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股市直击 - 正文

三孚股份2023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原标题:三孚股份2023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三孚股份(603938)2023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内容如下:

一、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2023年,面对复杂的市场环境,公司秉持“专注主业、高效运营”的经营理念,在董事会的领导下,各级员工团结一致、砥砺前行,立足“延链、补链、强链”的产业发展思路,紧紧围绕“四硅-两气-两钾”生产系统,以市场为导向,实现公司核心业务稳健发展。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12,898.83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9.6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9,544.20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73.87%;

  1、聚焦主营业务,推动稳健发展

  2023年,在保证安全生产的前提下,公司产品生产安排、销售布局均结合各产品的市场变化趋势,因势利导,以三氯氢硅、四氯化硅为核心,通过灵活调整产品产出比,满足各终端产品的市场需求,并实现两钾产品的产能充分释放。同时,公司优化供应端采购模式,顺应主要原材料价格下降趋势,在保证生产稳定的基础上缩短采购周期,提升采购经济效益。通过以上措施,公司循环经济体系全年稳定运行,部分产品单位成本得到有效降低。2023年公司各主要产品产量较2022年均呈上涨趋势,并持续保持较高产销率水平。其中三氯氢硅产品实现产销率100.26%,高纯四氯化硅产品实现产销率104.93%,氢氧化钾产品实现产销率100.37%,硫酸钾产品实现产销率99.05%。

  公司硅烷偶联剂项目在2023年全面投入正式生产,公司本着“稳生产、促销售”的方针,不断优化生产管理流程,力争提升各系列产品产量。同时通过实施技改技措、召开质量攻坚专项会议、组织员工技能培训等措施,致力提高产品品质及稳定性。2023年公司各系列硅烷偶联剂产量合计18,242.43吨,较2022年同期提高28.32%。

  2、加强市场推广,扩展销售网络

  公司始终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需求为中心,加大力度提升服务,努力拓展客户群体。

  2023年公司三氯氢硅产品销售面临一定的挑战。上半年整体市场运行相对平稳,下半年受需求

  萎缩等不利因素影响,产品盈利能力下降,公司充分挖掘差异化市场,合理规划销售半径,优化客户结构,把控货款风险,实现了全年产品销售运行基本稳定,体现出公司在行业里的规模及质量优势。高纯四氯化硅产品全年销售形势较为良好,实现销量25,751.26吨,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40%。

  公司电子级二氯二氢硅及电子级三氯氢硅产品全年保持安全生产,产品各项指标达到国内外同类产品较高水平。2023年公司聚焦已覆盖客户的销售份额提升及新客户的持续认证两方面工作。公司两种电子特气产品进入市场以来,产品品质获得了客户的广泛认可,客户群体数量及客户质地明显提升,产品销售逐步放量。2023年公司取得台湾标志性客户质量验证通过并正式交付,后续订单有序交付。预计2024年以上两种电子特气产品将获得更多国内外客户的认可并实现正式供应。

  2023年,面对有机硅需求端总体低迷,硅烷偶联剂产品市场竞争激烈的不利形势,公司明确产品市场定位,迎难前行,继续加大市场开拓步伐,通过参加国内、国际展会、网络推广等方式宣传公司产品及品牌,不断扩大影响力并开发新客户。公司销售人员、专业技术人员积极与下游客户交流沟通,通过了解客户诉求,研发端、生产端、质检端等多方位响应客户个性化需求,以此力求不断扩大公司产品市场占有率。

  2023年,公司成立集团进出口部,结合区位优势,继续大力开拓国际市场。近年来公司不断调增各产品出口比例,2023年公司氢氧化钾产品(折百)出口量较2022年同期增加27%,并开发出大批优质客户,产品广泛用于光伏、电子、电池、医药中间体、生物柴油、日化产品、动物饲料等各行各业,为公司新建年产12万吨氢氧化钾(折百)项目未来顺利进入市场逐步打下基础。通过集团化的客户资源共享,部分客户实现了对公司内不同类别产品的综合采购。

  3、稳步推进项目建设,优化产业布局

  公司新建年产共12.22万吨三氯氢硅项目生产稳定。因设备购置年限较长,设备老旧,公司于2023年9月,筹划将原年产6.5万吨三氯氢硅生产线进行拆除,目前拆除工作已结束,在该用地上新建的年产12万吨氢氧化钾(折百)项目目前处于土建阶段,项目建设稳步推进。预计于2024年第四季度建设完成。

  公司年产500吨电子级四氯化硅及原年产500吨电子级二氯二氢硅项目充装排扩容项目已按既定规划基本建设完成,处于试生产状态。

  4、整合内部资源,提高管理效能

  2023年,公司调整组织架构,简化管理层级,优化管理流程,以集团化管控思路,整合各方资源,充分发挥各子公司、生产车间、职能部门专业效能,提升管理效率,降低运营成本。通过不断的深化管理提效创新,公司管理日趋扁平科学,人员队伍日趋精干高效。通过整合集团内销售资源及品质管理资源,加强品牌建设与营销,提升产品质量管理理念,着眼国际市场布局,巩固国内市场,不断提升公司产品的市场影响力。

  2023年公司及各子公司建立了较为扎实的质量管理体系,通过持续的内外部培训,提升公司体系管理水平。截至目前,三孚电子材料重点客户体系审核结果均为通过,审核结果良好。同时三孚电子材料、三孚新材料均顺利通过IATF16949体系外审审核并取证。

  2023年公司持续关注安全环保、节能降耗等管理工作。2023年,公司逐步投用人员定位系统,配合智能门禁系统,实时监测员工位置和运动轨迹,提升生产现场安全管理水平和员工人身安全保障能力。2023年公司将氢氧化钾产品核心生产设备电解槽升级为国际先进的“零极距离子膜电解槽”,通过对比运行数据,新装置产出产品单位电耗明显降低,有利于公司降低能耗、降低生产成本、提升环保效益。

  

  二、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根据《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2012年修订)》,公司属于“C26-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经过多年的布局及发展,公司形成了以硅系列产品为主链,钾系列产品辅助支撑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产品系列设计合理,产品附加值及技术含量随着产业链条的延伸而不断提升,公司逐步发展为具有一定技术含量的精细化工生产、研发企业。公司各个生产系统协调联动生产,相互支撑,物料形成闭环流转,应用充分,从而使公司各产品具备一定生产成本优势及环保优势。

  1、硅系列产品:

  公司硅系列产品主要涵盖三氯氢硅、四氯化硅、高纯四氯化硅、气相二氧化硅、电子级二氯二氢硅、电子级三氯氢硅、硅烷偶联剂。

  (1)三氯氢硅的主要用途为制造多晶硅及硅烷偶联剂。根据工信部发布的数据,2023年全国多晶硅、硅片、电池、组件产量再创新高。其中多晶硅产量超过143万吨,同比增长66.9%;硅片产量超过622GW,同比增长67.5%,出口70.3GW,同比增长超过93.6%;电池产量超过545GW,同比增长64.9%,出口39.3GW,同比增长65.5%;组件产量超过499GW,同比增长69.3%,出口211.7GW,同比增长37.9%。全年主要光伏产品价格出现明显下降,出口总体呈现“量增价减”态势,多晶硅、组件产品价格降幅均超过50%。受供需关系影响,三氯氢硅产品呈同向下降趋势。2023年公司新建三氯氢硅两期共12.22万吨项目已经全面投产,原6.5万吨生产线已经拆除完毕。公司为行业内投身较早的从业者,具有丰富的三氯氢硅生产经验,在当前的竞争环境下,公司产品具有成本优势及质量优势。公司新建三氯氢硅生产装置较旧装置自动化程度更高、生产工艺设计更为合理、生产设备更为先进,产品品质保持行业领先水平。公司具备了较强的技术优势、成本优势及环保优势,综合竞争实力较强。

  (2)高纯四氯化硅下游主要应用于光纤预制棒、合成石英玻璃的生产。光纤预制棒属于技术密集型、高附加值产品,其生产技术最初主要掌握在日本、美国等国外企业。近年来,随着国内精馏技术的提升,相继有三孚股份、武汉新硅、洛阳中硅等企业陆续生产出符合光纤预制棒和石英玻璃生产要求的高纯四氯化硅产品。根据工信部发布的数据,截至2023年底,我国累计建成5G基站337.7万个,比上年末净增106.5万个,实现了市市通千兆、县县通5G、村村通宽带。在高端芯棒生产方面,公司已实现对原材料要求较为苛刻的PCVD芯棒生产工艺的规模化供应,并实现了进口替代,同时我公司也是目前亚洲少数产品质量能够满足欧洲特纤市场的9N高纯四氯化硅生产企业,产品已成功销往欧洲市场。

  (3)电子特气作为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平面显示器件、化合物半导体器件、太阳能电池、光纤等电子工业生产中不可缺少的基础和支撑性材料之一,被广泛应用于半导体制造中刻蚀、清洗、外延生长、离子注入、掺杂、气相沉积、扩散等工艺,据全球半导体协会统计,目前常用的电子气体纯气有60多种,混合气有80多种。电子级二氯二氢硅、电子级三氯氢硅及电子级四氯化硅均属于电子特气,主要应用于先进晶圆加工,存储芯片制造,硅外延片制造,是半导体行业的重要辅助材料。电子特气方面,我国在NF3、WF6等关键气体已经实现批量供应,但部分电子特气依然依赖国外进口。目前我国电子级三氯氢硅产品在4-6-8寸外延片方面实现国产化应用,在12寸大硅片等方面国产化率较低。电子级二氯二氢硅产品、电子级四氯化硅产品国产产品依然相对较少,未来三种产品对国产材料的需求占比将有较大提升。公司电子级二氯二氢硅及电子级三氯氢硅目前生产稳定,逐步推向市场并实现规模化供应,公司新建年产500吨电子级四氯化硅项目已经建设完成。

  (4)气相二氧化硅作为工业产品添加剂,具有极强的稳定性、分散性、补强性、增稠性和触变性,因而被广泛地应用到各个领域,如研磨剂、硅橡胶、胶粘剂、油墨、涂料、建筑、医药、化妆品等。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气相二氧化硅凭借其优越的性能,下游应用范围不断扩大,需求呈逐年上升趋势。

  (5)我国功能性硅烷产能新增产能较多,2022年我国产能约为66.32万吨,同比增长18.9%,2022年我国功能性产量约为34.9万吨,同比增长8.1%。国内愈发成为重要的功能性硅烷生产基地。公司硅烷偶联剂项目一次性整体规划、设计,在行业内拥有较高的自动化水平,目前一期、二期项目已全部投产,公司将充分发挥成本、规模、区位、环保等优势,力争成为国内规模较大、产品系列较全、产业链完善的硅烷偶联剂生产企业之一。

  2、钾系列产品:

  公司钾系列产品主要涵盖氢氧化钾、硫酸钾产品。该两种产品生产过程中的副产物氯化氢是三氯氢硅产品的生产原材料,供应量稳定,且通过无机反应产出的氯化氢,产品品质较为适合三氯氢硅的生产,能够满足下游多晶硅行业对碳元素含量的要求。

  (1)氢氧化钾是重要的化工产品,广泛用于光伏、电子、电池、医药中间体、生物柴油、日化产品、动物饲料等行业。近年来,随着我国氢氧化钾行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大型企业在规模、技术方面优势显著,市场占有率逐步提高。技术落后、污染严重的小型企业逐步退出了氢氧化钾行业。我国氢氧化钾生产企业主要集中在西北、华东、华北和西南四大区。公司把握欧洲市场机遇,继续深挖市场、稳定渠道、巩固份额,实现了氢氧化钾出口量的进一步增长。近年来,公司凭借区位优势以及循环产业链优势不断发展,占据了一定的市场份额并持续保持国内领先的出口份额。

  (2)硫酸钾广泛应用于农业领域和工业领域。在农业方面,硫酸钾是常用的钾肥,同时也是硫基氮磷钾复合肥的主要原料;在工业方面,硫酸钾主要用于玻璃,染料,香料,医药等行业。2023年,公司面对多变的市场环境,稳扎稳打,有效统筹平衡国内外市场,实现了硫酸钾产品的满产满销。

  

  三、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业务情况

  公司主要从事三氯氢硅、四氯化硅、高纯四氯化硅、电子级二氯二氢硅、电子级三氯氢硅、气相二氧化硅、硅烷偶联剂、氢氧化钾、硫酸钾等化工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主要的生产、经营模式如下:

  1、生产模式

  公司以市场为导向,基本采取以销定产的生产模式,自主组织生产,主营产品生产连续、稳定。公司依据市场情况制定生产计划,按计划组织生产,并根据市场变化及时调整生产计划。同时公司具有柔性化生产优势,可根据市场需求及时调整产品结构。

  2、采购模式

  公司采购硅粉、氯化钾等主要原料及其他辅料。公司根据生产计划制定采购计划,对于不同原材料,采取不同的采购方式,保证原材料供应充足的同时,也保证了采购价格的合理性,公司与各主要原辅材料的供应商保持着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确保原辅材料供应的及时畅通。根据所采购的品种,公司采购模式主要分为以下两种:对于硅粉、氯化钾等原辅材料及小金额设备等以询价、议价的采购模式为主;对于大额固定资产以招标采购模式为主。

  3、销售模式

  公司经过多年的市场实践,已形成了较为完善的销售体系和稳定的客户群体,对于不同产品,采取不同的销售模式。对于终端客户相对集中的三氯氢硅、四氯化硅、高纯四氯化硅、液体氢氧化钾等产品,根据市场行情,以议价方式与终端客户直接签订销售合同;对于终端客户较为分散的固体氢氧化钾、气相二氧化硅产品,则多采取经销模式进行销售。对于硫酸钾产品,采取直销为主经销为辅并逐渐开拓农业终端渠道的销售模式。对于硅烷偶联剂产品,公司采取以终端直销为主,代理经销为辅的方式并逐步开拓国际市场。

  公司地处河北省唐山市南堡开发区,多年来公司利用周边港口的区位优势,不断开拓国际市场业务,目前公司氢氧化钾、硫酸钾产品已形成稳定的国际市场客户结构。随着公司硅烷偶联剂产品销售逐步攀升,产品也已打开国际市场并逐步扩大份额,未来公司将建立合理的内外销客户结构,提高产品国际市场占有率。

  

  四、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1、循环经济模式

  公司多年来坚持产业链条的延伸与拓宽,将以硅基产品为核心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不断完善、强化。通过延伸产业链上下游产品、设计改造工艺流程,使各个生产系统之间协调联动、相互支撑,原材料和能源在企业内部实现高效利用,最终实现整个生产过程原材料耗用减量化、能源消耗最低化、污染物排放最小化,有效降低了产品生产成本,提高了公司的经济和环保效益,促进了公司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公司核心产品为三氯氢硅,其本身作为公司电子级二氯二氢硅、电子级三氯氢硅、硅烷偶联剂产品的原材料,同时其生产系统产出的普通四氯化硅作为高纯四氯化硅生产所需原材料,余能余热回收副产蒸汽供应生产系统循环利用;副产品氢气作为氢氧化钾生产所需能源。高纯四氯化硅产品提纯后的尾料四氯化硅用于生产气相二氧化硅。氢氧化钾和硫酸钾生产系统的副产品氯化氢,均作为三氯氢硅产品的原材料,实现了三氯氢硅生产用氯化氢内部供应。循环系统中的各种物料均直接通过管道运送至各生产系统,降低运输成本的同时,保证了原材料的质量和供应的及时性。

  2、技术与工艺优势

  公司采用“硅氢氯化法”生产三氯氢硅,采用“光催化——热耦合精馏组合法”生产高纯四氯化硅,采用“三氯氢硅歧化法”生产电子级二氯二氢硅及电子级三氯氢硅,采用“离子膜法”生产氢氧化钾,硅烷偶联剂项目通过整体设计、整体规划,拥有业内较高的自动化水平。

  同时,公司通过技术改造,提升了产品的品质,实现了硅系列产品的产出比例相对灵活调整。与采用其他生产工艺的企业相比,公司采用的生产工艺由于反应容易进行,控制简单,易于操作,既减少了劳动强度,也减少了相应的设备投入和人员配备,从而有效的降低了公司的生产成本。

  3、质量优势

  公司采用DCS自动控制系统监控生产流程,实行严格的绩效考核和责任管理制度,公司一贯高度重视产品质量管理,积累了丰富的产品质量控制经验,公司所有产品均通过了ISO9001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电子级二氯二氢硅、电子级三氯氢硅、硅烷偶联剂产品已通过IATF16949:2016认证,代表公司产品具备了高质量运行的能力和向下游高端客户推广的条件。

  公司参与修定工业三氯氢硅产品国家标准(国标编号:GB/T28654-2018)。公司全资子公司三孚电子材料参与制定《电子工业用二氯硅烷》国家标准(国标编号:GB/T38866-2020)、《电子工业用四氯化硅》国家标准(国标编号:GB/T38867-2020)。公司氢氧化钾产品检测中心获得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授予的实验室认可证书,为氢氧化钾产品质量管控提供更为坚实的检验检测技术支撑。

  4、物流优势

  三氯氢硅、氢氧化钾、高纯四氯化硅等为危险化学品,对于运输车辆有严格的要求,需要专业的特种车辆运输,并且运输成本较高。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三孚运输具有危险化学品运输资质,在充分保障公司货物运输的同时,降低了产品的运输成本。

  此外,公司具有较强的区位优势,公司位于唐山市南堡经济开发区,距曹妃甸港约50公里,距天津港(600717)约80公里,距唐山港(601000)约80公里,三个港口之间由唐曹高速和沿海高速公路连接,交通便利。公司在物流方面的优势一方面降低了运输成本,另一方面使得公司产品出口更为便捷,在行业中具有明显优势。

  5、原材料供应优势

  公司主要外购原材料为金属硅粉、氯化钾。对于金属硅粉产品,公司多年来与供应商合作情况稳定,且与供应商之间运距较短,能够保证产品供应的及时性及稳定性。对于氯化钾产品,公司具备了氯化钾的非国营贸易进口资格,原材料采购渠道得到扩充和优化,同时公司具备一定的区位优势,距曹妃甸港、天津港及唐山港较近,使得氯化钾产品的进口具有一定的物流成本优势。

  6、规模与品牌优势

  公司作为全国范围内产量较大及供货稳定的三氯氢硅、氢氧化钾、高纯四氯化硅、硫酸钾生产企业,规模经营优势明显。公司产品销往国内多个省、市、自治区,并出口到南美、东南亚、非洲、澳洲等地。公司具有稳定的客户群体和良好的产品口碑,主要客户有:大全能源、协鑫科技、通威股份(600438)、亨通光电(600487)、中天科技(600522)、长飞光纤(601869)光缆、万华化学(600309)、金能科技(603113)、中-阿化肥、华鑫肥业、鲁西化工(000830)等,客户资源优势较为明显。

  

  五、报告期内主要经营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12,898.83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9.6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9,544.20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73.87%;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8,262.75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75.23%;每股收益0.51元,较上年同期下降73.85%;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每股收益0.48元,较上年同期下降75.13%;总资产:329,619.82万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239,653.79万元。

  

  六、公司关于公司未来发展的讨论与分析

  (一)行业格局和趋势

  1、三氯氢硅行业

  (1)2023年三氯氢硅行业现状

  三氯氢硅的主要用途为制造多晶硅及硅烷偶联剂。近几年我国光伏产业发展较为迅速,多晶硅行业产能增加明显,随着新增产能逐步投产,多晶硅行业供需关系发生变化,从而导致2023年多晶硅产品价格波动较大,并出现明显下降。由于下游产品盈利能力有所下降,对三氯氢硅需求有所降低,受供需关系变化影响,三氯氢硅产品价格呈同向下降趋势。

  (2)未来三氯氢硅行业发展趋势

  根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预测,2024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预计在390~430GW,预计2024年全球GW级市场将达到39个,预计2025年GW级市场将达到53个。2024年我国光伏新增装机预测190~220GW,我国光伏应用市场将继续维持高位平台。同时多晶硅产品提质升级趋势日益明显,随着以N型电池技术的广泛应用,对N型多晶硅的需求也呈上涨趋势,使得低碳型三氯氢硅成为多晶硅行业的主流需求。公司作为国内规模较大、从业时间较长、具有明显质量优势、成本优势的三氯氢硅生产企业,将进一步顺应市场需求,向市场提供差异化产品,满足电子级多晶硅、N型多晶硅等各领域客户需求。

  2、高纯四氯化硅行业

  (1)国内高纯四氯化硅行业现状

  高纯四氯化硅主要应用于光纤预制棒制造行业,是生产光纤预制棒和石英玻璃的主要原材料。2024年1月24日,工信部运行监测协调局发布了《2023年通信业统计公报》。公报显示,2023年我国通信业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各项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力推进网络强国和数字中国建设,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全行业主要运行指标平稳增长,5G、千兆光网等网络基础设施日益完备,各项应用普及全面加速,行业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2023年,新建光缆线路长度473.8万千米,全国光缆线路总长度达6432万千米;其中,长途光缆线路、本地网中继光缆线路和接入网光缆线路长度分别达114万、2310万和4008万千米。

  (2)高纯四氯化硅的市场展望

  5G作为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将开启万物互联的数字化新时代,对建设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打造智慧社会、发展数字经济,实现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据市场机构CRU预测,全球光缆需求将在2023年至2027年间以约4%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

  3、电子气体行业

  电子气体作为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平面显示器件、化合物半导体器件、太阳能电池、光纤等电子工业生产中不可缺少的基础和支撑性材料之一,被广泛应用于半导体制造中刻蚀、清洗、外延生长、离子注入、掺杂、气相沉积,扩散等工艺。

  美国半导体行业协会(SIA)公布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半导体行业销售额总计5,268亿美元,较2022年5,741亿美元的销售额下降8.2%,2023年初全球半导体销售低迷,但下半年强劲反弹,预计2024年市场将实现两位数增长。

  海关总署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累计进口集成电路4795亿颗,较2022年下降10.8%;进口金额3494亿美元,同比下降15.4%。而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3年全年,我国国内集成电路产量为3514亿块,同比增长6.9%。国产替代逻辑会是半导体中长期的产业趋势。在半导体材料领域,电子气体作为集成电路制造的“血液”,是国产代替的重要环节,也是必将国产化的产品,半导体材料国产化是大势所趋。

  4、硅烷偶联剂行业

  根据全国硅产业绿色发展战略联盟研究报告,中国功能性硅烷产能从2002年的2.5万吨发展到2021年的55.8万吨,产能年均复合增速约17.8%。国内产量从2002年的1.5万吨发展到2021年的32.3万吨,产量年均复合增速超过17.5%。预计2023年全球功能性硅烷产能为76.2万吨,2019-2023年均增长约5.0%;预计2023年产量达到约53.8万吨,2018-2023年均增长约5.3%。硅烷偶联剂广泛运用于胶黏剂、涂料和油墨、橡胶、铸造、玻璃纤维、电缆、纺织、塑料、填料、表面处理等行业。国内外市场需求量均在不断增长,近年来发展迅速,未来市场前景广阔。

  (二)公司发展战略

  公司经过多年探索,确定了以硅基产业为核心的产业发展方向,充分发挥自身循环经济优势、区位优势、规模优势等,逐步强化核心链条产业结构,促进公司转型升级,不断激发公司发展动力。公司目前已形成“四硅-两气-两钾”生产系统,并不断追求上下游产业链的延伸及配套产品的逐步补充,发挥产业集群效应,巩固规模和成本优势,提升公司整体竞争实力。未来公司将在基础化工、高纯电子材料、无机硅、有机硅四大产业链板块持续发力,利用自身产业优势,着力于补链条、强核心、上规模、增效益,力求发展成为业内领先的硅基材料制造商。

  (三)经营计划

  一、主营产品稳定高效生产

  2024年继续保持各产品的安全、稳定、高效生产,加强公司生产和经营的精细化管理,发挥规模优势,充分释放产能,提升各产品成本效应。

  二、在建项目顺利建设投产

  全力以赴推进年产500吨电子级四氯化硅及原年产500吨电子级二氯二氢硅项目充装排扩容项目的投产及试生产工作;稳步推进年产12万吨氢氧化钾(折百)项目建设。为公司中长期发展积蓄动能。

  三、持续加大产品市场开发力度

  根据公司战略发展需求,深挖细分销售市场,提升国内市场的竞争优势;积极整合国际市场资源,拓宽国际市场。2024年公司将持续加大电子特气、气相二氧化硅及硅烷偶联剂国际市场开发力度,进一步提升海外市场份额,持续优化客户结构。

  四、提高经营效率、降本增效

  通过深入推进精细化生产管理,加强成本费用控制等降本增效措施,提高生产经营效率和管理效率。通过技术与工艺改善、生产管理优化等措施节能降耗,强化降本意识,提高公司盈利水平。

  (四)可能面对的风险

  1、市场竞争风险

  公司的主要产品中三氯氢硅、高纯四氯化硅、氢氧化钾、硫酸钾及硅烷偶联剂属于较为充分竞争的市场情形,不排除出现新竞争者进入该市场或者原有竞争者加大产能,加剧本行业的市场竞争,影响公司产品的销售价格和数量,从而导致产品毛利率下降,影响公司的盈利水平的情形。此外,公司若不能在技术、管理、规模、品牌以及产品更新升级、工艺优化等各方面持续保持优势,其在未来将面临较大的市场竞争压力。

  2、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

  公司主要产品的原材料占公司成本比重较高,如果未来原材料价格受基础化工原料价格变动等因素的影响,发生较大变化,将对公司产品的毛利率产生一定影响,故公司面临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

  3、汇率波动风险

  公司主营业务收入中出口占一定比重且出口收入以美元结算为主,因此汇率波动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公司的经营业绩。随着汇率市场的全球性震荡,未来汇率的波动将对公司经营业绩产生一定影响。

  4、安全生产的风险

  公司属于化工行业,公司产品及生产过程中使用的部分原材料为危险化学品,存在一定安全生产风险。如果员工违反安全操作规程,导致温度、浓度及压力变化超过生产工艺控制指标,或者因设备老化失修,可能发生安全事故,造成公司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此外,公司可能存在由于国家安全生产管理部门提高企业安全生产标准,从而致使公司加大安全生产设施的投入及加强安全检修与监测,进而一定程度上影响公司经营业绩的风险。

  公司将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要求,并通过制度规范、定期培训和应急演练等措施,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率。

  5、环境保护的风险

  公司产品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废水、废气、固体废物或其他有害物质,一方面公司通过不断提高循环经济的转化效率,使各个生产系统之间的副产品能够相互利用,生产过程中的污染物排放、能源消耗逐步降低;另一方面公司持续投入资金用于废水、废气、固体废物或其他有害物质的治理,使生产过程符合国家环境保护标准。随着国家环保政策的不断收紧,环境保护标准日趋提高,以及环保执法力度不断加强,公司将面临一定的环保压力。从长远来看,环保标准的提高,会淘汰落后的精细化工企业,有利于公司所属行业的发展,但短期内会加大公司的经营成本。因此,公司未来可能面临因环保投入持续增长造成公司盈利水平下降的风险。

  6、技术流失风险

  公司的技术和工艺水平在行业内处于较为领先的地位,公司生产的产品较同类产品具有质量高、运营成本低等特点。技术优势是公司产品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但是随着社会不断进步,客户对公司现有产品在技术和质量上会提出更高的要求。未来若公司无法持续保持工艺技术等方面的创新和领先,将会导致公司竞争优势被削弱的风险。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太阳能盈利能力一般,未来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