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股市直击 - 正文

航发控制2023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原标题:航发控制2023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航发控制(000738)2023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内容如下: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党的二十大报告高瞻远瞩、审时度势,对实现建军百年奋斗目标、开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新局面作出重要部署。当前,国际形势深刻变化,地缘政治紧张局势与地区冲突的长期持续,产业链、供应链、技术创新的重塑,导致全球市场分割和技术封锁,对航空发动机自主研制、批产交付、质量保证等提出了更高要求。民用市场发展面临重要机遇期,民用大飞机和通用航空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产业链条长、服务领域广、带动作用强等特点,已经成为我国航空工业发展的重要分支。近年来国家为鼓励支持民用航空和低空经济发展,密集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对我国加快民机自主研制、有效拓展民机市场具有深远影响。

  

  二、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公司是国务院国资委直属军工企业中国航发的核心业务板块之一,作为国内主要航空发动机控制系统研制生产企业,全方位参与所有在研在役航空发动机控制系统“探索一代、预研一代、研制一代、生产一代、保障一代”工作,在航空发动机控制系统细分领域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报告期内,公司主要从事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控制系统、国际合作业务、控制系统技术衍生产品三大业务。其中,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控制系统产品主要包括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控制系统的研制、生产、修理、销售与服务保障;国际合作业务主要是为国外知名航空企业提供民用航空精密零部件的转包生产,如航空发动机摇臂、飞控系统和燃油系统滑阀偶件、发动机泵壳体组件及其他精密零件的制造;控制系统技术衍生产品业务主要包括地面战车类高端电液作动装置、弹用动力控制系统关键零部件、机电液控制用高精度电磁阀、传感器等产品的研制、生产、销售与服务。

  

  三、核心竞争力分析

  公司是国家定点的专业从事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控制系统产品的研制、生产基地,经过多年积累,在自主研发、批产交付和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有较强的核心竞争力和专业优势。公司设计生产的涡喷、涡扇、涡轴、涡桨、活塞发动机和燃气轮机控制系统等产品,广泛配装于各类军民用飞机、直升机、舰艇、战车、发电机组等,客户涉及航空、航天、船舶、兵器、能源等多个领域。

  科技创新成果显著。加速自主创新战略转型,公司拥有支撑全谱系的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控制系统产品设计、生产和服务保障的关键核心技术。建成以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国家认定技术中心、博士后工作站、国家二级计量检测实验室、国家级理化检测中心和国内燃油附件行业唯一的定型/鉴定试验室、国内燃油附件行业内领先的模拟试验台和振动试验台等为代表的创新平台。构建产学研用开放合作网络,与西工大、西交大、昌航、兰化所等建立长效合作机制,借助外部技术优势,打通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到创新成果高效转化的路径。持续推进知识产权工程工作,实施专利战略研究,建立专利技术谱系。报告期内,公司拥有有效专利数600余项,其中新增发明专利121项;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进步奖共计17项、国防科学技术奖2项、全国管理创新成果奖4项;先后突破了行业5项关键核心技术。

  核心保障能力增强。贯彻体系效能型建设模式,实施“两机”专项、军工固定资产投资和募投项目建设,强核心、补短板、建体系,数字化设计、仿真技术深化应用。长期研制生产经验积累了丰富的航空发动机控制系统各类燃油泵及调节器的研制生产试验能力,建成了快速反应中心,拥有以复杂壳体加工、精密偶件加工等为主的柔性精益制造单元,数字化、智能化生产线/生产单元建成投用,有效提升制造效率和质量一致性;多项工艺通过国际 NADCAP认证机构的特种工艺认证,型号任务批生产保障能力持续提升。

  经营管理提质增效。持续完善专业化布局,对内实施核心能力体系完备、关键环节可控,促进资源向核心环节聚焦;对外积极引入社会资源,持续固链、补链、强链、塑链,协同战略供应商开展交付协调、产能提升和技术攻关,保障科研生产任务的交付。坚持管理创新,引入先进管理工具,并结合企业个性化需求对其进行改进,质量管理体系不断夯实,完成新时代装备建设质量管理体系建设任务,实现关键过程能力指数提升目标,在交付数量增加的情况下,用户外场问题数同比下降超过20%;公司综合管理水平逐年提升,在行业内具有一定影响力。

  高素质人才优势提升。公司大力弘扬科技报国精神和工匠精神,深入实施“人才强企”战略,聚焦核心关键技术岗位需求,创新引才聚才育才机制;大力实施领军人才继任者计划,推动技术领军人才全面发展;创新薪酬分配机制和精准激励机制,激发科技人才队伍活力。2023年,公司专业技术人员占比持续提高,拥有政府特殊津贴专家7人,全国技术能手6人,中央企业技术能手2人,中央企业青年岗位能手1人。

  

  四、主营业务分析

  1、概述

  报告期内,公司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主线,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航空发动机事业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重要回信精神,聚焦公司发展战略,全面落实董事会决策部署,聚焦主业,强化科研生产管理,提升科技创新实力,科研生产交付任务再创新高;深化改革发展,全力提质增效,持续推动经营生产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主要经营指标及各项重点工作基本完成了年度目标。

  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32,405万元,同比增长7.74%;实现利润总额84,464万元,同比增长6.31%,高于GDP增速5.2%;资产负债率22.65%,控制在合理区间;研发经费投入强度实现13.62%,同比增加1.12个百分点;全员劳动生产率实现40.21万元/人,同比增长8.73%;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98,330万元,同比增长24.59%,高于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72,658万元,现金流量持续稳健。

  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7.74%,主要是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控制系统批产产品及国际合作订单及交付增加。

  公司利润总额同比增长6.31%,主要是受订单拉动,公司营收规模增加带来毛利增加及公司期间费用降幅明显。研发经费投入72,492万元,同比增长17.23%,主要是国拨投入增加。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24.59%,主要是期末货款回收成效显著,经营质量持续提升。

  

  五、公司未来发展的展望

  (一)行业格局与趋势

  当前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国际安全挑战错综复杂,俄乌冲突、巴以冲突、红海危机等地区安全热点问题此起彼伏。新一轮科技革命、产业革命和军事革命加速推进,拉开了从信息化向智能化迈进的时代大幕,必将带来战争形态大演进、军事战略大调整、作战方式大嬗变、作战力量大转型。面向未来战场,需要不断提高国防科技对备战慑战胜战的贡献率,为抢占未来军事竞争战略制高点注入强劲动能。民机市场需求上升,商用发动机、通航动力、国产燃机将迎来新的市场机遇,市场需求空间巨大。

  航空发动机控制系统方面:国家高度重视航空发动机事业的发展,作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重要标志的武器装备加速升级换代,为我国航空动力行业带来积极的发展环境。航空发动机控制系统正向着轻量化、高速化、大负荷、长寿命、高可靠性、适应复杂环境要求的方向发展,智能化、无人化作战系统等新域新质战斗力已成为改变战争规则的关键变量。公司以重大专项实施为契机,瞄准建军百年奋斗目标,加快建立战略性、基础性、前沿性、开放性的科研创新平台,加速自主创新,加快核心能力提升,加强布局产品全生命周期保障服务,为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目标提供重要保障和支撑。

  国际合作业务方面:国际航空运输市场逐渐复苏,未来世界民用航空发展前景看好,发动机控制系统数量和价值量随之增加。公司高度关注市场需求,积极学习借鉴国际航空领域最新技术规范、质量管理和项目管理的模式,利用长期积累的专业技术优势,拓展符合核心能力且具有较高附加值的航空零部件配套业务。持续提高合作层次,力争成为国际一流民用航空企业的首选供应商。

  控制系统技术衍生产品业务方面:公司将积极利用现有的核心研发制造优势和品牌效应,加快军工科技成果转化,在巩固和发展现有配套领域基础上,重点加强高端民用装备领域机电液产品系列化和产业化发展,培育竞争新优势、打造增长新引擎、增强发展新动能。

  (二)公司发展战略

  “十四五”期间,公司将进一步深化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航空发动机事业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重要回信精神,对标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及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目标,以自主创新、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满足用户的科研生产需求为公司首要任务,坚持“创新驱动、质量制胜、人才强企”战略,实施“AEOS(运营管理体系)”建设、成本工程、核心能力、“一次成功”和党建“铸心”等五大工程,不断推进新产业(300832)创新发展,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动能,发挥专业化优势,为国防和军队建设战略提供强有力支撑,以良好的业绩回报股东。

  (三)经营计划

  1.年度经营思路

  锚定一流经营绩效,以“一利稳定增长、五率持续优化”为目标,以军民燃协调发展为牵引,巩固先进军用航空动力控制系统产品供给和保障能力,拓展民机燃机和控制系统衍生产品市场,统筹军民资源共享,加快自主研制、加速批产成熟、提升创新高度、拓展改革深度、夯实价值创造,增强核心竞争力,推动公司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2.经营目标

  2024年度营业收入预算560,000万元(该目标为预计值,并非对投资者的业绩承诺)。

  3.为达到年度目标公司拟采取的措施

  (1)全面完成年度科研生产任务,保障经营目标实现。以计划、合同为抓手,抓好型号研制和准时交付;以均衡生产为导向,加强用户需求沟通,提升订单响应的及时性、准确性,保障各类批产、研制转批型号的高标准交付;深入推进外场先进服务保障方法应用,利用数字化、智能化手段推动服务保障信息全覆盖,全面保障客户战训任务。

  (2)系统布局提升核心能力。以“两机”专项为牵引,深化基础研究和平台能力建设,结合募投项目实施,加大研发投入,深化数字化设计仿真和试验技术应用,提升自主研制能力。强化信息技术与生产经营的深度融合,推进数字化与智能化生产线建设,加快形成数字化新质能力。持续推进统标统型、工艺成组等技术应用,提升科技创新管理效能。(3)高水平增强运营管理效能。一是深入推动业财融合,聚焦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周转率等指标,持续推动价值创造型财务管理体系建设;以预算目标为牵引强化资源统筹,助推产业发展和核心能力提升。二是深入实施成本工程,持续推进全员、全要素、全价值链成本管理,围绕关键环节和重点要素,持续开展低成本设计、质量改进、工艺攻关等专项工作。

  (4)打造专业化高层次人才队伍。一是完善年轻干部选用体制机制,优化干部队伍结构。二是完善基于专业规划的技术、管理、技能专家人才队伍体系,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在专业领军人才培养方面取得新成效。三是不断优化“控成本、增效能、可持续”的人工成本管控模式,提升劳动用工效能和人工成本投入产出效率。

  (5)持续增强基础保障能力。持续加强“四合一”大合规体系建设,强化内控、风险、审计和法律监督工作的联动,完善审计及合规风险问题整改长效机制,强化风险内控体系建设。持之以恒抓好安全环保及保密管理,杜绝失泄密、窃密和重大保密违规事件发生。

  (四)可能面对的风险及应对措施

  1、面临的风险:

  (1)产业结构不均衡,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基础需进一步夯实。一是收入主要依赖于军用航空动力,民用航空动力、燃机和衍生产业配套产品尚处于产品研制和市场拓展阶段,收入占比小,支撑公司可持续发展还有差距。二是军品修理业务逐步放量,现有能力与用户需求还有差距。

  (2)新质生产力对自主创新能力提出更高要求。作为战斗力生成模式转变的重要因素、构成要素和实现途径,公司在基础性、前沿性等方面的创新探索和技术储备还有待加强。

  2、公司将采取的应对措施:

  (1)积极拓展市场,推进军民燃协同发展。加快推进民用航空及燃机控制系统业务,对标民机动力项目攻坚计划,优先资源保障,全面满足用户进度需求;抓住国家大力发展低空经济的机遇,围绕通航动力和无人机动力控制,集聚优势资源,开拓新的经济增长点;主动顺应国家低碳战略,着力拓展民用燃机市场,助力民用燃机进军分布式能源业务;积极配合主机开展双燃料、氢燃料等新一代航空动力的研制配套。充分利用募集资金加快修理配套能力建设,推进修理技术研究,压缩修理周期,保障用户修理任务。

  (2)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以“两机”专项基础研究为牵引,持续推进前沿动力技术研究,增强原始创新能力。持续打造燃油控制系统科技创新平台,联合高校和科研院所大力推进重点实验室、UTC联合实验室的建设工作,全方位提升燃油控制系统产品协同创新能力。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相关股票: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航发控制盈利能力一般,未来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