽车智能化与网联化趋势不断发展融合。目前,搭载L2级别(部分自动驾驶)功能的车型已经开始大规模推向商用,未来随着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汽车有望进入完全的智能驾驶阶段,汽车电子系统的应用范围将进一步扩大,对于连接器等产品的市场需求和性能要求将进一步增加;新一代移动通信作为实现汽车智能网联化的重要媒介,相关基础设施的建设亦会推动通信以及新能源连接器产品的叠加需求提升。

(2)储能及风光电等新能源领域

储能连接器是用于连接储能电池模块、电池簇或电池单元的重要组件,具有高电压、大电流的传输能力,能够保证电池模块之间的可靠连接,确保整个储能系统正常运行。近年来,随着新能源市场的不断扩大,储能连接器的市场规模也在逐年增长。根据市场研究机构的数据显示,全球储能连接器市场规模在不断扩大,预计未来几年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

美国《通胀削减法案》未来10年投入约4300亿美元,用于气候和清洁能源以及医疗保健等领域,这将促进光伏、储能、充电桩等业务的大幅增长。

近年来,随着我国新能源发电规模持续快速增长,新型储能进入大规模发展期。“十四五”以来,新增新型储能装机直接推动经济投资超过1000亿元,有力支撑能源电力发展,成为中国经济发展新动能。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全国已经建成投运新型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达3139万千瓦/6687万千瓦时,平均储能时长2.1小时。2023年新增装机规模约2260万千瓦/4870万千瓦时,较2022年底增长超过260%。

(3)通信领域

通信连接器领域,随着5G网络建设、云计算、物联网、数据中心、高级辅助驾驶、6G网络预研的发展,将推动通信连接器技术面向高频段、模块化、小型化、高速传输、低成本等方向推进,板对板射频连接器、高速背板连接器、I/O连接器、光模块连接器等通信连接器未来将有巨大的市场需求。

5G-A是由5G向6G演进的关键阶段,在车联市场,5G-A将推动车、路、云、网、图协同共享,从辅助驾驶加速走向自动驾驶、无人驾驶。在垂直行业市场,5G-A将加速工业互联网应用从辅助生产环节到核心生产环节升级,以超低时延和超高可靠的网络性能来满足行业要求。5.5G基站采用超大规模的MIMO技术,因此连接器数量需求将是5G连接器的数倍,基站体积较大,成本较高,从而模块化,密集集成化将成为连接器的关键技术和需求趋势。

当前人工智能高速爆发叠加大模型算力持续紧缺,带来数据中心对高吞吐和大带宽的需求日益迫切。交换机、光模块传输速率的不断提升,从40G逐步跃升至100G、400G,当前加速应用的800G,乃至即将达到的1.6T,连接器的速率也必须相应进行升级迭代,以满足日益严苛的数据传输需求。此外,AI服务器会配备更多的GPU加速卡、更大的内存容量、更快的网络接口以及更多的电源等,这也导致系统内部连接数量增多,连接器的需求量也随之上升。高速率的传输对连接器的性能提出了更高要求,尤其是在保证信号完整性方面。高速连接器作为数据中心系统互连关键硬件之一,预计将深度受益于AI算力的需求增长。

根据BISHOP&ASSOCIATES, INC.的预测数据,至2025年全球通信连接器市场规模将达到215亿美元。2019年中国通信连接器市场规模为62.67亿美元,到2025年我国通信连接器市场规模亦将达到95亿美元。

(4)工业轨道交通、机器人及医疗等领域

国家大力扶持的风、光、储产业,其庞大的市场容量也会带动该领域连接器新技术、新工艺的快速发展,工业连接器、光伏连接器、储能连接器和定制类连接器将迎来较大的市场需求。

根据BISHOP&ASSOCIATES, INC.公布的数据,2019年至2021年全球轨道交通类连接器市场规模从44.79亿美元增长至54.31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0.12%;国内轨道交通类连接器市场规模从11.62亿美元增长至14.95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3.40%。

随着我国新医疗改的实施和医疗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升,我国医疗领域连接器市场需求容量不断增加,已经成为全球医疗器械市场中第二大市场。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医疗器械市场规模突破6,000亿元,未来五年(2019-2023)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14.41%,并预测在2023年我国医疗器械市场规模将突破万亿元,达到了10,767亿元。

机器人行业涵盖核心零部件、本体制造、系统集成以及终端应用。公司主要为客户提供低压连接器、低压TYPEC线束、以太网线束等连接器及组件解决方案。近年来,国家陆续出台系列政策文件,促进机器人产业健康发展。2023年1月19日,工信部等17部门印发《“机器人+”应用行动实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制造业机器人密度较2020年实现翻番,服务机器人、特种机器人行业应用深度和广度显著提升”。北京、上海、深圳等地也出台了多个机器人行业相关的政策,《北京市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行动方案(2023—2025年)》提出到2025年,培养100种高技术高附加值机器人产品、100种具有全国推广价值的应用场景。《上海市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提出到2025年工业机器人使用密度力争达360台/万人。

根据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的数据,2017年—2021年间,工业机器人市场规模从163亿美元增长至175亿美元,年均增速仅为1.8%;而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从66亿美元增长至172亿美元,年均增速达到27.1%,特种机器人市场规模从38亿美元增长至82亿美元,年均增速达到21.2%。

(5)低空经济

工业和信息化部、科学技术部、财政部、中国民用航空局印发《通用航空装备创新应用实施方案(2024—2030年)》。其中提出,到2027年,我国通用航空装备供给能力、产业创新能力显著提升,现代化通用航空基础支撑体系基本建立,高效融合产业生态初步形成,通用航空公共服务装备体系基本完善,以无人化、电动化、智能化为技术特征的新型通用航空装备在城市空运、物流配送、应急救援等领域实现商业应用。

低空经济被定义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新增长引擎,是新质生产力的代表,作为纯增量市场可以更多拉动经济增长;进一步扩大新能源优势,实现扬长避短和换道超车;以新能源汽车制造和零部件向新能源飞行器制造转型。通信方面,低空通信手段有四种,分别是ADS-B、二次雷达、低轨卫星、5G-A。《实施方案》更加强调5G-A和低轨卫星。

3、行业特点

(1)连接器生产企业与下游客户关系紧密连接器作为电子元器件行业的关键零部件,市场对连接器的性能要求、工艺水平、传输速度及产品精度都有更高的要求。随着社会分工的专业化和精细化,本行业下游大型制造商的需求逐步由单纯的连接器产品向系统连接解决方案转变,要求连接器生产企业能够提供完整的技术服务,包括参与客户产品同步设计、协助客户制定产品方案、对所用原材料进行选型、检测、制造,并能够及时完成产品制造和配送服务等。连接器生产企业通过定制化的研发和生产模式,深入参与下游客户的产品设计、研发和生产流程中,通过与下游客户的供应链融为一体,连接器生产企业可以进一步巩固客户关系。

(2)行业竞争充分、产品竞争分化连接器行业是一个具有市场全球化和分工专业化特征的行业,竞争较为充分,行业竞争格局相对稳定。连接器应用领域广泛,涉及到很多技术壁垒较高的细分产品和应用领域。部分历史悠久、规模庞大的跨国企业在多个应用领域占优,而建立时间较短、资产规模较小的领先企业则以细分领域的优势产品作为行业切入点。

4、主要技术门槛

在连接器行业,国际知名企业进入市场较早,掌握了连接器行业的核心技术,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较高,与下游行业的主要客户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而国内连接器行业起步较晚,整体技术水平和规模较国际企业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国产机械装备在精度、外观、稳定性等方面与国外先进设备仍存在差距,高端生产设备未完全实现国产化仍是制约连接器技术发展的因素之一。

新能源汽车连接器主要侧重高电压、大电流、抗干扰等电气性能,并需具备机械寿命长、抗振动冲击等震动工作环境中的良好机械性能;技术难点为接触电阻设计和材料选择技术,产品需具备高防护等级、抗冷热冲击、抗振动冲击等要求,故对产品设计有较高要求。

通信连接器产品需要满足特性阻抗、插入损耗、电压驻波比等电气指标,需要实现低信号损耗、低驻波比、微波泄漏少等功能要求;通信技术发展较快,因此需要具备多类产品的快速定制研发的能力,涉及电连接器、射频连接器、光连接器、高速数据传输连接器等产品,对连接器厂商的设计能力要求非常高,投资规模要求较大,连接器性能如损耗衰减、波形干扰、浮动容差、阻抗补偿等要求高。

总之,连接器本身涉及到材料技术、结构设计、仿真技术、微波技术、表面处理技术、模具技术、注塑工艺技术、冲压工艺技术等。对于技术团队来说,需要长时间的积累,且连接器的专利技术壁垒非常多,技术门槛较高。

近年来,我国通信和汽车领域的连接器制造企业无论从技术还是规模方面均取得了快速发展。国内企业以通信领域技术迭代、国内新能源造车新势力崛起为契机,在技术上打破了国外连接器企业在这两个领域的垄断,成功切入了全球主要通信设备集成商和国内外知名整车厂商的供应链体系。

2.公司所处的行业地位分析及其变化情况

公司是中国电子元件百强,中国电子元件行业协会接插件分会理事单位,中国标准化协会会员单位,中国设备管理协会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促进中心会员单位,中国电动汽车充电技术与产业联盟会员单位,2020年荣获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荣获2023年度科创板最具投资价值企业,2023中国xEV动力电池系统产业链TOP企业,连续6年荣获“中国智能电动汽车核心零部件100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汽车产业链供应链优秀企业。公司的“HS高速高密矩形印制板连接器”自主研发项目被列入2015年国家火炬计划,“新能源电动汽车用电连接器”被四川省科学技术厅列入2018年成果转化项目,“换电连接器车端及电池端产品”被列入省重点推广应用的新技术和新产品目录(第31批)目录,万兆以太网连接器VEH获“2023年第八届中国汽车零部件铃轩奖优秀奖”,新能源高压连接器产品荣获“江苏精品”认证。

多年来公司的产品和技术得到客户的充分肯定和认可,获得长安汽车“深蓝贡献奖”,蔚来汽车“守望奖”,上汽红岩“技术贡献奖”、“价值贡献奖”,开沃集团合作伙伴奖、最佳质量奖,创维汽车“最佳合作奖”,中兴通讯“质量奖”等。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及子公司累计获得国内外专利283项,其中国内发明专利17项,国外专利2项,参与国家标准修订6项,行业标准修订3项,团体标准和地方标准制定15项。

近年来公司大力拓展新能源、储能、通信、风电、光伏、轨道交通、机器人、医疗等领域,并在国内外广获客户认可。公司在研发活动中贯彻设计标准化、工艺标准化、测试实验标准化、研发流程标准化,通过基础理论研究和技术储备、行业标准参与、领先技术方案对标和国际化客户牵引,高压连接器、换电连接器、车载智能网联连接器、5G板对板射频连接器等产品处于国际领先或国内领先的水平。

公司针对新领域产品的开发走在市场的前列,如AI与数据中心领域的SFP+、CAGE系列、AEC系列,低空经济飞行汽车领域的高低压连接器,6G通信及商业卫星领域的RSMP射频组件、毫米波系列,超充系统的M瓦充电、液冷系统及换电连接器,医疗系统领域的内窥镜、射频消融、微波消融针,人形机器人领域的低压连接器、Type-C插座系列、以太网线束系列。

3.报告期内新技术、新产业(300832)、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情况和未来发展趋势

近年来全球连接器市场整体呈现稳步增长趋势,据BISHOP&ASSOCIATES, INC.发布的相关数据显示,全球连接器市场规模已从2011年的489亿美元增长至2022年的841亿美元。连接器行业对下游应用领域变化反应敏锐,终端市场的规模增长与技术更迭将推动未来连接器市场规模持续扩大,预计2030年全球连接器市场规模将会超过1,147亿美元。随着中国连接器行业景气度持续向好,连接器国内上市公司数量大幅增加,中国连接器公司掌握的连接器核心技术也越来越多,国内外之间的连接器技术差距越来越小、越来越少。

当前中国经济保持稳步增长,全球经济也处于持续复苏之中,世界局势的不可预测性,原材料上涨和短缺问题,使得国外行业巨头的价格不断上涨,交货期变长,连接器国产替代再次迎来发展机遇期。同时国外行业巨头也在积极调整经营策略、加快国内本土化步伐,加大中国市场的布局力度,国内龙头企业也实施“走出去”战略,加快在国外研发和生产的布局力度,使得行业竞争日趋激烈。

新能源汽车领域: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的加快,汽车连接器产品的不断迭代、演进和需求新增,在超高压充电、系统高度模块化集成、液体冷却、多场景换电、低成本连接技术等方面的技术研究、工艺研究持续深入,在客户引领下实现水平不断提高,将带动国内领先或国际领先的高压连接器、换电连接器、智能网联连接器等汽车连接器产品不断推陈出新,并逐步取得技术的制高点。未来随着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汽车有望进入完全的智能驾驶阶段,汽车电子系统的应用范围将进一步扩大,对于连接器等产品的市场需求和性能要求将进一步增加;新一代移动通信作为实现汽车智能网联化的重要媒介,相关基础设施的建设亦会推动通信以及新能源连接器产品的叠加需求提升。

通信领域:随着5G网络建设、云计算、物联网、数据中心、高级辅助驾驶、6G网络预研的发展,将推动通信连接器技术面向高频段、模块化、小型化、高速传输、低成本等方向推进,板对板射频连接器、高速背板连接器、I/O连接器、光模块连接器等通信连接器未来将有巨大的市场需求。5G-A是由5G向6G演进的关键阶段,在车联市场,5G-A将推动车、路、云、网协同共享,从辅助驾驶加速走向自动驾驶、无人驾驶。在垂直行业市场,5G-A将加速工业互联网应用从辅助生产环节到核心生产环节升级,以超低时延和超高可靠的网络性能来满足行业要求。5.5G基站采用超大规模的MIMO技术,因此连接器数量需求将是5G连接器的数倍,基站体积较大,成本较高,从而模块化,密集集成化将成为连接器的关键技术和需求趋势。当前人工智能高速爆发叠加大模型算力持续紧缺,带来数据中心对高吞吐和大带宽的需求日益迫切。交换机、光模块传输速率的不断提升,连接器的速率也必须相应进行升级迭代,以满足日益严苛的数据传输需求。此外,AI服务器会配备更多的GPU加速卡、更大的内存容量、更快的网络接口以及更多的电源等,这也导致系统内部连接数量增多,连接器的需求量也随之上升。高速率的传输对连接器的性能提出了更高要求,尤其是在保证信号完整性方面。高速连接器作为数据中心系统互连关键硬件之一,预计将深度受益于AI算力的需求增长。

储能及风光电等新能源领域:近年来,随着我国新能源发电规模持续快速增长,新型储能进入大规模发展期。“十四五”以来,新增新型储能装机直接推动经济投资超过1000亿元,有力支撑能源电力发展,成为中国经济发展新动能。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全国已经建成投运新型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达3139万千瓦/6687万千瓦时,平均储能时长2.1小时。2023年新增装机规模约2260万千瓦/4870万千瓦时,较2022年底增长超过260%。美国《通胀削减法案》未来10年投入约4300亿美元,用于气候和清洁能源以及医疗保健等领域,这将促进光伏、储能、充电桩等业务的大幅增长。

机器人等领域:连接器是机器人传递电力、信号、数据的“桥梁”,是机器人稳定运行的重要元器件。近年来,国家陆续出台系列政策文件,促进机器人产业健康发展。机器人高速高频通信的要求以及小型化、微型化的要求,使得机器人连接器需要重新设计,未来有望和线缆整合,带动单连接器价值量显著提升。

低空经济:工业和信息化部、科学技术部、财政部、中国民用航空局印发《通用航空装备创新应用实施方案(2024—2030年)》。其中提出,到2027年,我国通用航空装备供给能力、产业创新能力显著提升,现代化通用航空基础支撑体系基本建立,高效融合产业生态初步形成,通用航空公共服务装备体系基本完善,以无人化、电动化、智能化为技术特征的新型通用航空装备在城市空运、物流配送、应急救援等领域实现商业应用。低空经济被定义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新增长引擎,是新质生产力的代表,作为纯增量市场可以更多拉动经济增长;进一步扩大新能源优势,实现扬长避短和换道超车;以新能源汽车制造和零部件向新能源飞行器制造转型。

(四)核心技术与研发进展

1.核心技术及其先进性以及报告期内的变化情况

公司为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先后创建了江苏省混合缆到塔天馈连接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省企业技术中心、四川省企业技术中心和江苏省工业设计中心等省级研发机构,拥有国家级认证实验室CNAS实验室,具备连接器产品机械性能、电气性能和环境性能相关的新品开发测试、可靠性试验和客户委托试验能力。

公司先后成立成都研发中心、西安研发中心和洛阳研发中心,公司研发技术人员增至423人,2023年研发投入11,583.41万元,较上年度同期增长31.41%。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及子公司累计获得国内外专利283项,其中发明专利17项,实用新型专利236项,国外专利2项,参与国家标准修订6项,行业标准修订3项,团体标准和地方标准制定15项。

公司通过深度挖掘客户显性和隐性需求,结合产业下游领域的技术发展趋势和未来应用场景的前瞻性分析,围绕提升公司产品的机械性能、电气性能和环境性能来展开技术的迭代升级和延伸。公司的核心技术为综合性的连接器研发设计、制造技术探索,需要综合运用应用场景分析、技术对标对象、产品开发目标定义、产品研发、模具设计与制造、注塑、冲压、压铸、机械加工等研发和生产工艺,并结合客户需求、技术要求等形成持续的工艺设计优化,经过多年发展,已积累形成了有自身特色的核心技术。

公司坚持以攻克连接器行业难题为导向,掌握板对板射频连接器技术、板对板高速连接器技术、高压大电流连接器技术、换电连接器技术、高密度混装连接器技术等多项核心技术,为下游企业实现技术突破创造了有利环境。在5G通信领域,多种板对板射频连接器突破了国外连接器企业在4G时代的专利封锁,为国内通信主设备企业提高5G通信基站AAU国产率铺平了道路,全面服务全球主要通信设备制造商和通信系统制造商。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拥有全系列高压大电流连接器及组件、换电系列连接器、智能网联系列连接器、CCS、交直流充电枪、液冷充电枪等产品,取得国内外知名汽车整车企业和汽车电子系统集成商的供货资质并批量供货。

公司为主流客户独创换电连接解决方案,解决了新能源汽车整车换电的技术难题,随着市场认可度的提高,为下游新能源汽车企业提升差异化竞争能力赋能。自主创新研发的车载智能网联产品包含FAKRA、mini-FAKRA、HSD、车载千兆以太网连接器、车规级Type-C接口、板对板浮动高速连接器等,主要应用于信息娱乐系统、以自动驾驶为主要需求的汽车安全系统、车内高速网络系统(以太网)三大应用领域。

报告期内,公司的高压连接器、换电连接器、车载智能网联连接器、5G板对板射频连接器等产品处于国际领先或国内领先的水平。5G连接器已实现高频率(RSMP-F)、高功率(RSMP+)、低互调(RSMP-MP)的全面迭代升级,浮动一体化的SCC型连接器和毫米波连接器可满足5.5G基站的各种需求,并已与中兴通讯、三星、爱立信、诺基亚等客户在5.5G方面深度合作,有多个项目获得定点。

2.报告期内获得的研发成果

报告期内,公司及子公司新申请专利113项;新增授权专利84项,其中新增发明专利3项,新增实用新型专利71项。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及子公司累计获得国内外专利283项,其中发明专利17项,实用新型专利236项,外观设计专利30项,国外专利2项。

3.研发投入情况表研发投入总额较上年发生重大变化的原因

研发费用2023年度较2022年度增长31.41%,主要系增加研发投入,多地设立研发中心,薪酬及检测费用增加所致。

4.在研项目情况

5.研发人员情况

6.其他说明:

三、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核心竞争力分析

1、技术研发和工艺创新优势

技术创新是公司发展的根本动力,公司以行业技术发展方向为基础,以客户需求为导向,对行业前沿技术进行研究,并不断实现产品上的技术突破。公司产品评审委员会负责产品的设计评审及工艺评审和产品瓶颈的技术攻关;产品线经理负责各产品线的长期技术规划及演进、产品系列规划、成本和市场规划;研发团队负责产品实物性能、质量的实现和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项目经理负责各产品的开发进度管控、客户需求响应。公司研发活动完全依托信息化平台进行,通过产品生命周期管理系统(PLM)和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RP)展开“与快速响应市场需求的产品设计”的能力建设,并按《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要求》通过了工信部组织的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评定。

公司专注于模具设计、注塑、冲压、机械加工、表面处理、自动化生产等底层生产技术的常年研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可针对具体的产品,持续进行工艺路线和工艺技术的持续改进,为客户提供增值服务。公司具有全面仿真能力(CAE)、面向产品生命周期设计(DFX)等优势。

公司具备光、电、微波、流体、数据连接器的研发和生产能力,同时也具备连接器、连接器组件和功能模块集成的生产能力,并能根据客户行业特征、市场应用领域、客户个性化需求、客户最终产品的参数、功能需求、产品应用环境等多方面、多角度制定连接系统综合解决方案,帮助客户提高产品开发效率,提升产品一致性和稳定性,实现客户合作黏性的增强。

公司为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先后创建了江苏省混合缆到塔天馈连接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省企业技术中心、四川省企业技术中心和江苏省工业设计中心等省级研发机构,拥有国家级认证实验室CNAS实验室,具备连接器产品机械性能、电气性能和环境性能相关的新品开发测试、可靠性试验和客户委托试验能力。公司始终秉持专注、专业、引领、创新的研发理念,在研发活动中贯彻设计标准化、工艺标准化、测试实验标准化、研发流程标准化,通过基础理论研究和技术储备、行业标准参与、领先技术方案对标和国际化客户牵引,确保公司高压连接器、换电连接器、车载智能网联连接器、5G板对板射频连接器等产品处于国际领先或国内领先的水平。

2、完整的内部配套产业链,可实现敏捷制造

公司地处产业配套齐全的长三角地区,自身也具备完整的连接器配套产业链,配备有一定数量规模的模具加工设备、冲压设备、机械加工设备、注塑设备、线缆生产设备、试验设备、自动化组织设备等;因此从源头的模具设计与制造,金属原材料的冲压和机械加工,塑胶材料的注塑,线缆生产的到产品的自动化组装都能自主完成,结合公司的PLM系统、ERP系统、MES、EQS、SRM、CRM系统等信息化手段,可实现高效的柔性化生产和产品交付周期大大缩短。公司制造领域在自动化、信息化、数字化、可视化方向上不断推进,建设有自动化产线、智能化车间,整体业务实现了流程化、文件化、信息化管控。

3、可靠的质量保证体系

公司高度重视产品品质控制,先后通过了ISO9001、IATF16949、ISO13485、ISO14001、ISO45001、IRIS、GB/T29490等体系认证,针对不同行业、不同产品的具体要求,严格按照质量管理体系的流程要求和控制要点严格执行。公司的国家级CNAS认证实验室具备连接器产品机械性能、电气性能和环境性能相关的新品开发测试、可靠性试验和客户委托试验能力。生产过程中引入了MES系统,具备每道工序扫码作业、自动识别、测试数据存储/记录/读取、生产状况实时监控及反馈和二维码追溯等功能。自主开发的自动化设备能够实现生产与检测的同步化,在保证品质生产的同时提高了制造效率。报告期内公司进货检验良品率、制程良品率和成品检验良率、产品退货率均处于较高水平。

4、优秀的快速响应能力造就客户资源优势

公司已构建了组织扁平化、管理平行化的企业架构体系,积极打造平台化销售,形成高度垂直的供应链体系,努力打造快速响应核心竞争力;新品开发的平均速度为2-4周,交付速度约为2-4周,客户响应时间为24小时。

基于公司制造技术和服务水平的综合表现,持续获得国内外知名客户的认证准入,覆盖了移动通信、新能源汽车、工业等领域。

5、丰富的产品线,打造连接系统整体解决方案

多年的实践积累和新产品开发,促使公司的产品系列逐渐丰富,公司现已具备光、电、微波、高速数据、流体连接器产品研发和生产能力,同时还具备连接器、连接器组件和模块类产品的完整产品链供应能力。公司产品应用场景涵盖新能源汽车及储能、通信、工业、医疗、机器人、飞行汽车等领域,产品种类广泛齐全,可实现产品零件到系统级别的一站式服务能力,满足客户定制化服务需求的同时,能够早期参与设计,能在满足下游客户定制化服务需求及各运用领域多样化需求的同时,发挥规模效益,降低生产成本,为客户打造连接系统整体解决方案。

四、风险因素

(一)尚未盈利的风险

(二)业绩大幅下滑或亏损的风险

(三)核心竞争力风险

1、技术迭代的风险

公司专注于前沿技术研发、工艺技术和下游市场应用场景的研发,目前的技术水平尚能满足客户对于高性能连接器的要求。若未来通信和汽车等下游领域对于连接器的技术要求发生较大的革新,如产品性能指标出现大幅提升,或产品形态要求与现有产品相比出现颠覆性改变,而公司又不能迅速达到相应的技术水平,或及时做出产业调整,或技术水平被竞争对手快速超越,已经不能有效满足客户即时需求,将可能导致公司技术出现落后,进而影响公司盈利能力。对此,公司需不断关注行业发展的最新趋势,不断加深与现有客户就新技术的交流合作,密切配合客户的新项目研发,为客户提供有价值的技术方案需求,同时要进一步提升公司在行业内的技术水平,瞄准一流,确保处于行业前列。

2、核心技术人员流失的风险

连接器行业是技术和人才密集型产业,核心技术人员是否稳定是保障公司业务持续稳定,是否能实现快速发展的关键因素。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市场容量的高速增长,外来竞争者的不断进入以及产业本身的人才缺口扩大等现状都将导致行业技术人才的争夺进入白热化,若公司不能持续推出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培养人才的有效措施,则可能面临核心技术人员流失的风险,从而影响公司的技术创新能力。报告期末,公司拥有研发人员423名,其中核心技术人员3名。2024年寿祖刚因个人健康原因离职,公司新认定4名核心技术人员,合计共6名核心技术人员。对此,公司将通过社会招聘、校园招聘、内部培养、聘请专家、猎头招聘、国内重点城市设立研发中心等多种方式不断引进人才,并推出职业生涯规划、收入倍增计划、学历提升计划、股权激励计划、基础设施升级、福利待遇改善、员工关怀等多种措施,通过多措并举的手段留住员工,不断发展壮大公司的研发团队。

(四)经营风险

1、产业集中度较高的风险

报告期内,公司新能源汽车产品的销售收入实现了快速增长,占当期营业总收入的比重为87.92%,而通信产业的销售收入占比呈现下降趋势,2023年通信产业当期营业总收入的比重为6.83%;未来,若公司通信产业规模停滞不前或增速较缓,将会导致公司业务对新能源汽车产业产生重大依赖,一旦新能源汽车市场也出现发展瓶颈或掉头向下,将会对公司的经营业绩产生重大不利。

对此,公司在抓好国内外新能源汽车发展机遇的同时,做好通信5G项目产业化、6G预研,布局AI与数据中心、服务器、商业卫星等领域;同时加强轨道交通、机器人、医疗器械、低空经济等领域产品研发和市场拓展,降低产业集中度。

2、成本持续上升的风险

公司产品需要的主要原材料为铜材、贵金属、塑胶材料等,随着大宗商品价格的不断攀升、石油价格的上涨,原材料价格也有不同程度的上涨,加之单位人工成本支出也是每年逐年增加,导致产品成本持续上涨,公司运营成本不断增加,产品毛利率持续下降。如果主要原材料的价格上涨而公司未能及时向下游转移相关成本,公司将面临盈利水平下降的风险。

对此,公司将不断深化与供应链上下游的合作,利用公司经营不断扩大的规模效益,降低采购成本,同时为客户提供更具性价比的迭代产品方案,降低综合成本;同时公司也将通过工艺降本、技术降本、提高设备稼动率、提高生产效率、提高产品良品率、提高自动化水平等手段有效地控制公司的产品制造成本,确保毛利率不出现大幅波动或相对稳定。

3、产品质量风险

公司产品涉及汽车、通信、轨道交通、医疗器械等多个领域,如果在终端产品使用过程中连接器产品出现质量问题,将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因此公司下游客户对连接器产品的质量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和苛刻的后续条款。若供应商提供的产品出现严重的质量问题,将可能导致公司与下游客户合作关系终止的风险,进而影响公司经营业绩。

对此,公司建立了完备的质量控制流程体系,从产品设计预防开始、工艺设计、材料承认、制程管控、成品检验、产品追溯、产品召回等过程均实现了电子化管控,不断提升装备水平和自动化水平,杜绝人为因素的质量隐患,同时对跟产品实物质量相关联的岗位和人员进行质量专题检讨、质量知识培训,宣贯全员质量意识提升。

(五)财务风险

1、应收账款金额无法收回的风险

报告期末公司应收账款账面价值为60,224.78万元。公司应收账款存在逾期回款的情形,客户未能及时在信用期内回款,不仅占用了公司的营运资金,且逾期应收账款存在较大的回款风险。未来若公司客户持续逾期回款,导致回款时间过长,将影响公司的资金周转速度,对公司的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对此,公司将持续加大客户信用管控力度,建立健全客户信用档案并定期评价,按时催款,确保客户按合同约定信用期回款;同时还要加强营销人员的收款意识,实行销售目标与货款目标双目标考核。

2、存货跌价风险

公司存货规模逐年增加,报告期末公司存货账面价值为40,461.31万元,受新能源汽车行业变化影响,若公司未来整体销售迟滞、市场需求下降将导致存货周转不畅,或产品市场价格大幅下跌,均可能导致存货的可变现净值降低,存在较大的存货跌价风险,从而对公司经营业绩造成较大影响。

对此,公司采用订单驱动模式可有效保证存货的有效周转,对于客户暂停或取消订单的存货,要推动客户消化吸收;通用大宗物料备货,需严格履行审批手续;积极跟踪成品发货,与客户沟通及时收货和确认收入。

3、毛利率下滑的风险

报告期末公司主营业务毛利率为24.54%,相较上年同期毛利率下降了2.18个百分点。公司毛利率水平受产品结构、原材料价格、员工薪酬水平等发展状况及多重因素的影响,如上述因素发生持续不利变化,将对公司的毛利率水平和盈利能力产生不利影响。若随着下游通信行业和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市场竞争可能加剧,公司将面临产品降价的风险,从而导致公司的毛利率进一步下降。

对此,公司将通过成本向上下游转移、工艺降本、技术降本、提高设备稼动率、提高生产效率、提高产品良品率、提高自动化水平等手段有效地控制公司的产品成本,同时加快高毛利率的新品研发,确保公司总体毛利率不出现大幅波动或相对稳定。同时公司也在积极布局开拓海外市场,加强高附加值产品的业务推广,优化公司产品业务结构,保持公司毛利率水平。

(六)行业风险

1、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

连接器行业是个充分竞争的行业,全球中小连接器企业数量众多,涉及到的产品品种多样,经营规模多寡不一,强者恒强。未来,随着参与竞争的国内外企业不断增多,竞争格局将不断发生变化,公司存在市场份额被其他新进竞争对手蚕食,甚至被替代的风险。若公司不能顺利进入通信和汽车领域的新客户、不能扩大老客户业务规模,可能会出现销售增长缓慢,甚至下滑的风险,进而影响公司经营业绩。

对此,公司将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注重前沿技术研究,把握行业发展趋势和竞争态势,提供更多技术解决方案,占领技术高地。同时,一方面做好既有客户服务,增加客户粘性;另一方面,持续拓展大新强优客户,不断拓展产品应用领域及场景,向储能市场、医疗、通信AI与数据中心和服务器、机器人、低空经济等领域加大渗透力度,做大连接器市场和探索进入相关高价值领域。

2、市场竞争加剧导致产品价格持续下降风险

受新能源和通信行业市场变化及政策环境变化的影响,下游客户面临产品价格持续下降的压力,从而不断压缩上游供应商利润空间,致使连接器行业市场竞争不断加剧,公司产品销售价格存在进一步下降的可能,而对公司营业收入和利润产生不利影响的潜在风险。

对此,公司将持续加强技术研发、工艺优化,降低生产成本和运营成本,保持和强化自身在行业中的竞争优势,使公司在未来市场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同时公司也在积极布局开拓海外市场,扩展产品应用领域,加强高附加值产品的业务推广,优化公司产品业务结构,不断提升公司竞争力。

(七)宏观环境风险

1、主要原材料价格上涨的风险

公司产品生产所需的主要原材料为金属原料、塑胶材料和外购元器件配件等,铜材等金属原材料、塑胶材料价格的持续上升,对公司营业成本产生了一定的压力。如果未来主要原材料采购价格继续大幅上涨,而公司未能及时或未能充分向下游转移相关成本,将对公司的生产经营和盈利水平带来一定的影响,公司将面临毛利率降低,盈利水平下降的风险。

(八)存托凭证相关风险

(九)其他重大风险 五、报告期内主要经营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55,498.30万元,同比减少4.32%,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3,680.84万元,同比减少45.86%;报告期末,公司总资产为341,450.60万元,归属于母公司的所有者权益为194,344.08万元。

六、公司关于公司未来发展的讨论与分析

(一)行业格局和趋势

连接器行业是一个具有市场全球化和分工专业化特征的行业,竞争较为充分,行业竞争格局相对稳定。连接器应用领域广泛,涉及到很多技术壁垒较高的细分产品和应用领域。部分历史悠久、规模庞大的跨国企业在多个应用领域占优,而建立时间较短、资产规模较小的领先企业则以细分领域的优势产品作为行业切入点。

连接器行业系充分竞争的行业。目前在全球范围内,连接器市场逐渐呈现集中化的趋势,自1980年以来,全球前10大连接器供应商的市场份额已从1980年的38.0%上升至2020年的60.80%。欧美、日本的连接器跨国公司由于研发资金充足及多年技术沉淀,在产品质量和产业规模上均具有较大优势,在高性能专业型连接器产品方面处于领先地位,并通过不断推出高端产品引领行业的发展方向。

世界主要连接器生产商根据其自身技术储备和客户资源的差异,选择了不同的发展方向和业务领域。泰科、安费诺、莫仕等全球性龙头企业,凭借技术和规模优势在通信、航天、军工等高端连接器市场占据领先地位,同时将大量的标准化制造业务外包给代工企业,利润水平相对较高。日本的矢崎、航空电子等连接器从业企业,利用其在精密制造方面的优势,在医疗设备、仪器仪表、汽车制造等领域的连接器产品方面占有较高份额。台湾地区则通过代工生产,逐步形成了鸿海精密、正崴精密等领先企业,通过大规模、标准化生产建立成本优势,具有较强工艺控制与成本控制能力,在消费电子连接器市场上占据了主要份额。

相比国外的知名连接器企业,国内连接器生产厂商发展起点相对较低,技术储备不足。但随着中国制造业的发展,尤其以通信领域技术迭代、国内新能源造车新势力崛起、电子制造服务产能转移等为契机,国内通信、汽车、消费电子等行业中本土企业快速崛起。国内连接器制造企业凭借较强的工艺控制与成本控制能力、更为贴近客户以及反应迅速灵活等优势,快速形成了规模优势,在制造成本、产品品质上已经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同时在国家产业政策、下游客户需求的双重驱动下,我国连接器行业中的部分领先企业通过加强自身的研究设计能力,积极与下游企业合作,有针对性的开发各类市场迭代所需的新型连接器产品,并充分利用专利等知识产权保护自身利益,加快企业发展速度。目前,国内连接器企业已经在5G通信、新能源汽车和消费电子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占据了较大的市场份额,在部分领域已经具备与国际领先企业抗衡的能力。

在规模效益凸显的计算机等消费电子领域,国际连接器制造企业独大的格局已经发生改变,国内连接器厂商凭借产业集群效益、市场优势,通过标准化产品的规模化生产形成了良好的成本管控,从而在消费电子领域占据了较高的市场份额。但是,国内企业在技术壁垒、地域限制和附加值较高的工业、航天航空等领域的连接器产品研发和制造方面不占优势,泰科、安费诺等国际企业仍然占据相关领域连接器产品的技术高地。

近年来,我国通信和汽车领域的连接器制造企业无论从技术还是规模方面均取得了快速发展。国内企业以通信领域技术迭代、国内新能源造车新势力崛起为契机,在技术上打破了国外连接器企业在这两个领域的垄断,成功切入了全球主要通信设备集成商和知名整车厂商的供应链体系。通信和汽车亦属于国家政策支持、鼓励发展的电子元器件重点发展领域,从《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发展规划(2016-2020年)》,到《基础电子元器件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年)》,汽车电动化、网联化以及5G通信网络建设过程中所需的关键连接器产品均系产业规划重点发展的电子元器件产品。随着下游行业的技术快速迭代和需求规模增长,通信和汽车领域已成为国际和国内连接器产品最大的两个应用市场。

未来随着5G通信、云计算等技术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渗透不断加强,汽车智能化与网联化趋势不断发展融合。目前,搭载L2级别(部分自动驾驶)功能的车型已经开始大规模推向商用,未来随着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汽车有望进入完全的智能驾驶阶段,汽车电子系统的应用范围将进一步扩大,对于连接器等产品的市场需求和性能要求将进一步增加;新一代移动通信作为实现汽车智能网联化的重要媒介,相关基础设施的建设亦会推动通信以及新能源连接器产品的叠加需求提升。

工业和信息化部、科学技术部、财政部、中国民用航空局印发《通用航空装备创新应用实施方案(2024—2030年)》。其中提出,到2027年,我国通用航空装备供给能力、产业创新能力显著提升,现代化通用航空基础支撑体系基本建立,高效融合产业生态初步形成,通用航空公共服务装备体系基本完善,以无人化、电动化、智能化为技术特征的新型通用航空装备在城市空运、物流配送、应急救援等领域实现商业应用。

机器人行业涵盖核心零部件、本体制造、系统集成以及终端应用。公司主要为客户提供低压连接器、低压TYPEC线束、以太网线束等连接器及组件解决方案。近年来,国家陆续出台系列政策文件,促进机器人产业健康发展。2023年1月19日,工信部等17部门印发《“机器人+”应用行动实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制造业机器人密度较2020年实现翻番,服务机器人、特种机器人行业应用深度和广度显著提升”。北京、上海、深圳等地也出台了多个机器人行业相关的政策,《北京市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行动方案(2023—2025年)》提出到2025年,培养100种高技术高附加值机器人产品、100种具有全国推广价值的应用场景。《上海市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提出到2025年工业机器人使用密度力争达360台/万人。

当前人工智能高速爆发叠加大模型算力持续紧缺,带来数据中心对高吞吐和大带宽的需求日益迫切。交换机、光模块传输速率的不断提升,从40G逐步跃升至100G、400G,当前加速应用的800G,乃至即将达到的1.6T,连接器的速率也必须相应进行升级迭代,以满足日益严苛的数据传输需求。此外,AI服务器会配备更多的GPU加速卡、更大的内存容量、更快的网络接口以及更多的电源等,这也导致系统内部连接数量增多,连接器的需求量也随之上升。高速率的传输对连接器的性能提出了更高要求,尤其是在保证信号完整性方面。为了充分发挥AI硬件算力的效能,破解互连瓶颈成为关键,而高速连接器正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所在。高速连接器作为数据中心系统互连关键硬件之一,预计将深度受益于AI算力的需求增长。

(二)公司发展战略

公司自成立以来,始终专注于为客户提供可靠的创新技术产品和服务,肩负“以客户为焦点、创造客户价值”的企业使命,秉持“敬业、学习、创新、合作”的人文价值观,致力于成为全球连接器行业领先者。公司根据自身能力、经营状况、资源水平,结合国内外经济发展和政策等外部环境及其发展趋势,制定了“专注、拓展、外延”的未来发展战略。公司将专注并深度挖掘通信领域和新能源汽车领域,巩固该市场领域的优势地位和市场份额;不断加大产品研发投入,聚焦和拓展新的业务领域,将持续开发轨道交通、医疗器械、AI与数据中心和服务器、汽车智能驾驶、机器人、低空飞行器、液冷系统、6G通信、商业卫星等领域相关产品,夯实并不断优化自身主营业务产品结构,丰富产品线,布局全产业链产品,实现质量及成本的优化组合,为客户提供一站式的连接器整体解决方案;公司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和“走出去”的国际化经营战略,加大对海外市场的开拓,面向全球提供产品和服务。

(三)经营计划

2024年,公司将围绕整体发展战略,为实现经营业绩稳步持续增长,重点开展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持续做强做优核心业务的提质增效及拓展新应用领域

加强与头部客户的粘性,在保障头部客户需求同时,提供兼顾差异化和高性价比的优质产品,丰富产品类别,为客户提供综合性解决方案,持续提高客户中的市场份额;持续拓展连接器新的应用领域。以重点领域突破和创新为抓手,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持续加大研发投入,进一步拓展产品新的应用领域和产品结构。公司在深耕新能源汽车及储能、通信、轨道交通、医疗器械、机器人等领域的探索的同时,将重点聚焦开发AI与数据中心和服务器、汽车智能驾驶、机器人、5.5G&6G通信、低空飞行器、液冷系统、商业卫星等领域产品。

2、持续拓展国际市场

公司根据整体经营发展需要及布局海外的国际化战略规划,逐步落地实施国际化战略,缩短墨西哥瑞可达和美国瑞可达产能爬坡阶段,加快相关产品产能投产,提升海外基地的运营能力,实现海外业务规模化扩张,满足全球化与本地化需求;开发面向海外市场及客户的新能源汽车连接系统、光伏连接系统等解决方案,收集并分析国际高端客户的前瞻性和创新性需求,推动公司核心创新产品认证和试用,逐步实现批量应用,不断提升海外市场份额。

3、加大技术研发投入

公司将依托省级研发机构和国家级认证CNAS实验室,不断加大对技术研发的投入力度,升级研发软硬件设施,推动企业与高校产学研合作及科技成果转化,完善技术创新体系,不断强化基础材料研究、关键技术攻关、特殊制造工艺攻关、自动化组装探索、产品生命周期管理和知识产权保护,广泛应用国内外先进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研发出符合企业标准、行业标准、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且满足市场需求的创新技术产品。公司在深耕新能源汽车及储能、通信、轨道交通、医疗器械、机器人等领域的探索的同时,将重点聚焦开发AI与数据中心和服务器、汽车智能驾驶、机器人、5.5G&6G通信、低空飞行器、液冷系统、商业卫星等领域产品,实现连接系统行业全球领先者的愿景。

4、稳妥推进产能建设和落地

围绕公司产业升级扩能及基地建设的战略核心,将加快推进苏州第二工厂建设,缩短泰州、海外工厂的产能爬坡时间,加快相关产品产能投产,不断推进公司募投项目稳定生产和产能持续释放。未来公司将根据业务发展及优化资本结构的需要,依据谨慎和严格控制风险的原则,以股东利益最大化为目标,在符合法律、法规的前提下,立足自身经营需求,充分利用留存收益、银行融资、股权融资、资产收购等组合形式,抓住新能源汽车、储能、通信、AI与数据中心和服务器、轨道交通、医疗器械、机器人等行业的战略发展机遇期,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

5、加强人才梯队建设

人才是公司发展的核心资源,公司将“尊重员工、人才战略”作为公司的经营理念,以人为本,通过健全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制定一系列科学的人力资源开发计划,进一步建立完善的培训、薪酬、绩效和激励机制,最大限度的发挥人力资源的潜力,为公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保障。根据各业务、团队和部门的实际发展需要,通过招聘、绩效、梯队建设、人才发展、人员优化配置等组合制定针对性的人力资源实施计划,加快人才引进和储备。同时公司实施“以岗定级、以级定薪、人岗匹配、易岗易薪”的薪酬绩效体系,建立完善的国际化人才供应链体系,打造国际化人才库,建立健全公司干部管理体系,持续推进企业文化建设,通过不断地优化人才管理,确保让公司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始终保持领先地位。

6、深化变革创新,完善管理体系流程

公司积极推进变革创新,围绕变革目标,逐步实现战略规划、战略解码、战略执行的闭环管理,强化平台建设、流程管理和数字化管理,完善全面预算及财务管理体系,充分发挥财务在预测、决策、计划、控制、考核等方面的作用,持续跟踪企业的成本、现金流、利润率等财务指标,为财务管理和企业决策奠定基础。持续优化治理结构,不断完善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体系,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优化内部控制管理,提高公司经营管理水平。持续加强精益改进与精细化管理,实施降本增效,优化产、供、销、研的协同配合,充分适应市场价格竞争环境,适时开展自动化、智能化和数字化技改,提升新质生产力的应用,实现企业运营的“提质增效”目标。持续开展精益生产改善项目,加大自动化、精益生产、研发工艺的投入,运用数字化手段进一步提升产品品质,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制造成本。同时积极践行ESG理念,编制和发布环境、社会、治理(ESG)报告,展现公司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实践与成果。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中兴通讯盈利能力一般,未来营收成长性优秀。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低。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