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超音速取得12项发明专利证书: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专注于AI+机器视觉智能装备)
超音速人工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于1月29日发布公告,公告称,该公司近日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发明专利证书》12项。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注重产品的研发、技术的创新,以上发明专利的取得有利于公司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形成持续创新机制,保持技术领先地位,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对公司未来持续经营产生积极影响。
同壁财经了解到,公司自主研发的AI+机器视觉智能装备,专注于新能源智能制造行业,为锂电、储能、氢能、光伏等行业客户提供基于AI+机器视觉智能化设备和系统完整解决方案。历经多年迭代优化,集合了光学、机械、电气、软件、算法、AI、3D等前沿技术,可以快速部署到客户现场,满足客户多样化的检测和测量需求,行业头部客户已全面覆盖。
机器视觉是指通过光学装置和非接触传感器自动接收并处理真实物体的图像,分析后获取所需信息或用于控制机器运动的装置。中国的机器视觉行业是伴随中国工业化进程的发展而崛起的,正在成为世界机器视觉发展最活跃的地区之一。根据全球市场研究机构CBInsights数据显示,中国是继美国、日本之后的第三大机器视觉领域应用市场。中国机器视觉行业规模预计在2023年达到197亿元,平均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3.63%。根据高工产研机器人研究所(GGII)预测,到2023年中国机器视觉市场规模将达到155.6亿元。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705.8万辆和688.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96.9%和93.4%。产销量创历史新高。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提出2025年20%的渗透率目标;欧洲近两年正经历碳排放和高补贴政策驱动下的爆发式增长,2025年在碳排放政策约束下,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有望达到25%-30%。
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继续保持高景气背景下,为应对市场需求快速提升,锂电池厂纷纷加入电池产能扩张的队伍,推出了庞大的扩产计划并展开大规模设备招标,而国内外主要汽车公司将进一步加大其在锂电池供应链环节的控制和影响,开始投资锂电池产能或自建锂电池产能。
根据民生证券研究所出具的研报,2025年国内的动力电池产能将达到1673GW,2021-2025年年均复合增速约44%。预计2021-2025年电池实际可新增产能分别为144/227/245/340/474GWh,新增产能逐年增加。若需满足电池的产能扩张需求,假设单GW对应锂电设备投资额为1.8亿,则对应新增设备投资额分别为259/409/443/613/852亿元。
机器视觉行业经过多年发展,目前已被广泛应用在各行各业,发挥着识别、测量、定位及检测功能,但其使用场景主要聚焦在标准化检测领域,整体呈现出自动化、标准化程度高等特点,但伴随AI技术发展,机器视觉有望从过去标准化应用场景逐步过渡到非标准化应用场景,市场规模有望进一步打开。
业绩方面,2023中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151万元,净利润314.7万元。
同壁财经小贴士:根据公开数据显示,超音速(833753)2022年营业收入为173683808.7000元,归属母公司净利润为7666883.6700元,净资产收益率为4.6700%,营业收入增长率为38.8400%。目前主办券商为广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交易方式为集合竞价交易,归属创新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