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再要5亿 葫芦娃药业“变现”能力不足 靠“输血”难解困)
《电鳗财经》文 / 杨力
葫芦娃药业(605199.SH)又要向市场伸手要钱了。该公司计划发行可转债募资5亿元,其中1.5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自上市以来,该公司业的“供血”能力不足,货币资金大幅下降,第一大股东已质押半数持股,其产品毛利率全线下降。此次“供血”能否解其燃眉之急?
“变现”能力差 拟发行可转债募资5亿元
11月8日,葫芦娃药业发布了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说明书(申报稿),该公司计划募集资金5亿元,将用于“南宁生产基地二期项目”、“数字化建设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
上述募集资金中,1.5亿元募资将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占总募集资金的30%。
《电鳗财经》注意到,截至今年第三季度末,葫芦娃药业拥有货币资金1.84亿元,较年初的4.8亿元下降了61.7%;同期应收账款余额价值4.74亿元,较年初的3.12亿元上升了51.9%;同期存货价值为3.09亿元,较年初的2.14亿元上升44.4%。
由此可见,在葫芦娃药业的各项资产中,流动性较好的货币资金占比大幅下降,而应收账款和存货却在大幅上升。该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不给力是其现金大幅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
葫芦娃药业发布的今年前三季度报告显示,报告期内,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8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0.95%;同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非前和扣非后净利润分别为7750万元和5850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7.81%和1.56%;同期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55亿元。
业绩增长乏力,“变现”能力虚弱,葫芦娃药业不得不再次向投资者伸手要钱。2020年7月,葫芦娃药业登陆A股市场,当时募集2.08亿元,扣除发行费用5708万元,实际募集资金1.51亿元。
在上市仅一年后的2021年,葫芦娃药业就推出定增计划,拟募资10亿元,且于2021年9月获证监会核准。该项募集资金用于美安儿童药智能制造基地项目、南宁生产基地二期项目、补充流动资金及偿还银行贷款。
然而,上述定增方案并未实施。对此,葫芦娃发布公告称,公司在取得批复后一直积极推进本次非公开发行股票的发行事宜,但由于资本市场环境变化和发行时机等多方面原因,公司未能在批复的有效期内实施本次非公开发行股票事宜,该批复到期自动失效。
上市三年过,葫芦娃药业仅在2020年上市当年向股东派发现金股利6001.63万元。2021年和2022年,该公司没有分红。
截至2023年第三季度末,葫芦娃药业的第一大股东为海南葫芦娃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持股数量为1.67亿股,持股比例为41.76%,其中8603万股已质押,占其持股总数的51.5%。
毛利率全线下降 超两成研发投入资本化
年报显示,葫芦娃药业长期以来聚焦儿童药领域,专注于药品研发、生产、销售,产品类别涵盖特色中药、化学药等,已构建起以儿童药为主打品牌,与成人药相结合的产品规划,围绕儿童的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抗感染类和其他药物进行布局。
目前,葫芦娃药业及子公司的药品剂型包括片剂、胶囊剂、丸剂、滴丸剂、颗粒剂、散剂、注射剂、冻干粉针、口服液、糖浆剂等二十余种,包括缓释、速释、吸入剂、口溶膜等新型剂型产品也在加紧研发中。
从2019年至2022年,葫芦娃药业实现归属母公司股东的扣非后净利润分别为9033万元、8133万元、5042万元和6805万元,同期业绩增速分别为4.36%、-9.96%、-38%和34.96%。
在业绩涨涨停停的情况下,葫芦娃药业的毛利率全线下降。该公司2022年财报披露的信息显示,其医药制造业的毛利率减少了1.89个百分点,该公司的呼吸系统药物的毛利率减少了0.13个百分点,消化系统药物的毛利率减少了0.1个百分点,全身用抗感染药物的毛利率减少了23.14个百分点。
2022年,该公司的研发投入金额为1.38亿元,占当期营业收入的9.13%,其中研发投入资本化比重为23.61%。2021年,葫芦娃药业的研发投入金额为1.18亿元,占当期营业收入的8.71%,其中研发投入资本化的比重为14.87%。
近年来,葫芦娃药业有接近两成左右的研发投入资本化比例,该公司有美化业绩数据的嫌疑。
《电鳗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