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公司新闻 - 正文

智能驾驶公司纵目科技IPO终止 曾计划募资20亿

来源:证券时报网 2023-09-28 15:01:0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智能驾驶公司纵目科技IPO终止 曾计划募资20亿)

获联想、小米投资的智能驾驶企业纵目科技科创板IPO折戟。9月27日,上交所披露,9 月 21 日纵目科技和保荐人分别所提交了撤回科创板上市申请,根据有关规定,决定终止纵目科技的科创板上市审核。

回顾上市历程,去年11月23日,纵目科技科创板IPO申请获上交所受理,纵目科技拟募资20亿元,分别用于上海研发中心建设项目、东阳智能驾驶系统生产基地项目(一期)和补充流动资金项目。

纵目科技是主要从事汽车智能驾驶系统的研发、生产及销售的科技企业,已形成从算法软件到系统硬件,从智能驾驶控制单元到多种智能传感器的全产品布局,能够为整车厂商提供由智能驾驶控制单元、摄像头、超声波传感器、毫米波雷达等硬件及配套软件和算法集合而成的智能驾驶系统。

在高级别自主泊车领域,纵目科技是业内少数较早获得整车厂商L4级封闭园区低速智能驾驶量产项目的供应商之一。纵目科技已量产或取得定点的客户包括赛力斯汽车、长安汽车、岚图汽车、吉利汽车等,同时为广汽集团、福特汽车、奔驰汽车、沃尔沃汽车等提供研究开发服务。

目前,纵目科技已获得多个整车厂商的定点项目,其中多款车型已实现量产。报告期内,公司累计实现了将近二十个车型的量产出货,累计出货量超过40万套。根据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监测数据,2021年纵目科技APA融合泊车系统市场占有率在国内自主品牌乘用车第三方供应商中达到8.1%,2022年1到5月上升至18.1%。

业绩方面,纵目科技目前尚未实现盈利。2020年到2022年一季度,纵目科技实现营业收入8383.04万元、2.27亿元和9003.48万元,同期净利润分别为-2.09亿元、-4.16亿元和-1.55亿元。

就营收方面,纵目科技表示,公司未来收入增长主要取决于智能驾驶系统渗透率的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的提高、新车型项目的持续量产落地时间以及下游整车厂商订单的增长等因素。

就目前尚未盈利,纵目科技认为主要是因为报告期内产品研发投入较大、部分产品的研发周期较长,同时部分定点车型项目尚未进入量产阶段。同时,受下游客户需求波动、公司生产规模效应尚未完全释放、部分项目量产时间节奏影响,未来一定时间内公司可能继续存在亏损情形。

纵目科技保持高比例研发投入,同时毛利率较低。2020年到2022年一季度,纵目科技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205.13%、118.32%和96.34%。同期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16.43%、13.21%和10.38%。

股权结构上,纵目科技实际控制人为RUITANG。RUITANG及其一致行动人李晓灵合计控制纵目科技33.30%股份对应的表决权。值得注意的是,联想、小米等科技龙头企业均有投资纵目科技。其中君联成业、秀悦投资和联瑞前沿三方为一致行动人,合共持有纵目科技9.94%股份。联瑞前沿为联想控制企业,君联成业和秀悦投资均与联想有关联。另外,小米产业基金持有纵目科技4.73%股份。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长安汽车盈利能力较差,未来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