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股市直击 - 正文

中国神华2023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原标题:中国神华2023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中国神华(601088)2023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内容如下:

一、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2023年,本集团积极落实国家能源保供稳价政策,践行“能源供应压舱石、能源革命排头兵”的公司使命,一体化运营安全高效,能源保供坚实有力,聚焦煤炭清洁高

  效利用,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高效完成年度经营目标。受煤炭销售价格下行等因素影响,本年经营业绩同比有所下降。

  2023年,本集团实现营业利润91,367百万元(2022年:98,138百万元),同比下降6.9%;归属于本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9,694百万元(2022年:69,648百万元,已重述),同比下降14.3%;基本每股收益3.004元/股(2022年:3.505元/股,已重述),同比下降14.3%。

  二、报告期内公司所处的行业情况1

  1.宏观经济环境

  2023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中国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

  需求稳步改善,转型升级积极推进,就业物价总体稳定,民生保障有力有效,高质量发

  1本报告中涉及宏观经济及行业相关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力求准确可靠,但并不对其中全部或部分内容的准确性、完整性或有效性承担任何责任或提供任何形

  式之保证,如有错失遗漏,本公司恕不负责。本部分内容中可能存在一些基于对未来政治和经济的某

  些主观假定和判断而作出的预见性陈述,因此可能具有不确定性。本公司并无责任更新数据或改正任

  何其后显现之错误。本文中所载的意见、估算及其他数据可予更改或撤回,恕不另行通知。本部分涉

  及的数据主要来源于国家统计局、国家能源局、中国煤炭市场网、中国煤炭资源网、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煤炭运销协会等。

  展扎实推进,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按不变价格计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GDP)较上年增长5.2%。

  2.煤炭市场环境

  (1)中国动力(600482)煤市场

  2023年,我国经济增长拉动能源需求,商品煤消费量保持增长。

  截至2023年末,国煤下水动力煤价格指数NCEI(5,500大卡)中长期合同价格

  为710元/吨,较上年末下降18元/吨;全年执行中长期合同价格均价约714元/吨,较上年均值下降约7元/吨,发挥了煤炭价格的“稳定器”作用。现货交易价格震荡下行,全年秦皇岛港5,500大卡动力煤成交均价约980元/吨,同比下降约23.7%。

  从供给侧看,保供应政策持续发力,煤炭产能利用率整体处于较高水平,煤炭产量保持增长。全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原煤产量46.6亿吨,同比增长2.9%。内蒙古、山西、

  陕西、新疆全年原煤产量占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原煤产量的81.2%,占比持续上升。中央煤炭企业带头执行电煤长协机制,最大限度保障电煤供应,全年累计产煤11.3亿吨。  同比增长4.5%。全年进口煤炭4.7亿吨,同比增长61.8%,主要来自印度尼西亚、俄罗斯、澳大利亚、蒙古国等,进口煤炭平均成本下降约19.5%。

  从需求侧看,2023年我国商品煤消费量同比增长约7.5%。其中发电行业商品煤消费量占总消费量比例约59.1%,同比增幅11.5%,呈现较快增长;化工行业商品煤消费量同比增长5.4%;钢铁行业同比增长约3.0%。

  (2)国际动力煤市场

  2023年,全球煤炭供应情况好转,国际多数动力煤终端用户库存高位,煤炭价格震荡回落。国际能源署指出煤炭仍是当前全球发电、炼钢和水泥生产最重要的能源,预计2023年全球煤炭需求将达到85.4亿吨,同比增长1.4%,全球煤炭产量87.4亿吨,同比增长1.8%。依据统计数据,2023年印度煤炭总产量10.1亿吨,同比增长10.9%;

  印度尼西亚煤炭产量7.8亿吨,同比增长13.0%;蒙古国煤炭产量8,119.2万吨,同比

  增长1.18倍。船舶航运数据显示,全球海运煤炭贸易增速加快,2023年全球海运煤炭

  装运量(不包括国内沿海运输)累计为13.4亿吨,较上年增长6.0%。

  大利亚、俄罗斯、美国、蒙古国等出口量保持增长;中国、印度、土耳其、越南等国进

  口量增长,德国、日本、韩国、中国台湾地区进口量同比下降。截至2023年末,纽卡斯尔NEWC动力煤现货价格149.0美元/吨,较上年末下降62.9%。

  3.电力市场环境

  2023年,我国电力供需总体紧平衡,部分地区用电高峰时段电力供需偏紧。全社会用电量92,24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7%。全国规模以上电厂发电量89,09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2%。其中,火电发电量62,31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1%,占全国发电量的

  69.9%;水电发电量11,409亿千瓦时,同比下降5.6%。全国6,000千瓦及以上电厂发电

  设备平均利用小时为3,592小时,同比减少101小时。其中,火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为

  4,466小时,同比提高76小时(煤电平均利用小时为4,685小时,同比提高92小时);

  水电平均利用小时为3,133小时,同比减少285小时。

  非化石能源投资加快,强调发挥煤电作用。2023年,非化石能源发电投资占电源投资比重达到九成,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保持快速增长。

  机容量29.2亿千瓦,其中,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容量15.7亿千瓦,占总装机容量比重

  达到53.9%。火电装机13.9亿千瓦,其中,煤电11.6亿千瓦,同比增长3.4%,占总发

  电装机容量的比重为39.9%,首次降至40%以下,同比降低4.0个百分点。2023年煤电

  发电量占总发电量比重接近六成,煤电仍是当前我国电力供应的主力电源,充分体现了

  火电的兜底保障作用。2023年容量电价政策出台,未来将有效发挥煤电促进可再生能源消纳的支撑调节作用。

  电力体制改革日益深化,市场机制已在电力市场资源配置中起到决定性作用。2023年,全国各电力交易中心累计组织完成市场交易电量56,67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9%。  占全社会用电量的61.4%,同比提高0.6个百分点。多层次电力市场体系有效运行,全

  国电力市场中长期电力直接交易电量为44,28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0%,电力现货市场试点工作稳步推进。

  

  三、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业务情况

  本公司于2004年11月在北京成立,于2005年6月在港交所上市,于2007年10月在上交所上市。本集团的主营业务是煤炭、电力的生产和销售,铁路、港口和船舶运输,煤制烯烃等业务。

  本集团拥有位于神东矿区、准格尔矿区、胜利矿区及宝日希勒矿区等地的优质煤炭资源。2023年本集团实现商品煤产量324.5百万吨、煤炭销售量450.0百万吨。

  控制并运营大容量、高参数的清洁燃煤机组,于2023年底本集团控制并运营的发电机

  组装机容量44,634兆瓦,2023年完成总售电量199.75十亿千瓦时。

  西煤东运大通道以及环渤海能源新通道黄大铁路,总铁路营业里程达2,408公里,全年

  自有铁路运输周转量达309.4十亿吨公里。

  和码头(总装船能力约2.7亿吨/年),拥有约2.13百万载重吨自有船舶的航运船队。  以及运营生产能力约60万吨/年的煤制烯烃项目。报告期内,本集团主营业务范围未发生重大变化。

  本集团以煤炭产品为基础,形成的煤炭“生产——运输(铁路、港口、航运)——转化(发电及煤化工)”一体化运营模式,具有链条完整、协同高效、安全稳定、低成本运营等优势。本集团的煤炭开采、安全生产技术处于国际先进水平,清洁燃煤发电、重载铁路运输、智慧港口运营等技术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四、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本集团的核心竞争力主要体现在:

  (一)独特的经营方式和盈利模式:本集团拥有规模可观、高效运营的煤炭、发电业务,拥有铁路、港口和船舶组成的大规模一体化运输网络,高效连接中国西部资源供

  应与东南沿海能源需求,形成了煤炭、电力、运输、煤化工一体化开发,产运销一条龙经营,各产业板块深度合作、有效协同的核心竞争优势。

  2023年,本集团突出协同创效增收,加强供应链高效匹配,积极优化能源流向,加强产运销储用各环节建设,确保能源安全稳定供应,不断提升价值链创效能力,持续巩固拓展一体化优势。

  (二)煤炭资源储量:本集团拥有优质、丰富的煤炭资源,适宜建设现代化高产高效煤矿。本集团的煤炭资源储量位于中国煤炭上市公司前列。

  (三)专注于公司主业的管理团队和先进的经营理念:本集团管理团队具有深厚的行业背景和管理经验,重视提升公司价值创造能力,紧密围绕公司主业开展运营,持续专注于能源领域的清洁生产、清洁运输和清洁转化。

  (四)产业技术和科技创新能力:本集团持续加强产业技术和科技创新能力建设。本集团的煤炭绿色开采、安全生产技术处于国际先进水平,清洁燃煤发电、重载铁路运

  输、智慧港口运营等技术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初步形成了科学决策、系统管理、研究开发、成果转化的科技资源一体化运行模式和科技创新驱动型发展模式。

  五、报告期内的主要经营情况

  (一)主要经营业务

  1.利润表及现金流量表主要科目变动分析

  报告期本公司业务类型、利润构成或利润来源发生重大变动的详细说明:

  

  六、公司关于公司未来发展的讨论与分析

  (一)行业格局和趋势

  2024年,我国发展面临的有利条件强于不利因素,经济回升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

  期和跨周期调节,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积极实施稳预期、稳增

  长、稳就业政策,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在转方式、调结构、提质量、增效益上积极进取,不断推动中国经济行稳致远。预计2024年中国经济将持续回升向好,GDP增速5%左右。

  煤炭行业来看,我国经济持续回升将拉动能源需求增长。煤炭新增产能释放,安全生产监管力度加强,煤炭产量将总体保持稳定。煤炭进口量预计仍将保持高位。总体来看,2024年煤炭市场供需向平衡偏宽松方向发展,煤炭价格中枢或将稳定在合理区间。

  受季节性波动、突发事件等因素影响,局部地区、部分时段可能出现供应偏紧的局面。

  电力行业来看,综合考虑宏观经济、终端用能电气化等因素,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预测,预计2024年全年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6%左右,全国新增发电装机规模与

  2023年基本相当。综合考虑电力消费需求增长、电源投产等情况,预计2024年全国电力供需形势总体紧平衡,部分区域用电高峰时段电力供需偏紧。

  (二)公司发展战略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能源行业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统筹发展和安全,推动能源高质量发展,实现能源安全保供和清洁转型双提升、双

  平稳,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提供了坚实保障。当前,能源保

  供已转入常态化,煤炭兜底保供以及煤电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中的基础保障和系统调节作用日益明显。

  2024年,本集团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落实“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和碳达峰碳中和目

  洁低碳能源科技领军企业和一流综合能源上市公司,走稳高质量发展之路,持续稳定回

  报投资者,更好发挥科技创新、产业控制、安全支撑作用,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贡献中国神华力量。“十四五”下半程,本集团将持续巩固一体化运营核心优势,保障能源安全稳定供应。加大煤炭资源获取力度,加快煤炭清洁高效开发利用,提升能源利用综合效能。建设清洁高效火电机组,加强综合能源项目开发。

  优化运输网络布局,推动专用线、联络线接轨进度,创新发展大物流业务,打造多功能、综合性、现代化能源运输大通道。发展煤基新材料等高附加值产品,推动煤化工高端化

  多元化低碳化发展。发挥上市公司平台和资金优势,落实市值管理和考核要求,加强同

  地方政府企业合作,推动风电、光伏等可再生能源稳定可持续增长,研究储能、氢能、生物质能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机会,培育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为公司可持续健康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三)2024年度经营计划

  1.2024年度经营目标

  以上经营目标会受到合并财务报表范围变化、风险、不明朗因素及假设等因素的影响,年度实际结果可能与目标有重大差异。该等陈述不构成对投资者的实质承诺。投资者应注意不恰当信赖或使用此类信息可能造成投资风险。

  2.2024年资本开支计划

  2023年,本集团资本开支总额为419.59亿元。主要用于矿业权获取、煤矿生产设备购置;湖南岳阳电厂、广东清远电厂一期等发电项目;铁路扩能改造工程建设、铁路电气化改造工程建设、机车购置;以及煤制烯烃升级示范项目等。

  本公司董事会批准2024年资本开支计划总额为368.04亿元(不含股权投资)。

  (1)煤炭分部资本开支中,用于新建及改扩建项目(含基建相关的设备采购)的支出为21.50亿元,用于设备购置的支出为22.74亿元,其他支出53.92亿元。主要投资项目包括:煤矿采掘设备购置,新街台格庙矿区新街一井、二井建设等。

  (2)发电分部资本开支中,用于新建项目(含相关设备采购)的支出为101.59亿元,用于环保类技术改造的支出为6.55亿元,用于非环保类技术改造的支出为18.21

  亿元,其他支出2.36亿元。主要投资项目包括:江西九江电厂二期扩建工程、广东清远电厂二期扩建工程、广西北海电厂二期扩建工程等。

  新能源业务资本开支43.07亿元,主要用于广东、江西等地的光伏发电项目建设等。

  (3)铁路分部资本开支,主要用于东月铁路等煤炭外运专线建设、铁路机车购置、铁路扩能改造项目等。

  (4)港口业务资本开支,主要用于黄骅港(煤炭港区)五期工程、黄骅港(煤炭港区)油品码头工程、珠海港(000507)高栏港区国能散货码头工程建设等。

  (5)煤化工分部资本开支,主要用于煤制烯烃升级示范项目等。

  本集团2024年资本开支计划可能随着业务计划的发展(包括潜在收购)、资本项目的进展、市场条件、对未来业务环境的展望及获得必要的许可证与审批文件而有所变

  除了按法律要求之外,本公司概不承担任何更新资本开支计划数据的责任。本公司

  计划通过经营活动所得的现金、短期及长期贷款,以及其他债务及权益融资来满足资本开支的资金需求。

  (四)面对的主要风险及应对措施

  请投资者注意:本公司已审视及列出主要风险,并采取对应措施,但受各种因素限制,不能绝对保证消除所有不利影响。

  1.安全生产环保风险

  本集团煤矿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但安全风险交织叠加,能源保供形势依然严峻。国家生态环保治理要求日趋严格,本集团面临的节能、减排、环保约束进一步加大。

  本集团以杜绝较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力争实现“零死亡”为安全生产目标。

  任,持续健全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治本

  攻坚,加强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和安全生产培训,有效提高应急处突能力,发挥信息化优势,创新安全监查机制,全面提升安全管理水平。

  为应对环保风险,本集团将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加强环境监测,严守生态红线,大力推行绿色矿山、绿色智慧重载铁路、绿色港口、绿色航运建设,加快推动

  绿色低碳转型,持续打造煤电“超低排放”品牌,进一步完善环境保护管理体系,加强

  隐患问题整治与环境应急管理,主动适应能耗“双控”要求,确保实现各项节能减排目标,杜绝发生重大环境污染事件。

  2.市场竞争风险

  国内煤炭产能持续释放,国际能源市场趋于宽松,煤炭价格不确定性增加。随着电力市场改革加速推进,新型能源体系、新型电力系统加快构建,市场竞争格局正在加速

  演进,交易规模和价格存在不确定性。国家加大跨省区运煤铁路通道建设,煤炭运输能力将逐步释放,运输格局趋向多元化。

  为应对市场竞争风险,本集团将加强宏观经济形势研究,提高煤炭市场预判的精准度,分区分时制定煤炭购销机制和价格政策,优化煤炭产品结构,持续提升品牌优势,加大新市场开发、老市场维护力度,统筹产品储备和产能储备,聚焦煤炭中转、消费市

  能力,推动煤炭核心区专用线建设,加快铁路扩能改造,深入拓展“大物流”业务,大

  力提升非煤运量;深化协同创效和提质增效,推动模式创新,增强客户服务能力,持续巩固、提升市场份额,进一步巩固一体化优势。

  3.工程项目管理风险

  本集团现有工程项目整体进展平稳。具体项目建设过程中存在一定不确定因素。例如,项目风险预判不足、设计单位能力不足等因素导致建设期延长、工期延误、投资增

  加的风险;安全责任落实不到位,部分施工人员安全意识薄弱,工程安全管理体系未能有效落地导致安全事故发生的风险。

  为应对工程项目管理风险,本集团将进一步完善基建管理体系,分级开展项目设计、开工、实施、竣工验收、移交投产等重要环节的管理工作。

  建队伍管理,严把工程设计、概算、结算关,加强工程造价控制,实时跟踪和监控项目

  建设情况,及时制定有效措施降低或消除工期延长因素的影响。

  立健全涵盖全部参建单位的项目安委会管理机制和项目全周期安全管控机制,抓实工程

  项目安全风险隐患整治,切实做好安全应急预案,坚决杜绝较大及以上安全事故。

  在建项目工程质量监督制度,加强对参建单位质量行为和工程实体质量的监督管理,做好工程质量过程监督和单位、单项工程质量认证工作,防范工程质量事故风险。

  4.投资风险

  生态环保约束趋紧,碳达峰碳中和政策倒逼深度节能和清洁低碳化发展,新能源迎来超常规、跨越式发展,投资力度和规模持续加大。市场和政策等因素存在不确定性,可能影响项目的投资收益。

  为应对投资风险,本集团将加大产业布局研究,优化投资管理体系,加强项目前期研究论证,严把项目投资决策,突出对重大项目的风险管控,持续抓好投资计划,扩大

  有效投资,合理把控项目投资节奏,加强投资计划执行的调研与监督,积极、有序、规范开展项目后评价工作,提升投资效率效益。

  5.一体化运营风险

  本集团煤炭、发电、运输、煤化工一体化运营优势与一体化个别链条中断风险相互交织,若一体化组织协调不力或某一环节中断都将影响一体化的均衡组织和高效运营,对本集团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为应对一体化运营风险,本集团将不断做强一体化运营核心优势,在确保安全生产的基础上,抓好一体化的综合协调平衡,优化煤电产业布局,强化科学调度和计划管理

  工作,提升铁路集疏运系统,加强电网协调,强化生产运行管理,积极发展新能源,尽可能扩大一体化覆盖面,实现全产业、多要素资源配置优化,不断增强一体化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韧性。

  6.合规风险

  本集团资产规模大、产业链条长,风险辨识和防范难度大,可能引发合同法律纠纷及监管处罚等事件。国际政治经济局势变化,境外项目建设运营可能面临法律合规风险。

  为应对合规风险,本集团将不断优化法律合规风险防范制度体系,分层分类开展合规风险识别预警及应对处置,以信息化手段提升合规管理实效,推行“主要业务类型合

  力;加强煤电项目立项审批、证照办理等事项的合规管理,规范项目建设运营;加强项

  目所在国法律制度的跟踪研究,定期监控境外项目可能面临的合规风险,落实风险防控措施。

  7.政策风险

  本集团的经营活动受到国家产业调控政策的影响。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对能源行业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国家提出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推动能源供需、结构、技术发生深刻变化,客观上会影响公司产业布局及新建扩建项目的核准、运营与管理模式的变革等。

  为应对政策风险,本集团将加强对国家最新产业(300832)政策及行业法规的研究,强化政策协同,抢抓资源接续政策窗口期,推动资源接续、增储增产、证照办理和产能核增;聚

  代基础上,合理匹配各板块投资规模,扎实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坚持绿色清洁低碳

  方向,加快可再生能源产业布局,推进产业升级和绿色低碳转型;细化各产业碳排放标准,加强碳资产管理,协同推进新能源绿电、绿证交易。

  8.国际化经营风险

  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受大国关系、全球经济复苏放缓、地缘政治紧张局势、气候变化与各种风险挑战叠加等多种因素影响,未来全球政治经济格局将发生深刻变

  化,各国能源转型和减排行动推进加速导致能源市场竞争愈加激烈,本集团的国际化经营活动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为应对国际化经营风险,本集团将继续加强国际形势研判,特别是对俄乌局势、东道国投资政策变化与新能源市场、公共安全风险等方面的研究;进一步加强境外项目投

  评估等,确保经济、技术的可行性;加强境外风险排查工作,定期监控境外法律合规风

  险,多举措防范和化解风险事项,加强复合型人才的培育和引进,按照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的要求,积极稳妥“走出去”。

  本集团积极关注汇率变化,做好资金、币种平衡,降低汇率波动风险。

  上述重大风险特别是涉及环境、社会及治理相关风险的性质与严重程度与前一报告期相比无重大转变,本集团将进一步完善风险评估管控机制,增强风险预判、评估和管控能力,有效降低风险影响程度。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珠海港盈利能力较差,未来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