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公司新闻 - 正文

前瞻布局硅碳负极 硅烷科技打开增长新曲线

来源:证券时报网 2023-10-16 11:37:0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前瞻布局硅碳负极 硅烷科技打开增长新曲线)

硅烷气产销两旺、均价上升,北交所氢硅材料“第一股”硅烷科技(838402)今年前三季度业绩稳步增长。2023年前三季度业绩预告显示,硅烷科技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2.14亿元至2.34亿元,预计同比增长45.66%至59.27%。

机构指出,硅烷科技是电子级硅烷气细分龙头,下游光伏、显示面板、半导体行业高速发展,带动硅烷气需求保持较快增长,硅基负极的渗透率提升有望大幅提升硅烷气市场需求的天花板,带动公司业绩保持高增。

N型电池推动硅烷气需求量上涨

电子级硅烷气的下游行业主要包括光伏行业、显示面板行业、半导体行业。

硅烷科技成立之初即以电子级硅烷气为主要产品,成为国内首家能够规模化生产6N级别以上的电子硅烷气企业,公司通过研发先进的生产工艺,产品最高可达到7N级,超出我国硅烷气质量标准(6N),达到国际先进技术水平。

电子级硅烷气在光伏行业中主要应用于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生产和薄膜太阳能电池生产。目前我国半导体、显示面板、光伏行业在国家政策的大力鼓励下,其制造业规模、产业化技术水平、应用市场拓展、产业体系建设等方面迎来快速发展时期,市场规模稳定增长,带来电子级硅烷气市场需求的稳步提升。

光伏方面,光伏产业在全球能源转型、碳中和的背景下处于黄金发展期,我国拥有全球领先的光伏产业链,供应了全球70%以上的光伏组件,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22年我国光伏电池产量343.64GW,同比增长46.82%;2023年1至7月产量276.61GW,同比增长56.30%。

同时转换效率更高的N型电池逐步取代P型电池成为行业主流技术路线。中信证券指出,太阳能电池片产量快速提升,同时N型替代P型带来硅烷气需求量上涨,预计太阳能电池领域硅烷气需求量2020至2025年复合年均增长率达51.4%。

据公司公告,目前P型每GW约使用硅烷16吨;N型电池中,TOPCon每GW约使用硅烷24吨,在P型基础上约提升50%的用量,随着光伏技术升级与产量的持续增长,硅烷气需求旺盛。

面板呈现结构性复苏势头

面板方面,我国新型显示产业在过去十多年内规模持续增长,实现了从“少屏”到“产屏大国”的转变,2022年我国显示面板产能已超过2亿平方米,占全球产能60%左右。

今年上半年,面板行业呈现出明显的结构性复苏势头,大尺寸TV面板量、价齐升,成功带动行业盈利能力修复。今年2月以来,大尺寸TV面板价格实现“六连涨”,55吋及以上TV面板价格普涨20%以上,其中55/65寸面板年内涨幅已超50%。大尺寸面板的量价双升带动了面板行情的整体回暖。

中信证券指出,显示面板国产化率提高叠加OLED硅烷需求量上升,预计显示面板领域硅烷气需求量2020至2025年复合年均增长率达13.6%。

硅烷科技作为国内硅烷气细分行业的主要供应商之一,在生产规模、技术工艺及质量稳定性等方面在行业内具备较为明显的优势,市场占有率位居行业前列。公司产品应用广泛,下游行业包括光伏、显示面板及半导体行业,积累了TCL华星、隆基股份、惠科电子、京东方、爱旭股份、中润光能等一批行业龙头企业的客户,并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

随着光伏技术升级与产量的持续增长,面板处于新一轮需求的起点,硅烷气空间广阔。

硅碳负极大幅提升行业天花板

近年来,硅烷气的新型应用领域不断的涌现,尤其是硅基负极材料行业。硅基负极材料具有理论容量高、首次充放效率高、工艺成本低等优势,是下一代负极材料的重要发展方向。

得益于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爆发式增长和双碳目标下新型储能的高速发展,2022年我国动力电池装机260.9GWh,同比增长86%;2022年我国新型储能新增规模达7.3GW(锂离子电池占比97%),同比增长200%。在新能源电池硅基负极材料渗透率逐步提升的背景下,硅碳负极材料的产业化应用将带动硅烷气需求的大幅增长。业内人士指出,硅碳负极市场处于从无到有需求爆发的前夜。

事实上,以往硅烷气是下游市场光伏、面板以及半导体的辅助材料,相当于工业产品“这块大面包”的添加剂。

具体来看,硅烷科技在北交所上市过程中,曾依据工信部、中国电子材料行业协会及公司调研统计数据对2020年电子级硅烷气市场进行测算,当年国内电子级硅烷气总需求量约为4164.64吨,硅烷科技2020年在国内市场占有率约为32.56%,公司已经成为国内电子级硅烷气行业领军企业之一。

随着未来硅碳负极的规模化应用,将大幅提升硅烷气需求天花板。有业内人士指出,未来电子级硅烷气将从添加剂晋级为制作面包的面粉,市场空间必将发生巨大变化。

具体来看,中金公司表示,按2025年硅碳负极需求20万吨,掺硅量10%估算,预计纳米硅粉量需求有望达到2万吨。按照1吨纳米硅需要1.3吨硅烷进行简单测算,则2025年相应的硅烷气需求量将超过2.6万吨。

此外,4680电池和固态电池将拉动硅碳负极渗透率快速上行,中信证券预计硅碳负极领域硅烷气需求量2020至2025年复合年均增长率为242.8%,整体预计2025年中国硅烷气总需求量将达到38658吨,市场规模将达70亿元。

国金证券则预计,硅碳负极材料CVD法若逐步普及,2025年预计拉动1.4万吨硅烷气需求,远期或拉动数十万吨需求。

机构密集调研一致看好

今年以来,机构对硅烷科技的关注度不减,券商、私募,公募机构纷纷前往公司调研。

为适应下一步负极材料的发展,在最新机构调研中,硅烷科技表示,今年3月份公司已和上海交通大学共同成立了先进硅基材料联合研发中心,预计到2025年下半年能够实现中试。2022年11月,硅烷科技和天目先导签订的战略合作协议,公司为天目先导供应电子级硅烷气,目前合作按照计划稳步进行,预计2023年底,天目先导一期10000吨硅碳负极(母料)项目全部建成。

为配合未来产能需求,硅烷科技早已未雨绸缪。截至2023年一季度末,硅烷科技硅烷气设计产能2600吨,实际产能2200吨。今年6月9日,硅烷科技公告拟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提升硅烷气产能,资金将用于“年产3500吨硅烷项目”与“四期3500吨/年硅烷项目”,其中年产3500吨硅烷项目预计2023年年底试生产,2025年达到9600吨产能,产能翻倍增长。

中信证券指出,硅烷科技是电子级硅烷气细分龙头,下游光伏、显示面板、半导体行业高速发展,带动硅烷气需求保持较快增长,硅基负极的渗透率提升则有望大幅提升硅烷气市场需求的天花板,带动公司业绩保持高增。硅烷科技募投项目将逐步新增500吨多晶硅产能,有望受益于国产替代进程,逐渐形成第二增长曲线。

西南证券指出,硅烷科电子级硅烷气工艺先进,纯度较高,市占率达到32.6%,已积累一批重要客户,布局3500吨产能提升项目,有望延续量利齐升。同时,下游行业持续景气,对公司业务形成有效带动:硅烷气下游半导体、显示面板、光伏行业飞速发展,氢气作为氢能应用领域持续拓展。另外,硅烷科拓展多晶硅新业务:新增500吨多晶硅产能,项目达产后有望成为利润新增点。

中信建投指出,硅烷科技作为国内硅烷气细分行业的主要供应商之一,在生产规模、技术工艺及质量稳定性等方面在行业内具备较为明显的优势,市场占有率位居行业前列。受益于硅烷气的量价齐升,硅烷科技预计今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达45.66%至59.27%。随着光伏技术升级与产量的持续增长,硅基负极材料应用提升,硅烷气空间广阔。公司当前产能2600吨,预计到2025年达到9600吨,产能快速扩张,成长可期。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太阳能盈利能力一般,未来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