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内蒙新华2023年半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内蒙新华(603230)2023年半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内容如下: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及主营业务情况说明
(一)所属行业 按照中国证监会行业分类,公司属于新闻和出版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到2035年要建成文化强国以及实施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企业、文化业态、文化消费模式,壮大数字创意、网络视听、数字出版、数字娱乐、线上演播等产业。国家统计局于2023年7月30日发布上半年全国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数据报告。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文化产业政策逐步落地显效,持续激发文化市场供需潜能,文化产业延续回升向好态势。 2023年上半年,全国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59,357亿元,同比增长7.3%,文化企业实现利润总额4,785亿元,同比增长35.4%。其中,文化核心领域实现营业收入38,711亿元,同比增长12.5%。2023年上半年,各地区各部门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着力推进文化产业政策落地显效,持续激发文化市场供需潜能,文化产业延续回升向好态势。 (二)主营业情况 公司作为以出版物发行为主业的全国优秀文化企业,以建设书香社会,引领社会风尚,传承优秀文化为使命。公司拥有全资、控股一百多家子分公司,通过遍布各盟市旗县的221家实体网点,形成覆盖内蒙古全区、辐射周边的完整出版物分销服务及教育服务体系。公司主要业务包括文化消费、教育服务、现代物流及其他文化相关业务等。 公司以发行业务为核心,不断完善产业布局,推进数字化转型,培育新型文化业态,提升公司服务质量。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及经营模式未发生重大变化。 1、文化消费 内蒙新华不断强化市场意识、竞争意识、拼搏意识、服务意识,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导向,以“服务教育事业、服务文化产业、服务广大人民群众”为己任,深耕主业,并以中小学教材教辅发行为基础,拓展幼教、中职和高等院校市场,介入教育装备、研学等领域,形成了全产业链的发展格局。公司终把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作为自己的光荣使命,以推进全民阅读为抓手,有力有序推进传统书店升级改造和“七进工程”,打造中国最美书店,缔造群众精神文化家园,公司在全区拥有实体书店200余家,形成了大书城、小书店布局合理、各具特色的实体书店网络体系,主动拥抱数字时代,将实体书店阵地向线上智慧书城拓展延伸,形成了线上线下(300959)融合发展的综合文化服务模式。哪里有需求、哪里就有新华书店,哪里有人民群众、哪里就有新华人的身影,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多家新华书店荣获中国最美书店和中国文化地标。为满足基层群众阅读需求,公司通过开展流动书房建设,送书下乡,让更多的好书走入基层,方便群众。 每年开展丰富多彩的全民阅读活动近万场,“朗读者”“书香伴你回家路”已成为深受读者喜爱的公益文化品牌。在全国独创“鸿雁图书悦读”和草原书屋一体化改革,为推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融合发展创新了思路。阅旧知新图书共享是公司施的一个全民阅读项目,主要目的是整合社会及个人拥有的图书资源,提高图书的循环使用效率,实现图书资源共享。 2、教育服务 作为内蒙古自治区唯一一家拥有中小学教材发行资质的公司,公司始终担负着自治区蒙汉文中小学教材、大中专教材、幼教读物、政治读物及一般图书、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的发行任务,还承担着全国八省区蒙文教材及蒙文一般图书的发行任务。公司以打造教育服务第一品牌为目标,长期以来持续建设升级覆盖全区的教育服务网络及教育服务专员体系,为内蒙古自治区中小学校及师生提供教材教辅、教育装备、教育信息化、数字教育产品等相关教育服务。 3、现代物流 在传统的图书、教材教辅的仓储、配送服务基础上,公司不断完善物流网点空间布局,通过精益运营和智能化升级改造,持续提升自身的物流能力和管理水平。深度融合新经济新零售模式,发展供应链采销存配运一体化服务,不断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打造智能化配送与供应链业务体系,增强全产业链管理能力,逐步成长为专业、智能、高效的供应链服务企业。公司始终把党的嘱托铭记在心,始终把国有文化企业的社会责任扛在肩上,启动“5+2”“白+黑”的工作模式,全体新华人全员上阵,全力以赴冲刺在教材卸货、分发、装车、配送的每个环节,各级新华书店纷纷采取免费邮寄教材的方式,按时将教材送到了全区各中小学校的学生手中,优质高效完成了“课前到书、人手一册”的政治任务,受到了宣传部和教育厅的表彰。二、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内蒙新华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把工作放到努力完成习近平总书记交给内蒙古自治区的五大任务和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这两件大事、打造“北疆文化”品牌中去思考、定位、谋划,全面落实自治区经济工作会议和宣传部长会议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坚持稳中谋进、稳中谋优、稳中谋强、稳中谋快的工作总基调,利用好公司的品牌、服务、平台、资产资源优势,强基础、增弱项,谋发展、防风险,优结构、促升级,努力在公司经营管理、企业文化、党的建设等各项工作、各个方面实现全面发展,为自治区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新华力量。 (一)精彩亮相文博会。 时隔三年,内蒙古自治区文博会线下展会重磅回归,内蒙新华作为展区面积最大、人气最高、活动力度最强、销量最好的参展商,以“全面落实‘五大任务’、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为主题,加大展览展示创新力度,通过“优秀精品图书展示”“科技融合”等五大板块全方位展现了公司近些年在改革创新发展中涌现出的新产品、新业态、新成果,参展图书1.6万余册、1,400余种,六小龄童、曹文轩等国内知名作家、文化学者走进现场和广大读者互动交流,开展主题阅读活动8场,面向社会发放一百万元购书金,用真金白银助力全民读好书,现场人头攒动,带动销售64万余元。会展期间,新华直播运营团队运用短视频、直播等新媒体手段,透过镜头全方位展现公司亮点特色,推介精品图书,向社会传递文博会精彩,搭建起了文化互联互通的交流平台。内蒙古日报社、内蒙古广播电视台等多家媒体分别从不同角度对公司会展情况进行多次报道,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统一”。 (二)夯实主业核心竞争力。 1、教育服务稳健提质。圆满完成春季“两教”“课前到书”的政治任务,秋季“两教”发行工作正在紧锣密鼓、争分夺秒地进行中。教育图书子公司充分发挥优秀教材的辐射、带动、示范作用,联合呼市、通辽市子公司举办了2023年精品教材展,让更多精品教材走进学校、走进课堂。专业子公司与盟市公司不断加大业务领域的深层次合作,形成工作合力,成功落地教育装备、教师培训等9个业务项目。全区共有研学基地18处,开展研学活动215次,教师培训131次,参训人数近7,000人,与内蒙古自治区幼儿教育研究会联合推出全区学前教育《幼儿教育用书推荐目录》,自主教辅产品《创新学案》实现销售98万元。 2、文化消费活力迸发。坚决履行重点读物发行责任,最大限度保障全区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学用需求,发行政治读物2,262万元。聚焦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推广发行《石榴籽系列绘本丛书》89.93万册,2248万元。登峯书苑已进入试营业阶段,成为新的城市文化打卡地。打造“阅旧知新图书共享”挂牌基地11处,累计捐赠图书1.2万册,促进了闲置图书资源再利用、优质图书资源再分享。在全区开展业务“月提升”考核排名、“营销月历”“三个最美”评比活动,有效提升各门店的经营管理和服务水平。以打造“北疆文化”品牌为主线,积极开展全民阅读活动11,463场,流动售书647场,内蒙古新华书店、鄂尔多斯市子公司等多家成员企业多次联动邀请大冰、李尚龙等人气作家开展读者见面会、新书分享会,“书香涵养精神阅读启智人生”青少年读书行动广泛掀起阅读热潮,累计发放线上购书券285.9万元,带动销售304.9万元。内蒙古新华书店与33家中小学、幼儿园联合开展“相约新华书香伴我百日行”读书打卡活动,利用VR技术跟踪记录学生100天读书习惯,推动阅读与科技的深度融合。广泛借助媒体力量,打造《周五家长汇》《我与书的奇缘》“名家导读”等节目活动,提升公司影响力、扩大全民阅读覆盖面。持续优化“内蒙新华马上购”用户体验,新增会员4.1万人,累计会员23.62万人,实现销售751.5万元,制定了全区“抖音矩阵”短视频平台方案,各成员企业相继组建直播团队,开展线上直播活动250余次,推动传统书店快速走上融合创新的新赛道。 3、全面提升现代物流。做好新华文化物流基地的整体搬迁和使用,并实现智慧化升级。以呼和浩特物流基地为中心,东部地区以赤峰和通辽为基础,西部地区以包头等地为基础,打通全区物流体系。继续优化发运路线,缩短到货时间,提升服务效能。加快拓展第三方物流业务,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将企业物流逐步向物流企业转变。 (三)管理效能全面提升。 2023年上半年,公司收集创新课题152个,其中9个跟踪推进,助推创新成果转化落地。重新修订了《内蒙新华信息披露制度》《内蒙新华审计委员会工作细则》等5项制度。完成职级体系方案设计与调整,初步进行薪酬总额、年薪制人员、员工薪酬方案设计,让薪酬体系更加合理科学,8月将选取试点推行,取得经验后再全面推行。狠抓人才队伍强基赋能,组织110余名中高层管理人员先后走进厦大、浙大开展提升领导力和党建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培训,定期利用“北疆新华学习堂”“分享吧”“大讲堂”等平台资源,分条线、分板块、分专题面向全员开展培训160余场。新一轮上挂下派工作有序推进,27人报名参加,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注重这段工作经历,弥补了青年员工知识弱项、能力短板和经验盲区,全面提升了履职能力,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三、风险因素
1、新技术冲击的风险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发展,信息技术及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数字经济在文化领域不断渗透发展,新的业务形态和商业模式相继出现,对传统图书发行、文化消费业态造成较大冲击,可能对公司经营带来风险与挑战,公司正在积极探索数字化转型,但传统业务模式同数字化时代的契合度尚需进一步提高,同时进一步挖掘产业价值。 2、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渠道进一步打开,文化、产品、资讯的交流更加便捷,使公司面临着一个竞争更加激烈、竞争层次更高的竞争环境。为了应对外部环境所带了的各种挑战,公司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积极探索数字化转型,提升核心竞争力,开拓新业态体系,增强产业新动能,但是,面对愈发复杂的外部市场环境,仍存在一定的风险。 3、新媒体冲击的风险 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发展迅速,便携式设备普及率大大提升,各类应运而生的新兴媒体传播形态对公司传统图书发行业务及经营模式产生了持续较大的冲击。公司文化消费板块的经营及传统业务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公司将持续积极探索数字化转型,推动传统业务模式与数字化时代走向契合,降低新媒体带来的冲击,抓住新媒体带来的全新发展机遇。公司作为内蒙古自治区第一家上市的文化企业,通过对主业的深耕细作,以及对其他新兴业务的发展创新,公司综合实力持续提升,竞争力不断增强。
(一)品牌资源优势。 本公司的前身为自治区新华书店,成立于1947年9月1日,经过70多年的风雨兼程,公司不断发展壮大,已经成为自治区最大的出版物发行企业。多年来,公司以高价值、高质量的精品图书,热情真挚、贴心周到的服务,源于社会、回馈社会的使命担当带动“内蒙新华”品牌形象、美誉度和社会影响力不断提升。在坚守主责主业的同时,公司积极拓展多元化的产业项目,以合力的形式开创公司品牌发展的新格局。先后荣获全国新闻出版系统先进集体奖、全国文化体制改革优秀企业、全国文化企业30强提名、全国“五一”劳动奖状、自治区文化企业10强,旗下多家企业荣获全国及自治区先进单位、工人先锋号、中国最美书店等多项殊荣。 (二)渠道服务优势。 围绕文化教育领域,公司拥有征订、零售、互联网等主要销售渠道,涵盖现有行业所有的渠道类型。一方面,本公司是内蒙古自治区唯一具备中小学教材发行业务资质的企业,经过多年的发展与沉淀,形成了在自治区内全品类、全覆盖、高效率的教育服务能力,并不断推动以客户为中心从“产品提供方”向“服务运营商”的转型升级;一方面,公司在全区拥有221家实体书店,形成了覆盖全区,辐射周边的文化服务体系,在网络覆盖方面,公司已实现了自治区内销售网点的密集型覆盖,涵盖包括大中型书城、特色书店、专业书店、乡镇网点等多种形式,构建了自治区内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立体化、多层次的阅读服务体系;另一方面,公司积极开展各类公共文化服务项目,通过书店的转型升级,能够为社会大众提供更加便捷、舒适、智能和个性化的阅读体验,满足了新时代读者的文化消费需求。公司将继续秉持与时俱进,紧跟时代步伐的宗旨服务社会大众,致力于书香社会建设。 (三)科技创新优势。 公司着力于数字化转型升级,并以科技融合和创新驱动为动能,结合推动战略创新布局的发展思路,进一步以主营业务为基础,持续加强业务创新,技术创新,机制创新,着力推进智慧书城,智慧教育,智慧物流三大业态领航发展,为现代化文化企业建设夯实根基,赢得发展契机。推动各产业与数字技术深度融合,持续加强业务创新、技术创新、机制创新,为建设新型文化企业、夯实发展基础注入强劲动力。在智慧书城建设方面,以O2O理念为核心,以连锁门店现行业务为基础,通过发展线上电子会员,在线推送商品和营销活动信息、实现线上选书购书、“百姓点单”、同步配送等服务,与实体门店的地面改造升级相呼应,形成线上下单,线下体验,网上结算的全方位营销体系;在智慧教育建设方面,凭借开展数字教育服务业务的先发优势,向全区提供数字化资源、教学软硬件和教育培训,丰富数字教育资源和服务的供给模式,实现从“产品提供方”向“服务运营商”的转型升级;在智慧物流建设方面,以先进的信息化管理为手段,整合电子商务、现代化仓储设施、专业运输车队、综合服务等资源,将物流、信息流、商流一体化发展融入图书出版发行业,为出版社、经销商和顾客赢得利益最大化。 (四)资本运营优势。 公司聚焦文化教育产业,依托上市募集资金,深入挖掘优质项目,升级主营产业,战略布局新业态,持续推进先进技术和优质服务的高度融合。通过有序的资金投放和资本运营,强化业务发展与产业投资同频共振、协同发展,推动公司更好地实现“十四五”规划战略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