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股市直击 - 正文

红塔证券2023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原标题:红塔证券2023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红塔证券(601236)2023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内容如下:

一、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顶住外部压力、克服内部困难,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加大宏观调控力度,着力扩大内需、优化结构、提振信心、防范化解风险,我国经济回升向好,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

  2023年,公司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深刻把握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认真贯彻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坚持把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作为根本宗旨,坚持把防控风险作为永恒主题,坚持在市场化法制化轨道上创新发展,坚持以差异化金融服务平台、特色化精品券商为战略定位,聚焦客户、聚焦区域、聚焦业务、聚焦产品,以自身工作的确定性应对外部形势变化的不确定性,努力为股东、客户创造价值,不断提升综合金融服务水平。

  公司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12.01亿元,同比增长43.63%;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12亿元,同比增长710.57%,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总资产470.00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86%;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权益230.97亿元,较上年末增长0.98%。

  公司的主要业务为自营投资业务板块、财富管理业务板块以及机构服务业务板块,如图所示:

  (一)自营投资业务

  1.市场环境

  2023年,沪深300、科创板50、创业板50指数全年分别下跌11.4%,11.2%、24%;代表市场主动投资能力的普通股票型基金、偏股混合型基金的收益率分别为-12.4%、-13.8%。债券收益率整体震荡下行,中债总财富指数全年上涨4.67%。中证转债及可交债指数整体微涨,年内最低较最高降幅达到7.18%。

  2.经营情况

  (1)股票自营投资业务

  稳定高质量的自营投资业务是公司发展的基石,公司自营投资业务在2023年经受住了市场的考验,也充分体现了近两年的转型成果。公司股票自营投资业务坚决贯彻落实“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的业务发展思路,在战略上有效进行资产的大类配置:适度降低权益类资产规模、增加高股息资产配置、增加稳定资产配置,有效应对了市场的下跌。在投资策略的战术优化上,持续紧跟资本市场和持仓证券的变化动态修正投资偏差,优化持仓结构。在以上战略资产有效配置与战术策略优化持仓的应对下,股票自营投资业务取得了积极的投资效果。

  (2)固收自营投资业务

  2023年,公司固收自营业务从完善债券投资和推动FICC发展两方面进行。在债券投资方面,公司继续完善研究驱动型的投研体系建设,建立多维度的舆情监控措施和投后管理模式,没有发生信用风险;加大研究力量投入,建立债券市场全面跟踪体系;推进交易手段的自动化,提高交易效率;推动FICC业务的建设和规划,申报新业务新产品,构建了新的投资方法和投资策略,多渠道增加业务收入来源,为后续业务的发展奠定基础。

  报告期内,公司继续保持稳健审慎的投资风格,以提高收入的稳定性和可实现性为主要投资目标,结合公司对自营投资业务的要求和对市场的分析研判,以利率债和高评级信用债作为主要资产配置目标,积极调整资产结构和组合久期,获得了较好的投资回报。未来固收自营投资业务将在2023年的基础上,继续以稳定性和可实现性为主要目标,规范运作,围绕“五篇大文章”,以金融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推动整体FICC业务稳健运行。

  (3)创新与衍生品投资业务

  2023年,公司金融创新业务一方面继续扩大相关优势策略的投资规模,积极积累在场外衍生品业务领域的投资、展业经验;另一方面不断丰富策略储备,加大量化投研体系建设,逐步探索创新业务的非方向性转型;同时推进资质申请相关的制度建设、组织架构调整和系统建设等相关工作,为场外衍生品业务的探索和发展做好准备。

  (4)新三板做市投资业务

  2023年,公司做市业务继续保持对新三板企业的投入和支持。随着新三板优质企业持续转向北交所,未来的做市业务机遇主要集中在北交所,新三板做市业务规模进一步收紧。因此,根据市场变化情况对做市标的进行了结构优化。随着北交所持续深化改革以及北交所二级市场流动性进一步活跃,北交所已经成为我国专精特新企业发展的主阵地,未来市场容量和质量将持续提升,在此背景下,公司积极申请北交所做市业务资格,做市业务未来发展中心也将向北交所倾斜。

  (5)股权直投与另类投资业务

  红正均方围绕公司制定的重点投资方向,积极参与符合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高新技术、高端制造、创新材料研究等新兴产业领域的战略性投资。2023年,红正均方完成1个项目退出。截至报告期末,红正均方存量项目共计10个,存续项目合计投资规模约11.27亿元。

  3.经营思路

  2024年公司将沿着追求绝对收益、降低业绩波动的非方向性转型经营思路稳步推进业务开展。具体将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一是持续优化大类资产配置体系,加强资产配置能力平台化建设,持续提升非方向性投资收入占比;二是持续完善资产负债管理、财务预算、风险限额、人力考核“四位一体”的资产负债管理体系,为公司自营业务的发展建立科学的管理架构体系;三是着力提升内部运营管理能力、优化投研管理机制、推动投研产能进一步释放,为公司自营投资业务长期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四是通过申请资质、储备客户,为自营投资业务的进一步转型做好准备。

  (二)财富管理业务

  1.市场环境

  2023年,A股全年日均交易额约0.88万亿,较2022年全年日均交易额0.93万亿下跌4.96%;2023年期货市场累计成交85.01亿手,成交额568.51万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5.61%,6.28%。沪深京三市全年日均融资余额为1.52万亿,较2022年日均规模下跌0.41%,融券余额897.8亿,较2022年同期下跌6.63%。随着银行理财净值化转型持续推进,资产管理市场整体呈现增长趋势。截至2023年末,公募基金资产净值为27.60万亿,同比增长6.02%;私募证券投资基金规模5.72万亿,同比增长2.88%;存续私募股权投资基金规模11.12万亿,同比增长1.65%;存续创业投资基金规模达到3.21万亿,同比增长13.43%。

  2.经营状况

  (1)财富管理(经纪)业务

  2023年,公司围绕“红塔智越”综合财富管理体系,持续推进公司财富管理转型。

  报告期内,公司致力于向客户提供更专业、更全面、更高效、更贴心的服务,不断提升客户服务体验,努力建设涵盖投资者全方位需求的财富管理体系。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对业务平台迭代升级,对公司的快速订单系统、CRM系统等客户服务系统进行了升级迭代。公司持续推动标准化服务和产品体系的建设完善工作,持续丰富金融产品线,拓展公司投顾产品体系,培育和扩大稳定的理财客户群体,满足客户多元化的投资理财需求,支撑公司财富管理业务转型发展。

  (2)融资融券业务

  公司始终秉承稳健经营的原则开展融资融券业务,稳步推进融资融券业务发展,公司前中后台部门共同优化业务流程和系统,以客户需求为中心提高服务效率,通过多种服务手段,提升客户体验及满意度。不断优化风险管理维度,细化风险管理指标,从关键风险点入手,提升公司融资融券业务风险管理水平,推动公司融资融券业务高质量发展。

  报告期内,公司融资融券业务同比规模小幅增长,平均维持担保比例略有下降。截至报告期末,融资融券业务规模为15.25亿元,平均维持担保比例为263.48%。

  (3)资产管理业务

  报告期内,上海分公司继续加强制度、系统与合规经营方面的建设,与公司财富管理部合作,积极推动集合资管产品的销售,并努力打通第三方网络销售渠道。分公司继续完善主动管理产品线,正在构建以鑫汇FOF系列集合资管计划、鑫益固收+系列集合资管计划为主的产品库,已完成多只产品的研发设计,并将根据市场动态与投资者需求进一步构建产品体系。报告期末,上海分公司资产管理规模547.11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1.13%,其中,集合资产管理规模0.27亿元,单一资产管理规模540.15亿元,专项资产管理规模6.69亿元。

  报告期内,红塔期货资产管理业务始终坚持“以稳为主、稳中有进”的发展思路,以投资者利益为核心,不断加强投研团队建设,强化内控与风险管理,严控产品运行的下行风险,实现了平稳发展。红塔期货资管业务将坚持做精期货和衍生品类产品,优化FOF产品投顾池管理,充实类固收产品团队和制度建设,进而丰富产品布局和渠道建设。

  报告期末,红塔红土基金和红塔资产存续管理规模265.95亿元,同比增加6.75%,红塔红土基金根据公司发展战略规划,加大了标准化业务的拓展力度,持续压降非标准化业务规模。红塔红土基金将加强产品投资研究、丰富产品类型、持续优化业务结构,实现资管业务的转型发展。

  (4)公募基金管理业务

  报告期末,红塔红土基金管理公募基金21只,管理规模109.88亿元,同比增加87.57%,红塔红土基金转型主要发展标准化业务,公募基金规模首次突破百亿元门槛。报告期内新发公募基金4只,募集规模30.84亿元。2024年红塔红土基金将协同内外部资源形成合力,推进管理规模较快增长,同时加快打造精品投研团队,打造特色产品和业绩品牌,做大做强公募基金管理业务。

  (5)私募股权管理业务

  报告期内,红证利德投资领域涉及生物医药、智能制造、软件服务等行业。截至报告期末,红证利德及其子公司管理的已备案且正常运营的基金10只,基金认缴规模累计16.33亿元,基金实缴规模累计12.32亿元,投资项目累计37个,报告期内新增投资金额5,000万元。

  3.经营思路

  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具备深厚客群基础的券商营收会相对更稳定,具备买方投顾组织机制优势的券商市场份额将进一步扩大,中小券商唯有不断优化自身组织机制和运营管理能力,才能在未来激烈的竞争中拓展自己的市场。2024年公司将继续沿着建立差异化竞争优势的总思路进行业务管理布局。在财富管理方面,公司将持续优化组织体系,通过加强精细化运营、动态优化分支机构布局等举措增加总部对分支机构的管理和服务能力,加大对员工的赋能,不断改进客户服务体系、丰富服务内容;公司将加大对财富管理业务相关方牌照整合力度,增强对客户多元化服务的协同能力。在客户拓展上,公司将在既定的战略获客路径上以不同方式加大对不同客群的拓展力度。对于泛资产管理类业务,公司将坚持“回归本源”,加大投研能力建设力度、策略储备力度,不断优化产品体系、加大渠道开拓力度,支持公司资管条线各机构特色化、精品化发展。

  (三)机构服务业务

  1.市场情况

  2023年一级市场呈现结构性分化,权益市场缩量,利率债、公司债、同业存单规模增长较大,信用债发行规模下降。全年A股IPO共313家,融资总金额3,565.39亿元,同比减少39.25%;增发共331家,增发融资金额5,789.51亿元,较2022年减少19.92%;配股共5家,配股融资金额150.49亿元,较2022年减少75.54%。2023年全年债券市场累计发行71.04万亿,较2022年增长15.45%;其中,国债及地方政府债融资规模约为20.43万亿,同比增长19.61%;同业存单25.69万亿,同比增长25.39%;公司债的发行总规模为3.86万亿,同比增长24.43%;资产支持证券的发行总规模为1.88万亿,同比减少6.85%。股票质押业务市场量价双降,2023年质押股票月均规模3.05万亿,同比下降9%。

  2.经营状况

  (1)投资银行业务

  2023年,公司投行业务坚持差异化、特色化发展,持续提升投行业务的内控水平,严控项目风险。公司积极储备股权业务、努力拓展债券业务,继续深耕云南区域。报告期内,公司先后主承销“23昆发01”、“23昆发02”等多支债券项目的发行,并积极支持和配合地区债务融资等工作。同时,公司持续聚焦可交换公司债券品种,报告期内成功发行“23万泽EB01”等可交换公司债券。

  (2)资产证券化业务

  报告期内,上海分公司继续加强制度、系统与合规经营方面的建设,成功发行了全国央企首单、云南省首单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

  (3)股票质押业务

  2023年股票质押业务市场规模下滑趋势逐步企稳,在宏观经济承压的背景下,市场资金较为充裕,业务竞争持续加剧,市场的快速变化也对业务风险防范提出更高要求。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公司积极调整竞争策略,充分发挥团队深入调研优势,在严控风险的同时发掘收益与风险匹配的项目,持续优化业务结构。新客户开发方面,在坚持前端风险控制的基础上,加大营销力度,引进优质项目,同时为公司其它业务条线挖掘协同业务;在存量客户的维护方面,不断优化业务流程,提升服务质量。报告期内,公司全力维持股票质押业务融出资金规模及业务收入的稳定。截至报告期末,融出资金规模30.36亿元;合约安全边际较高,履约保障比例稳定,存续合约平均履约保障比例为267.17%。

  (4)研究与机构销售业务

  报告期内,证券研究所定位对内协同和对外服务双轮驱动的战略,致力于把研究能力打造成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目前证券研究所共有分析师11位,涵盖宏观总量、大消费、大健康、智能制造、高新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六大研究领域。

  (5)期货机构业务

  由红塔期货全资子公司上海红塔众鑫开展,报告期内开展基差贸易、场外衍生品业务、做市业务等与风险管理服务相关的试点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16亿元,净利润1,119.92万元。

  3.经营思路

  2023年中国资本市场迎来前所未有的改革发展力度,叠加实体经济机构转型,中小券商面临的信用风险挑战显著增加。对于机构服务板块,公司未来仍然坚持特色化、精品化的发展思路,积极应对资本市场改革。面对信用风险挑战加剧的市场环境,公司将坚持合规经营为首要原则,坚持以增加客户储备、项目储备为主要目标,以经营质效改善为主要导向,拓展对客户不同业务需求的挖掘能力,进一步增强机构间协作能力,增加收益的质量,打牢机构业务高质量发展基础。

  

  二、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公司所属行业是证券行业。证券行业的营业收入和利润水平大幅依赖于证券市场变化趋势,具有较强的周期性与波动性。公司相关业务也依赖并受益于我国的经济增长及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及表现,受经济环境、监管环境、投资者情绪以及国际市场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公司主要业务表现情况请本报告“第三节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一、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部分内容。2023年,公司各项经营管理工作稳步推进,主要财务指标和业务指标保持稳健。

  报告期内,我国经济回升向好、动力增强,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但仍面临有效需求不足、社会预期偏弱等挑战,叠加美债收益率上行和地缘局势等因素扰动,我国证券市场出现了较大波动。上证综合指数在5月8日达到3395高点后一路震荡下行,深证综合指数和创业板指数在2月份达到年内高点后也开启震荡下行之势。2023年,上证综合、深证综合、创业板指数的跌幅分别为4.5%、8.3%、19.7%。

  2023年,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召开,为做好今后一段时间的资本市场及证券行业工作指明了方向,也为金融更好服务于实体经济发展提供了遵循。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指出“要加快建设金融强国,更好发挥资本市场枢纽功能”;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的十二字方针,保证了各项政策一致性与连续性,奠定了以“进”为目标、以“稳”为前提、以“立”为方法的工作基调,夯实了推动经济恢复发展、开创金融工作新局面的基础。2023年,我国资本市场改革砥砺前行。全面实行注册制改革翻开了资本市场改革发展的新篇章,是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又一里程碑。市场结构进一步优化,板块特色更加鲜明,服务科技创新能力增强,依法治市效能不断提升。随着一系列活跃资本市场的“组合拳”政策聚沙成塔发力显效,我国资本市场和证券行业必将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证券公司将为建设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体系贡献积极力量。

  

  三、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业务情况

  公司的主要业务为自营投资业务板块、财富管理业务板块以及机构服务业务板块,各版块业务情况如下:

  (一)自营投资业务板块

  通过业务线投资以及公司级投资,充分发挥公司在主动管理能力以及产品创设能力方面的优势,构建多层次、可预期的系统化买方业务体系。自营投资业务板块包括:

  1.股票自营投资业务:公司以自有资金进行权益类证券及其衍生品投资,获取投资收益,主要投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二级市场证券、公募基金及其他理财产品等。

  2.固定收益类自营投资:公司以自有资金进行固定收益类证券及其衍生品等证券投资,获取投资收益,主要投资内容包括信用债、债券基金、利率债以及利率衍生品等固定收益类投资品种。

  3.创新与衍生品投资:公司以自有资金进行衍生品投资,获取投资收益,主要投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金融衍生品、量化投资、场外期权、收益互换、商品期货、股指期货等。

  4.新三板做市投资:为新三板公司提供做市商交易服务,提供连续的买卖报价,以获取差价收入以及佣金收入为目标。

  5.股权直投与另类投资:由红正均方开展,以一级市场股权投资为核心业务,兼具大类资产配置业务。

  (二)财富管理业务板块

  通过“外部引进”及“内部协同”,形成全产品线的财富管理以及面向全市场的财富管理,提升综合财富管理能力。财富管理业务板块包括:

  1.财富管理业务:由公司及子公司红塔期货开展,主要业务模式为代理客户(包括通过互联网)买卖股票、基金、债券等以及红塔期货为客户提供商品期货经纪、金融期货经纪服务,代销金融产品,提供专业化研究和投资咨询服务,协助投资者作出投资决策,获取手续费、佣金等相关收入。

  2.融资融券业务:为客户提供融资融券的资金融通服务,以获取利息收入和其他收入。

  3.资产管理业务:由公司上海分公司、红塔期货和红塔红土基金及其子公司红塔资产开展,业务模式为接受投资者委托,对受托的投资者财产进行投资和管理的金融服务。

  4.公募基金管理业务:由红塔红土基金开展,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对证券投资基金的募集、基金份额的申购和赎回、基金财产的投资、收益分配等基金运作活动进行管理。

  5.私募股权管理业务:由红证利德及其下属子公司开展,以自有和募集资金进行股权投资,并以获取股权收益为目标。

  (三)机构服务业务板块

  以客户为中心,挖掘客户融资、研究等需求,以定制化的产品满足核心客户的全方位、全生命周期服务。机构服务业务板块包括:

  1.投资银行业务:公司为企业客户提供全方面的投资银行服务,包括但不限于股权融资、债券融资、资产证券化、并购重组、新三板推荐挂牌等服务。

  2.资产证券化业务:业务模式为以基础资产所产生的现金流为偿付支持,通过结构化等方式进行信用增级,在此基础上专门设立资产支持专项计划并作为管理人发行资产支持证券的业务活动。由上海分公司或投资银行部负责开发、承做和发行,专项计划设立后由上海分公司实行集中运营管理。

  3.股票质押业务:为客户提供股票质押的资金融通服务,以获取利息收入和其他收入。

  4.研究与机构销售业务:对机构客户提供包括宏观策略、行业公司、基金、衍生品及其他研究报告,提供受托研究服务及投资顾问服务,获得机构客户的投研咨询收入。

  5.期货机构业务:由红塔期货全资子公司上海红塔众鑫开展,报告期内开展基差贸易、场外衍生品业务、做市业务等与风险管理服务相关的试点业务。

  

  四、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报告期内,公司把握行业发展战略机遇期,稳中有进推行改革,强化战略引领,努力夯实长期发展基础,全面推动业务条线和职能部门面向特色化财富管理转型。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稳定的股权结构和规范的公司治理

  公司成立以来,股东一直保持稳定,始终严格按照法律法规相关要求建立规范的公司治理架构。上市以后,公司在市场化机制、资本运作等方面得到了股东的大力支持。公司持续健全治理体系,使其既适应金融企业特点、上市公司规则,又能与企业文化相融合,已形成公司党委持续发挥领导核心作用,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各司其职、各尽其责的良好公司治理机制。得益于稳定的股权结构和规范的公司治理,公司始终保持规范运行、稳健经营。

  (二)求真务实、团结进取的高管团队

  公司领导班子求真务实、团结进取,金融行业从业年限较长,不仅经历过金融行业的周期起伏,对金融行业的本质和规律有着深刻的认识,而且熟悉和认可公司的核心价值观、适应公司的企业文化。领导班子敢于担当、积极进取、坚持做难而正确的事,践行长期主义,追求企业可持续发展、高质量发展。2023年以来,公司管理层多措并举,为公司长期高质量发展进行了全方位的梳理和布局。

  (三)优秀的投资理念和传承

  公司在长期的投资中积淀形成了优秀的投资理念,并加以传承。2023年以来公司进一步对不同投资策略及其所需管理要素进行系统性梳理,总经经验,随着公司相关机制逐步优化,沉淀的投研能力将得到更有效利用。

  (四)四位一体的经营管理体系

  公司在党委领导下,实现以资产负债管理体系为牵引,资产负债、预算、考核和风险指标管理四位一体、自上而下的经营管理体系。公司着力提升应对宏观波动能力,形成更为多元的资产结构,投资实现非方向性转型,重资本业务稳健发展,资产质量和财务成果稳中向好。

  (五)严格的风险管理及浓厚的合规经营氛围

  公司秉持“风控相伴,稳健行远”的风险管理理念和“知敬畏、守方圆”的合规文化理念,根据自身业务发展需要、市场环境变化及监管要求,不断完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保持良好的资本结构和充足的流动性资源;建立健全独立于各项业务的合规管理体系,牢守合规底线,加强内部合规管理,有效防范合规风险,切实保障公司各项业务的持续、规范、健康发展。

  (六)强大的资本补充能力

  金融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之一是资本实力,资本实力、能力机制和配套基础设施决定了金融企业的“产能”。对于证券行业来说,由于当前正处于重资本化发展阶段,资本实力对单个券商发展的影响显得更为关键。得益于股东的大力支持和公司积极稳健的运营策略,公司一直保持着强大的资本补充能力。2023年以来,公司着重加强能力建设和机制建设,全面夯实公司基础设施,未来资本优势有望得到更好的发挥。

  (七)清晰务实的战略方向和稳健高效的战略执行力

  公司已形成清晰务实的战略方向,正努力从组织架构、能力建设和机制建设方面多位一体推进公司战略执行。2023年以来,公司聚焦战略取得积极成果,资产负债管理、业务协同等机制得到持续优化。

  (八)优秀的企业文化与核心价值理念

  公司积极推动“合规、诚信、专业、稳健”的证券行业文化理念落实落地,传承和弘扬行业精神,凝聚和践行行业价值观,积淀和涵养行业生态,推动打造高质量投资银行和资产管理机构,在担当促进“双循环”的新使命中,不断增强服务实体经济和国家战略的能力。

  公司秉承“拼搏进取、不负韶华”的企业精神,遵循“稳健、创新”的经营哲学,围绕“诚信为本、追求卓越”的核心价值观,坚持“不拒众流,方成江海”的用人理念,坚守“知敬畏,守方圆”的合规理念,力行“责任于心、专业于行”的服务理念,营造“思正、身正、行正”廉洁从业的文化氛围,牢固树立正确的廉洁价值观,以良好的文化积淀护航公司规范经营,不断增强公司高质量发展的韧劲和动力。

  

  五、报告期内主要经营情况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总资产470.00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86%;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权益230.97亿元,较上年末增长0.98%。报告期内,公司取得营业收入12.01亿元,同比增长43.63%;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12亿元,同比增长710.57%。

  

  六、公司关于公司未来发展的讨论与分析

  (一)行业格局和趋势

  报告期内,我国金融市场监管力度持续加大,证券行业正稳步迈向高质量发展之路。中央金融工作会议首次明确了金融强国建设目标,全面布置了加强金融监管、防范化解风险等重大任务。会议强调提高金融监管效能,依法将所有金融活动纳入监管范畴,全面深化机构监管、行为监管、功能监管、穿透式监管及持续监管,消除监管空白和盲区,严明执法,敢于亮剑。自注册制试点实施以来,A股IPO保持常态化发行,新经济企业占比逐步提高。与此同时,交易机制的优化和市场规模的增长亦推动了经纪交易、融资融券、直投等业务长期发展,不仅对投行执业水平提出更高要求,还对券商的投研、机构销售、风控水平等提出了更高要求。

  展望未来,在建设金融强国,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的目标指引下,证券行业供给侧改革将全面推进并深化落实,行业竞争格局有望进一步优化,资本效率有望进一步提升,成本结构有望进一步改善。业务层面,证券行业各业务将从以牌照为核心向以专业能力为核心过渡,在财富管理、投资银行、投资交易和机构服务多个层面探索改革与突破的新空间。

  (二)公司发展战略

  作为国有控股的金融企业,公司致力于成为一家融入国家发展大局,轻资本业务和重资本业务并举、特色鲜明的高质量发展券商。公司始终坚持“打造差异化金融服务平台、特色化精品券商”的战略定位,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努力提高盈利质量和稳定性,持续提升管理效能,持续推进战略转型,实现收入多元化,不断提升综合竞争力。

  (三)经营计划

  2024年,公司将继续围绕资金、人才、机制三大核心要素,立足客观实际,抓好谋篇布局,以完善业务体系、健全管理机制、改进内控措施、拓宽融资渠道、丰富盈利手段、优化收入结构为根本任务,着力提升业务拓展能力、运维支撑能力、风险管理能力、统筹协调能力,积极推动公司实现可持续发展、高质量发展。公司的主要措施:

  一是将深化资产负债管理体系和大类资产配置体系的建设,结合自身筹融资计划,抓好流动性管理,实现资金的合理安排和有效利用,满足业务需求。

  二是将坚持以人为本理念,加强对各类人才的引进、培养、储备、选拔力度,夯实公司的人才基础,打造一支配置合理、团结高效的专业化骨干人才队伍。

  三是将针对现行管理机制,通过全面考量、动态检视、综合分析、科学论证,及时评估运行效果,及时作出调整完善,营造更加良好的内在运转环境。

  四是将注重业务质量,突出特色化、差异化,大力实施“以重拉轻”的业务策略,不断巩固重资本业务的核心地位,深入挖掘轻资本业务的转型潜力,形成业务一盘棋。

  五是将整合管理资源,以“强管理、强服务、强协同”为目标,以“标准化、流程化、集约化”为抓手,破解管理难题,探索管理创新,充分发挥中后台整体保障职能。

  六是将提高内部控制的全面性和针对性,以合规经营为前提,以实时监控为手段,以稽核审计为监督,筑牢风险管理屏障,促进公司的健康有序发展。

  上述经营计划,并不构成公司对投资者的业绩承诺,投资者应当对此保持足够的风险意识,并且应当理解经营计划与业绩承诺之间的差异。

  1.公司经营活动面临的各类风险

  公司坚持“风控相伴,稳健行远”的风险管理理念,根据监管要求、市场环境变化及自身业务发展需要,不断完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切实保障公司各项业务的持续健康发展,公司经营活动面临的主要风险包括:

  一是市场风险。市场风险是由于相关市场价格或波动率的不利变化而导致公司可能面临损失的风险。公司涉及市场风险的业务主要来自自营投资、做市业务以及其他投资活动等。公司面临的市场风险主要包括利率风险、汇率风险、其他价格风险。利率风险主要来自公司固定收益类投资组合在收益率曲线结构、利率波动性及信用利差等变化上的风险敞口;汇率风险主要来自公司在外汇汇率即期、远期价格及波动率变化上的风险敞口;其他价格风险主要来自公司自营证券投资和做市类业务持仓组合在股票、基金、股指期货、国债期货、期权、大宗商品现货和期货、非上市股权、私募基金投资等证券的价格及波动率变化上的风险敞口。

  二是信用风险。信用风险是指由于融资方、交易对手或发行人等违约导致公司可能面临损失的风险。公司面临的信用风险主要集中在融资融券业务、股票质押式回购交易业务、债券投资交易业务、场外衍生品业务等。

  三是操作风险。操作风险是指由不完善或有问题的内部程序、人员、信息技术系统,以及外部事件造成损失的风险。

  四是声誉风险。声誉风险是指由于公司行为或外部事件、及其工作人员违反廉洁规定、职业道德、业务规范、行规行约等相关行为,导致投资者、发行人、监管机构、自律组织、社会公众、媒体等对公司形成负面评价,从而损害品牌价值,不利于正常经营,甚至影响到市场稳定和社会稳定的风险。

  五是流动性风险。流动性风险是指公司无法以合理成本及时获得充足资金,以偿付到期债务、履行其他支付义务和满足正常业务开展的资金需求的风险。

  六是信息技术风险。信息技术风险是指公司在运用信息技术过程中,由于自然因素、人为因素、技术漏洞和管理缺陷产生的操作、法律和声誉等风险。

  七是合规风险和法律风险。合规风险是指因证券基金经营机构或其工作人员的经营管理或执业行为违反法律法规和准则而使证券基金经营机构被依法追究法律责任、采取监管措施、给予纪律处分、出现财产损失或商业信誉损失的风险。法律风险是指由于合约在法律范围内无效而无法履行,或者合约订立不当等原因引起的风险。

  八是洗钱和恐怖融资风险。公司面临的洗钱和恐怖融资风险是指公司的产品或服务被不法分子利用从事洗钱、恐怖融资等活动的可能性。

  九是廉洁从业风险。廉洁从业风险是指公司及其工作人员在开展证券期货业务及相关活动中,未严格遵守法律法规、中国证监会的规定和行业自律规则,未遵守社会公德、商业道德、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违反公平竞争、合规经营、忠实勤勉和诚实守信,直接或者间接向他人输送不正当利益或者谋取不正当利益的风险。

  2.公司采取的主要风险应对措施

  (1)持续完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

  根据监管规定、自律规则的要求,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公司建立健全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其中包括:

  一是积极推进风险管理文化建设。公司将“风控相伴、稳健行远”的风险管理理念写入风险管理基本制度,通过专题会议、期刊、知识竞赛、培训、演讲比赛、工作交流会议等多种方式向公司各部办、分支机构和子公司宣导公司风险管理文化和理念。

  二是持续完善风险管理制度体系。目前,公司在经董事会审批的全面风险管理基本制度下,已建立涵盖风险类型管理、风险管理核心机制、业务风险管理指引、投资者交易行为管理、应急预案制度等6个类型的制度,基本形成较为完整、具备可执行性的全面风险管理制度体系。

  三是建立层次分明的风险管理组织架构。公司董事会是公司全面风险管理的最高决策机构;监事会承担全面风险管理的监督责任,负责监督检查董事会和经理层在风险管理方面的履职尽责情况并督促整改;经理层是全面风险管理工作的组织机构,并对全面风险管理承担主要责任。公司设首席风险官负责全面风险管理工作;公司设立风险管理部履行风险管理职责,在首席风险官领导下推动全面风险管理工作,牵头公司声誉风险管理工作。公司流动性风险管理由资金财务部牵头开展,信息技术风险管理由信息技术部牵头开展,合规、法律事务、洗钱和恐怖融资风险管理由合规法律部牵头开展,廉洁从业风险管理由纪检监察部牵头开展。

  四是持续优化风险管理信息技术系统。公司根据监管要求和业务开展情况,升级和完善风险管理信息技术系统,对公司全面风险管理工作高效开展起到关键的支撑保障作用;风险管理系统初步覆盖了各业务条线、主体和主要风险类型,实现了集团层面风险监测、计量、分析、预警、报告报表等功能。

  五是组建专业的风险管理团队。公司一贯重视风险管理队伍建设,为风险管理工作配备了充足人员,员工专业背景涵盖证券、金融、会计、法律、信息技术等相关领域,具备相关工作经验年限的员工数量持续达标。

  六是建立量化的风险指标体系。公司按照监管和管理两大维度建立了业务风险限额指标体系,包括规模、损失、集中度、准入类、量化指标等指标,通过风险限额管理制度明确了风险限额的分解、执行、监控、预警机制以及异常情况处理流程。

  七是持续改进和完善风险应对机制。公司根据风险评估和预警结果,选择与风险偏好相适应的风险回避、降低、转移和承受等应对策略,建立合理、有效的资产减值、风险对冲、资本补充、规模调整、资产负债管理等应对机制。对已出现的违约事件,公司通过担保品追加、担保品变现、提前了结合约、诉讼追偿等多种方式,及时处置、处理和化解信用风险;公司制定了流动性风险应急、交易系统重大事故应急预案、声誉事件应对预案,明确了职责分工、应对机制及流程,并通过应急演练,提升预案执行力,提高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

  (2)主要风险的应对措施

  ①市场风险

  公司建立了完善的市场风险管理体系,通过限额管理、风险计量和分析等手段,保障市场风险整体水平可测、可控、可承受。

  公司业务系统或业务管理系统设置风险管理功能或模块,在业务开展过程中自动检查和监控,实现重要限额指标的前端控制,不断提升事前风险管理功能及风险管理的前瞻性。

  公司建立了完善的市场风险限额管理体系,设定多种规模、杠杆、止损、集中度、敏感性、风险价值等关键风险指标,对业务所承担的市场风险总量进行管理。风险管理部通过指标动态监测,分析、评估各业务市场风险情况,对异常情况及时通知、提示并督促业务部门采取降低风险敞口或对冲等措施控制风险。

  公司不断完善市场风险计量模型库,实现市场风险量化分析。公司VaR风险计量模型覆盖了股价、利率、利差、大宗商品价格、汇率等风险因子,通过回溯测试等方法对VaR计量模型的准确性进行持续检验并不断完善。

  公司建立市场风险分析报告机制,通过风险日报、月报等定期及不定期报告的形式反映风险识别和应对方案。通过敏感性分析、压力测试等工具定期或不定期对公司风险承受能力进行评估,针对市场异常波动、特定风险事件等情形提高评估频率,提示公司在极端情况下可能承担的损失,并将压力测试结果运用于风险管理及限额管理,保障公司在市场风险可控、可承受的情况下开展各项业务。

  ②信用风险

  公司主要采取信用评估、内部评级、舆情监测、交易对手管理、尽职调查、限额管理、盯市管理等方式控制信用风险,不断完善抵质押标的证券准入、股票质押率、交易白名单、客户资质审核等机制。

  公司根据各类业务的特点建立尽职调查要求与规范,在开展具有信用风险的业务前,需要根据制度要求对融资方、交易对手及标的证券等进行尽职调查和有效评估,确保符合公司准入标准。

  公司持续完善信用风险限额管理,根据交易对手、现券、质押券的评级等建立额度、业务规模、集中度管理限额进行信用风险管控,并确立与业务规模相匹配的分级授权审批机制。

  公司持续强化风险监测工作,业务部门及风险管理部均须对各类业务涉及的客户、担保品及投资标的等风险限额指标、风险控制指标及重大负面舆情开展监控工作,监控内容各有侧重,互为补充,同时公司在发生风险时根据公司相关制度执行对内和对外的风险报告程序,并及时采取风险应急处置措施。

  公司已建立同一业务、同一客户管理制度和系统,通过制度规范同一业务、同一客户层面的风险管理工作;通过系统识别和展示公司及子公司各类业务中的单一客户、同一客户及其风险情况,对具有相似风险特征的业务进行归集管理。

  ③操作风险

  公司通过持续完善各层级的组织架构和授权机制、加强操作风险三大工具的运用、严控员工执业道德风险、建立危机处理机制和流程等手段来管理操作风险。

  一是在组织架构、岗位设置、权责分配、业务流程等方面,通过适当的职责分工、授权和分级审批等机制,形成合理制约和有效监督。

  二是操作风险管理工具的运用。公司开展操作风险基础管理工作的方法主要包括风险与控制自我评估(RCSA)、损失数据收集(LDC)、关键风险指标(KRI)、操作风险状况分析报告等。

  公司通过风险与控制措施自我评估(RCSA),从源头识别操作风险、评估管理水平;设置关键风险指标(KRI),明确指标预警阈值,实现操作风险的动态监控;完成操作风险管理系统与OA办公系统的数据对接,有效收集损失数据(LDC),实现操作风险事件的归口管理。

  三是员工执业道德风险管理。通过培训、学习等方式提高员工岗位胜任能力;通过员工行为管理、合规风险培训、签订各类承诺书等方式,有效加强对人员道德风险的管控。

  四是建立危机处理机制和流程。针对各项业务、信息系统、结算核算等关键业务环节,制定切实有效的应急措施和预案,并通过应急演练检验和提高危机处理机制的有效性。

  ④声誉风险

  公司持续开展声誉风险管理,逐步完善声誉风险管理体系,在战略规划、公司治理、业务运营、信息披露、工作人员行为管理等经营管理的各领域充分考虑声誉风险,并密切关注流动性风险、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法律风险、合规风险和信息技术风险等其他风险与声誉风险的交互影响和转化,建立健全声誉风险管理制度和应急预案,建立公司负面舆情监测系统和机制,持续提升声誉风险管理水平。

  ⑤流动性风险

  为控制和防范流动性风险,公司建立流动性风险指标体系,通过设置限额标准以及动态监测,及时掌握公司流动性风险情况;通过设定流动性最低现金备付限额,保障公司流动性的安全底线;制定操作性较强的流动性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并通过演练的方式不断检验其实用性;建立与股东单位的流动性补足和救助机制、与银行签订不可撤销的法人透支协议拓宽公司流动性应急资源;不断加强流动性风险的评估和计量能力,基于公司战略发展和经营计划,通过现金缺口、压力测试等方法,评估测算业务可能的流动性需求;持续做好日间流动性头寸的管理工作。

  为有效防范信息技术风险,保障公司各项信息技术系统稳定运行,公司主要采取如下措施:

  一是建立并不断优化信息技术相关操作流程,确保信息技术运用的各个环节均设置相匹配的内控审批及监督节点,落实对流程的有效管理和内部控制。

  二是使用多种监控系统实时监控机房设施、网络和业务系统的运行状态,保证了信息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三是建立可靠完备的灾难备份计划和应急处理机制,制定总体及专项应急预案,涵盖了各类信息技术风险场景,定期开展应急演练,针对特殊情况不定期组织专项应急演练,确保灾备系统及应急机制的可用性与有效性。

  四是建立两地三中心的灾备体系,集中交易系统、三方存管系统、网上交易系统已达到灾难应对能力第五级的目标,数据和重要资料分别备份到同城、异地的灾备机房,同时应用上证云链一体化进行数据备份与存证。

  五是持续深化进行日志与安全管理工作,在上海金桥机房部署了网络流量探针设备和TAP交换机,并将流量告警接入安全管理中心,完成了对安全管理中心在上海金桥机房的扩容,同时持续开展对应用系统日志的适配和接入等工作。

  六是将数据治理与数据安全纳入信息技术战略规划,持续完善公司数据治理及安全制度,建立数据治理三级组织架构,推动跨部门的协作和控制机制,不断强化数据安全管理责任,加深数据管理应用能力,推进金融科技业技融合效能。

  ⑦合规风险和法律风险

  公司对制度、重大决策、新产品和新业务方案等进行合规审查,积极开展合规咨询,力图在事前有效把控合规风险;对从业人员执业行为进行事中合规监测,及时纠正违规行为;对下属各单位及工作人员经营管理和执业行为的合规性进行事后合规检查,及时发现违法违规行为和合规风险隐患,跟踪督促相关单位整改,不断提高业务规范性,有效防范化解合规风险;持续开展合规培训和合规文化宣导,提升员工合规执业意识,自觉规范自身行为,有效降低合规风险;加强信息隔离墙管理,控制敏感信息的不当流动,有效防范内幕交易和利益冲突;通过合规考核强化合规职责、深化合规理念;加强合规问责,起到合规教育和警示作用,督促员工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和准则,降低违法违规风险。公司设置法律服务团队,配备专业人员从事法律事务工作,从组织上保证公司的依法经营与维权;加大合同管理力度,实行合同的集中统一审批,重要及业务性强的合同由相关部门联合进行审查并出具意见,确保合同约定的条款能真正落地;加大法律、法规培训学习的力度,全方位多角度地抓好公司全员的法制教育,提高法律意识。

  ⑧洗钱和恐怖融资风险

  公司严格执行反洗钱法律法规,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洗钱及恐怖融资风险,公司制定了较为完善的反洗钱制度体系,建立了由董事会、监事会、经营管理层及下设的反洗钱领导小组及各部办、分支机构及子公司组成的较为完善的洗钱风险管理架构,建立了全面的反洗钱人员任职、考核和约束机制,持续加强对反洗钱工作的检查与审计,提升对反洗钱工作的管控力度。

  ⑨廉洁从业风险

  公司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要求,认真执行证券期货行业廉洁从业管理各项工作规定,建立起较为全面有效的事前风险防范、事中管控、事后追责的廉洁从业管理体系和内控制度机制,压实廉洁从业管理体系各层级责任。

  公司党委、纪委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不断加强公司党员干部廉洁风险防范意识,将上级党组织的决策部署与证券行业廉洁从业管理工作相结合,紧盯关键少数、重点岗位、重要环节,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体系,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堤坝。公司廉洁从业领导小组组织公司各单位系统梳理排查廉洁从业风险点,加大廉洁从业的宣传培训、警示教育和监督检查力度,树立全员廉洁从业理念,培育廉洁从业文化,自觉营造和维护风清气正的企业文化和行业文化,珍视行业和公司声誉,全面落实廉洁从业风险防控主体责任,切实防范廉洁从业风险。

  报告期内,公司合规风控投入合计5,018.42万元,占公司上一年度营业收入的9.19%;公司信息技术投入合计15,214.96万元(不含合规风控相关系统投入),占母公司上一年度营业收入的27.87%。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相关股票: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红塔证券盈利能力一般,未来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