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2023年度绿色金融周报汇编(2023年4季度)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2023年度绿色金融周报汇编(2023年4季度))

【编者按】自2021年开始,21世纪经济报道每周推出碳中和周报,用文字持续记录“双碳”和绿色金融领域每一个重要决策的诞生过程。迄今,碳中和周报已累计发行130期。

2023年,通过50多篇碳中和周报绿色金融板块累计超10万字,我们记录了绿色金融领域的一系列大事件。

我们见证了全国首笔公正转型贷款、全国首单绿色碳资产债券、全国首笔蓝色+可持续发展挂钩双标签贷款等多个全国首单、行业首笔,记录了银行、保险、基金、证券等金融机构活跃于绿色金融产品创新的身影;我们也在“绿色债券”“碳金融”“转型金融”“碳普惠”等高频词中看到了行业热点和发展趋势。

21世纪经济报道将2023年绿色金融10万字记录,按事件发生的时间顺序整理成2023年季度汇编,为绿色金融牵引低碳可持续发展的进程留下宝贵印记。

2024年起,21世纪经济报道对原有的“碳中和周报”进行了全面改版,推出了新版的“碳中和周报”及“绿色金融周报”,持续跟踪报道绿色金融领域的重要事件,记录绿色金融发展的每一个重要篇章。

2023年10月份

全国(2023.10)

1、中德在绿色金融方面达成多点共识

2023年10月1日,中国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与德国财政部部长林德纳在德国法兰克福共同主持第三次中德高级别财金对话(以下简称对话)。

双方在此次对话中就绿色金融发展方面达成多点共识。一是双方将继续致力于“央行与监管机构绿色金融合作网络”(NGFS)框架下相关工作,鼓励金融机构开展环境风险分析。二是双方同意加大对绿色和可持续金融的双边和全球合作的支持力度。三是双方支持进一步发展和更广泛地应用由中欧共同牵头的国际可持续金融国际平台分类目录工作组制定的“共同分类目录”(CGT),包括为发行与“共同分类目录”相一致的跨境交易金融产品提供便利。四是双方将支持可持续金融能力建设方面的努力,包括为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发起的可持续投资能力建设联盟(CASI),以及国际可持续发展准则理事会(ISSB)在促进两国和全球金融市场参与者采用可持续性报告标准方面的工作。五是双方欢迎加强可持续金融领域合作,包括绿色债券以及环境、社会与治理(ESG)等。六是双方同意加强彼此绿色债券市场参与者的交流合作,鼓励创新实践,丰富投资渠道,促进市场发展,包括加强绿色债券信息披露等。

21碳中和课题组快评:中德双方就绿色金融发展达成诸多共识有助于为气候行动、自然保护和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提供更充足的资金,这也是双方在共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方面的一大进步。

2、交行落地绿色风电项目

2023年10月7日,浙江省分行联合甘肃省武威分行,为天祝松山滩5万千瓦风电项目成功发放项目建设贷款。

天祝松山滩5万千瓦风电项目是天祝县2022年新能源项目暨2023年三季度16项高质量发展重大项目之一,纳入武威市“十四五”第一批新能源项目,总投资3.05亿元,主要建设安装10台单机5兆瓦风电机组,配套建设其他相关附属设施。项目建成后,预计年发电量为1.4亿千瓦时,可实现销售收入0.4亿元,每年可节约标准煤约4.16万吨,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16.1万吨,对减少大气污染具有积极作用,从而实现较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21碳中和课题组快评:交行聚焦重点领域、加强绿色资产构建,着力打造支持绿色产业发展的全链条服务体系,助力武威市风力资源开发利用,以绿色金融支持持续推动实体经济绿色发展,推进能源结构调整优化,提升了绿色金融服务能级。 

3、兴业银行落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点心债

2023年10月8日,兴业银行作为全球协调人,为漳州市九龙江集团有限公司成功发行离岸人民币债券(点心债),债券发行规模21.3亿元,期限3年。该笔债券是全市场首单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点心债,也是最大规模地方国企直发点心债。点心债是在香港发行、以人民币计价的离岸人民币债券,因单只发行规模相对较小,冠名“点心债”。截至6月末,兴业银行非金债券销规模3452.22亿元,位列市场第二位;境外债承销 23.30亿美元,位列中资股份制银行第二位。

21碳中和课题组快评:兴业银行综合运用境内境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不断为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广引金融活水。本次点心债发行是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提升人民币国际地位的具体举措之一。 

4、建设银行绿色建筑产业贷款余额超5500亿元

截至2023年10月9日,建设银行绿色建筑产业贷款余额已超5500亿元,2023年新增超1700亿元,以引领同业的创新实践有力推动绿色建筑产业发展。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建设银行加快服务模式创新,大力支持绿色建筑高质量发展。各分行因地制宜开展创新,逐步形成了支持绿色建筑发展的“建行模式”,全行绿色建筑产业贷款增长超4500亿元。其中,湖北、浙江等省分行推动制定行业标准,宁波市分行引入绿色保险,北京市分行联动多方提升全流程质效,都有力推动了绿色建筑产业的发展。

21碳中和课题组快评:绿色建筑产业市场前景较好,需要不断加大金融支持,绿色金融服务绿色建筑模式创新及推广,将为绿色建筑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5、国务院发文要求发挥普惠金融支持绿色低碳发展作用

2023年10月11日,国务院印发《关于推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实施意见提出,发挥普惠金融支持绿色低碳发展作用。在普惠金融重点领域服务中融入绿色低碳发展目标。引导金融机构为小微企业、农业企业、农户技术升级改造和污染治理等生产经营方式的绿色转型提供支持。探索开发符合小微企业经营特点的绿色金融产品,促进绿色生态农业发展、农业资源综合开发和农村生态环境治理。支持农业散煤治理等绿色生产,支持低碳农房建设及改造、清洁炊具和卫浴、新能源交通工具、清洁取暖改造等农村绿色消费,支持绿色智能家电下乡和以旧换新,推动城乡居民生活方式绿色转型。丰富绿色保险服务体系。

21碳中和课题组快评:绿色金融与普惠金融拥有共同的价值追求,从发展理念看,绿色金融和普惠金融都是践行以人为本理念的重要方面,都是新发展理念在金融市场的具体落实。随着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深入人心,普惠金融发展包含绿色金融理念,绿色金融将是更高质量、更有效率和更可持续的普惠金融发展形式。有利于提升普惠金融发展的质量,扩大绿色金融发展的广度。

6、央行:做好绿色金融与转型金融的有效衔接

2023年10月11日,中国人民银行召开2023年研究工作视频会议。会议认为,中国人民银行研究业务条线积极开展经济金融领域重点问题研究和形势分析,大力推动绿色金融体系建设,深入推进区域金融改革,加强金融助力区域协调发展,各方面工作取得新成效。

会议要求,中国人民银行研究业务条线要深刻认识央行研究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和新挑战,树立“大研究”观念,大兴调查研究,持续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以高质量研究成果为央行科学履职提供有效支撑。一是坚持系统观念,深化前瞻性和基础性重大问题研究。二是不断完善绿色金融体系,做好绿色金融与转型金融的有效衔接。三是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坚持风险防范与金融改革并重,稳步推进区域金融改革。四是围绕构建新发展格局,做好研究先行,积极推动国际经济金融交流合作

21碳中和课题组快评:转型金融与绿色金融相辅相成,绿色金融为绿色产业或项目的发展提供资金支持,转型金融是支持高碳行业向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金融工具,对于实现绿色、具有韧性与包容性的经济发展均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央行做好绿色金融与转型金融的有效衔接是关键。

7、专家预测中国出口或涉6.7亿欧元碳关税

2023年10月11日,许多专业人士针对欧盟“碳关税”正式生效之后我国哪些出口产品要交“碳关税”话题接受了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2022年12月12日欧盟理事会和欧洲议会达成临时协议之后,CBAM的产品范围已最终确定,覆盖钢铁、水泥、铝、化肥、电力和氢这六种产品,并且每一种产品都通过欧盟海关税则号(CN code)给出了清晰准确的范围。标普全球能源转型与碳市场高级分析师殷雨薇向21世纪经济报道表示,据标普全球大宗商品预测,在2026到2040年间,中国出口到欧盟的、CBAM覆盖的产品约为8.69亿吨,其中42%是钢铁,8%是水泥,6%是铝。在现有CBAM机制下,需要付费的含碳量约为2.01亿吨,其中85%来自钢铁产品,6%来自水泥,4%来自铝。

伦敦大学学院基建转型教授、中国环境科学学会气候投融资专委会常委梁希表示,按照纳入CBAM的海关税则号进行细分,目前覆盖大约700万吨钢铁和钢铁制成品出口量,假设到2034年按每吨粗钢生产排放1.6吨二氧化碳和60欧元碳配额价差,届时将涉及6.7亿欧元碳关税。这仅仅是按照目前水平的预测,出口量、碳排放水平、吨钢排放因子、中国碳市场发展情况和配额价差届时都可能发生很大变化。

海华永泰(北京)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中国碳中和50人论坛特邀研究员吴必轩认为,对中国企业而言,欧盟碳关税的现实压力就局限于钢铁和铝的生产和加工,因为中国的水泥和化肥对欧出口很少,氢和电力出口均为零。而对于钢铝行业,CBAM碳核算的系统边界就是减碳压力的边界,这个系统边界绝不会把所有排放都收进来,因为CBAM跳不出欧盟碳市场的框框。

21碳中和课题组快评:欧盟碳关税主要目的是支持欧盟碳市场改革,避免高碳排放行业转移到没有建立碳定价或碳价格水平低的国家和区域。在第一阶段, 欧盟碳关税将瞄准六个碳密集型工业部门的进口一一钢铁、水泥、化肥、铝、发电和氢气,要求六个碳密集型工业部门的出口商向欧盟当局报告其碳排放量。但欧盟碳关税整体对中国外贸影响并不显著,相关企业不用太过于焦虑。 

8、中国银行发行16亿元离岸人民币绿色债券

2023年10月11日,中国银行成功发行2年期16亿元离岸人民币绿色债券,由中国银行法兰克福分行执行。本次发行是继2021年首次发行绿色点心债券以及2022年发行全球首笔中欧《可持续金融共同分类目录(更新版)》项下绿色债券后,法兰克福中行作为德国人民币清算行再次发行绿色点心债券。

本次发行获得市场参与者广泛关注,吸引了来自亚洲和欧洲地区诸多高质量投资者的积极参与认购,簿记定价当日订单峰值超25亿元,募集资金将全部用于支持在欧洲及中东地区的合格绿色项目,项目类别涉及可再生能源、清洁交通等。

21碳中和课题组快评:中国银行依托全球服务网络,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发挥外汇外贸专业优势,深耕离岸人民币市场,支持绿色低碳产业,为助推人民币国际化和绿色金融发展贡献力量。 

9、《中国房地产行业ESG发展白皮书》发布

2023年10月12日,在第三届房地产业碳达峰发展高峰论坛上发布了《中国房地产行业ESG发展白皮书》,探讨了当前形势下,房地产企业如何通过提高ESG绩效获得绿色金融支持,建设低碳健康好房,实现高质量发展。深耕绿色建筑20余年的黄俊鹏解读了由中国房地产业协会立项的《房地产企业ESG评价标准》及《中国房地产行业ESG发展白皮书》。黄俊鹏认为,在碳达峰、碳中和已成全球共识的当下,ESG已经成为衡量企业可持续发展价值的重要指标,也是企业获得资本市场认可的金钥匙。但当前我国房地产企业的ESG绩效虽有上升势头,但评级总体偏低。房地产企业的ESG实践还处于“政策合规”阶段,ESG信息披露质量有待提高,而碳管理是绝大部分房企ESG实践的薄弱环节。

友绿联合中国绿发、华润置地、招商蛇口等ESG绩效优异的房地产企业,在中国房地产业协会住宅技术委员会支持下,编制了《房地产企业ESG评价标准》。黄俊鹏表示,该标准充分吸收借鉴国际领先ESG标准,尤其是国际可持续准则理事会(ISSB)新发布的国际财务报告可持续披露准则的原则和要求,融合了共同富裕、党建、乡村振兴等中国特色的议题,充分体现了房地产行业产业关联广、与消费密切联系、房住不炒等行业特性。标准有助于ESG投资机构、ESG实践主体(房地产开发企业、运营企业、资管机构、物业管理企业等)识别ESG实践中的潜在风险和机遇。

21碳中和课题组快评:要构建推动房地产业绿色发展创新生态,充分发挥ESG在房地产建筑业绿色复苏中的推动作用,亟待建立和完善有中国特色和房地产建筑行业特色的ESG生态。

10、《利乐中国碳中和行动报告(2022年)》发布

2023年10月12日,食品加工与包装解决方案提供商利乐公司发布《利乐中国碳中和行动报告(2022年)》,率先开展针对范围3的碳排放情况盘查,涵盖了上游产品、交通运输、产品末端处置等价值链主要环节。

根据核算,利乐全球自身运营所产生的温室气体仅占全价值链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1%。2022年来自价值链的其他温室气体排放量为110万吨二氧化碳当量,其中占比较大的部分依次是上游原材辅料、原材料和成品运输及产品末端处置。利乐聚焦于重点领域开展减排,其中包括,降低原材料碳足迹、加速创新与应用设备和技术服务解决方案和持续提高包装资源化利用率。

2022年,利乐在中国大陆地区的自身运营直接温室气体排放量为11500吨二氧化碳当量,较2021年有所下降。近年来,利乐通过持续技术改造和设备升级,提升能源利用效率,降低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带来的环境负荷。相对于2019年基准年,利乐中国2022年生产包材的温室气体排放强度(每百万标准包温室气体排放量)下降了约5%。截至2022年底,中国大陆所有工厂均已全面安装能源监测管理系统并投入运营,有助于更精准地发现节能空间。利乐昆山一体化生产服务基地太阳能光伏板也于去年年底投入使用,年发电能力约为1200兆瓦时,可减少850吨二氧化碳当量排放。

21碳中和课题组快评:利乐聚焦自身的生产运营开展减排工作,基于数据监测与分析,在工厂设施电气化改造、设备和工艺优化、能源节约等方面制定了可实施的减排路径和方案。

11、招行推进碳管理体系建设

2023年10月17日,招商银行举行绿色金融品牌发布会,全面展示该行在绿色运营上的最新探索与实践,清晰地描绘了一条头部股份制银行如何结合自身经营实践,追求低碳发展的可持续路径。以梳理碳足迹、摸清碳排放“家底”为起点,招行通过聘请权威专业的第三方机构,对标国际通用标准《温室气体核算体系》,对全行超过1900家机构过往三年的所有碳排放源进行全面盘查。

据悉,该行现已系统梳理出全行运营层面范围1、2、3温室气体排放清单并核算出对应的排放量,明确各机构能源管理机制及消耗情况,评估碳减排潜力并制定碳减排措施。招行正围绕制度体系、“双碳”规划、管理系统、能力建设和绩效考核等方向全面建设碳管理体系,为其绿色运营工作的长期有效推行提供保障。在前期全面摸底碳排放数据的基础上,招行将持续结合前置设计、可再生能源应用、绿色建材及施工技术等领域梳理形成的各项减排措施,因地制宜推行并持续监测各项举措成效。同时,结合未来自身业务和机构发展规划,全面、务实、动态地测算评估碳减排路径,精细、智能、高效地落实绿色运营。

21碳中和课题组快评:随着国家“双碳”目标的提出,绿色已成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鲜明底色,作为支持国家“双碳”目标实现的重要参与主体,金融机构不仅要大力发展绿色金融,支持经济社会绿色转型,也要高度关注自身运营端的绿色转型。

12、隆基绿能在马来西亚产业布局实现全产业链闭环

2023年10月17日,隆基绿能马来西亚双文丹2.8GW单晶高效组件工厂正式投产,这标志着隆基绿能在马来西亚实现光伏全产业链闭环,也是隆基绿能迈向国际化布局的重要里程碑。隆基绿能自2015年开始布局海外市场,2016年以来在马来西亚先后布局光伏硅棒、硅片、电池片与组件制造等多个项目。

截至2021年底的统计数据显示,隆基绿能系列项目在马来西亚已创造就业岗位超4000个,带动国内出口近20亿元。隆基绿能副总裁李文学表示,除了带动当地经济发展,隆基绿能投资项目还将助力马来西亚加快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以及成为亚太区域全面脱碳先行者的美好愿景。

21碳中和课题组快评:作为一家全球化的绿色能源科技公司,隆基绿能在马来西亚相关项目的稳步落地,是众多民营企业积极助力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的典型之一。

13、财政部发布“一带一路”债务可持续性分析框架

2023年10月18日,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期间,财政部发布《“一带一路”债务可持续性分析框架(市场融资国家适用)》。该分析框架是在借鉴国际良好做法的基础上,结合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实际情况,研究制定的债务可持续性分析工具,鼓励中方和共建“一带一路”国家金融机构在自愿基础上使用。

该分析框架将与2019年发布的《“一带一路”债务可持续性分析框架(低收入国家适用)》互为补充,全面覆盖共建“一带一路”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致力于支持更多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共同提高债务管理水平,促进可持续融资,实现可持续、包容性增长。

21碳中和课题组快评:资金融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支撑。债务可持续性分析是诸多债务风险评估方法中的一种,此次发布的分析框架是债务可持续性分析的可选工具之一。分析框架的发布将有助于支持更多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共同提高债务管理水平,促进可持续融资,实现可持续、包容性增长。

14、农发行发行支持生物多样性保护主题绿色债券

2023年10月20日,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在中央结算公司通过公开招标方式,创新双发“支持生物多样性保护”“支持甘肃地区绿色产业发展”主题绿色债券总计74亿元。其中,3年期支持生物多样性保护主题绿色债券,发行规模43亿元。此次发行的两期债券严格按照人民银行等监管部门要求的“可测度、可核查、可验证”原则,募集资金将全部用于农发行支持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甘肃地区绿色产业发展的项目贷款投放,支持项目经中节能衡准科技服务(北京)有限公司认证,符合《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2021年版)》标准。支持甘肃地区绿色产业发展主题绿色债券为农发行首次发行支持省域发展主题绿色债券。截至目前,农发行已累计认证发行绿色债券950.2亿元人民币、5亿欧元,绿色信贷余额突破2.3万亿元。

21碳中和课题组快评:这是农发行响应我国“构建地球生命共同体”号召的实际行动,也是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绿色金融创新举措。同时,还体现了农发行以绿色债券撬动重要区域绿色发展、助力构筑国家西部生态安全屏障的担当。

15、可持续投资能力建设联盟成立

2023年10月21日,北京绿金院联合丝路基金、香港金管局基建融资促进办公室、汇丰银行、渣打银行、路博迈基金等30多家国内外机构共同发起成立了可持续投资能力建设联盟(Capacity-Building Alliance of Sustainable Investment,或CASI)。北京绿金院计划于2023年12月在迪拜举行的第二十八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8)期间举办正式的CASI启动仪式,向国际社会宣介CASI计划,并加强与国际组织、多边开发机构和标准制定机构的合作。CASI将于2024年初正式开始运行。

在“共创绿色丝路新愿景”研讨会上,北京绿金院院长、前G20可持续金融工作组共同主席马骏对发起CASI的背景和未来计划做了较为详细的介绍。马骏表示,CASI将整合全球数十家机构提供的绿色与可持续金融领域的知识和最佳实践,利用自身和成员的传播网络,通过开展线下培训和提供数字化和模块化课程等创新方式,为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东南亚、中亚、中东、非洲和拉美等地区提供更高质量和更具影响力的绿色金融能力建设服务,以助力这些国家发展绿色金融市场,挖掘可投资的绿色项目。马骏预计,CASI所提供的培训和其他能力建设服务将在2030年前覆盖来自发展中国家10万人次的参与者。

马骏进一步指出,CASI孵化于北京绿金院主持的全球绿色金融领导力项目(GFLP),该项目在过去五年中开展和支持了三十余次全球性的绿色金融能力建设活动,吸引了来自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500多名参与者,其中大多数参与者来自发展中经济体。CASI拟设置两类成员,包括创始机构(约10家)和知识与传播伙伴(初期约40家)。其中,创始机构将深度参与CASI的战略规划和治理机制,知识与传播伙伴将主要协助提供能力建设的内容素材或联合开展能力建设活动。截至目前,已有6家创始机构和28家知识与传播伙伴确认作为成员加入CASI。

21碳中和课题组快评:该联盟成立将会号召多边开发机构、金融机构、国际组织和民间机构等加大在绿色金融能力建设方面的投入,强化对共建国家绿色金融等领域的培训服务和技术支持,提升能力建设项目之间的协调与合作,共同提升绿色发展能力。

16、招行发布“CFETS-招商银行社会责任债券指数”

2023年10月25日,招商银行在上海举行的社会责任暨绿色债券投资研讨会上,发布了“CFETS-招商银行社会责任债券指数”。据介绍,为进一步落实金融机构社会责任,引导市场资金流向符合国家战略导向的企业,招商银行与中国外汇交易中心以“社会责任”为主题,将目前市场上广泛发行的绿色、乡村振兴、小微、双创、可持续发展等特殊用途债券,以及招商银行认可的、符合国家产业转型方向的新动能、绿色经济、先进制造、专精特新、国产创新等领域企业发行的债券纳入,共同编制了“CFETS-招商银行社会责任债券指数”。

“CFETS-招商银行社会责任债券指数”计划在银行间市场引入,样本券数量超过2000只,涉及500余家发债主体,覆盖领域广、代表性强、主体资质优、运行平稳。该指数推出后,招商银行将与中国外汇交易中心一起对指数中的债券持续进行一篮子报价和交易,并与相关金融机构共同探讨和推动该指数在利率互换、产品创设等方面的应用。

21碳中和课题组快评:招商银行发挥了金融市场固定收益业务优势,完善CFETS银行间债券指数体系,有助于我国债券市场指数化发展,提升境外投资者参与境内债券市场的便利性与友好性,推动金融市场对外开放向纵深发展。 

17、浦发银行发布零碳产业园综合金融服务方案

2023年10月25日,浦发银行推出《零碳产业园综合金融服务方案》。方案围绕工业园区、物流园区、数据中心、综合型园区等多类产业园区在零碳转型相关的筹备规划、投资建设、运营迭代、转型发展全生命周期中的多元化需求,为政府部门、业主方、管理方、入驻企业等相关方提供定制化的综合金融服务,涵盖投资银行、贸易融资、国际金融、普惠金融、供应链融资、科技金融等服务,为零碳产业园的各相关方打造一站式、综合化的金融服务体系,以金融助力园区实现零碳转型发展。

21碳中和课题组快评:浦发银行近年来与全国多个零碳产业园区开展合作,在绿色金融领域业务已经积累了一定经验,其绿色金融业务创新、转型金融服务的开展将助力零碳企业创新驱动发展,助力社会经济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

18、兴业银行绿色贷款余额达7729亿元

2023年10月25日,兴业银行公布有关数据,其中提到,截至9月末,兴业银行绿色金融客户数超5.6万户,绿色融资余额超1.8万亿元,绿色贷款余额达7729亿元,其中清洁能源产业绿色贷款余额1645亿元。同时,兴业银行以产业园区为抓手,把握绿色低碳发展机遇,“融资+融智”并举,为零碳园区建设提供金融助力。截至2023年9月末,兴业银行服务园区及驻园客户近40万户,支持园区绿色低碳发展的融资余额超过5000亿元,有效促进产业发展和绿色发展有机融合。

21碳中和课题组快评:绿色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底色,兴业银行持续对绿色金融投入,同时助推园区绿色发展,大力支持零碳产业园区建设,为实现零碳绿电园区愿景贡献金融力量。 

19、建行三季度绿色贷款余额3.65万亿元

2023年10月26日,建行公布了2023年第三季度经营业绩。截至2023年9月30日,建设银行资产总额37.85万亿元,较上年末增加3.24万亿元,增长9.38%。发放贷款和垫款总额23.66万亿元,较上年末增加2.46万亿元,增长11.61%。其中,绿色贷款余额3.65万亿元,较上年末增加9,038.82亿元。持有人民币绿色债券余额较上年末增长50.7%,外币绿色债券余额增长94.6%。承销绿色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29期,承销规模128.85亿元。

21碳中和课题组快评:建行2023年第三季度绿色贷款余额处于较高水平,而且增速也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

20、2023年前三季度绿色债务融资工具发行金额1600亿元

2023年10月26日,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发布2023年前三季度ESG债务融资工具发行人公示,公示显示,2023年1-9月,绿色债务融资工具共发行177只,金额总计1600.94亿元,占绿色公司信用类债券发行规模的52.39%。

从发行地区来看,2023年1-9月,绿色债务融资工具发行人覆盖23个省(市、区)区域,主要分布于北京、上海、云南、广东、天津、江苏、山东等省(市、区);募集资金用途主要聚焦于清洁能源产业、基础设施绿色升级、节能环保产业等绿色项目建设运营及偿还绿色项目金融机构借款。从发行规模看,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华能澜沧江水电股份有限公司和中电投融和融资租赁有限公司分别为规模前三名。

21碳中和课题组快评:作为重要的绿色金融工具之一,绿色债券在优化资本市场资源配置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此次公示将引导和促进更多发行人参与绿色金融体系建设,推动绿色债券市场高质量发展。 

21、统一石化获国内首张可持续采购体系认证

2023年10月30日,统一石油化工有限公司获得了一份ISO20400证书,这是BSI英标管理体系认证(北京)有限公司为中国大陆第一家获得可持续采购体系认证的企业颁发相关证书。也是统一石化继2021年获ISO14064温室气体核算与认证、ISO14067碳足迹核算与认证之后又一标准体系认证。颁证现场,统一绿色低碳供应联盟正式成立,意味着此前实现碳达峰的统一供应链脱碳经验整体进入对外可复制阶段。ISO20400可持续采购认证是来自40多个国家和全球组织的代表(包括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和国际工会联合会)共同努力的成果,将可持续性纳入组织采购流程中提供了指导方针。

21碳中和课题组评价:获得首张ISO20400认证意味着统一石化完成了包括经济可持续性、社会可持续性、环境可持续性在内的多项要求。当前,大多数主流企业还停留在碳核查阶段,即碳核查还未展开或未完成状态,距离ISO20400的要求相距甚远。

22、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做好绿色金融等大文章

2023年10月30日至31日,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金融工作,分析金融高质量发展面临的形势,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金融工作。会议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金融要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质量服务。要优化资金供给结构,把更多金融资源用于促进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绿色发展和中小微企业,大力支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确保国家粮食和能源安全等。盘活被低效占用的金融资源,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要着力打造现代金融机构和市场体系,疏通资金进入实体经济的渠道。

21碳中和课题组快评:新时代以来,各地各部门在党中央领导下,持续推进金融事业高质量发展。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分析当前金融形势,直击当前金融领域薄弱点,明确金融高质量发展路径,提出一系列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有力的金融体系支撑。

23、工行发行多币种“一带一路”主题境外绿色债券

2023年10月31日,中国工商银行在香港、新加坡、卢森堡和迪拜四地发行全球多币种“一带一路”主题境外绿色债券。本次绿色债券发行同时符合国际资本市场协会(ICMA)绿色债券原则和中国绿色债券原则,包含美元浮动及固定利率、欧元固定利率、离岸人民币固定利率三个币种、四个品种,募集资金专项用于绿色交通和可再生能源等具有显著碳减排效果领域的绿色项目。工商银行此次绿色债券发行吸引了“一带一路”沿线机构投资者认购,最终发行规模等值20.3亿美元。

21碳中和课题组快评:银行应积极践行新发展理念,将绿色金融纳入战略规划,统筹开展投融资绿色低碳转型、产品创新、风险管理与国际治理合作,助力构建绿色金融发展体系。在“一带一路”绿色贷款、绿色债券承销发行及投资等领域,工商银行均保持市场领先,为“绿色丝路”建设提供了大量资金支持,是全球最大的绿色信贷银行之一。

24、中国上市企业低碳可持续发展指数发布

2023年10月31日,在太白山•可持续指数发布会上,世界可持续发展标准组织WSSO、清华大学全球可持续发展研究院、中国投资协会能源投资专委会联合发布了《中国上市企业(A股)低碳可持续发展指数》。

据悉,本次评价对象包括2023年发布了各类ESG报告的A股上市公司,共1628家,覆盖17个行业门类,制造业占比57%,金融业占比7%。研究报告显示,114 家企业获得A及以上评级,其中仅12家获得AAA。64%的企业评分低于CCC,其中落在CC级的企业数量最多,共430家。在同期发布的中国上市企业(A 股)低碳可持续发展百强榜根据企业整体分布比例和披露比例纳入了制造业前60家、金融保险业前10家,以及其他各行业处排名前列企业共30家。万科、中兴通讯、美的集团、潍柴动力、珠海港、丽珠集团、金圆股份、冠捷科技、新希望和双汇发展等企业在百强榜中位列前茅。

21碳中和课题组快评:上市公司群体是宏观经济的重要力量,也是落实执行“双碳”目标的重要载体。该报告的发布将促进公众更好了解和追踪评估中国上市公司低碳发展的现状和趋势,助力可持续发展生态的有效形成。


地方(2023.10)

1、《深圳市绿色投资评估指引》发布

2023年10月15日,深圳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中国人民银行深圳市分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深圳监管局、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深圳监管局等联合印发《深圳市绿色投资评估指引》(以下简称“《指引》”),旨在进一步明确金融机构投资前评估及投资后管理的具体工作内容及工作方法,推动金融机构将环境风险管理纳入投融资全流程,实现投前风险识别、投后动态监控,并持续建立健全绿色投资评估管理制度和业务流程。《指引》要求金融机构应当建立并不断完善绿色投资评估制度,明确机构内部绿色投资评估工作的职能分工及工作流程,以常态化工作机制保证绿色投资工作的有效落实。《指引》明确了金融机构在投资前应对投资项目主体提供的环境影响评价相关报告进行评估,并提出应结合项目环评文件全面评估分析项目的环境影响、环境风险及环境效益。

此外,《指引》要求金融机构将投资前评估发现的问题纳入到投后管理中,建立健全投后管理制度,推动项目主体每年提交环境风险监测报告,持续关注投资项目的环境表现及环境绩效实施情况;同时,若投资项目出现重大环境事件,或项目主体未履行合同约定的环境义务及承诺,金融机构应及时做出响应。通过金融机构的力量推动客户解决在项目开发全生命周期中出现的或潜在的不利风险及影响。

21碳中和课题组快评:绿色金融包含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投资等产品和服务。在前两个领域,(原)银监会、证监会都曾发布过官方指引文件。该政策的出台填补了绿色投资评估体系的空白,在政策延续性上,进一步推进了2020年《深圳经济特区绿色金融条例》中要求开展绿色投资评估的工作要求;在政策亮点上,在明确金融机构环境法律责任和投后管理制度上有长足的进步。

2、2023年第三季度大湾区ESG区域指数同比提升3%

2023年10月27日,汇丰银行与中节能皓信发布“汇丰大湾区ESG指数”三季度更新报告。报告显示,在区内各级政府持续加码的政策支持下,2023年第三季度大湾区ESG表现有所改善,ESG区域指数同比提升3%,达到118.04;行业子指数同比上升21%,达到175.69。

报告还分析了大湾区如何利用碳交易机制推进“双碳”目标的落实。广州碳排放权交易中心和深圳碳市场均是内地碳交易的重要平台,广东省在碳排放交易方面处于领先地位,累计成交额全国占比超过50%。在报告关注的八大重点行业1中,工业行业凭借更完善的气候相关信息披露和更进取的减排目标,ESG表现始终保持领先。本季报告对这一行业中的子行业——交通运输业进行了深度调研,从政策和实践层面分析了作为碳排放大户的交通运输业落实绿色发展的状况,并重点介绍了航运以及物流企业在节能减排方面的创新实践,包括采用更清洁的替代燃料和应用数字化技术推动减排等。

21碳中和课题组快评:ESG指数是衡量企业或投资组合在环境、社会和治理(ESG)方面表现的指数。ESG指数通常由一系列ESG指标组成,包括环境方面的能源消耗、水资源管理和碳排放,社会方面的劳工权益、治理方面的董事会结构等。大湾区ESG指数提高利于吸引投资,促进绿色发展。

3、亿利签约风光氢治沙制取航空燃料一体化示范项目

2023年10月30日,亿利签约阿拉善乌兰布和350万千瓦立体风光氢治沙制取航空燃料一体化示范项目。该项目总投资254.33亿元,建设防沙治沙与新能源一体化发展的零碳产业基地,实施亿利阿拉善基地100万亩锁边林带+3.5GW立体生态风光氢治沙+30万吨可持续航油(SAF)项目。项目建设期为2024年3月-2025年7月,项目建成后,每年可增加收入58亿元。

该项目建设集中式风电光伏350万千瓦、525MW/1050MWh电化学储能、39万标方/小时电解水制氢装置、78万标方储氢设施、30万吨航油、一体化智慧调控系统以及配套基础设施。按照“绿化+绿电+绿氢+绿色航油”的创新低碳发展模式,规划建成的3.5GW风光电站,年均发电量64.5亿度。其中:41.96亿度用于制氢,年产氢气7.5万吨,9.62亿度生产绿色蒸汽80万吨。将绿氢与70万吨(干基)沙柳气化的合成气耦合制取绿色航油,建设全球首套规模最大的SAF绿色航油生产基地,年产量30万吨。

21碳中和课题组快评:该项目结合防沙治沙与新能源发展,将为推动阿拉善立体生态光伏治沙产业化工程提供经验。

2023年11月份

全国(2023.11)

1、隆基绿能太阳能电池效率创纪录

2023年11月3日,美国国家可再生能源实验室(NREL)最新认证报告显示,由中国企业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晶硅—钙钛矿叠层电池效率达到33.9%,刷新了此前由沙特国王科技大学保持的该领域电池效率33.7%的世界纪录,成为目前全球晶硅—钙钛矿叠层电池效率的最高纪录。这是自2016年该领域电池效率有记载以来,首次由中国企业刷新的世界纪录。

据悉,隆基绿能晶硅—钙钛矿叠层电池效率达到33.9%,首次超越晶硅单结电池的肖克利-奎伊瑟(S-Q)理论效率极限值,为展现晶硅—钙钛矿叠层电池相对于晶硅单结电池的效率优势提供了意义重大的实证数据。

21碳中和课题组快评:光伏行业是一个以成本为导向的行业,降本增效是发展核心。而持续提升光伏电池的转换效率是降低整个光伏发电成本的有效举措。晶硅—钙钛矿叠层电池效率世界纪录,标志着隆基绿能在全球光伏行业最受关注的晶硅单结电池和晶硅—钙钛矿叠层电池两大赛道上均处于世界第一,同时也会带动我国乃至全球光伏市场的增长,并推动整个能源变革和能源转型。

2、兴业银行发行蓝色债券

2023年11月3日,兴业银行为福建漳龙集团有限公司承销发行5亿美元境外蓝色债券,期限3年。该笔债券是全国首单非金融地方国有企业境外蓝色债券,同时也是福建省首单通过香港债务工具中央结算系统CMU清算的境外美元债券。

蓝色债券是绿色债券的一种,募集资金专项用于可持续型海洋经济,有利于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高海洋环境保护水平。本笔境外蓝色债券聘请惠誉常青及联合绿色发展公司评估福建漳龙集团的《绿色及蓝色融资框架》并出具第二方意见(SPO)。

21碳中和课题组快评:受美联储持续加息影响,境外债券一级市场整体情绪偏弱,境外债券发行难度加大。兴业银行为企业发行境外绿色债券提供经验借鉴和参考,其发挥总分行、境内外联动优势,配合发行人制定完备的发行计划、开展实地海外路演、精准把握发行窗口期,吸引了海内外投资者参与。

3、毕马威发布碳金融创新发展白皮书

2023年11月6日,毕马威中国与碳中和行动联盟在进博会上发布《2023年中国碳金融创新发展白皮书》。白皮书认为,未来全国碳市场和碳金融将在现有成果的基础上蓬勃发展,全国碳市场的规模将稳中有升,市场覆盖主体、覆盖行业、产品种类等核心要素均将逐渐丰富,全国碳市场价格将更加充分地反映社会平均减排成本,价格发现机制不断完善。

白皮书认为,中国碳市场和碳金融的发展取得了卓越成果,目前呈现出六大关键特征,包括我国碳金融的顶层设计突出碳减排的从属性工具定位;碳金融制度保障初步建立,实施细则不断完善;全国碳市场价格平稳,价格发现机制初步形成;全国碳交易周期性较强、价格波动率较低,交易市场化程度有待提升;全国碳市场参与主体多元化程度有待提升;全国碳市场碳金融仍在理论探索阶段等。

21碳中和课题组快评:白皮书探讨了中国碳金融市场的特殊性,所取得的卓越成就和特征,并推出了中国碳金融发展全景生态,提出了六大创新维度,对中国碳金融的发展前景进行总结和展望,为未来中国碳市场的发展提供了科学的分析和借鉴。

4、索尼进博会发布可持续发展报告

2023年11月6日,《索尼中国可持续发展报告2023》在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正式发布,这是继2006年以来索尼(中国)有限公司发布(以下简称:索尼中国)的第十八份可持续发展报告。《报告》基于环境(E)、社会(S)、治理(G)框架,全面披露索尼在华过去一年取得的可持续发展硕果。

《报告》详细披露了索尼在环境领域的长期计划和阶段性进展。《报告》显示,在中国,索尼已经连续三个财年(2020年4月-2023年3月)提前实现100%可再生能源用电,累计削减二氧化碳近12万吨。据悉,索尼推行的长期环境计划“走向零负荷”旨在于2050年前逐渐减少企业运营和产品生命周期的环境负荷直至为零,并在气候变化、资源、化学物质和生物多样性四大方面设定具体目标。2022年5月,索尼宣布在气候变化领域加速,将提前10年即2040年实现全价值链的碳中和,达成净零排放目标,在2030年实现自身运营100%使用可再生能源用电的目标。

21碳中和课题组快评:索尼在中国市场深耕的同时,将可持续发展纳入集团的经营战略。可持续报告的发布表示索尼履行企业责任,并通过技术和业务为社会做出贡献,助力构建更加低碳可持续的美好未来的决心。 

5、国家能源局与世行合作开发中国能源革命促进项目

2023年11月10日,国家能源局与世界银行合作开发了“中国能源革命促进项目”,拟申请全球环境基金(GEF)赠款支持。项目通过开展政策研究和相关试点活动,促进中国电力与供热领域的清洁低碳发展。按照全球环境基金项目申报管理的有关规定,将项目的“环境与社会管理框架”和“利益相关方参与框架”文件予以公示。公示期限为30天,自2023年11月10日起至12月9日止。

本项目总体目标是通过支持国家层面的政策制定和省市层面的能源转型示范,提高电力领域和供热领域的可再生能源占比,推动中国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本项目包括三部分活动内容:一是国家层面能源转型政策与管理框架,二是省级层面试点示范,三是能力建设与项目管理。其中,“省级层面试点示范”将开展供热领域的脱碳行动,具体包括研究改善供热领域规划实践;研究建立可持续地热供暖法规框架;推广陕西省供热领域改革与脱碳发展经验;开展取暖监测体系研究与平台开发;研究居民取暖创新机制,开展供热计量计费的市场化服务试点。

21碳中和课题组快评:为实现“双碳”目标,中国必须大幅减少能源消费的碳排放,尤其是电力和供热领域高度依赖燃煤。21世纪以来,中国利用全球环境基金 (GEF) 资金,通过与世界银行合作,实施了一系列GEF项目,有效推动了能源减碳行动与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

6、农行、建行、中行三季度末绿色贷款均突破万亿

截至2023年11月13日,据21世纪经济报道统计,有18家A股上市银行披露三季度绿色贷款相关数据,披露率42.86%。其中,农业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2023年三季度末绿色贷款余额均突破万亿,分别为38313亿元、36500亿元、26200亿元。值得注意的是,六大国有银行中,工商银行和交通银行未公开披露绿色贷款余额。

据21世纪经济报道统计,对比去年同期,碳减排贷款披露银行新增15家。其中,新增2家政策性银行(农业发展银行、进出口银行),4家股份制银行(兴业银行、恒丰银行、民生银行、平安银行),9家城市商业银行(北京银行、华夏银行、上海银行、宁波银行、厦门银行、南京银行、重庆银行、贵阳银行、齐鲁银行)。

21碳中和课题组快评:近年来,绿色金融在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的重大作用已得到市场验证。做好绿色金融大文章,将为推动“双碳”战略实施提供重要保障。绿色金融成为全球主流的趋势下,做好绿色金融的大文章,有利于树牢我国绿色金融领先优势,为建设金融强国提供强大动能。

7、近1800家A股上市公司发布ESG类报告

2023年11月16日,中国上市公司协会在京召开首届中国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大会,会上发布了年度ESG系列研究成果,包括《中国上市公司ESG发展报告(2023年)》《中国上市公司ESG行业报告(2023年)》和《中国上市公司ESG价值核算报告(2023年)》,全面展示上市公司ESG工作实践及趋势,为相关市场主体提供参考。

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上半年,A股公司中有1767家发布了2022年度ESG类报告,占比提升至35.18%。其中,设置碳减排措施的公司数量达3161家,占比增加18.3%;环保投入总额达1.29万亿元,绿色收入总额达4.79万亿元,较上一年度提升56.9%。央国企不断加强ESG信息披露,发挥了重要引领作用。

21碳中和课题组快评:ESG是全球应对气候挑战、推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作为实体经济的基本盘和资本市场投资价值的源泉,上市公司积极践行ESG,有利于推动高质量发展,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8、中汽数据发布《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发展报告2023》

2023年11月16日,中汽数据有限公司在北京召开“2023年中国汽车节能低碳国际论坛”并在会上正式发布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发展报告2023》。报告从汽车产业政策、市场、技术、产品4个维度全面解读中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现状与特点,科学引领前瞻趋势;同时,报告紧跟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新理念、新特点、新技术、新趋势;并首次增加了新能源汽车短期市场全景监测与趋势洞察、新能源乘用车产品形态特征及趋势研究以及中国乘用车低碳发展技术市场路线图研究这三大亮点。

21碳中和课题组快评:发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是落实国家“双碳”目标的关键一环,报告聚焦汽车产业的新动态、新趋势、新变化,追踪低碳政策、洞悉技术演进、分析产品形态,为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与企业决策提供思想借鉴与智力支撑。

9、二三线城市低碳酒店覆盖范围广

2023年11月16日,在《携程低碳酒店标准》正式发布近一个月之后,申请加入该标准的酒店数量在快速增长。在申请加入的酒店中,二三线城市覆盖范围广,在低碳热门城市TOP10中占据8席。从消费侧看,80、90、北上广深,是低碳消费主力人群的基础画像。

据悉,携程低碳酒店标准于2023年10月推出,具备可量化、可检测、可提升等显著特征。该标准以大数据为基础,基于酒店体量与酒店电、燃气用量、低碳举措等测算、校验出单客房单日的碳排放量,并结合各区域不同星级,拟定入围门槛,与合作伙伴共同向《巴黎协定》2030年控温1.5℃的目标努力,这也是携程集团ESG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环境友好战略的重要体现。

21碳中和课题组快评:随着可持续发展、ESG与责任理念持续增强,酒店行业的绿色低碳步伐在加快,多家品牌在推进自有绿色发展措施之外,也在积极认证行业标准。低碳酒店标准的搭建和实施,既彰显了企业低碳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增强,也体现出中国消费者正向绿色低碳消费观念转型。 

10、马骏:落实ISSB准则应从上市公司和大银行开始

2023年11月17日,在国际可持续准则理事会(ISSB)主办的北京国际可持续大会上,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主任、北京绿色金融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院长马骏表示,包括中国在内的各经济体都应该构建以ISSB为基础的可持续信息披露体系,落实ISSB准则应该从上市公司和大银行开始。

马骏表示,中国自2016年发布了绿色金融指导意见以来,已经建成了全球最大的绿色信贷市场和全球第二大的绿色债券市场。作为绿色金融四大支柱之一的信息披露,在动员绿色资金支持可持续经济活动方面发挥着关键的“信息流”作用。作为企业和项目的主体,必须要披露相关的可持续信息,才能让金融机构和资本市场识别那些是绿色、可持续的经济活动,才能将资金有效地配置到这些活动中。过去,治理环境污染曾经是我国绿色发展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所以以前的环境信息披露注重于污染物排放信息。未来,在“双碳”目标之下,碳排放等气候相关信息应该成为我国可持续信息披露的核心内容之一。从国际合作角度来看,各国携手建立以ISSB准则为基础的具有全球可比性、兼容性和一致性的披露标准十分重要,可以有效克服由于各国披露标准不一而导致的对跨境资本流动的障碍。

21碳中和课题组快评:国际可持续准则理事会(ISSB)于6月26日正式对外发布ISSB准则,标志着可持续信息披露从以自愿披露为主向强制披露要求的重大转变。ISSB准则变成国际的通用准则将会是未来的大趋势,企业内部一定要重视可持续发展,在业务中有意识地实施可持续发展措施,做好可持续信息披露和ESG实践。

11、建行在境外发行应对气候变化绿色债券

2023年11月22日,中国建设银行香港分行、迪拜分行和卢森堡分行于境外成功发行应对气候变化主题绿色债券。本次发行债券包括三年期美元固定利率、美元浮动利率以及欧元固定利率三个品种,最终发行规模共计为11亿美元和3亿欧元,均已获得安永和香港品质保证局出具的第三方认证,将同步在香港、迪拜和卢森堡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本次发行债券遴选清洁交通等具有显著温室气体减排效应的资产,符合国际资本市场协会(ICMA)《绿色债券原则》相关标准,是世界范围内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举措。

21碳中和课题组快评:应对气候变化需要金融机构与企业凝聚绿色业务发展共识,金融支持绿色低碳转型,促进绿色金融全面协同发展。 

12、富达国际发布自然路线图,应对自然资源及生物多样性丧失危机

2023年11月22日,富达国际发布自然路线图,致力于应对自然资源及生物多样性丧失危机。该路线图概述了富达如何在可持续发展和投后管理流程中,进一步整合与自然相关的投资风险和机遇。

据估计,目前全球50%以上的生产总值中度或高度依赖自然,而自然资本持续减少对全球经济和金融市场构成了重大风险,因此富达认为应对自然丧失(nature loss)问题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首要任务之一。

随着自然丧失和气候变化的影响逐渐显现,投资者应及早了解气候和自然资源变化带来的投资风险及机遇,并做出相应的投资规划。全球适应中心(GCA)研究指出,如果2020年至2030年期间,于全球范围内在五个关键领域(早期预警系统、建设具有风险抵御能力的基础设施、优化旱地农耕方式、保护红树林,以及改善淡水资源管理)投资1.8万亿美元,将有望创造7.1万亿美元的总收益。

21碳中和课题组快评:自然资本的丧失是资本市场面临的一项系统性风险,因此优先考虑对生物多样性和自然生态系统的保护非常重要。自然丧失危机及其相关风险的日益增加,促使政府、监管机构、企业和投资者采取行动来遏制自然资源流失,提升自然资源相关的信息披露,并直接投资于阻止自然丧失的解决方案。

13、国务院:支持北京探索ESG评价标准制定工作

2023年11月23日,国务院批复同意《支持北京深化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建设工作方案》。工作方案指出,促进金融服务绿色低碳循环经济发展。培育和丰富绿色金融体系。支持国内外绿色金融标准认证及评级机构在京发展。支持北京绿色交易所建设全国统一的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中心,逐步丰富交易产品种类。完善企业碳账户体系,优化与碳排放量挂钩的环境权益价格发现机制。推动有条件的金融机构不断提高环境信息披露水平。完善统计、信用体系,支持、推动绿色金融发展。推动绿色金融标准制定和执行,探索开展与国际接轨的绿色债券评级等标准应用,鼓励信用评级机构开展绿色债券评级服务。支持符合条件的金融机构和企业赴境外发行绿色债券。提升绿色信贷、绿色保险等绿色金融专业服务能力。推动包括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在内的各类绿色资产交易。支持北京探索环境、社会和治理(ESG)评价标准制定工作,支持企业自愿遵循环境领域与国际通行标准和指南相一致的企业社会责任原则。

21碳中和课题组快评:2020年,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在京启动建设,经过三年的发展,示范区持续推进创新探索,对全国服务业开放的贡献日益显现。工作方案突出“更深层次的开放改革探索”,围绕绿色金融、数字经济、专业服务等重要领域,深化全链条、全环节改革开放,优化产业发展整体生态。

14、绿金委发布绿债存续期信息披露指南

2023年11月24日,绿色债券标准委员会依据《公司信用类债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以及现行绿色债券存续期信息披露规则,发布《绿色债券存续期信息披露指南》(中英文版)(以下简称《指南》),首次统一境内绿色债券存续期信息披露标准。《指南》是供国内绿色债券发行主体参考使用的存续期信息披露方法,为年度信息披露参考性文本,季度或半年度披露可参照执行,构建了“1+1+1”的总体框架体系,通过明确“一要求”,统一“一模板”,建立“一体系”,重点形成三方面核心内容。

《指南》归纳绿色金融债、绿色公司债及绿色债务融资工具产品业务规则指引中的共性要求,提出绿债披露主体、内容、频率、形式等总体要求,围绕绿色债券基本情况、募集资金使用情况、绿色募投项目情况、募集资金管理情况等四项核心要素,细化信息披露要点,形成统一的国内绿债存续期信息披露标准。《指南》通过提供《绿色债券存续期定期报告模板》,将披露内容规范化、标准化、格式化,以表格形式对募集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结构化展示,详细披露绿色项目进展情况,便于投资者快速、精准定位核心要素信息;提供绿色项目环境效益披露的方式方法,并形成环境效益测算公式,提升环境效益信息披露可核实性及可测性。

21碳中和课题组快评:《指南》的发布,标志着中国绿色债券标准体系进一步完善,实现信披护航、同文共规,将提高绿债信息披露质量,提升环境效益信息披露便利性和积极性,提振投资者投资信心,引导资金切实流向绿色低碳领域。

15、八部门:支持民企发行碳中和债

2023年11月27日,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国家外汇局、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全国工商联等八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强化金融支持举措 助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提出支持民营经济的25条具体举措。

《通知》明确金融服务民营企业目标和重点。加大对科技创新、“专精特新”、绿色低碳、产业基础再造工程等重点领域以及民营中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通知》强调扩大民营企业债券融资规模。支持民营企业注册发行科创票据、科创债券、股债结合类产品、绿色债券、碳中和债券、转型债券等,进一步满足科技创新、绿色低碳等领域民营企业资金需求。

21碳中和课题组快评: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央行支持民营企业参与绿色融资,对于金融支持绿色低碳转型有重要意义。

16、北京绿交所与香港交易所签署合作备忘录

2023年11月28日,在第26届京港洽谈会期间,北京绿色交易所有限公司(绿色交易所)与香港交易及结算所有限公司(香港交易所)签署合作备忘录。

根据合作备忘录,双方将围绕面向“一带一路”的绿色项目库和转型项目库建设、绿色金融和转型金融相关标准应用研究、ESG市场服务生态建设等方面探索合作。下一步,绿色交易所将以此次签约为契机,在有关部门指导下研究探索国际交流合作机遇,逐步落实面向全球的国家级绿色交易所发展定位,为我国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全球治理做出积极贡献。

21碳中和课题组快评:北京绿色交易所正加快建设面向全球的国家级绿色交易所,服务北京建设全球绿色金融和可持续金融中心。绿色交易所与香港交易所的合作,将助力京港两地进一步深化绿色金融发展。


地方(2023.11)

1、上海碳市场回购交易业务规则发布

2023年11月1日,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发布《上海碳市场回购交易业务规则》,规则指出,回购交易,是指交易的一方(初始卖出方)将持有的产品卖给另一方(初始买入方)的同时,约定在未来某一日期再由初始卖出方以约定价格从初始买入方购回该笔产品的交易行为。规则所称产品为在上海碳排放现货交易系统上市交易的上海碳排放配额、减排量以及其他现货品种。参与回购交易的产品应权属明晰,且未设定抵押、质押或其他在先担保权利。通过借碳交易获得或已被司法查封、冻结等权利受到限制的产品不得参与回购交易。  

规则指出,回购交易参与者应具备交易所会员资格。初始买入方需满足实缴资金不低于1000万元等条件并在首次参与回购交易前向交易所申请回购交易资格。减排量申请主体或减排场景开发主体可以直接作为回购交易初始卖出方,不受会员资格要求限制。交易所将视市场风险情况适时调整回购交易业务的准入门槛。

21碳中和课题组快评:该规则的发布将活跃交易市场,为交易双方提供更多融资或获利机会。同时,将进一步规范上海碳市场回购交易行为,维护正常市场秩序,保护交易参与者合法权益。

2、招商银行湖北首家绿色支行挂牌

2023年11月4日,招商银行武汉长江绿色支行正式挂牌启动。该支行是招商银行湖北首家绿色支行,也是招商银行全国第一家《碳中和证书》持证网点。2023年10月,该支行取得湖北碳交中心颁发的《碳中和证书》。

据介绍,招商银行武汉长江绿色支行具备绿色发展特色,包括实施绿色,践行绿色运营,创新绿色产品,倡导绿色生活等。该支行通过接入湖北碳交中心系统内管理平台——武汉碳普惠管理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企业在线碳核算平台,可对支行碳排放情况的可视化监测与核算分析,包括碳排放管理、碳排放监测预警、节能减排工作综合管理等,旨在实现碳排放精细化管理。后期基于在一定周期内碳核查报告显示的排放量数据,可使用相对应的碳额度进行抵消,从而实现实时碳中和。

21碳中和课题组快评:加强绿色金融创新、推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是贯彻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的做好绿色金融大文章的生动实践。要持续扩大绿色贷款规模,提升资源配置效率,推动绿色金融产品服务创新,加大对绿色金融业务的正向激励,纵深推进绿色金融发展。

3、广州碳普惠减排量完成首次认购

2023年11月6日,广州碳普惠自愿减排注册登记平台发布会在广州大学城举行,登记平台正式上线运营并完成首个碳普惠项目交易签约。本次发布会由广州市生态环境局主办,广州碳排放权交易中心承办。

据悉,广州市哈啰互联网租赁自行车骑行碳普惠项目根据方法学完成广州碳普惠减排量的首次签发,共签发减排量10363吨。广汽埃安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广州联电集团有限公司、广州碳排放权交易中心完成广州碳普惠减排量的首次认购,合计认购金额为40余万元,每吨成交价格40元。

21碳中和课题组快评:本次上线的广州碳普惠自愿减排注册登记平台,是广州碳普惠减排量持有、变更、清缴和注销的统一登记平台。平台的上线是广州积极响应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的重要举措,也是完善广州碳普惠闭环发展、拓展减排量消纳渠道、实现价值转化的重要一步。

4、恒丰银行首笔“林权+碳汇”绿色惠农贷款落地烟台

2023年11月13日,恒丰银行首笔“林权+碳汇”的绿色惠农贷款落地烟台,用于支持烟台绿村林业有限公司林地经营。“林权+碳汇”贷款是为从事林木培育、种植或者管理的企业专门设计的特色信贷业务。针对林业碳汇签发周期长、价值实现难等问题,这一贷款担保方式以林地经营权和碳汇价值的远期收益为抵质押物,有效盘活了绿色资产,提高了碳汇资产流动性,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项目组以项目林地产生的固碳量为切入点,以北京绿色交易所的林业碳汇价格计算项目碳汇价值,并以碳汇远期收益进行质押为客户发放100万元贷款,实现了林业碳汇的社会效益向经济效益转化。

21碳中和课题组快评:绿色金融是商业银行践行ESG理念、助力“双碳”目标实现的重要途径。该项目的顺利落地,盘活了长期搁置的碳汇资产,有效解决了企业面临的林地经营抵押担保不足的融资难题,及时满足企业的资金周转需求。 

5、广东首笔绿色气候贷在广州南沙落地

2023年11月22日,中国建设银行广东省分行为粤港澳大湾区气候投融资项目“巨湾技研新能源汽车锂电池生产基地”发放的1亿元“绿色气候贷”已成功落地,这是广东省内金融机构首次探索向气候投融资项目量身定制专属金融产品,有力支持了粤港澳大湾区应对气候变化产业发展。

据悉,不久前广州南沙区发布了《广州南沙新区促进气候投融资发展若干措施》,并建立了粤港澳大湾区气候投融资项目库,推进气候投融资试点工作。自南沙试点获批以来,建设银行就深度参与了气候投融资各项工作。2021年1月,建行广东自贸区分行与南沙管委会签订了气候投融资合作协议,并于当年4月成立了全国首个“气候网点”南沙气候支行。此次推出的“绿色气候贷”,则是为粤港澳大湾区气候投融资项目库企业提供气候投融资专项贷款,同时库内企业经第三方认证后还可申请50%利息补贴、第三方认证费用补贴等政策优惠,进一步延伸绿色金融服务内涵。

21碳中和课题组快评:气候投融资引导和促进更多资金投向应对气候变化领域。广东省金融机构在气候投融资领域的探索,有利于推动广东省绿色金融高质量发展。

6、天津自贸区发布《企业ESG评价指南(试行版)》

2023年11月23日,由中国(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管委会主办,天津排放权交易所承办、华测检测认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协办的“八大行业ESG评价指南(试行版)”发布会召开,会上正式发布了八大行业ESG评价指南(试行版)并进行了成果解读。

八大行业ESG评价指南(试行版)的编制,充分参考国内外通行标准,遵循专业性、客观性、公正性原则,结合区域、行业特色,在现有《企业ESG评价指南(试行版)》基础上,设置各行业特色评价指标,提高行业适用性,将更好地助力企业满足上市信息披露及相关标准的要求。

21碳中和课题组快评:天津是国家第一批碳排放交易试点省市。纳入到天津区域碳市场的八大行业企业的碳排放量,占天津市控排企业碳排放总量的50%以上。《评价指南》鼓励八大重点控排行业企业开展ESG信息披露和评价,为企业提供了一套科学系统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助力企业不断完善合规管理,提升资本市场竞争力。

7、深圳启动首笔碳资产证券化项目

2023年11月26日,深圳担保集团有限公司与南山区重点排放单位代表深圳市芭田生态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立德通讯器材有限公司进行了深圳首个碳资产证券化项目签约。该项目中,深圳担保集团携手市生态环境局、南山区金融发展服务中心、排交所,共同打造了“碳金融”深圳新模式—以企业碳资产未来预期收益为支撑,通过发行市场流通证券为企业提供融资支持,预期总融资规模1亿元。符合条件的企业,可由南山区对其融资费用50%的比例给予补贴,每家企业每年最高资助100万元,贴息期限3年。

21碳中和课题组快评:深圳首个碳资产证券化项目成功签约,是深圳碳金融创新应用的又一次探索和实践,将充分发挥金融杠杆作用,引金融“活水”服务实体经济绿色低碳转型发展。


2023年12月份

全国(2023.12)

1、亚布力论坛在COP28发布《中国企业绿色发展行动白皮书》

2023年11月30日至12月12日,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8次缔约方大会(以下称COP28)期间,亚布力论坛组织了中国企业家代表团赴迪拜出席COP28。12月9日,还携手能源基金会、中科创星等机构,于COP28蓝区中国角主办“可再生能源与人类经济增长新范式”“共同落实《巴黎协定》的中国企业角色”等多场主题边会,发布《中国建筑业零碳目标下的碳预算及实现机制》《中国企业绿色发展行动白皮书》等研究报告。旨在国际舞台发出中国企业的声音,传播中国企业应对气候变化的经验、成效与解决方案,讲好中国故事,并推动中国企业家与世界交流对话,增进共识、互信与合作,与世界携手共同应对气候危机。

21碳中和课题组快评:亚布力论坛企业家代表团赴迪拜参加COP28,展示中国企业气候行动与解决方案,在国际舞台发出中国企业的声音,并与全球企业家、国家组织、媒体对话,有利于推动中国企业家在全球气候事务中发挥更大价值。

2、小米集团发布气候行动白皮书

2023年11月30日至12月12日,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第二十八次缔约方大会(COP28)期间,小米集团向公众发布了《小米集团气候行动白皮书》,再次提出2040实现自身运营碳中和的承诺,并发布了自己的零碳哲学及实现目标的九种方法。白皮书详细诠释了小米零碳哲学与实现零碳转型的方法论,还着重剖析了小米如何利用AI加持的AIoT数字共生绿色产品与价值链,促进行业与社会实现全球气候目标的能力。

21碳中和课题组快评:白皮书包括小米集团的气候行动计划、碳中和目标和具体行动措施等内容,强调了小米集团在减少碳排放、提高能效和推动可再生能源利用方面的努力。白皮书的发布有利于其他企业学习借鉴,共同推动行业与社会向零碳过渡转型。

3、阿里集团牵头发布《企业范围3+温室气体减排核算和报告通则》

2023年11月30日至12月12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八次缔约方大会(以下简称“COP28”)在迪拜召开,12月10日,COP28中国角“数字化转型主题日”上,一份团体标准《企业范围3+温室气体减排核算和报告通则》引发与会人员的关注。该标准由阿里巴巴集团牵头,与中环联合认证中心等多家企业联合起草,通过了中国标准化协会组织的终轮专家评审。该通则进一步科学梳理普适性的范围3+减排核算和报告的指导方法,意味着“范围3+”减碳成为获得行业认可的通用准则,正式在国内进入体系化的标准建设。

21碳中和课题组快评:借助COP28这样的平台,这套中国标准,有机会成为被全球认识、接受的“绿色方案”。

4、纽顿集团展示阿联酋清洁能源价值链解决方案

2023年11月30日至12月12日,第28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以下简称COP28)在迪拜召开,当地企业纽顿集团NWTN Inc在大会上展示了阿联酋清洁能源价值链的解决方案,包括其首款智能纯电车型。

此外,COP28大会技术与创新2号展馆,还设有纽顿集团联合阿联酋工业与先进技术部(MoIAT)、阿布扎比经济发展部(ADDED),阿布扎比港口集团(AD Ports)、中国建筑4家机构的联合展台。

据悉,2023年7月,NWTN与阿联酋阿布扎比经济发展部(ADDED)签署了一份合作备忘录,NWTN将按照最高国际标准在阿布扎比建设一条综合生产线,以扩大供应链生产线。

21碳中和课题组快评:纽顿展示的阿联酋清洁能源价值链解决方案,体现了阿联酋改变能源格局的决心。打造卓越能源产品和服务,夯实能源品牌之基,推进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创新,对实现能源绿色转型有着重要意义。

5、隆基绿能发布《2023年气候行动白皮书》

2023年12月2日,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8次缔约方大会(COP28)期间,隆基绿能副总裁佘海峰出席由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UNGC)主办的“推进公正转型的企业行动”边会,就能源公平、能源转型和与会嘉宾进行讨论。佘海峰表示,能源公平是公正转型的核心,发展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是未来的必经之路。太阳光在全球的分布比传统化石能源更均衡、更公平,能够为全人类提供清洁、可负担与无歧视的能源。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度电成本快速下降,光伏已经发展成为全球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最为经济的电力能源。

此外,12月5日,在“绿色电力助力气候行动与生物多样性保护”边会上,隆基绿能正式发布“国宝零碳生活计划”,该计划包括为秦岭大熊猫佛坪救护繁育研究基地捐赠分布式光伏电站、终身认养一只秦岭大熊猫、为佛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提供光伏产品及技术支撑等。

12 月 6 日,隆基绿能在COP28蓝区Solar+ Pavilion(光伏角)面向全球发布了《2023年气候行动白皮书》,这是自2021年以来,隆基绿能发布的第三份白皮书。报告全面概述了公司通过清洁能源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承诺、成就以及公司未来的战略,强调了隆基绿能致力于通过太阳能创新和研究来应对气候变化,并向净零排放的未来迈进。

21碳中和课题组快评:在能源危机和环境问题的双重压力下,隆基绿能运用光伏科技助力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既能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又能降低对生物多样性的破坏,促进可持续发展,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贡献了隆基力量。

6、蒙牛集团:实现碳中和需带动范围3减排

当地时间2023年12月3日,在第28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8)期间举行的“冰川记忆:见证气候危机”主题边会上,蒙牛集团执行总裁李鹏程指出,蒙牛一直在生态环保及减碳方面不断尝试。据介绍,蒙牛提出“到2030年实现碳达峰,2050年实现碳中和”的战略目标,并通过生产、原奶、包装、运输、产品以及碳抵消等6个环节,制定15项关键举措,明确降碳路径,分三个阶段持续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此外,在中外知名企业家可持续发展对话会上,关于企业如何通过可持续发展助力全球迈向碳中和,李鹏程提出三大倡议,包括碳中和议题必须成为企业可持续发展、商业战略的核心议题;推进碳中和需要通过科技创新和数智化驱动实现;实现碳中和,需要带动范围3减排,打造零碳供应链。其中,范围3排放包括了大多数公司的大部分排放,既包括从生产原料、组件和零部件到商品的运输和分销过程中采购到的商品和服务所产生的排放,也包括顾客使用商品时其生命周期的碳足迹以及商品变废后处理它们所产生的废弃物碳足迹。

21碳中和课题组快评:范围3排放来自企业在其价值链中产生的排放,是应对气候变化的一个艰苦挑战。处理范围3排放问题,需要价值链上的合作伙伴团结协作,一同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

7、COP28绿色金融主题日,国际联手共建气候投融资环境

2023年12月4日,深石集团与保尔森基金会共同在第二十八届联合国气候大会(COP28)上举办了“绿色金融主题日”活动,聚焦如何通过绿色金融、绿色投资等手段,把握城市绿色转型的重要机遇,应对气候变化和生物多样性损失两大问题。

保尔森基金会创始人兼主席亨利•保尔森提到气候变化和生物多样性丧失的严峻性,以及二者之间的紧密联系,并建议从国际公约谈判进程、国家政策制定和地方政府参与三个层面加强二者的协同治理,发挥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和城市在统筹应对气候与生物多样性挑战方面的独特优势。

万科集团创始人、深石集团创始人王石表示,中国在“双碳”转型中拥有很多优势,例如成熟的新能源产业链、丰富的绿色科技企业。但也面临巨大的挑战,例如城市复杂场景的低碳化。目前,中国的房地产行业处在重要的转型期,从新建为主向管理为主进行过渡。过渡期会带来一些阵痛,但城市场景的低碳化为这个过渡期提供了重要的推动力。

21碳中和课题组快评:在当前全球气候治理与可持续发展的进程中,绿色金融作用巨大。会议邀请国内外相关人士一同交流、相互借鉴和分享有利经验,有助于促进建立气候与环境友好型市场体系,加快绿色发展,提高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和水平。

8、盒马:解决农业气候韧性问题是全球农业从业者共同的使命

2023年12月6日,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8次缔约方大会(COP28)期间,盒马作为中国新零售企业代表参加了主题边会“加强早期预警,提升气候变化适应能力”,分享了不少实践案例,在COP28的舞台向世界展示了中国企业对气候问题的积极性。

盒马联合创始人、盒马可持续发展部负责人沈丽在发言中表示,气候变化是全球面临的共同挑战,提升农业、产业和零售的气候适应能力和共识是我们共同的责任。而农业作为气候影响最大的行业,解决农业气候韧性问题是全球农业从业者共同的使命。我们在实践中摸索出了多种方式来推动农业和产业的气候韧性。盒马愿意发挥零售企业的优势,推动公众更好的建立气候共识,把商品作为气候教育的载体,帮助消费者在日常生活中更好的建立气候认知。

21碳中和课题组快评:气候变化会影响农业生产,进而影响粮食供应。解决农业气候适应问题可以保障粮食安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减少资源浪费,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9、统一股份:低碳的核心是产业链协同低碳

2023年12月7日,在第二十八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8)中国角二区边会上,统一股份总经理李嘉发表演讲指出,在脱碳经验的最大化应用方面,低碳的核心是产业链低碳、协同低碳。

李嘉表示,“碳中和”是从经济学向管理学不断延伸的过程,“绿色协作”就是实现如何既降碳又降本的改进方法,绿色的同时不溢价。对此,李嘉介绍道,除了采用更低碳的原材料之外,从产品的全生命周期看,如何回收、如何更好践行生产者责任,是另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对此,统一石化有几个做法,一是包材中实现去塑,二是所有材料实现可降解,三是用生物基代替石油基。

21碳中和课题组快评:通过整合产业链上下游的资源和能力,可以促进技术创新、资源共享、成本降低,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共同成长,实现资源高效利用,降低碳排放,推动产业向低碳方向转型,为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10、证监会:支持中央企业发行绿色债券

2023年12月8日,证监会、国资委联合发布《关于支持中央企业发行绿色债券的通知》,《通知》主要内容包括:一是完善绿色债券融资支持机制,发展节能降碳、环境保护、资源循环利用、清洁能源等各个产业。二是助力中央企业绿色低碳转型和高质量发展,合理安排债券融资,加快形成绿色低碳生产方式,强化绿色科技创新,发挥中央企业绿色低碳发展示范作用。三是发挥中央企业绿色投资引领作用,引领绿色发展重点领域资金供给,支持中央企业开展基础设施REITs试点。四是加强组织实施保障,证监会与国务院国资委合力推动中央企业更好运用绿色债券融资,优化资本市场服务绿色领域融资。

21碳中和课题组快评:支持中央企业发行绿色债券筹集资金,对共同构建低碳供应链体系,推动节能低碳和环境服务等新业态发展和模式创新,全面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有重要意义,将会进一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11、21世纪经济报道联合能链智电、碳阻迹举办COP28中国角边会

2023年12月8日,在迪拜世博城COP28中国角,21世纪经济报道联合碳阻迹公司主办的主题沙龙——“应对气候变化,企业全球视角的可持续发展”圆桌会,并进行全程现场直播。在现场,21世纪经济报道宣布将其21财经APP新闻客户端ESG频道升级为3.0版。同时,21世纪经济报道与碳管理大会签署了战略合作签约,共同发起“绿色品牌ESG指数”。即日起,21世纪经济报道将聚集多方战略合作伙伴,给企业提供“一站式ESG解决方案”。在边会现场,隆基绿能、东莞铭普光磁股份有限公司、碳阻迹公司、正谷农业发展公司宣布加入21世纪经济报道发起的“ESG可持续行动倡议”。

12月9日, 21世纪经济报道联合能链智电、中国国际民间合作促进会举办了以“新能源浪潮下中国市场机遇与实践经验”为主题的高端论坛,通过主题演讲、圆桌论坛等形式向全球输出中国新能源实践案例,探索新能源未来发展空间和路径,参会嘉宾围绕中国企业出海、国内外合作等话题进行探索和经验交流。

21碳中和课题组快评:21世纪经济报道作为一家中国媒体,在COP28接连联合举办两场边会,不仅为企业提供了交流沟通的平台,也一定程度上为助力中国实现“双碳”目标贡献了媒体的智慧和力量。

12、行业内首个次季节大模型在COP28中国角发布

2023年12月8日,上海科学智能研究院院长、复旦大学浩清教授漆远博士受邀参加第28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 并在中国角青年领导的气候论坛上,发布了行业内首个次季节大模型---伏羲次季节大模型。全球当前主流的AI气象预测模型主要集中于中短期天气预测(一般0-15天)。针对中短期天气预测,此前上海科学智能研究院联合复旦大学已经打造出了伏羲大模型。伏羲大模型具备45亿参数,是首个预报时长达到15天中短期天气预报的大模型,具有6小时的时间分辨率和0.25°的空间分辨率。预报精度超过了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uropean Centre for Medium-range Weather Forecasts,ECMWF)确定性预报结果,并达到了集合预报的水平,而预报速度由小时级提升到10秒内,实现了千倍加速。

21碳中和课题组快评:伏羲大模型通过机器学习能力不断迭代发展,在再生能源、农业、经济等领域实现价值,同时帮助人类更好地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

13、贝壳首次发布碳中和目标及行动路径

2023年12月15日,贝壳在“标准之上”ESG调研行活动中发布了《2023贝壳碳中和目标及行动路线报告》,承诺2030年前实现自身运营碳中和,并降低总部及业务价值链的碳排放强度。这是贝壳首次发布碳中和目标及行动路径。在碳阻迹的技术支持下,贝壳强化顶层设计,探索绿色发展路径,从自身运营和价值链层面进行碳盘查和碳减排规划。同时以科技赋能低碳,发挥根植社区的属性,引导社区居民参与减碳实践。此举展现了贝壳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助力行业低碳转型的决心和承诺。

21碳中和课题组快评:贝壳作为一站式新居住服务平台,通过科技赋能和社区链接,驱动更大范围的减碳。

14、国网第二次下发可再生能源电价补贴255亿元

2023年12月18日,国网新能源云平台官网发布的《关于2023年度第2次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补助资金转付情况的公告》显示,11月,财政部下达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补助资金年度预算2550000万元。其中,风力发电1224013万元,太阳能发电1225165万元,生物质能发电100822万元。

21碳中和课题组快评:可再生能源电价补贴资金的下发,有助于改善新能源开发企业的财务状况,有利于新能源发电产业可持续发展。

15、《2023中国资本市场ESG发展白皮书》发布

2023年12月19日,兴业研究公司兴业碳金融研究院与21世纪经济报道、21世纪资本研究院等联合发布《求同存异 静水流深——2023中国资本市场ESG发展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该报告以中国资本市场ESG发展为研究对象,从资本市场ESG基础设施、资管机构ESG投资实践以及上市公司ESG信息披露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总结了中国资本市场践行ESG的成就,并为推进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提供建议。此前,《白皮书》相关研究成果已在12月6日举办的南方财经国际论坛2023年会——中国基金业年会上预发布,获得参会各方高度关注。

《白皮书》以内地资本市场ESG各利益相关方为研究对象,对ESG标准规范的发展、ESG数据与评级完善度、ESG投资规模和收益情况、上市公司ESG披露率和披露质量等进行了统计分析。

21碳中和课题组快评:该《白皮书》的发布,为中国ESG市场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建议,为企业ESG实践的不断深入提供了方法论,同时也有助于推动关键利益相关方进一步行动。

16、华夏理财发布ESG投资发展研究报告

2023年12月20日,第五届中国资管行业ESG投资高峰论坛暨华夏理财年度投资策略会(以下简称“论坛”)在北京城市副中心举办。在论坛上,华夏理财与香港中文大学(深圳)联合撰写的《2023年中国资管行业ESG投资发展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正式发布。《报告》对全球ESG投资发展、可持续信息披露、ESG议题与评级实证研究、资管行业ESG调查问卷方面内容进行了深入分析。

《报告》指出,在全球ESG投资持续增长的背景下,中国市场的ESG公募基金和银行ESG理财产品表现突出,国内外ESG信息披露政策逐步成熟。《报告》认为,ESG绩效与企业财务表现存在密切关联,在国内上市公司中,ESG表现对企业经营和投资价值具有重要影响。《报告》还提出,中国资管行业在ESG投资方面的态度日益积极,但仍然面临数据、投资标准等ESG基础设施方面的挑战。

21碳中和课题组快评:《报告》向社会披露华夏理财在投资体系和运营层面ESG管理的先进实践,具有较强示范意义,对积极服务实体经济绿色发展、推动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具有推动作用。

17、亚洲开发银行气候投融资加速平台项目成果

2023年12月21日,亚洲开发银行资助的“气候投融资加速平台”上线。该加速平台通过建立气候投融资优先项目指引和高质量碳信用指引、搭建气候投融资加速平台等方式,可以为低碳技术提供者、开发者和投资人等建立有效连接,推动更多的资金流向低碳技术创新领域。

据了解,为了推动该项目的落地,多方进行了协作,并进行了系统功能性测试、安全测试、培训测试等工作。项目的资助单位是亚洲开发银行,项目的执行机构是生态环境部气候司,项目的咨询机构是北京绿色交易所和北京绿色金融协会。同时,来自多个部门的专家组成了专家组成员。

21碳中和课题组快评:气候投融资是国际可持续发展趋势下的重要方向,具有巨大前景。亚洲开放银行对该项目的参与,体现了绿色金融在支持应对气候变化上起到的关键作用。

18、深交所发布4个ESG指数,服务多元化投资需求

2023年12 月 22 日,深交所全资子公司深圳证券信息有限公司(下称“深证信息”)集中发布了深证国企ESG指数、深证民企ESG指数、深证ESG成长指数、深证ESG价值指数4条指数,多维度反映深市ESG表现领先的上市公司的股价变化情况,进一步完善深市ESG指数体系。

深证国企ESG指数(代码970055)、深证民企ESG指数(代码970056)分别以深市国有、民营上市公司作为选样空间,各选取ESG评分排名靠前的50只股票组成样本股,综合反映可持续发展框架下企业价值的内涵与外延;深证ESG成长指数(代码970060)和深证ESG价值指数(代码970061)将A股市场两类主流风格因子与ESG理念高度融合,既是对国证ESG评价成果的创新应用,也是对本土ESG投资发展趋势的前瞻布局,旨在更好服务多元化的ESG投资需求。其中,深证民企ESG指数是国内首只关注民营上市公司ESG绩效表现的指数,样本汇聚绿色属性高、责任意识强、经营质量优的民营公司。

21碳中和课题组快评:深交所发布的这4条指数,将积极助力各行业推进绿色高质量发展,更好与全市场投资者分享绿色发展成果,促进可持续投资生态的完善,是深交所加大支持国民企业和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务实举措。

19、深潜、中国民生银行发起“零碳排、水保护”赛艇运动

2023年12月24日上午,在松山湖宣传教育文体旅游局的指导,以及万汇云谷科技产业园、东莞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HELLY HANSEN的大力支持下,深潜运动健康(深圳)有限公司携手中国民生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成功举办了“‘绿水青山,民生相通’——2023松山湖粤港澳赛艇大师赛”,让东莞松山湖成为运动健康与低碳生活的交汇点。

据悉,全球运河赛艇穿越行动在2022年穿越了126个城市,18个国家,2023年为167个城市,37个国家,预计明年将穿越200个城市,本次赛事是2023年的年终收官赛事,也是2024年全球运河赛艇穿越行动的再启程。其旨在通过以赛艇为媒,向社会传递“零碳排、水保护”的环保理念;通过赛艇这项健康、零污染的运动推动环保的理念,倡导水资源保护,积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助力松山湖成为世界级的水上运动的聚集地。活动集结了近百位来自粤港澳地区及全国各地的赛艇爱好者们。选手们与当地市民游客共聚东莞松山湖深潜水上运动中心,上演了一场激烈的赛艇赛事。

21碳中和课题组快评:深潜和中国民生银行的联手行动,共同宣传低碳环保的绿色理念,成为“零碳排放、零废弃、清洁水源”的可持续发展理念的重要参与者和推动者。

20、兴业银行与中碳登合作推出碳配额现货抵质押价格指数

2023年12月27日,由兴业银行与全国碳排放权注册登记机构(中碳登)合作开发的“中碳-兴业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现货抵质押价格指数”产品正式推出。其旨在综合反映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现货抵质押评估价值整体水平和变化趋势。纳入计算的碳配额质押业务覆盖多家商业银行及碳资产管理公司,力求准确反映碳质押价格整体走势。指数计算规则兼顾科学性和公允性,可有效、及时反映商业银行等机构对于碳配额价格的估值情况。

“该指数对碳配额质押业务开展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将为碳金融业务提供定价依据,进一步促进碳减排与碳市场发展良性互动,助力我国经济社会低碳转型发展。”兴业银行绿色金融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此外,近日兴业银行哈尔滨分行落地了全国首笔基于该指数的碳配额质押贷款,为黑龙江省万里润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贷款1000万元,为该指数产品的推广使用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

21碳中和课题组快评:该指数能够充分反映市场价格信息,为市场参与者交易碳排放配额提供参考,也能为金融机构开发各种衍生产品、创造更多投资机会提供一个依据,从而增加碳市场交易的流动性。

21、中国石化:2060年我国氢能产业规模将达4.6万亿元

2023年12月28日,中国石化集团经济技术研究院发布《中国氢能产业发展报告》。该报告是中国石化发布《中国能源展望2060》报告基础上形成的系列成果,也是首次发布的氢能展望报告。《报告》显示,可再生能源制氢将成为我国主力氢源。随着我国可再生能源的规模发展,以及绿电制氢技术装备的快速迭代,到2040年可再生能源制氢占比将增至50%。

中国石化经济技术研究院副总经理、党委委员罗大清表示,2060年我国氢能消费规模将达到近8600万吨,产业规模4.6万亿元,灰氢减碳转型和绿氢规模发展是主线。供给侧的制氢低碳化和消费侧的应用多元化将成为氢能产业发展两大特征,预计2060年氢源结构将发生根本性转变。

21碳中和课题组快评:随着我国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发展,氢能尤其是可再生能源制氢成为一个重点方向,未来随着能源结构的不断调整,氢能产业的市场潜力将越来越大。

22、中欧《共同分类目录》存量绿色债券清单发布:新增9只绿色债券,总规模256亿元

2023年12月29日,为持续提升中欧《可持续金融共同分类目录》(以下简称《共同分类目录》)在支持绿色金融市场发展、尤其是绿色资本跨境流动中的作用,专家组按《共同分类目录》开展了对2023年11月银行间市场新发行绿债的贴标工作。

本次贴标工作共筛选出9只(支持减缓气候变化活动)绿色债券,总规模256亿元人民币,其中有5只在发行时已认证符合《共同分类目录》。本次新增的9只债券中,6只为11月新发行债券,总规模56亿元人民币;3只为11月前发行的存量债券,分别为21进出绿色债01、22进出清发绿债03和22进出绿色债02,是首批纳入清单的政策性银行债,总规模200亿元人民币。发行人聘请的认证评估机构按照《共同分类目录》出具了标准符合性评估报告,是首次针对《共同分类目录》的评估报告。

21碳中和课题组快评:对我国存量绿色债券进行贴标的工作,是扩大《共同分类目录》使用场景的重要创新,将有助于提升我国绿色债券市场对外开放水平。

23、21世纪经济研究院发布《中国净零碳城市发展报告(2023)》

2023年12月29日,21世纪经济研究院碳中和课题组发布《中国净零碳城市发展报告(2023)》。该课题组连续三年发布中国净零碳城市发展报告,针对城市的绿色低碳发展进行分析评价。

此次发布的报告在指标体系方面进行了优化调整,共分为综合发展指数、绿色发展指数、能源转型指数、交通绿色发展指数、新能源上市企业科创指数五大一级指标,以及GDP总量、人均GDP、第三产业占比、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一般工业固废处理率、单位规上工业增加值能耗、单位GDP电耗、新能源汽车保有量以及新能源上市企业研发费用等近二十个三级指标,从城市发展水平与基础、绿色发展水平、能源转型、绿色交通、新能源企业等重要维度对城市绿色低碳发展进行全方位的科学评价。

报告在考虑数据的可达性及代表性之后,选取了20个重点城市作为样本。同时,报告还纳入了部分城市的实地调研内容,以求在统计数据之外,对城市绿色低碳发展有更深入、直观的认识。

21碳中和课题组快评:报告从数据分析出发,深入揭示了中国城市化的现状及其对环境的影响,同时提出了解决的措施和政策建议,构建了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呈现了一个清晰的净零碳城市建设蓝图。


地方(2023.12)

1、北京市2024年电力市场化交易、绿色电力交易方案印发

2023年12月15日,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员会发布《关于印发北京市2024年电力市场化交易方案、绿色电力交易方案的通知》。根据通知,2024年,北京市电力市场化交易总电量规模拟安排840亿千瓦时,其中,直接市场交易规模280亿千瓦时,电网代理购电规模560亿千瓦时。

参与北京市绿色电力交易的市场主体包括:发电企业、售电公司和电力用户等。初期,参与绿色电力交易的发电企业主要为风电和光伏新能源企业,可逐步扩大至符合条件的其他新能源企业,并由绿证核发机构核发绿证。交易周期,北京电力交易中心会同首都电力交易中心根据市场主体需求及风电、光伏发电企业交易意向,以年(多年)、月(多月)等为周期常态化组织开展绿色电力交易,适时开展月内绿色电力交易。

21碳中和课题组快评:积极推进电力市场化交易,有助于提高电力行业的透明度和公平性,促进电力行业的健康发展和市场竞争,对深化能源领域体制机制改革、提升能源治理能力水平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2、 广西以绿色金融“贷”动绿色发展

2023年12月27日,自治区生态环境厅举行广西生态环保金融支持项目推进情况新闻发布会。据悉,近年来,该厅会同相关部门以及国家开发银行广西分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广西分行建立协同工作机制,加快推进适宜金融支持的重大生态环保项目谋划,引入金融活水支撑全区污染防治攻坚战重点领域重大项目实施,打造广西项目试点样板,以市场化方式探索实现生态产品价值转化、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绿色金融改革措施与路径,破解生态环保项目“投资大、融资难”的突出问题,相关工作取得积极成效,有力推动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正向协同,以生态“含绿量”提升经济社会发展的“含金量”。

通过生态环保金融支持项目推进,成功搭建污染治理融资供需对接,精准引导社会资金支持污染防治攻坚,推动广西初步形成了一批“农业农村污染治理+乡村振兴产业、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生态农文旅产业、矿山生态修复+固废资源再生利用+特色产业”等治理实践模式和融合发展典型案例。

21碳中和课题组快评:以绿色金融“贷”动绿色发展,推动广西生态环保重大项目融资,为广西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供资金支持。

3、深交所发布《深市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信息披露白皮书》

2023年12月29日,深交所发布《深市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信息披露白皮书》,旨在进一步凝聚共识、汇聚力量,助力推动可持续发展。《白皮书》对标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和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目标要求,结合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相关信息披露制度,通过分享深市公司可持续发展信息披露实践及优秀案例,引导上市公司强化可持续发展信息披露意识,积极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共建可持续发展良好生态。《白皮书》主要由三部分内容构成。一是深市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信息披露质量总体情况,二是2022年度深市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信息披露优秀案例,三是交易所实践及相关工作安排。

21碳中和课题组快评:《白皮书》立足我国环境保护政策和深市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制度,分享了深市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优秀案例,对推动企业积极践行环保理念,更好服务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和高质量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平安银行盈利能力优秀,未来营收成长性良好。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低。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