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股市直击 - 正文

中科创达2023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原标题:中科创达2023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中科创达(300496)2023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内容如下: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公司需遵守《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3号——行业信息披露》中的“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业”的披露要求

  公司是全球领先的智能操作系统产品和技术提供商。2023年人工智能席卷全球的浪潮, 不仅开启了软件先行, 定义一切的计算革命, 并且推动人工智能中的软件价值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根据中国信通院《全球数字经济白皮书(2023)》,“从产业规模看,全球人工智能产业规模快速增长。2023 年全球人工智能产业规模高速增长,2023 年全球人工智能市场收入达5132亿美元,同比增长20.7%,到 2026年市场规模将达8941 亿美元。其中,软件在市场中持续占据主导地位,其市场份额占比近九成。

  -混合AI成就人工智能的未来

  融合云计算和边缘/端侧计算的混合AI技术, 正在加速推动人工智能的发展,不仅帮助云端和边缘终端之间AI负载的分配和协调, 并且实现更加强大, 高效的端侧AI。谷歌发布全球首个支持边缘端的大模型PaLM 2,开启了从云到端的终端交互革命。随着芯片厂商人工智能芯片的陆续发布, 百亿模型在端侧部署成为现实。混合AI方式适用于几乎所有生成式AI应用和终端领域,覆盖从手机、PC、XR、汽车和物联网, 推动生成式AI规模化,以及全球企业客户到消费者个人的多样化需求。

  -汽车智能迈向中央计算

  汽车电子电气(E/E)架构正在从传统的分布式逐步走向功能集成的域集中式架构,并将最终走向高度集成的“中央计算+区域控制”的中央集中式架构。中央计算需要其上的操作系统既能支持智能驾驶所要求的强实时、高可靠、高功能安全,又能支持智能座舱所要求的多模人机交互和丰富的应用生态。目前,包括高通、英伟达等芯片厂商先后宣布推出支持舱驾一体、中央计算的高算力芯片,这为中央计算架构的实现提供了坚实基础。

  -端则智能丰富多彩

  基于基础模型的生成式AI确实正在迅速变革多个领域,推动内容生成、搜索和生产力相关应用的发展到一个全新的水平。这种技术的应用已经远远超出了传统的数据中心和云计算环境,扩展到了日常生活中几乎所有的智能设备。以下是一些主要的应用场景:

  -AI手机

  AI手机标志着手机行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变革阶段,这一阶段将由深度集成的人工智能功能定义,将对手机行业及用户体验带来根本性的变化。2023年10月4日,谷歌推出以AI为核心构建的手机Pixel 8和Pixel 8 Pro,在 Google Tensor G3 芯片支持下具备丰富的AI功能。2023年10月25日,高通在2023骁龙峰会上推出新一代移动芯片骁龙8 Gen 3。骁龙8 Gen 3是高通首款以生成式 AI 为设计理念的移动平台,支持多达 100 亿个参数的生成式AI模型。

  -AI PC

  个人电脑(PC)作为一种终端设备,在AI领域的应用和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尤其是在大模型的计算负载逐渐从云端向终端下沉的趋势中。PC的多样化交互方式,包括触控、语音、手势控制、键盘鼠标以及数字笔交互等,为AI交付方式的创新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并且, 通过充分利用其多模态交互的优势和强大的处理能力,PC不仅可以成为AI应用的重要使用平台,也能够推动AI技术的创新和发展。

  生成式AI对于扩展现实(XR)领域影响深远。通过生成式AI,即使是没有专业3D建模技能的内容创作者也能够使用简单的提示,如文本、语音、图像或视频,生成复杂的3D物体和场景。生成式AI的进步将极大地丰富XR设备上的用户体验,使得沉浸式内容不仅仅局限于视觉和听觉,还能包括更加复杂和互动的元素,如触觉反馈和情感交流。

  -万物智能的机器人世界即在眼前

  马斯克在2023年的人工智能大会上曾表示, “全球机器人的数量将超过人类的数量。机器人的计算能力要远远超过人类"的发展趋势。随着谷歌旗下DeepMind发布的新型视觉-语言-动作(VLA)模型Robotic Transformer 2 (RT-2)面世, 机器人拥有了“大脑”, 具备逻辑推理能力,能让机器人学习互联网上的文本和图像,并将学习到的知识转化为通用指令,用于控制机器人。当前的机器人在自主移动方面尚有诸多困难, 在多机协同方面亟需完善。随着人工智能的推动, 一方面让人与机器人之间的沟通变得更加高效、自然,无需进行特定任务编码就能实现更自然的语言交互, 另一方面实现了智能化的预训练无监督学习,从而在大量样本和数据下,在机器上实现移动智能。因此, 人工智能的发展不仅促进了信息化和智能化的融合, 更加速了万物智能的机器人时代步伐,为机器人产业的变革注入了更多活力与可想象空间。

  

  二、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公司以“创造丰富多彩的智能世界”为使命,以智能操作系统技术为核心, 聚焦端侧智能产品和应用领域,为智能产业赋能。

  依托智能操作系统技术的商业模式

  公司为产业界提供"IP+服务+解决方案"的三位一体的全栈式、立体化、模块化、标准化、定制化的软件产品和方案、以及依托软件为核心的软硬一体产品销售。

  - IP: 即软件许可模式。是指授权客户使用本公司自主拥有的软件产品等知识产权,按照授权期限或客户搭载本公司软件的产品出货量收取相关授权费用的业务模式。

  - 服务+解决方案: 即软件开发, 技术服务的模式。是指根据客户的实际需求,进行专项软件设计与定制化开发,最终向客户交付开发成果,收取开发费用的业务模式, 也包括提供相应的技术人员并开展技术支持、技术咨询、系统维护等服务,收取服务费用的业务模式。

  - 软件为核心的软硬一体产品销售: 即向产业链内各类厂商销售软硬件一体化产品,PCBA和整机产品的设计服务、配套软件产品的授权、软件定制工具的提供和软件开发服务等。

  具体业务的经营情况

  2023年度是公司关键的战略转型期,公司自年初开始制定战略转型策略及明确经营目标,在保持业务健康持续发展的同时,确保在整车操作系统、工业机器人、端侧智能的创新业务方向上的战略投入,实现产品和技术突破,为公司长期增长提供支撑。2023年度,公司将核心资源聚焦关键客户,守护长期发展的竞争壁垒,实现营业收入 52.42亿元。公司2023年度研发投入14.58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66亿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7.5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51.89%。经过2023年的战略转型,公司在整车操作系统、工业机器人的产品开发上都实现了关键进展,2024年将进入投资回报期。

  软件定义机器人时代机遇, 机器人事业全新布局

  2023年7月谷歌DeepMind发布的Robotic Transformer 2(RT-2)可以被视为通用机器人操作系统雏形的一个重要里程碑。2023年9月27日,公司的机器人团队-晓悟智能成立, 确立了机器人事业的核心。产品节奏上, 公司已经发布了面向仓储物流、生产制造的场景, 打造的智能移动机器人产品。可以实现自动化入库、拣选、分拨等工作,以及在制造业各生产工艺环节实现自动生产设备对接,多道工序间的物料转运、搬运、堆垛等作业,从而实现高效的柔性制造。公司将持续把机器人事业的产品、技术、团队等综合资源进行战略整合,将不断在AMR、叉车机器人、复合机器人等全系列产品上深耕。

  智能汽车, 软件核心价值凸显, 中央计算时代开启

  公司自2013年进入汽车领域开始,从座舱、智能驾驶、中央计算,持续开启关键战略布局和核心赛道延展。早在2017年,公司收购了位于芬兰的全球汽车用户界面软件领先供应商-Rightware,主要为全球汽车厂商提供个性化的HMI交互设计;进而在2018年,公司继续收购了位于保加利亚的MMSolutions,该公司系全球领先的图像视觉技术公司。上述两项海外收购,大幅提升了公司在智能座舱以及域控级视觉解决方案方面的核心技术能力,同时拓宽了国际化道路。在自动驾驶领域, 公司和高通、地平线、英伟达等芯片厂商都展开密切的合作。公司和高通、立讯精密(002475)投资成立的苏州畅行智驾汽车科技有限公司,已经推出自主研发的行泊一体智能驾驶域控制器RazorDCX Pantanal并已经完成初步实车验证,标志着具备行泊一体域控整车级开发及交付能力。此外, 公司与地平线的合资公司发展迅速, 在双方紧密的协作下,各个基于征程芯片的项目正在稳步的推进, 已经顺利实现量产,为不同车厂和Tier1客户提供优秀的解决方案。公司先后与大众CARIAD成立合资公司,与马自达成为战略合作伙伴,与高通共同设立的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投运,不断落地大客户战略。同时,公司蓄力筹建海外生态联盟,致力海外市场开拓,持续向成为全球智能汽车软件的领导者而努力。

  报告期内,公司智能汽车业务实现营业收入23.37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0.34%。其中, 智能驾驶业务发展迅猛, 智能驾驶的软件收入实现营业收入1.82亿元,取得历史性突破。

  随着智能汽车应用的增加,语音、视觉感知、网联通信等性能的提升以及更多的智能传感器和执行器的装配,汽车变成一个承载丰富应用、高复杂、可生长的高性能计算平台。业内报告认为,一辆智能汽车的软件代码行数将会从过去的数万行增加到现在的2-3亿行,未来再逐步增加到超过10亿行。这就意味着汽车软件的复杂度会快速提升, 软件是决胜智能汽车赛道的关键核心。

  如今, “舱驾融合”带来的巨大产业变革, 以及新一轮AI技术的浪潮, 也在推动汽车产业的再次升级, 软件核心价值凸显, 中央计算时代全面开启。公司整合从座舱到驾驶的领先的OS产品和技术优势,大力投入整车操作系统与舱驾一体HPC产品的研发,并且行业首发了整车操作系统产品-“滴水OS”整车操作系统。由于座舱的人机交互以及智驾的实时安全等对系统开发的差异化需求, 整车操作系统开发需要具备深厚的软件开发能力, 并兼备复杂且巨大的工程实力、技术实力、创新实力、软硬件跨界等综合实力, 而公司在软件平台上的多年积累将上述能力充分运用并整合体现。

  智能物联网, 软件赋能长尾市场, 革新迭代, 新品涌现

  物联网产业在走向深度智能化的全新阶段。一方面, 公司将新型物联网技术、人工智能、边缘计算、云计算等技术在操作系统层进行深度融合, 在不同算力平台上实现系统优化,助力不同品类的智能产品, 为硬件产品带来全新的智能体验。同时, 面向物联网市场的复杂多样, 设备品类多,客户需求分散等特点, 公司不断投入并加速产品和技术创新, 推动整个物联网走向高度智能化和高性能计算的全新计算平台。以软件为核心并整合软硬一体的能力, 应对无限长尾市场。

  报告期内,公司智能物联网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4.89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15.45%。尽管在物联网某些品类出现下滑, 但由于公司建立了丰富的物联网核心产品线, 并且实现了平台整合能力, 自2023年下半年, 物联网业务扭转了 2023年上半年下滑的趋势并恢复增长。

  在物联网设备智能化过程中 , 软件成为核心 , 需要有操作系统,标准中间件,行业中间件、行业算法、同时还要进行整个应用管理、开发环境部署管理工具等。这些软件的需求是公司在整个物联网赛道中的巨大机会、关键产业位置和核心卡位。更为关键的是, 物联网产业中, 软件技术快速迭代, 创新品类还将不断涌现。随着端侧智能的不断发展, 包括耳机、音箱、个人电脑、AR眼镜等实现系统剪裁,算法优化及端侧智能化的部署,从而实现人与设备基于自然语言的流畅交互,设备和设备以及设备和空间之间的个性化互动,为硬件产品带来全新的智能体验。

  智能软件, 操作系统和端侧智能厚积薄发, 产品赛道不断拓展

  公司和芯片厂商、云厂商等战略合作伙伴一道进行协同创新,面向产业链中的芯片、终端、运营商、软件与互联网厂商以及元器件厂商提供自主研发的知识产权授权、一站式操作系统开发解决方案和技术服务。尽管手机业务日趋成熟, 智能手机出货趋缓, 报告期内, 公司智能软件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4.16亿元,较上年同期下滑25.12% 。但是, 随着人工智能和智能手机的融合发展, 操作系统及软件的需求不断增加, 并且公司将操作系统和端侧智能的技术融合, 不断拓展产品赛道的延展。公司拓宽与鸿蒙合作领域,提升技术能力覆盖面,实现鸿蒙APP从0到1业务突破。面向鸿蒙强力增长趋势,公司将深度参与研发,抢占技术战略高地,成为鸿蒙生态重要合作伙伴。同时,与主流手机厂商的合作稳定且持续,凭借过硬的技术实力、高效的工程管理能力、“以客户为中心”的文化底色建立深厚互信,为未来长期深度合作奠定基础。随着AI和手机的不断融合为手机产业带来巨大的技术变革, 操作系统和最新的芯片技术将不断推动产品的迭代升级和创新发展, 智能软件将迎来进一步的发展空间和应用创新。

  

  三、核心竞争力分析

  1.端侧智能战略升级, 建立了全新的产品和竞争力

  在战略升级中, 公司拥有领先的技术能力,丰富的产业链生态合作、全球化布局的深厚基础和全球研发资源等综合实力、确保关键的战略投入和战略升级走向成功。公司推出多款产品和应用,展现端侧智能的核心实力。包括智能汽车端侧解决方案, 体现涌现生成能力、复杂语义理解能力、多模态识别能力、推理记忆能力以及知识学习能力为驾驶者及乘客提供更加智能、更加个性化、更加高效的用户体验;生成式AI赋能的PC产品, 通过硬件开发板、参考设计,Windows系统的调优适配,端侧量化裁剪及私有知识库、壁纸随心换、邮件回复自动生成、编码助手等多款应用,使OEM厂商可以快速推出功能全面且性能卓越的AI PC。

  2.丰富多样的端侧智能场景, 推动长期可持续发展

  云端和边缘端的混合AI是人工智能的未来发展, 这种混合模式结合了云端计算和边缘计算的优势,以更好地满足不同场景下的需求和挑战。公司继续发挥多年以来在边缘智能, 端侧智能中确立的核心优势和战略卡位, 通过压缩, 量化, 剪枝, 将更多, 更优秀的智能运行在不同的设备和场景中。公司的端侧智能集中在三个基础核心领域的突破创新。包括基础智能: 即处理自然语言文本的预训练的语言智能化; 处理图像和视觉数据的视觉和图像智能化, 用于处理多种数据模态(如文本、图像、声音等)的多模态智能化; 智能方案: 包含端侧智能方案和垂直行业的智能化方案; 智能开发工具链: 包含智能化部署微调工具, 数据治理及清洗工具, 应用开发框架及组件集。通过多年在操作系统和芯片平台领域独具专长的积累, 公司积聚了在端侧智能, 边缘侧智能上低功耗运行智能化所需的处理性能,不仅能够支持云端进行推理,并可以在终端侧进行大量智能化实现。公司软件架构的灵活性和稳健性的特点,能够应对端侧智能的多样需求和潜在变化, 这种平台技术的积累和能力, 成为公司轻松开发出端-边-云等混合智能应用之关键, 也是公司形成跨产品组合的通用智能架构以及开发工具链走向可持续, 可延展的未来计算。

  3.生态合作广泛深入, 战略伙伴稳固深化

  多年来公司以卡位和生态优势,不断拓展与产业链中领先的芯片、操作系统、云厂商等长期紧密合作。公司的卡位和生态优势,深化了对于产业的技术趋势,技术布局和产品规划的把握;加速了在技术、研发、产品、行业标准、体系认证、产业投资、客户开拓等领域的全方位合作。

  “2023腾讯全球数字生态大会”, 公司作为腾讯重要的生态伙伴被评为智能座舱赛道优选级“行业战略合作伙伴”,这是继2021年,被腾讯授予“TIME计划2021年度优秀合作伙伴”奖项之后,公司与腾讯在生态合作领域的又一里程碑。

  公司全资子公司奥思维以矿鸿操作系统为基础底座,凭借多年来在操作系统领域的积累,深度优化了多媒体、显示、网络带宽、内存占用等多项系统模块,保障了煤矿装备和应用的稳定高效运行。奥思维受邀参与了华为矿鸿生态论坛,并荣膺华为“矿鸿生态使能合作伙伴”殊荣。并且已与头部煤矿机械公司达成战略合作,全面开展矿鸿领域的合作,切实推动矿鸿操作系统在矿山实际作业场景中的应用。

  公司汽车业务和全球车厂合作不断紧密和稳固深化。公司与地平线的合资公司发展迅速, 在双方紧密的协作下,各个基于征程芯片的项目正在稳步的推进, 已经顺利实现量产,为不同车厂和Tier1客户提供优秀的解决方案。公司与大众旗下CARIAD宣布建立全新的合作关系,正式成立合资公司CARThunder。双方将秉承着一致的合作目标,互补的技术优势,携手打造强大的、互惠共赢的智能汽车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致力于面向中国汽车市场的研发需求与用户期望,加速中国汽车产业智能化,网联化的迭代创新。公司与长安马自达汽车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并举行交车仪式,双方将围绕人机交互界面的2D、3D视觉设计服务等方面进行深度合作,共创蕴含马自达DNA的新一代人机交互界面,携手打造符合中国市场的标杆级智能座舱产品。

  4.根植中国、赋能世界的全球视野, 推动产品和技术的全球化布局

  中国拥有全球最大的手机、汽车及物联网市场。同时,中国拥有完备的供应链和生态制造体系。公司作为一家操作系统和端侧智能产品和技术厂商, 拥有得天独厚的市场优势和供应链优势。同时, 我们根植中国,走向世界。在中国、欧洲、北美、日本和东南亚等主要市场,通过技术、生态、人才、市场等多元化实践,迈向我们的全球化目标。公司将人才的维度在全球视野中展开,充分考虑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才优势和特点,形成了独特的区域人才特色。公司的团队遍布16个国家或地区,在及时掌握各市场的前沿技术趋势、强化全球范围内产品孵化与迭代创新的同时,可以按照当地客户需求充分发挥各区域的人才特点和能力覆盖。同时, 面向客户的产品和业务, 客户都会要求本地化部署、本地化解决方案的实施。而公司遍布全球主要地区的研发团队,可以很好地无缝对接客户的本地化需求。

  5.专业高效、经验丰富的管理层和研发技术团队,构建了全球整合的智能组织

  公司拥有一支对操作系统和端侧智能产品和技术具有广泛且深入理解的全球化专业研发团队,报告期内, 公司全球员工人数约13,000人,其中90%以上都是研发工程师和技术专家。随着智能科技的快速发展和进步, 公司全体组织和员工, 结合公司在智能产业和产品技术的深厚积累, 不断丰富和强化端侧智能基础能力, 编码模型, 开发工具等, 从而帮助全体组织的智能升级, 以及员工更深层次地理解行业、系统、深入掌握操作系统里的各种核心技术。这一转变不但使团队达成了效率提升,并且直接驱动了组织管理体系, 员工认证资格体系等的全面升级和迭代需求。公司通过工程师文化组建了灵活高效的软件工程实战团队,并在全球布局研发资源、持续发展人才梯队。

  

  四、公司未来发展的展望

  (一)公司发展战略和经营计划

  计算和通讯历经过去几十年的发展变化,在交互、连接、计算和传感四个方面正经历着全新的变革。2023年以来席卷全球的新一代智能化浪潮,不仅开启了人工智能重新定义一切的计算革命,并且推动操作系统+端侧智能的价值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百亿模型在端侧部署成为现实,混合AI推动生成式AI规模化扩展,成为AI部署的长期趋势。同时,作为移动自主机器人的代表,汽车智能化如火如荼,加之人形机器人的全新亮相,万物智能的机器人时代正在拉开帷幕。

  2008年创业伊始, 公司创始团队把握移动操作系统的新兴之势,运用技术研发的核心能力迈入高速发展的市场,也从此奠定了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快速增长。如今, 面向波澜壮阔的智能化计算革命的最新趋势, 公司将发力于第二增长曲线(现有业务+端侧智能)以及第三增长曲线(端侧智能+创新业务), 沿着全球化布局、数字驱动、提供领先智能操作系统及端侧智能产品和技术的公司的目标不断奋斗前行。

  机器人软件定义的先行者, 打通移动机器人到人形机器人的产业空间

  原来传统的功能性机器人主要靠的是高性能CPU、小算力GPU,多种算法模型融合产物。随着大规模算力不断投入适用,使得Transformer结构模型能够更好和更快捷的实现多传感器融合、多参数算法模型的应用,可以通过一个模型实现多任务、数据标注简单易用、数据可以自主学习, 软件产品快速迭代。如今, 机器人产业界已经形成通用机器人操作系统的雏形, 软件定义机器人正在发生。由于对操作系统和核心主芯片的深厚经验, 以及过去多年积累的软件和硬件一体化能力,公司全面加速在机器人领域的布局。公司通过核心技术和生态合作方式实现机器人软硬一体的全栈技术及产品。在面向未来各种各样的机器人世界, 通过操作系统和算法模型核心能力,使得机器人在复杂场景中的智能化和自主性不断提升, 成为软件定义机器人的先行者。

  公司拥有从硬件控制模块到运动控制、自主导航、感知识别、集群调度自研技术和产品, 通过边缘计算能力构建成为通用的系统平台, 实现机器人硬件、软件、算法模块化和平台化,从而支撑机器人复杂场景下应用的可扩展性、更适应性和后续的易维护性。在端侧智能的赋能下, 人与机器人之间的沟通变得更加高效、自然,无需进行特定任务编码就能实现与机器人更自然的语言交互和动作执行,智能化的参数基础结合大量的训练数据和复杂的多层神经网络结构,可以准确地理解多种语言和语义信息,通过边缘侧的部署,极大的提升了边缘侧数据处理效率,凭借模型优化和压缩技术, 端侧智能以近乎为零的延迟响应进行任务处理,极大降低机器人从指令到动作执行的响应延迟时间,从而为用户提供更好的使用体验。

  公司当前的机器人产品主要是面向工业领域的移动机器人(AMR、无人叉车、多关节复合机器人)全系列产品。面向智能仓储物流、生产制造的搬运场景,可以实现自动化出入库、拣选、分拨等工作,以及在制造业各生产工艺环节实现自动生产设备对接和多工序间的物料转运、搬运、堆垛等作业,从而实现高效、智能的柔性制造。 面向未来的产业方向,公司布局的目标是通过在工业移动机器人技术和产品端的不断积累及应用,不断拓展未来的人形机器人技术、产品和场景应用上开发。工业移动机器人和人形机器人在核心技术上都需要应用通用的多关节机械手运动控制、多传感器融合感知识别、2D/3D SLAM自主导航、自主充电以及复杂的决策控制系统。同时, 工业移动机器人和人形机器人产品的核心部件有着高度重合的供应链。公司的工业移动机器人产品已在汽车及零部件、锂电、3C、食品及饮料等行业形成落地应用,并正在积极推动人形机器人产品和技术的发展战略,实现人形机器人的技术成熟度与市场商业需求的交叉节点,从而保障研发成果的高效转化,最大化提升公司在投入人形机器人方向的市场和客户经济价值。

  整车操作系统的领军者

  在“软件定义汽车”的共识下,汽车电子电气(EE)架构也经历着由分布式走向域集中,进而走向中央计算单元的融合创新的过程,并将最终走向高度集成的“中央计算+区域控制”的中央集中式架构。汽车的产品需求, 电子电气(EE)架构的变化,软件系统的深度和复杂,都推动了汽车生态体系的巨大变革。业内认为,一辆智能汽车的软件代码行数将会从过去的数万行增加到现在的2-3亿行,未来再逐步增加到超过10亿行,这就意味着汽车软件的复杂度会快速提升。同时, 由于座舱和智驾对系统要求的差异,前者注重人机交互,后者则更注重实时性、安全性, 因此, 实现中央集中式架构的整车操作系统需要具备复杂且强大的软件开发工程实力、技术实力、创新实力、软硬件跨界等综合实力。软件价值无限广阔,并将不断引领软件定义的智能汽车时代。

  公司一方面将“滴水OS”整车操作系统做为软件架构的核心, 建立面向中央计算,支持多域跨域融合,融合端侧智能、基础软件、容器虚拟化、SDV中间件等技术能力,构建的可伸缩,高算力的整车操作系统平台。并同时集成汽车产业生态,为全球整车企业提供高安全性、大算力、可定制的整车操作系统创新产品、技术与解决方案 。另一方面构建面向中央计算的单SOC舱驾融合域控制解决方案, 整合操作系统、芯片、感知、智能制造及算法等产业链战略资源, 支持跨越不同芯片平台的软硬一体化产品, 协同部署数字座舱、先进驾驶辅助系统(ADAS)和自动驾驶(AD)功能。

  公司已经形成从智能座舱OS、智能驾驶OS到新一代整车操作系统和HPC的全系列产品以及技术覆盖。充分抓住中央计算趋势带来的新一代整车操作系统新机遇,坚定战略投入,致力于成为中央计算领军者。

  端侧智能的全球赋能者

  混合AI和端侧智能的发展是大势所趋, 人工智能和操作系统深入结合,必定会使得边侧芯片的推理效率、推理性能和边侧的数据知识结合达到最优。混合AI方式适用于几乎所有生成式AI应用和终端领域,包括手机、笔记本电脑、XR头显、汽车和物联网。公司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完成的全球领先的操作系统产品和技术公司的积累, 随着混合AI和端侧智能的技术发展, 又受益于技术革命所带来的巨大历史机遇。公司将充分发挥操作系统和端侧智能的全栈技术优势,一方面将既有的产品、技术、开发等要素和端侧智能结合,另一方面将端侧智能技术赋能于机器人、汽车、企业大脑、边缘和端侧原生设备等领域。以端侧智能为第一生产力,驱动产品、技术、组织、人才等全方位智能化变革,最终成为全球领先的端侧智能的产品, 技术和应用厂商。

  (二)可能面对的风险

  1.下游市场不确定性较高的风险

  智能物联网是公司大力拓展的战略业务。智能物联网业务具有海量的市场规模,但仍属于导入期,存在热点分散,此起彼伏的现象,不确定性较大。如果公司不能把握行业特点,客户拓展进度和订单数量不及预期,将对公司业绩造成不利影响。针对上述风险,公司组建针对不同领域的专业市场团队,加强与客户的沟通和协作,积极了解客户需求。公司通过预收货款、分期采购和交付等方式进一步降低财务风险。

  2.应收账款发生坏账的风险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应收账款净额188,806.05万元,占资产总额的比例为16.48%。应收账款已按照坏账准备计提政策提取了坏账准备。尽管公司报告期内并未出现大额坏账,但应收账款绝对金额及占总资产的相对比重仍然较高,不能排除未来出现应收账款无法收回而损害公司利益的情形。针对上述风险,公司进一步加强与客户的沟通,并通过分阶段预收款等方式控制财务风险。同时公司 注重与客户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不断为客户创造价值。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立讯精密盈利能力良好,未来营收成长性良好。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