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股市直击 - 正文

德赛电池2023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原标题:德赛电池2023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德赛电池(000049)2023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内容如下: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1、公司行业分类

  公司主要从事锂电池电源管理系统、储能电芯及相关封装集成产品的研发、设计、生产及销售业务。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GB/T4754-2017),公司主要业务属于“C制造业”门类中的“C38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大类中的“C3841锂离子电池制造”小类。

  2、行业发展状况及发展趋势

  在全球共同应对气候变化、推动能源结构转型的大背景下,以锂电池为代表的新型能源处于发展的战略机遇期,但新机遇也伴随着新挑战。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网站发布的 2023年全国锂离子电池行业运行情况显示,2023年,我国锂电池产业延续增长态势,根据锂电池行业规范公告企业信息和行业协会测算,全国锂电池总产量超过940GWh,同比增长25%。消费型、动力型、储能型锂电池产量分别为80GWh、675GWh、185GWh。全年锂电池行业产品价格出现明显下降,电芯、电池级锂盐价格降幅分别超过 50%、70%。

  根据研究机构EVTank联合伊维经济研究院发布的《中国锂离子电池行业发展白皮书(2024年)》,2023年,全球锂离子电池总体出货量1,202.6GWh,同比增长25.6%,增幅相对于2022年已经呈现大幅度下滑。从出货结构来看,2023年,全球汽车动力电池出货量为865.2GWh,同比增长26.5%;储能电池出货量224.2GWh,同比增长40.7%;小型电池出货量113.2GWh,同比下滑0.9%。小型锂电池出货量连续两年出现下滑。

  2023年,在外部环境不确定性的持续影响下,消费类锂电池需求进一步下滑,除可穿戴设备外,其他各类消费电子产品的出货量较2022年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根据市场调研机构IDC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为11.7亿部,同比减少3.2%,创下了10年来出货量最低。IDC预估2024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将达到12亿部,同比增长2.8%,全球智能手机市场或已经走出低谷,开始呈现复苏上扬趋势。笔记本电脑方面,根据市场调研机构Canalys数据,2023年全年个人电脑出货量为2.47亿台,同比下降12.9%。平板电脑方面,受产品同质化严重、创新力不足等因素影响,市场表现进一步萎缩。据市场调研机构TechInsights发布的报告显示,2023年全球平板电脑市场出货量约为1.37亿台,同比下降16%。智能穿戴产品方面,IDC最新报告显示,2023年第四季度全球可穿戴设备出货量同比下降0.9%,但全年增长1.7%。预计2024年可穿戴设备出货量将反弹,增幅可达10.5%。

  电动工具方面,受海外客户去库存等因素影响,2023年,中国手提式电动工具出口量下滑。根据中国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手提式电动工具出口量为9,700万台,同比下降8.49%,出口额为34.4亿美元,同比下降14%。

  清洁电器产品方面,据奥维云网(AVC)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清洁电器零售额 344亿元,同比增长6.8%,零售量2,534万台,同比下滑0.5%。

  储能锂电池出货量增幅较去年同期虽有所下滑,但仍然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与此同时,储能行业产能的集聚扩张带来一定程度的结构性、阶段性产能过剩,加之原材料价格的剧烈波动,由此引致的储能产品价格战、项目延迟及“盈利焦虑”局面令人措手不及,储能行业洗牌或将加速。储能产品各细分应用领域,呈现发展不均衡局面。报告期内,受各地政策带动,电网侧、工商业储能等大中型储能同比保持高速增长,然而在户用储能方面,随着欧洲能源价格回落,作为全球最大的户储应用市场的欧洲,家用储能设备装机需求短期转弱,叠加供应商增加、去库存因素影响,户储市场表现不及预期。移动便携式储能方面,随着技术升级推动成本降低,便携式储能产品的市场渗透率将持续提高,市场空间广阔,但随着行业进入者的增加,市场价格持续低迷,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3、公司行业地位

  公司专注于锂电池的电源管理及封装集成业务二十余年,作为国内最早从事该业务领域的生产制造企业,经过多年持续的技术创新、工艺创新和产品创新,以卓越制造、敏捷交付、优良品质和深刻的客户理解和服务能力成为消费类及中小动力锂电池电源管理及封装集成领域主要供应商之一。公司与国内外多家消费电子和电动工具主要厂商开展了广泛的业务合作,市场份额稳步提升,竞争力不断提高。近年来,公司正大力开拓新业务,发展SIP先进封装业务,布局储能电芯,持续优化产业布局。

  

  二、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1、公司主要业务、主要产品及其用途

  公司主要围绕锂电池产业链进行业务布局,立足电源管理系统及封装集成业务,正在大力推进与现有产业高度关联且市场潜力大的新兴业务的发展,战略布局储能电芯和SIP先进封装业务,并开展智能硬件整机组装业务,持续优化产业布局。智能手机、笔记本和平板电脑、智能穿戴设备、电动工具、智能家居和出行产品、储能产品是公司锂电池产品的主要应用领域。

  2、公司主要经营模式

  公司拥有成熟的采购、生产和销售体系,采取“以销定产、以产定采”为主的经营方式。报告期内,公司主要经营模式未发生重大变化。

  (1)采购模式

  公司采购的原材料主要包括锂离子电芯、BMS、电子元器件、PCB(印制电路板)、正负极材料、隔膜、电解液和各种辅料。主要采取“以产定采”的采购模式,采购部门根据生产计划部门下达的采购计划进行采购。公司建立了完整的供应链管理体系,与众多的原材料厂商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公司存在由客户指定供应商的情况。

  (2)生产模式

  公司生产的产品主要为非标定制化产品,采用“以销定产”的生产模式,根据客户订单及需求制定生产计划并组织生产,2023年度量产的储能电芯产品为标准化产品,公司综合评估客户需求与产能利用情况,制定生产计划并组织生产。公司拥有完善的质量管控体系,生产自动化水平处于行业先进水平。

  (3)销售模式

  公司主要围绕行业排名前列的核心客户开展业务,采取直接销售模式,由终端客户直接向公司下单或由终端客户指定的代工厂向公司下单。经过多年的发展,公司积累了大量的优质客户资源,与主要客户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积极广泛地参与客户产品项目的前期研发设计并实现销售。

  

  三、核心竞争力分析

  公司作为国内锂电池制造领域的先行者,经过多年的发展,通过持续打造高效制造平台、不断完善品质控制预防体系、持续优化业务结构,拥有以下核心竞争优势:

  1、优质的客户服务能力和高端客户资源

  经过多年的发展,凭借丰富的制造经验、良好的产品品质和卓越的交付能力,公司与全球领先的消费类电子和电动工具厂商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积累了大量的优质客户资源,对客户需求有着深刻的理解和认识。报告期内,公司在服务好老客户的同时,着力拓展新的优质客户,为公司未来持续稳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领先的制造水平

  公司是国内最早从事锂电池电源管理系统及封装集成产品的生产制造企业,具备多年的生产管理经验和领先的制造工艺水平,在解决一些瓶颈工艺问题上具有独特的优势。公司持续投入,不断探索和提升设备创新能力和制造柔性水平,着力打造高效制造平台。公司根据不同产品的工艺特点,通过生产工艺的调整与创新,优化生产布局,实行柔性化和自动化相结合的生产管理,智能制造能力不断夯实,制造效率不断提升。公司建立了生产信息化管理体系,实现了产品制造、品质等相关信息一体化管理,确保产品品质的一致性和产品信息的可追溯性。

  3、技术研发优势

  公司注重围绕技术创新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公司作为国内锂电池电源管理系统及封装集成产品制造领域的先行者,经过多年的发展,积累了雄厚的技术优势,有较强的研发实力和持续创新能力。公司着力完善产品研发技术平台,大力引进研发人才,强化研发人才的培养,在智能手机、智能穿戴、笔记本电脑、电动工具、吸尘器、储能等锂电池产品领域的技术水平处于全球领先地位。公司拥有多项专利,专利数量处于行业前列。

  截止2023年末,公司子公司累计拥有发明专利158项、实用新型专利873项、外观设计专利29项和软件著作权123项;其中报告期内申请发明专利52项、实用新型专利161项、外观设计专利11项和软件著作权27项;授权发明专利24项、实用新型专利128项、外观设计专利7项和软件著作权17项。

  4、良好的品质保障能力

  公司长期服务于全球高端消费类电子和电动工具厂商,积累了丰富的制程管理经验,拥有完善的质量管控体系,公司持续完善品质控制预防体系,强调预防和过程控制,产品品质获得客户肯定,使得公司在智能手机、智能穿戴、笔记本电脑、电动工具、吸尘器、储能等锂电池电源管理及封装集成领域获得了较高的市场份额。

  5、先进的自动化水平

  公司持续提升智能制造水平,坚持自动化改造,推动建立自动化生产线,并着力推进产品测试集成化、智能化,减少直接作业人员,降低人工操作带来的品质风险,确保产品的一致性和可靠性,降低人工成本,促进节能减排,提升产品制造效率和盈利能力。公司拥有专门的自动化设备开发团队,紧跟锂电池行业自动化前沿技术,持续打造灵活高效、高性价比的柔性化、自动化制造平台。目前,公司的自动化水平处于行业领先。

  

  四、主营业务分析

  1、概述

  报告期内,受传统优势业务终端市场需求下降和战略新兴业务持续投入等因素影响,公司销售收入及利润同比下滑。2023年,公司实现合并营业收入202.85亿元,同比下降6.73%。主要产品实际销售情况如下:BMS(电源管理系统)及相关产品实现销售收入42.17亿元,PACK(封装集成)产品实现销售收入175.61亿元(相关数据包含向内部公司销售额)。经大华事务所审计,2023年度公司总资产为 165.01亿元,实现合并净利润5.11亿元,同比下降40.04%,其中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62亿元,同比下降35.13%。

  报告期内,公司开展的重点工作如下:

  (1)深耕传统主业,培育成长新动能

  报告期内,公司传统优势业务消费电子行业需求低迷,销售规模有所下降,公司聚焦优质核心客户,持续巩固市场份额,市场地位保持稳定。新兴业务发展进一步提速,报告期内,公司逐步完善了储能电池业务产品类型,从站点能源、户用储能等进一步延伸到工商业储能和电源电网侧储能等应用领域,储能电池业务全年实现销售收入12.09亿元,同比增长82.63%;SIP业务从锂电池电源管理系统向物联网模组和车载模组等应用领域拓展,营收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全年实现销售收入21.37亿元,同比增长63.94%。智能硬件整机装配业务迅速成长,在核心客户中的业务份额大幅提升,全年实现销售收入9.42亿元,同比增长243.91%;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电源管理系统业务与电芯厂商战略结盟,新客户与新项目陆续导入,销售收入稳步增长,全年实现销售收入2.82亿元,同比增长170.95%。

  (2)坚定战略方向,推进储能业务

  报告期内,公司坚定战略方向,大力推进储能电池业务能力建设和储能电芯项目建设,围绕储能电池业务,提升公司自主系统集成研发和制造能力,积极开展产品自研,推出集装箱储能柜、工商业储能一体柜、低压并联储能分体机等产品,满足不同客户需求。报告期内,公司便携储能整机项目突破关键工艺,实现自产自研和高品质交付,获得客户积极肯定,整机全栈设计能力和生产能力取得突破。储能电芯项目于 2022年8月份开工建设,2023年3月投入使用,构建了全球领先的自动化生产线,于2023年5月开始量产,8月底部分线体已实现达产,一期总建成储能电芯产能6GWh。公司已成功开发并量产100Ah和280Ah等系列电芯产品,产品各项性能指标具有行业竞争力,与多家企业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广泛开展项目合作。

  (3)加大研发投入,以创新驱动发展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坚持以技术创新驱动发展,完善公司技术创新平台。2023年研发投入达6.42亿元,同比增长16.57%。重点加大了储能电池业务和SIP先进封装业务的研发投入,储能电池产品研发方面,坚持“量产一代、储备一代、研发一代”研发策略,定位高安全、长循环、高能效建设产品研发平台体系;与西安交通大学成立了“未来电池技术研究院”,与中南大学合作固态钠电电解质研究技术,产学研体系不断完善;开展钠离子电池和固态电池产品研发,在第二届钠离子电池产业链与标准发展论坛上荣获“2023年钠离子电池十大创新企业”和“全国首批钠离子电池测评通过单位”。SIP先进封装工艺研发方面,在储备了划片、植晶、引线三大晶圆级SIP封装的关键制程技术的基础上,报告期内进一步导入了植球和溅镀两大关键工序的制程开发。

  (4)优化产能布局,推动生产制造国际化

  报告期内,湖南长沙储能电芯项目建成投产,惠州潼湖SIP封装产业园一期主体工程建造完成并将陆续投入使用,进一步拓展了公司的发展空间,促进公司业务更好的发展。同时,基于发展战略以及客户需求,公司积极推进全球化制造进程,加快越南北江生产基地建设,丰富海外生产基地的产品类别,承接国内转移业务,并进一步开拓越南本地市场业务。

  (5)持续降本增效,稳定公司盈利能力

  报告期内,公司从产品设计源头挖掘降本潜力,强化供应商管理,积极推进自采物料和设备的国产化,拉通业务模块间资源共享,搭建大采购平台,持续提升存货周转运作水平,提升资产流动性,减少存货占用,持续推进工艺、设备创新改善,助力产线提效降损,多措并举,有效降本。同时,公司升级数字化协同平台、WMS仓库管理等系统,建设数字化样板线,有序推进数字化转型,持续提升运营效率,提升客户满意度。公司坚持降本增效常抓不懈,持续提升核心业务竞争力,巩固传统优势业务份额,稳定公司盈利能力。

  (6)实施配股融资,助力公司持续健康发展

  为保障传统业务的高效运作及新产品、新项目的稳步实施,公司 2022年下半年启动配股募集资金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及偿还借款,并于 2023年底完成发行工作。募集资金补充公司的营运资金,优化了资产负债结构,提升了公司的市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助力公司持续健康发展。

  

  五、公司未来发展的展望

  (一)行业竞争格局和发展趋势

  锂电池广泛应用于消费电子、储能装置及新能源汽车等各领域。按应用领域不同,锂电池主要分为消费型、储能型和动力型三大类。其中,消费型锂电池主要供应手机、便携式电脑、智能硬件等消费电子产品和电动工具等产品;储能型锂电池则可在电力系统电源侧、电网侧和用户侧(工商业储能、基站储能、户储等)承担不同的角色,实现平抑波动、削峰填谷及提高电能质量等不同功能;而动力型锂电池主要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及电动两轮车、平衡车等出行工具产品。三类锂电池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

  1、消费型锂电池

  消费型锂电池下游应用领域广阔,主要用于手机、便携式电脑、电动工具以及近年来新兴的各类智能硬件产品。消费锂电池起步较早,历经相对完整的产业发展周期,目前已步入成熟阶段。

  近几年,受到经济大环境以及行业技术创新进入瓶颈期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全球消费类电子产品需求出现疲软情况,消费锂电池也面临增长乏力的市场压力。总体来看,传统消费电子市场较为成熟稳定,新兴领域如智能家居、医疗电池、AGV、智能穿戴、无人机等增速较快,增长潜力较大。随着换机周期的到来,AI、MR在手机、笔记本上的应用,新技术的研发及消费类电子产品新品的发布,预计消费电子市场将呈现稳定增长趋势。

  2、动力型锂电池

  动力锂电池主要应用场景包括新能源汽车及智能出行。近年来动力锂电池异军突起,当前出货量规模已占据锂电池出货量的主导地位,其中新能源汽车占据大头。在电动两轮车、平衡车等智能出行方面,锂电池作为轻型动力电池也存在庞大的市场空间。新国标实施、锂电池经济性持续提升等带动电动两轮车锂电池需求增长。

  随着电动汽车的渗透率逐步提升,两轮车新国标带来替换需求及海外市场新增需求,整个动力型锂电池市场将会保持一定的增长。电动汽车电池的竞争格局趋于稳定,行业集中度较高。

  3、储能型锂电池

  电化学储能是当前应用范围最广、发展潜力最大的电力储能技术,通过电池充放电过程发挥储能作用。电化学储能的核心需求在于高安全、长寿命和低成本,锂电池已成为全球电化学储能的主流技术路线。近年来发展清洁可再生能源成为全球各主要国家的共识。在可再生能源高比例接入的预期之下,为解决新能源消纳和电力系统稳定等关键性问题,储能首当其冲地成为新能源场站的标配方案。

  受上游原料价格波动及各地能源政策影响,2023年度锂电池储能系统市场跟预期有些差距,但仍保持迅速增长的态势。随着各国清洁能源替代计划逐步推进,以及锂电池成本的下降,全球锂电池储能市场预计将保持高速增长态势,发展空间巨大,远未饱和,是新能源主要增长驱动力之一。值得关注的是,随着国内外资本争相布局电池储能,行业内卷在加速,持续增加竞争难度。

  锂电池产品开发及实现环节中国企业仍占据主导地位,整体仍以长寿命,高能量密度,高安全保障为主要技术功能趋势。由于海外部分国家地区增加贸易壁垒,国内制造业掀起出海热潮,尤其锂电新能源企业加速在北美和欧洲布局。

  (二)公司发展战略

  公司践行“经营革新、技术超越、专业制造、服务领先”的经营理念,坚持“勤勉诚信、开放共享、创新高效”的价值观,持续创造价值,实现开放共赢。公司愿景为致力于成为全球一流的新能源解决方案提供商。

  未来公司将立足于现有锂电池电源管理系统及封装集成产业,依托全球一流的智能制造平台,持续降本增效,提升客户服务能力,拓展新业务领域,进一步稳固消费电子及中小动力电池业务的全球领先地位。抓住国内外储能市场快速发展的机会,依托电芯及系统集成的研发平台,加大研发投入,打造全系列自研产品,加速市场模式创新,加快海外业务开拓及多渠道营销体系建立,力争成为全球一流的储能系统方案提供商及专业制造商。大力发展SIP先进封装业务,依托制造优势,与客户深度绑定,借助技术优势,开拓其他终端市场,实现SIP产业升级。聚焦能力提升,稳步拓展智能硬件、大型动力电池电源管理等业务。抓住海外市场战略机遇,加快全球化制造能力布局,加速全球化市场渠道能力建设。以世界级信赖性工厂为运营准则,持续打造数字化、大规模柔性自动化智能制造平台。加速研发能力建设布局,形成关键技术。公司将聚焦业务,持续优化产业布局,整合优势资源,推动全面数字化转型,打造系统竞争力,稳中求进,加快发展。

  (三)2024年的财务预算及经营计划

  2024年,公司力争实现合并营业收入230亿元(已剔除内部公司间的交易)。公司将继续深耕锂电池电源管理系统及封装集成业务,积极拓展战略新兴业务,大力发展储能电池和SIP先进封装等业务,扩大战略新兴业务销售规模,提高市场占比;建设大数据决策支持平台,持续开展数字化工厂和信赖性工厂建设,探索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的开发应用与导入,推动生产制造自动化、柔性化、智能化不断提升,增强公司市场竞争力,提升客户粘性,深挖潜在业务机会,巩固市场地位,保持行业领先优势;夯实海外基地的综合能力,丰富越南制造基地产品线,深化海外业务的本土化供应,并趁势开拓新业务。

  (四)可能面对的风险

  1、宏观经济与行业波动风险

  公司立足于锂电池行业,在锂电池电源管理系统及封装集成优势业务基础上积极布局锂电池新增长业务领域。公司所属锂电池行业与下游智能手机、平板和笔记本电脑、智能穿戴、电动工具、智能家居和出行、储能及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的市场需求密切相关。在全球能源结构转型的大背景下,锂电池及其下游行业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同时,受地区热点问题频发、通胀等因素影响,国内外经济增长普遍放缓,全球消费电子市场需求景气度复苏缓慢。如果外部经济环境、政策环境出现不利变化,都将对锂电池行业产生较大影响,导致公司经营业绩发生波动。公司将积极关注行业相关政策和市场波动情况,持续提升对行业趋势和风险的研判能力,增强业务布局和经营规划的前瞻性和科学性,尽可能减少行业波动带来的不利影响。

  2、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

  虽然公司在锂电池电源管理系统及封装集成业务领域的行业地位突出,但在全球新能源市场加速发展,新能源行业热度空前的行业背景下,大量资本和厂商竞相涌入新能源市场,不断发布相关投产或扩产计划。随着新增产能陆续落地投产,行业内相关产品供应快速增加,存在市场竞争加剧和产业链毛利率进一步下降的风险。公司将持续加大产品创新、技术创新和业务开拓力度,持续提升生产质效、降低生产成本、优化产品结构,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持续提升核心竞争力。

  3、客户相对集中的风险

  报告期内,公司前五大客户销售金额占当期营业收入的比例为65.17%。公司对前五大客户的销售占营业收入的比例相对较高,主要系由于公司客户多为下游知名终端厂商,市场占有率高。如果公司主要客户短期内订单不足、销售毛利率下降、经营情况出现较大不利变化或者回款不及时,将会对公司经营产生不利影响。公司以持续优化产品结构和客户结构为主线,在巩固多个高端客户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电动工具和智能穿戴类设备等相关产品的销售份额的同时,积极开拓新客户、新产品、新市场,以此化解客户集中度较高的经营风险。

  4、汇率波动风险

  报告期内,公司出口销售金额为135.14亿元,占当期营业收入比重为66.62%,占比相对较高。公司出口主要采用美元作为结算货币,业务经营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美元汇率波动的影响。汇率的波动受全球经济走势、国家关系等多种因素影响,尤其近年来,受国家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及美联储货币政策变化等国内外宏观经济因素的影响,人民币兑美元等主要结算货币的汇率波动较大。因此,若未来国家外汇政策发生重大变化,或人民币汇率出现大幅波动,可能会对公司业绩造成一定程度的不利影响。公司将强化汇率风险意识,加强对外汇风险敞口的管理,不断深化对汇率风险管理工具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持续增强外汇风险管理能力,尽力减少汇率波动对公司业绩的不利影响。

  5、公司管理风险

  随着惠州电池惠南产业园、湖南电池储能电芯项目及德赛矽镨SIP封装产业项目等新项目陆续投产,公司经营规模持续扩张,公司的生产规模、产品结构和涉及的市场领域都将发生一定变化,公司的管理水平在机制建立、战略规划、组织设计、运营管理、资金管理和内部控制等方面将面临挑战。如果后续公司的管理水平无法匹配或适应公司的发展速度及规模,可能会对公司的经营产生不利影响。公司将充分调动和整合内外部资源,加大对新产品新市场的探索和研究投入,提高对新业务领域的认知水平和掌控能力,努力做好事前筹划,加强人才选育,健全组织结构,强化风险意识,完善制度体系建设,强化运营过程管理与监控,积极规避管理风险带来的可能损失。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相关股票: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德赛电池盈利能力良好,未来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