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股市直击 - 正文

万邦达2022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原标题:万邦达2022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万邦达(300055)2022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内容如下: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2022年,是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之年,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要推动战略性信息产业融合集群发展,其中新材料、绿色环保、新能源等将被构建成为一批新的增长引擎。公司经过多年发展,已逐步从以工程和工业水运营为主,转为新材料、工业水处理、危固废处理及新能源综合利用共为支撑的业务格局。

  对公司主要业务所处的行业情况,分别介绍如下:

  (一)新材料业务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从制造业大国走向制造业强国的关键阶段,为了推动国内化工企业的发展,工信部、发改委、科技部等六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十四五”推动石化化工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了“十四五”期间石化行业高质量发展的主要目标,到2025年,石化化工行业基本形成自主创新能力强、结构布局合理、绿色安全低碳的高质量发展格局,高端产品保障能力大幅提高,核心竞争能力明显增强,高水平自立自强迈出坚实步伐,规上企业研发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达1.5%以上。突破20项以上关键共性技术和 40项以上关键新产品;大宗化工产品生产集中度进一步提高,产能利用率达到80%以上;乙烯当量保障水平大幅提升,化工新材料保障水平达75%以上。

  公司经营的新材料业务,隶属于石化新材料行业。 从短期看,2022年受俄乌战争等国际局势影响,石化新材料行业面临着原料成本上涨、需求增速放缓、能效约束加强、阶段性供需失衡等问题,整个行业的市场波动性和下行压力空前。从中长期看,近年来在欧美地区因页岩气革命导致生产乙烯产生的碳五、碳九资源不断减少,而我国不断投产建设大型炼化一体的项目,碳五、碳九资源规模增长迅速,成为全球碳五、碳九资源综合利用发展最重要的地区。在相关产业重心转移的过程中,行业内的竞争将更加激烈,需将高质量发展摆在首位,在形成规模优势的同时,通过创新和技术进步不断开发附加值更高的产品,打造属于自身的技术优势。为此我公司将在充分发挥现有项目的产能优势的基础上,积极加快产业布局,未来实现新老项目优势互补,紧抓发展机遇,推动公司实现在新材料领域的业务拓展和战略布局,为公司持续盈利能力的提升提供新的增长点。

  (二)工业水处理

  报告期内,为落实“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推动工业用水方式由粗放低效向集约节约利用转变,工信部等六部门于2022年6月发布《工业用水效提升行动计划》,重点聚焦于以实现工业水资源节约集约循环利用为目标,稳步推进工业废水循环利用水平进一步提高,明确工业废水资源化导向;突出重点领域,围绕钢铁行业、造纸行业、石化化工行业、纺织、食品、有色金属行业节水降碳协同改造;强化创新应用,支持水污染处理装备推广应用;强化开源节流,优化工业用水结构, 推进工业废水循环利用等方面。推进工业水效提升,是缓解我国水资源供需矛盾、保障水安全的重要途径,是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工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的有效举措。

  从短期看,2022年环保行业仍在经历投资减缓、市场低迷、业绩下滑、回款困难等阶段。从中长期看,我国正进入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在此背景下,随着城市化率的进一步提高,人们对于生活环境和生活品质的追求也不断提高,低碳绿色的发展方式将逐渐取代粗放的发展方式成为主流,环保工程的市场空间也将会进一步被打开,产业领域将不断拓展,相关产业将迎来更大发展机遇。

  (三)危固废处理

  当前我国的危固废处理领域整体呈现出“小、散、弱”的特征。在国家下放危废许可证审批权的影响下,从业企业迅速增加,市场竞争愈加激烈,为了能够进一步优化危固废处理市场,践行可持续发展的环保理念,在“双碳”目标的指引下,国家和地方各级政府相继出台各项有关政策,扶持和推动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2022年4月,发改委等 6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十四五”推动石化化工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鼓励企业采用清洁生产技术装备改造提升,从源头促进工业废物“减量化”,推动石化化工与建材、冶金、节能环保等行业耦合发展,提高石膏、电石渣、碱渣等固废综合利用水平。2022年 5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新污染物治理行动方案》,《方案》提出到2025年,完成高关注、高产量的化学物质环境风险筛查,完成一批化学物质环境风险评估;对重点管控新污染物实施禁止、限制、限排等环境风险管控措施;对使用有毒有害化学物质进行生产或者在生产过程中排放有毒有害化学物质的企业依法实施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有毒有害化学物质环境风险管理法规制度体系和管理机制逐步建立健全,新污染物治理能力明显增强。聚焦新兴污染物将有效挖掘环境治理行业新增长点,带动危废处理行业的发展,促进业务规模增长和技术手段进步。

  从短期看,政府对于促进恢复经济发展的决心空前强烈,企业生产居民生活将逐渐回归正常,产生的危固废处理需求也将迎来反弹,危固废处理企业的总体业绩将有望得到改善。从中长期看,结构的优化将是行业发展的重点,未来的危固废处理方式将更大程度上以资源化取代简单的填埋、焚烧,在这个过程中,行业集中度预计将会进一步提高,提升处理技术能力、扩大规模优势将成为重中之重。

  (四)新能源综合利用

  当前由于新能源产业的高速发展,锂需求呈非线性高速增长,而产能释放受限,供需错配明显。针对锂价居高不下、供需关系错配的现状,今年以来工信部多次表态“适度加快国内锂、镍等资源的开发力度”。2022年 9月工信部召开锂资源产业发展座谈会,表示“将引导合理开发国内资源,引导企业有序开发国内铁、铜、锂等紧缺资源和石墨等优势资源,强化国内资源压舱石作用和基础保障能力”,并从“多开发、稳进口、减量化、促回收”等方面提出一揽子措施,使我国尽快形成自主供给能力。

  我国锂资源丰富,但分布极为不均,锂矿稀缺而盐湖锂储量丰富,目前探明锂资源量近90%以卤水形式存在,主要分布在青海、西藏等地。与南美盐湖相比,我国盐湖锂资源主要有储量高但品位低、开采利用程度低两大特点:(1)青海盐湖:镁锂比明显低于南美,锂收率较低,且此前主要采用盐田摊晒等方法前期投资大、产能释放周期长;(2)西藏盐湖:虽然较好的资源优势,但受制于自然条件较为苛刻,开采难度较大。上述因素共同导致我国盐湖提锂虽然储量较大但产量有限,盐湖锂资源利用率受限。

  通过技术积累与技术创新,公司开发出一套高选择性吸附耦合膜浓缩盐湖提锂工艺,可实现在Mg/Li值较高的卤水中提锂,我公司作为青海锦泰钾肥参股公司,双方正以青海锦泰拥有的盐湖资源以及我公司开发的技术为基础进行进一步的深度合作。

  

  二、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公司需遵守《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3号——行业信息披露》中的“土木工程建筑业务”的披露要求

  公司作为从事综合环保服务和新材料生产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主营业务包括新材料的生产与销售、危固废处理、水务工程及运营、新能源综合利用等,致力于通过工程总承包、投资、运营和技术咨询等方式为用户提供环境系统整体解决方案,已逐步形成南材料、北固废、西水务的产业格局。

  (一)新材料的生产与销售业务

  公司通过子公司惠州伊斯科开展碳五、碳九系列石油化工产品的研发、生产及销售业务,致力于裂解乙烯的副产物——碳五、碳九分离和综合利用,不断延伸产业链,持续开发符合市场需求的新产品、新材料。惠州伊斯科主要产品为异戊二烯、间戊二烯、双环戊二烯、戊烷发泡剂、碳五石油树脂、混三甲苯等,产品广泛应用于橡胶、弹性体、热熔胶、路标漆、轮胎、农药及医药中间体等终端应用领域。 报告期内,公司与揭阳大南海石化工业区管理委员会签署《揭阳大南海石化工业区广东伊斯科碳四碳五制高端新材料项目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计划围绕揭阳大南海石化工业区主导产业,总投资约73.3亿元,推动园区碳四碳五产业链发展。

  (二)危固废处理业务

  公司以子公司吉林固废和黑龙江京盛华为主体开展危固废处理业务,在吉林投资建设处置工业危险废物、医疗废物处理中心,在黑龙江投资建设危险废物集中处置与资源化再生利用中心,对废物进行收集、储存、焚烧处置、安全填埋、综合利用及技术开发。 报告期内新投资的吉林丙烯腈项目正在建设中。

  (三) 水务工程及运营业务

  公司通过EPC、EP、PC等方式承接煤化工、石油化工、化肥等行业的污废水处理及回用工程,即按照合同约定,根据工程项目的不同规模、类型和业主要求,承担工程项目的设计、采购、施工、试运行服务等工作,并对承包工程的质量、安全、工期、造价全面负责。

  公司同时为石油化工、煤化工行业大型工业水处理系统提供托管运营服务,主要项目类型包括BOT模式的水务运营项目、EPCO水务运营项目、传统托管运营项目以及劳务型托管运营项目。作为水务工程和运营业务的配套补充,公司同时向下游企业提供高质量的环保产品、技术、以及工艺包等。

  (四)新能源综合利用业务

  公司全资子公司青海万邦达主要开展新能源综合利用业务,主要从事盐湖资源产品的投资开发与生产运营。

  公司需遵守《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4号——创业板行业信息披露》中的“节能环保服务业务”的披露要求:

  报告期内,公司采用多项新技术工艺,在新材料开发、高浓有机废水、园区污水、盐湖资源综合利用等方面开展相应业务,新授权专利12项,其中发明专利4项,技术覆盖高浓污水处理、废离子液回收、高盐水零排放、盐湖卤水提锂等多个领域。

  主要新技术、新工艺如下:

  (一)固体抗氧剂自动加注技术

  碳五石油树脂储存时,在受热和氧化条件共同作用下,存在热氧老化的问题,给下游客户的生产、使用带来不利影响。目前行业中普遍采用添加液体抗氧剂方式,利用输送泵方式将其输送至对应熔融树脂罐,操作简单方便。但液体抗氧剂对石油树脂的抗老化的性能低于固体抗氧剂(偏低20%左右),因此,为提高碳五石油树脂的抗氧化性能,公司开发了一种固体抗氧剂的自动加注技术。

  在碳五石油树脂生产技术基础上,公司通过对适配固态抗氧剂的理化性质研究,开发了一套固体抗氧剂自动添加装置。通过温度调节、系统设置多种计量方式等形式最大限度的发挥抗氧剂使用性能,并实现自动精准智能计量。同时,整个系统设置了尾气回收装置,降低了抗氧剂在破袋过程中的损失浪费及对操作环境的影响。该项技术的开发有效消除了现有固态抗氧剂添加操作方式带来的安全隐患,极大的提升了固体抗氧剂的使用效率,实现了碳五石油树脂产品性能的再提升。

  (二)防酸性腐蚀水洗系统开发技术

  碳五石油树脂生产主流生产技术为催化聚合法,在反应结束后需要对催化剂进行洗脱,洗脱水呈酸性,易引起设备、管道的腐蚀。为了缓解该类腐蚀问题,需要提高催化剂在水洗系统中的混合效果,因此公司开发出一种防酸性腐蚀水洗系统。通过在装置水洗单元外增设静态混合器与扰动蒸汽的方式,实现物料的高效搅拌与强制循环,实现了碳五石油树脂生产系统的再升级。

  (三)高浓有机废水(液)成套处理工艺技术

  石油化工、农药、精细化工、医药合成行业生产废水,具有有机物质含量高,成分复杂、色度高、具有强酸碱性等特点,其COD通常在2000mg/L以上,有的高达几万甚至几十万,且BOD/COD〈0.3,可生化性较差。随着国家对废水排放标准的不断提高,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处理成为水处理行业研究关注的重点领域。

  通过前期研发,公司形成了以预处理-高效分离-深度处理不同先进技术相结合的整体工艺方案。并在此基础上,针对不同来源及特点的高浓难降解有机废水卡脖子问题,包括高浓度废碱液、兰炭高浓度酚氨废水等,先后完成了高浓度难降解有机废水处理适配催化剂配方研发、成套处理工艺开发及设备配套,实现整体技术工艺包的优化及升级。

  目前该技术已在吉林化工园区绿色循环经济资源综合利用项目现场进行了示范化应用,可对园区内丙烯腈含氰高浓度废液进行深度处理及资源化回收。该技术适用范围广,处理弹性大,受原水水质波动影响小,可推广应用于不同来源及污染程度的高浓度有机废水/液的处理,除丙烯腈高浓含氰废水、废碱液等石油化工、煤化工高浓有机废水外,还可在精细化工、医药废水及农药废水等领域推广。

  (四)盐湖资源综合利用工艺技术及开发

  “每一座盐湖都是一个聚宝盆”,盐湖中除钾、钠、锂外,还含有大量其他的价值元素,如镁、硼、铷、铯、铀等。目前,我国青藏高原盐湖资源的开发集中于钾肥和碳酸锂的工业化生产,该开发过程会导致其他有价值资源的大量损耗,造成有价值资源在盐湖卤水中的品位逐渐降低,甚至导致其最终低于工业开采品位,无法进行开发。

  公司通过自主研发、技术引进、联合研发等形式,系统研究开发了适合不同盐湖锂资源禀赋特点的锂资源分离提取技术、高纯净化技术、锂加工转化技术及重大装备。通过不断优化卤水提锂工艺,实现了对盐湖提锂工艺技术的升级,进一步提升了资源利用率,实现了盐湖提锂技术提升,突破了低成本电池级锂盐生产技术。同时,通过对不同来源卤水进行铷、铯小试及中试试验,完成了吸附剂的优选及吸附工艺优化等工作,实现对卤水中不同资源的综合利用。

  (五)电子束辐照技术处理废水中试装置研发

  电子束辐照技术是一种新型高级氧化技术,应用于污水处理领域,具有清洁、高效、无二次污染等优势。报告期内,公司与清华大学进行合作,以电子束辐照技术为核心,将其与现有污水处理工艺如生化、臭氧催化氧化及Fenton技术等进行耦合,分别以兰炭废水、聚甲醛废水等为处理对象,通过实验平台的搭建、小试实验、中试实验及效果验证,最终开发出处理效果好、运行稳定、运行成本低的工业废水领域整体处理方案,特别是在难降解工业废水领域,最大限度的发挥了电子束辐照技术的效用。

  项目在小试工艺的研究基础上,进行了中试实验配套撬装化设备研制,通过模块单元设计、设备选型、整体装置工艺路线设计及控制说明研究,初步完成了中试装置的试制加工,并可实现其模块化组合,以期形成具有可推广应用的成熟工艺技术方案及成套设备。

  

  三、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技术研发优势

  公司致力于工业污水处理领域核心技术的研究开发,特别是在煤化工、石油化工等工业污水处理领域,形成了高盐水零排放/盐分质成套工艺、焦化/兰炭类废水处理成套工艺、高浓度有机废水成套处理工艺多项组合工艺路线,针对工业污水处理中各种关键节点和行业难点,搭建了完善的技术研究机制,可完成从小试、中试到工程应用推广的全流程研发体系。此外,公司在危固废、化工新材料、高端环保设备制造、盐湖卤水资源综合利用等主要业务领域加强拓展,形成了危废处置场污水综合解决方案、碳五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吸附法耦合膜浓缩提锂技术等。各个领域积累了多项专利及专有技术,范围覆盖新技术、新产品、新设备、新工艺等多个方向。

  报告期内,公司积极推动研发项目及生产过程节能减排的开展,继续在工业污水领域、废物资源化利用等领域开展核心技术研究,同时拓宽技术研发方向,新增卤水资源综合利用、碳四碳五产业链高端产品开发技术研究。项目覆盖高浓废水(液)技术及应用示范、盐湖资源综合利用工艺开发及中试示范、高效一体化生物反应器、电子束辐照技术应用、提锂及锂精制行业污水成套方案开发、树脂装置防酸性腐蚀水洗系统研发、熔融树脂罐固体抗氧剂自动添加系统研发,主要以引进吸收、自主研发、产学研结合等方式进行开发,为公司的技术储备、长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公司不断开展技术引进及应用再开发。结合公司在相关废水方面的研究成果,联合相关技术厂家进行合作,在污水处理方面,引进国外DEMON技术,并积极推进新型生化工艺技术及工程复合菌在工业废水中应用等;在盐湖卤水提锂工艺中,根据吸附分离的技术特点,通过开发不同类型吸附剂,同时结合公司在高盐水处理方面的优势,开发了盐湖提锂综合利用工艺。在化工新材料方面,特别是高端材料领域,以碳四、碳五、碳九资源为基础,不断开展新技术新工艺的开发工作,为公司在先进材料领域开拓及项目开展需求,提供技术支撑。

  公司不断推进研发成果的工程化落地,积极推广新技术及工艺方案的工程应用,促进新技术及工艺方案在工程实践中不断完善、改进,充分发挥验证和示范带动作用,为新技术推广应用创造良好条件。

  (二)产业布局优势

  报告期内,在产业布局方面,公司已初步形成四大产业板块模式,有效降低了公司的经营风险。

  水务工程及运营业务板块为公司传统业务板块,主要集中在银川、榆林等煤化工集中地区,该板块子分公司具有丰富的生产、管理经验,系公司生产人员储备基地,为公司提供稳定的收益。

  危固废板块紧邻吉林石化和大庆石化,待处理危固废资源较多,随着公司在东北地区高难度废水处理及危固废资源化处理业务的系统化布局初步形成,水固联动服务业务模式极大提升了公司对于综合性环保减碳难题的解决能力。

  新材料板块由公司的控股子公司惠州伊斯科运营,惠州伊斯科作为大亚湾石化区规模居于前列的裂解碳五产业链生产企业,与上下游企业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结合其规模优势、区域协调优势,随着现有产能的逐步释放,将进一步提升公司营业收入和利润规模,形成良好的竞争优势以及经济效益。

  新能源板块主要业务为盐湖提锂,近年来新能源板块发展迅猛,导致对锂资源的需求量激增,盐湖的开发对于保障国内锂资源的供给安全具有较高的战略意义。公司积极开展提锂技术的研发,同时通过对外收购股权、达成战略合作、开拓海外发展机遇等方式进行新能源事业的布局,进一步实现公司的多赛道协同发展。

  

  四、主营业务分析

  1、概述

  2022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7.18亿元,同比增长35.25%,其中,石油化工新材料业务实现营业收入23.30亿元,占公司本年度营业收入的85.73%;实现净利润1.06亿元,同比下降61.42%;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0.78亿元,同比下降63.00%;实现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8.78亿元,同比增长192.35%。

  报告期内,受国际形势、国家宏观经济和市场环境等多种因素的不利影响,公司目前经营业绩维持在较低水平,但各业务板块直面问题和挑战,锚定深化外部业务转型和内部深度管理提升的战略定力,基本完成高端工业废水处理业务建设目标,稳步推进新材料业务扩张,有效化解成本增加、低价竞争的经营风险,实现公司稳定发展态势。

  (1)攻坚破难,创造稳健发展态势

  报告期内,公司黑龙江京盛华和吉林固废两家危固废公司冲锋战疫最前线,克服重重困难,用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与认真的工作,保障医疗废物得到及时转运和处置。吉林固废公司在防疫期间实现连续长周期运营,创历史新高。黑龙江固废公司完成刚性填埋场工程施工及竣工验收工作,现已经具备使用条件,未来据此扩大处置危废的种类及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可降低部分危废的处置成本。吉林万邦达公司在防疫期间严格执行数月的闭环管理,最大程度上减缓各方面因素对工期的影响,目前丙烯腈含氰废水处理装置、公用工程部分完成现场消防验收工作。

  公司水务运营业务受上游企业积极落实国家节水政策影响,承受原水整体水量、水质降低,以及药剂单价和单耗不同程度上升的巨大经营压力,公司通过在工艺调整、运行方式、二次利用等方面的不断技术攻关和技术优化,尽可能的减少上述压力对该业务板块毛利率的影响。

  新能源事业部重点主导江苏万邦达积极寻求战略转型升级,已基本具备了资源再生利用技术研发、工业设计服务、设备制造能力。

  (2)践行战略,发展布局持续优化

  报告期内,公司继续践行多产业横向融合与多赛道协同发展战略,狠抓结构调整攻坚,积极依托自身禀赋加速布局新兴赛道,着力打造新材料业务增长曲线。报告期内,公司以自有资金收购惠州戴泽特持有的惠州伊斯科12%的股权,将持有惠州伊斯科的股权提升到73%。公司与揭阳大南海石化工业区管理委员会签署《揭阳大南海石化工业区广东伊斯科碳四碳五制高端新材料项目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计划围绕揭阳大南海石化工业区主导产业,总投资约73.3亿元,推动园区碳四碳五产业链发展。该投资项目既能充分发挥公司在该细分领域的经验积累和技术优势,又进一步扩大公司裂解碳五的综合利用产能,为公司持续盈利能力的提升提供新的增长点。

  (3)多措并举,财务结构持续优良

  现金流是企业的生命线。报告期内,公司通过加强、拓展与商业银行的沟通联络,统筹通过综合授信、信用担保贷款、闲置资金理财或购买结构性存款产品等多举措融资,切实提升了应急资金保障能力,并开展票据池业务,实现现金流储备稳定。

  2022年6月公司经过审慎研判,决定调整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的方案,将募集资金全部用于吉林化工园区绿色循环经济资源综合利用项目(一期),并于8月正式获得证监会同意注册的批复,截至报告披露日,本次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已上市,实际募集资金净额达3.42亿元。本次发行后,公司的财务成本进一步降低,现金实力进一步增强。

  (4)关注前沿,研发效能逐步释放

  公司一直视核心技术为“定海神针”。报告期内,公司继续大力开展技术引进及应用再开发工作,针对相关领域研究热点及技术难题开展核心技术研发,着力将不同领域先进技术引入环保及新能源行业,并且不断进行跨行业技术的工程应用型开发工作。全年申请多项专利,已在盐湖卤水提锂、铷、铯等有价组分方面取得阶段性成果,同时在已搭建从预处理到生化处理,再到深度处理、高倍浓缩与水回用、零排放的全流程资源化技术体系的基础上,开展其工艺技术的设备化及装置化工作。

  (5)持续革新,管理机制加速完善

  报告期内,公司完成董监高换届选举,将组织机构调整“八部四事业部”模式,初步形成“小本部、大业务、专业化”的管理架构,同步规范总部与业务事业部、业务事业部与下属公司的权责界面,目前各业务事业部初步发挥统筹管理与内外的协调作用,业务板块内外跨区域的技术、资源合作基本实现。

五、公司未来发展的展望

  (一)公司未来发展战略

  未来,公司将立足企业发展新阶段,锚定战略愿景,守正创新,紧扣国家极力倡导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政策背景,以新材料业务为核心,新能源、水务运营和危固废业务板块协同发展为依托,做好综合性环保业务升级和新兴赛道快速布局,合理匹配轻重资产,坚持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抓住国家经济运行整体好转的契机,在巩固和拓展中聚力发力,逐步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切实落实企业的发展蓝图。

  (二)下一年度经营计划

  1.抓谋篇布局,着力打造发展新业态

  察势者智,驭势者赢。2023年,公司将继续围绕业务结构转型发展这一核心目标,紧扣国家政策背景,着眼大势和战略所需,深入开展综合环保业务联动和新材料、新能源业务的夯基垒台、立柱架梁工作,系统化推进重点攻坚项目,打好四大业务攻坚战,全面提升各业务板块的盈利能力。

  一是打好水务运营业务突围振兴攻坚战。公司要充分挖掘新项目的开发与合作机会,努力打造新的产业集群,全面梳理和提升托管运营队伍以及生产管理体系,为水务运营业务的快速扩张进行充分准备。

  二是打好危固废业务提质优化攻坚战。公司要不断探索细分市场领域的多元化业务,通过技术的迭代升级,进一步开发市场占有的增量空间、增厚成本降低的利润空间,实现产业链一体化延伸。

  三是打好新材料业务增效提速攻坚战。新材料业务作为公司新的核心业务,一方面要重点在现有产品提质增效、新产品研发创新、产能扩大上做文章,逐步摆脱在中低端产品竞争中的困境,进一步提高把握市场、驾驭市场的能力,提升盈利空间;另一方面要加快广东项目建设进度,确保项目按时投产落地。

  四是打好新能源业务建基兴业攻坚战。新能源业务要按时按质落地锦泰及其他提锂项目,实现达标达产。

  2.抓提质增效,着力巩固发展新优势

  效益是企业生存发展的生命线。公司将抢抓国家大力推动经济整体好转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及时调整交易策略,积极制定针对性措施,加速启动提质增效专项行动。

  一是加强生产、技术和营销等各专业的配合,着力打造全方位市场开发体系,提高市场开拓的渗透能力。

  二是着力增强生产一线的技术力量,重点解决生产技术“瓶颈”和制约生产效益的主要工艺、技术问题,不断增强技术创效能力。

  三是进一步强化预算执行的刚性,厉行节约、严控支出,全面压降无效管理费用,力拓企业降本增效空间。

  3.抓技术驱动,着力建立发展新活力

  2023年,公司将继续以“登高望远”姿态,聚焦产业需求、着眼发展未来,继续把科技创新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

  一是利用自主开发和引进开发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建立工程技术中心和联合实验室,深化产学研用结合,持续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着力进行跨行业技术的工程应用型开发与应用,推进产业技术和装备逐步实现产品化。

  二是加快技术研发人才队伍建设,搭建合理的人员梯队和专业配置,优化技术创新激励机制,积极开展重点实验室、国家扶持基金的申报工作。

  4.抓管理提升,着力塑造发展新优势

  管理效能决定企业的发展速度。公司将持续围绕机制流程的优化不断推动管理体系升级,着力规范重大决策行为,实施经营全过程的内审监察,逐步形成以规范促进发展、以发展完善规范的良性循环。坚持全面计划管理与全面预算管理相结合的闭环管理,做到过程控制常态化;坚持不断完善公司内控体系建设,建立决策程序高效、业务流程规范,以过程控制为保障的管控体系;坚持弘扬唯实唯先、善作善成的团队文化,锻造包容协作的、堪当重任的、冲得上并顶得住的团队;坚持人才为先战略,着力健全人才选拔评估机制,提升培训管理水平,促进全员综合能力和素质的提升。

  (三)可能面临的风险及应对措施

  1.业务整合风险

  经过多年发展,公司业务已经从单一的工业污水处理,扩展到了包括危固废、新材料业务、设备制造和新能源综合利用等在内的多元化产业。公司面临着由“一”到“多”后的管理难题,需要公司同步进行总部定位转化,做好经营单元塑造和经营活力激活,方能更好支撑业务长远发展。

  对此,公司持续围绕机制流程的优化不断推动管理体系升级,着力规范重大决策行为,实施经营全过程的内审监察,紧抓事前事中事后全链条监督落实,不断推动决策管理更加协同高效,逐步形成以规范促进发展、以发展完善规范的良性循环。

  2.产业链价格波动风险

  公司主营业务转为石油化工类业务后,将受该行业产业关联度较高的影响,极易因上下游行业供求关系的变化而导致产品价格、原材料价格和利润水平波动,进而影响其经营业绩。尽管公司建立了较完善的市场、生产与采购联动体系,但还需要继续加强对内外部影响因素的综合评判,进一步提高把握市场、驾驭市场的能力,切实提高抗冲击能力。

  3.技术研发风险

  新技术的研究和开发过程中,往往经过不断的探索和反复实验,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和人力成本,并且新技术在推广应用过程中,需要在实际应用及工程实践中不断完善,增强其适用性,逐渐提高市场对新技术的接受度和认可度。因此,新技术的研发及推广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此外,随着新技术在市场的推广应用,可能会造成技术的公开化及相似技术竞争的产生,将导致公司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的地位。

  对此,公司将以不断加强技术研发及创新能力,以公司现有企业工程技术中心为平台,联合高校、科研院所,结合其已有技术成果,集中优势力量,针对项目的关键问题和工艺难点,开展新技术研究及应用性开发,降低研发风险;同时建立完善的技术推广应用系统,在公司已有和新建项目中,加快推进先进技术的工程化应用验证及推广示范作用,并在应用过程中对技术不断完善优化,通过不断创新,持续提高公司在技术方面的优势,从根本上提升竞争力。

  4.环保风险

  公司的子公司吉林固废和惠州伊斯科属于环境保护部门公布的重点排污单位,虽然在报告期内生产或处理过程中产生的“三废”采取了严格的综合治理措施,涉及的污染物已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环保合规排放和处理,确保生产经营和污染物排放符合国家和地方环境质量标准和排放标准。如生产经营产生的污染物未能有效处置,可能受到环保部门的行政处罚,并对公司的生产经营产生不利影响。

  对此,公司持续加强污染物治理设施管理,重视研发投入和创新环保技术的产业化应用,提高员工合规操作意识,全面提升安全保障能力,最大化降低安全环保生产的风险。

  5.安全生产的风险

  惠州伊斯科的主要原材料和部分产品属于危险化学品,在其研发、生产、仓储和运输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虽已建立了规范的安全生产体系,及时排查安全隐患,并进行整改规范。如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因操作不当、设备故障或其它偶发因素而造成安全生产事故,将对惠州伊斯科生产经营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

  对此,公司将突出抓好人员责任落实工作,健全企业各级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清单,推进安监人员全覆盖轮训,同时增加“交通、消防、燃料、后勤”等环节的安全管理,确保做到责任“全覆盖,无死角”。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相关股票: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万邦达盈利能力较差,未来营收成长性较差。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高。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