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启明医疗高管违规借款6.3亿 董秘CFO辞任会计事务所变更)
大股东违规占有资金已成为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的重要来源之一,目前已有不少上市公司因为大股东占款而导致退市甚至走下破产。
比如*ST广珠、ST天润、*ST东洋、退市辅仁、ST宏图、太安堂等等上市公司被实施ST或退市背后均与大股东违规占用资金有关。
近期,港股上市公司启明医疗(2500.HK)也出现了实控人高管向上市公司违规借款的情形。
01
高管违规借款6.3亿
公告显示,在2021年6月至2023年1月期间,启明医疗曾向两名高管和股东提供贷款最高约为6.3亿元,但并没有及时做出相应的信息披露。
而香港联交所《上市规则指引》第14A章则有明确规定,上市发行人必须在协定关连交易的条款后尽快公布有关交易,而且关连交易必须事先在上市发行人的股东大会上取得股东批准。14A.24(4)还规定,作出赔偿保证,或提供或接受财务资助属于关联交易的一种。其中,财务资助包括授予信贷、借出款项,或就贷款作出赔偿保证、担保或抵押。
显然,启明医疗向两名高管和股东提供贷款属于“提供或接受财务资助”类关联交易,但这一系列关联交易并未经股东大会批准,还隐瞒了两年之久。
两名违规借款的高管分别是启明医疗的执行董事訾振军和公司董事长曾敏。其中,訾振军累计借款17次,期间最高未偿还金额(包括利息)约为3.61亿元,曾敏共借款7次,期间最高未偿还金额(包括利息)约为2.68亿元,两名高管俨然把上市当成了自己的“提款机”。
启明医疗声称向高管借款是因为訾振军和曾敏在本集团中发挥了举足轻重及不可替代的作用,带领公司在2019年在香港完成首次公开发售,因此公司有必要支持及挽留关键管理人员,以使其能够在未来继续领导公司作出贡献。
但据公开资料显示,訾振军和曾敏本身就是启明医疗的重要股东,截至2022年末曾敏间接持有上市公司3365.16万股,占比7.63%,訾振军直接持有3219.78万股,间接持有2026.19万股,分别占比7.30%和4.59%。
显然,訾振军和曾敏并非职业经理人,他们既是公司的创始人,也是重要股东,谈不上为“挽留关键管理人员”而借钱给他们,启明医疗激励高管的理由太过于牵强,更何况上市公司激励高管一般会采取股权激励的方式,直接借款给高管的做法实属罕见,实际上两位高管早已通过二级市场上套现了不少资金,至于公司的业绩却是每况愈下。
02
董秘CFO辞任会计事务所变更
启明医疗成立于2009年,由訾振军创立,在心脏瓣膜领域具有领先优势,目前已经商业化3款TAVR(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产品及1款TPVR(经导管人工肺动脉瓣膜置换术)产品,在终端手术量市场占有率近70%,然而启明医疗至今仍处于亏损状态。
数据显示,2022年启明医疗营业收入为4.06亿元,相比2021年的营业收入4.16亿元略微下降,年内亏损则达到11.22亿元,相比2021年的亏损3.71亿元,亏损大幅度扩大,从2020年到2022年,启明医疗三年累计亏损了16.14亿元。
启明医疗于2019年12月成功登上港交所,发行价为33港元,募资净额为24.11亿港元,上市后股价一度涨至97港元/股,总市值最高时达到427亿元,而此时董事长曾敏、总经理訾振军以及营运总监兼技术总监林浩升趁高减持。
资料显示,曾敏在2021年1月份减持了500万股,套现了4.11亿港元,訾振军同期减持了569.03万股,套现约4.07亿港元。林浩升在此期间进行了10次减持操作,减持股票1092.06万股,套现8.41亿港元。
而在高管和机构投资者大规模减持后,启明医疗股价从高位滑落,截至6月5日收盘7.68港元/股,市值也只剩34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6月2日,启明医疗公告称,因未能就2023年度的建议审计费用与安永会计师事务所达成共识,于安永目前任期届满后,将不建议续聘安永。同时根据审计委员会的建议,董事会建议委任中汇安达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为公司境外核数师及中汇会计师事务所为公司境内核数师。
同一天,启明医疗还发布了一条高管变动公告,公司联席公司秘书及首席财务官马海越已辞任,自2023年6月2日起生效。马海越的辞任恐怕与上述违规借款和信息披露违规有关。(出品|华博商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